成語「人盡可夫」是什麼意思?女性一大難題,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12-15 史筆如鋼

成語是漢語中獨有的一種表達,每個成語都有其典故,不過,現在有一些成語的意思,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典故,比如說「人盡可夫」這個詞語。

這個詞語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女子的丈夫,現在用於形容一個女性不知檢點。但是,如果知道了背後完整的故事,大家就會發現這個成語和這些完全沒有關係。事實上,它的背後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給女性的一大難題。

人盡可夫的由來

人盡可夫的原文是:「人盡夫也,父一而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是你的丈夫,但是自己的父親只有一個。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後面的故事是與父親和丈夫有關,而事實上,這其實是給女性的一大難題:父親和自己的丈夫你會怎麼選?

背後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位名為雍糾的男子收到當時的鄭國國君鄭厲公的命令,要他去殺自己的嶽父祭仲。而在一次意外中,雍糾的妻子雍姬聽到了這個消息。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父親,如果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父親,那麼自己的丈夫就一定會被殺死,而如果不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父親,那麼自己的丈夫就會死,這件事也讓雍姬十分糾結。

就在左右為難之際,她就跑去問自己的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親呢?」母親就告訴她:「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人人都可以成為你的丈夫,但是父親就只有一個,丈夫怎麼能夠與父親相比呢?她覺得自己的母親說得有道理,自己的父親死了,那麼自己就完全沒有依靠了,在丈夫這也不一定能過得很好。於是,他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父親。最後,雍姬的丈夫不出意外被殺了。

不管是誰死了,對於雍姬來說都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但是父親將自己養大成人,始終都是自己最親的親人,她也只能忍痛割愛。

真正的含義

實際上,這個成語並沒有絲毫貶低女性不守婦道的意思。張愛玲就曾經說過:「我也是『人盡可夫』的,而這裡的人指的是那些年齡適合的未婚者。」而如今,這個成語的意思已經完全變了,變成了一種對女性來說有點侮辱性的詞彙,失去了它本來的含義。

其實除了「人盡可夫」之外,還有很多成語都在流傳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原意,比如說我們現在說的「無商不奸」,原本其實是「無商不尖」,原來的意思是一個賣米的商人,在用鬥刮平之後,會送一把米,將鬥堆出一個尖角來,是誇獎商人有良心的一個詞,而現在卻完全相反了。

