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在古代並非貶義詞,而是今人誤解了它的意思

2020-12-19 北齋史話

「人盡可夫」背後的故事:女子兩難之下做出出乎意料的選擇

大家知道「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嗎?這個成語,不管是誰聽到,都會覺得是很壞的形容。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卻不應該是這樣被羞辱的事。到底是什麼事呢?聽小編來說。

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了,於是公子忽被大臣們擁立太子,稱為鄭昭公。可是不幸的是昭公上位不久,就被太子突聯合外國力量,從位置上趕下來。太子突成為了鄭厲公。

鄭厲公因為不是正當的途徑上位的,所以他並沒有服眾。權臣祭仲對公子突沒有強烈擁護之情,他獨攬國家大權,擁有很大的權利,還可以廢王。鄭厲公,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廢了!因此可以說,鄭厲公非常想要除掉祭仲。但還在想怎麼辦比較好!

鄭厲公觀察了很久,發現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可以幫助他除掉祭仲。這個人是誰?就是祭仲的女婿。他是鄭厲公這邊的人,而且作為祭仲的女婿,祭仲不可能對他有防備,所以雍糾可以很輕易的就把祭仲除掉。

為了得到鄭厲公許給他的那些好處,雍糾拼命想要把自己的嶽父殺掉。他計劃把祭仲約來吃飯,這樣就可以趁他毫無防備殺掉。他卻忽略了自己最親的人,也就是他的妻子,祭仲的女兒雍姬。他肯定沒想到雍姬知道了這件事,他的計劃全盤被打亂,甚至改變了他命運。

雍姬無意間竟然知道了自己的丈夫想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她可以說是兩難。兩邊都是摯愛,她到底該如何選擇啊!她毫無辦法,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親。於是她迅速回到家中,和母親討論。她問母親到底要選擇誰,選擇誰才是對的!母親告訴她,誰都可以是她的丈夫! 但是她的父親永遠只有一個!

那一句話,雍姬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她很快就把自己丈夫預謀很久的計劃,告訴了她的父親 祭仲。祭仲在清楚了自己女婿的計劃後,變使計將其殺死。砍下他的頭放在路邊,讓百姓都可以看。可以說是非常殘忍啊!鄭厲公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只好派人埋葬了雍糾。過了不久,鄭厲公被從皇位上趕下來,離開了鄭國。鄭昭公又可以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了。

雍姬的選擇,在現在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過分的。但不得不說,雍姬很孝順。她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因為她的選擇造成了「人盡可夫」這個成語的存在,將來只要有人用這個成語形容女子,就說明這女子品質很壞!可憐雍姬一生啊!