相關焦點

  • 「人盡可夫」的本來意思是這個,別再用錯了!
    很多人都認為「人盡可夫」的意思是指一個女人,可以跟隨便哪個男人都發生關係,暗指不忠貞、不專情的意思。(那古代男人這麼多女人,豈不是「人盡可妻」?)其實這事真的是誤會人家成語了,本身就是一個「爹和丈夫」哪個更重要的問題的答案而已,好好的一個詞,就這麼被人給玩壞了。
  • 「人盡可夫」在古代並非貶義詞,而是今人誤解了它的意思
    「人盡可夫」背後的故事:女子兩難之下做出出乎意料的選擇大家知道「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嗎?這個成語,不管是誰聽到,都會覺得是很壞的形容。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卻不應該是這樣被羞辱的事。到底是什麼事呢?聽小編來說。
  • 成語變遷:「掌上明珠」不是指的女兒,「人盡可夫」並非貶義
    意思是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在政治清明的國家,就表現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亂的國家,就表現的很愚笨。 他在該表現才能的時候表現才能,別人也能做到;他在該表現愚笨的時候表現愚笨,卻是別人很難做到的。
  • 「我是人盡可夫的」,張愛玲小說中的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任何人……當然這『人』字是代表某一階級與年齡範圍內的未婚者……在這範圍內,我是『人盡可夫』的!」這是張愛玲小說《心經》中的一段話。「人盡可夫」這四個字,今人通常用作罵女性的詈詞,某百科解釋為:「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上床,當自己的丈夫看待。」
  • 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
    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時間:2020-05-18 16: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 人盡可夫:是個男人就可以當你的丈夫。
  • 成語「人盡可夫」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兩難的靈魂拷問,至今難解
    人盡可夫」可以說是對一個女人最惡毒的唾棄,這個標籤往女人身上一貼,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水性楊花不知廉恥的女人了,可能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然而,事實上「人盡可夫」=「水性楊花」的這個含義是後人斷章取義而來,它的真實含義充滿著對人性的拷問,其中涉及到了朝堂之爭,夫妻關係,母女關係,父女關係等等,是一個至今仍然困惑著我們的終極難題,那就是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不過故事的主人公雍姬遇到的問題更加拷問靈魂——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
  • 「梅開二度」是很汙的成語嗎?別再被騙了,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例如,我們前面文章中提到的「人盡可夫」,原本是指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女子在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情況下,難以抉擇的時候,母親對她的教導之言,如今卻成為了女子私生活不檢點的代名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成語「梅開二度」,同樣遭受了不白之冤。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這些常用成語的來源故事,與現代含義完全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用到成語,比如畫龍點睛、沉魚落雁等等,但是是誰畫的龍,又是誰的美貌讓魚兒下潛、大雁跌落?關於這些細節就不甚了解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常用成語的背後故事,這些成語的初始含義也與現在截然不同,歡迎大家收藏分享哦。
  • 4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本無關風花雪月,如今含義卻令人難以啟齒
    而今日,筆者便帶來了四個成語,原本無關風花雪月,可經過了世人的訛傳後,都變得讓人難以啟齒,甚至非常的猥瑣,下面,一起來看看是哪4個成語——一、一場春夢說到「春夢」二字,相信大家都會不自覺的笑出聲來,腦海中頓時閃爍出了一些不健康的畫面,特別是網絡上流傳的那個段子,什麼「萬物復甦
  • 成語「樵柯爛盡」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今天的大話成語,為大家帶來2個成語,分別是青門種瓜和樵柯爛盡,這2個成語背後都有歷史典故,而讀懂成語最主要的就是讀懂背後的歷史,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成語就是一種人生。青門種瓜 (qīng mén zhòng guā)這句成語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蕭何,當年劉邦得天下,是靠蕭何、張良、韓信,人稱「漢三傑」。劉邦得了天下後,有人說燕王臧荼有反心,劉邦稱帝的第一年就把燕王臧荼以謀反罪殺了。
  • 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聰明的人會說:「我救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滑頭的人說:「先救父母,然後殉情」,老實的則支支吾吾,無法給出答案。事實上,這雖然是一句假設,一句玩笑,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兩難之事。一邊是國色傾城,一邊是榮華富貴;一邊是做好人不留名,一邊是做壞事卻被人永遠記憶。
  •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什麼 關於這個成語小故事賞析
    有網友會問水滴石穿的意思是什麼?其實我國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是有著自己的小故事的,那水滴石穿的意思是什麼?成語水滴石穿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小故事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什麼   水滴石穿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 古今不同意思的成語,這三個知道其中兩個的,都是牛人
    古代的一些故事有些是靠口口相傳的,在這個途中,不免有些意思有了偏差。其中有些成語,古代的意思和現在的意思是不同的。就拿「人盡可夫」來說,現在指的就是一個女子生活作風不檢點,但是在古代指的是孝順的意思,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夫君,但是父母只有一個。還有「衣冠禽獸」,在明朝時期,指的是當官的,人們提起這個成語,表達自己的羨慕,但是後來官員的腐敗,這個成語也就成了罵人的詞了。還有一個成語就是「無奸不商」,「無奸不商」原來是「無尖不商」。
  • 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說到成語,相信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個,並且很廣泛地應用在我們平時的溝通交流中。據悉成語最早的時候被稱作「成言」,出現在東漢時期,經學家鄭玄在《全後漢文》中記載的:「成言曰王后。」這裡的「成言」是「舊有之言」的意思。
  • 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背後故事令人動容排球類運動在中國社會中有廣大的普及面,而中國女排則是一支令眾多國人歡欣鼓舞、為之驕傲的「常勝之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國際社會嶄露頭角到2016年重奪奧運會冠軍,期間湧現出一大批精英人才,像曹慧英、孫晉芳、郎平、李國君、趙蕊蕊、朱婷以及惠若琪等排球名將,在她們當中有位外號「小老虎」的女排功勳,她又是誰呢?
  • 最為傳奇的一首歌曲,賺了一個億救了一條命,背後故事讓人動容
    每一首歌都有它的意義,這首《等你一分鐘》是根據真實的愛情故事寫成的,一個男孩去找女朋友時意外發現她在當裸模,他完全接受不了當即憤怒轉身就走,女孩子哭著對男的說:給我一分鐘時間,為什麼不能為我停留一分鐘的時間,後來男的出國女孩將自己的積蓄給了男孩,說是為你出國攢的,這是我做模特攢的,它不髒,最後女的自殺了。而男的臨死之前記得:或許等一分鐘,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 成語「司空見慣」,見的什麼「慣」?背後的故事毀三觀!
    他的詩人人會背,人品卻鮮為人知!成語「司空見慣」,見的什麼「慣」?背後的故事毀三觀! 有個常用成語,叫「司空見慣」,意思是「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疫情防控期間,大街上的車輛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見慣的堵車現象今日蹤影全無。」再如,「在封建社會裡,官吏敲詐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見慣的事。」
  • 四個被誤會千年的成語,本義無關風月,如今含義卻難以啟齒
    歷史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語義的訛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順其自然的接受就是了。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成語不僅失去了其本義,其含義還越來越猥瑣,越來越讓人難以啟齒。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被曲解最深的四個「正經」成語。
  • 成語「侯門似海」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讀懂,才會恍然大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成語,在寫作的的時候運用一些成語,也會提高我們文章的檔次。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也有一些生僻的成語,我們卻並不知道它們的意思。其實冷門成語也很有意思,只要我們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就可以熟練應用成語。今天的大話成語,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戶限為穿和侯門似海,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懂了典故,你就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