相關焦點

  • 成語變遷:「掌上明珠」不是指的女兒,「人盡可夫」並非貶義
    意思是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在政治清明的國家,就表現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亂的國家,就表現的很愚笨。 他在該表現才能的時候表現才能,別人也能做到;他在該表現愚笨的時候表現愚笨,卻是別人很難做到的。
  • 「我是人盡可夫的」,張愛玲小說中的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任何人……當然這『人』字是代表某一階級與年齡範圍內的未婚者……在這範圍內,我是『人盡可夫』的!」這是張愛玲小說《心經》中的一段話。「人盡可夫」這四個字,今人通常用作罵女性的詈詞,某百科解釋為:「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上床,當自己的丈夫看待。」
  • 「人盡可夫」的本來意思是這個,別再用錯了!
    很多人都認為「人盡可夫」的意思是指一個女人,可以跟隨便哪個男人都發生關係,暗指不忠貞、不專情的意思。(那古代男人這麼多女人,豈不是「人盡可妻」?)其實這事真的是誤會人家成語了,本身就是一個「爹和丈夫」哪個更重要的問題的答案而已,好好的一個詞,就這麼被人給玩壞了。
  • 成語「人盡可夫」是什麼意思?女性一大難題,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成語是漢語中獨有的一種表達,每個成語都有其典故,不過,現在有一些成語的意思,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典故,比如說「人盡可夫」這個詞語。這個詞語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女子的丈夫,現在用於形容一個女性不知檢點。
  • 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
    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時間:2020-05-18 16: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盡可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形容聽話人飢不擇食 人盡可夫:是個男人就可以當你的丈夫。
  • 古代青樓的3句行話,卻成了現代流行用語,我們在生活中也會說
    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有時候一個字用在不同的場合,就會有不同的意思,或者說現在的一些成語或者詞語,我們知道的意思和當初它原本的意思,並不一樣。比如:「人盡可夫」,這個詞語,在古代的原本故事中,是體現的一個女子的孝心,丈夫和父親只能選一個的話,那她的父親只有一個,可是她的丈夫卻還可以重新挑選,意思是說父親更為重要,但現在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形容在生活中作風有問題的女性。
  • 「分庭抗禮」的意思被人誤解,原來平等相待才是它的真正之意
    小夥伴們都聽過分庭抗禮這個詞語吧,第一感覺是不是覺得這個詞語含有對抗的意思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麼理解的,也包括我,剛開始的時候就誤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因為我們只看到了這個成語的「外表」。分庭抗禮容易讓人對它產生誤解的有兩處地方:第一,實際上,分庭抗禮只能用在上對待下的態度,而不是兩個人的力量懸殊,因為只有居於高位的人才能夠說對處於低位的人平等相待;第二,「抗」這個字眼給人的感覺往往有一種對抗的意思,但是我們理解錯了,「抗」在這裡是平衡、對等的意思。
  • 古人表示: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盤點被曲解和誤解的古文詩詞。
    意思是:我聽老師說,彎曲的樹枝容易招來鳥做窩,有空洞的地方風就容易吹過來。與本意大相逕庭。言必信 行必果被許多人當做人生信條。」並非人人都是濟公,看詩要看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用於勸諫和自省,強調生孩子的重要性,曲解成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 成語「人盡可夫」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兩難的靈魂拷問,至今難解
    人盡可夫」可以說是對一個女人最惡毒的唾棄,這個標籤往女人身上一貼,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水性楊花不知廉恥的女人了,可能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然而,事實上「人盡可夫」=「水性楊花」的這個含義是後人斷章取義而來,它的真實含義充滿著對人性的拷問,其中涉及到了朝堂之爭,夫妻關係,母女關係,父女關係等等,是一個至今仍然困惑著我們的終極難題,那就是老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不過故事的主人公雍姬遇到的問題更加拷問靈魂——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
  • 「附庸風雅」最初並非貶義詞
    [摘要]今天所使用的「附庸風雅」這個成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風雅」卻是兩回事,而且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不存在要追隨的關係。今天所使用的「附庸風雅」這個成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用來貶低用文化裝點門面的人,比如常常稱那些暴發戶暴富之後購買書畫的行為為「附庸風雅」。可見文化這東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顯得「有文化」,前幾年北京曾經流行過「沒文化」的口頭禪,傷了很多人的自尊。如果明明沒有文化,偏要裝得有文化,這就叫「附庸風雅」。
  • 祿轉忌子女衝田宅宮 人盡可夫之終身桃花格
    命之寅位坐遷移宮,七星定點也落遷移宮,其生活空間就是喜歡在外與人互動。其一生禍福及一生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吉兇均與外邊環境息息相關。命宮與遷移宮互為陰陽,命宮為我,遷移宮為出外的我。命忌入財帛乃一心為財、愛財,意主為了錢財而與人桃花。財帛宮乃夫妻之夫妻宮,即主自己之行為。女命之福德宮主男,乃配偶之官祿宮,故財帛福德線乃是夫妻之對待線,女命令宮化忌入財帛衝男位,主此女比配偶兇悍。命忌入財福線者夫妻間之對待絕對不好。
  • 臺妹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外省人用來嘲諷本省人的貶義詞了解一下
    臺妹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外省人用來嘲諷本省人的貶義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4-24 14:2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妹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外省人用來嘲諷本省人的貶義詞了解一下 臺灣方言中,原本指穿戴豔俗,不懂時尚,言談過時,舉止老土的女性。
  • 小學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數情況下為貶義詞
    小學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數情況下為貶義詞時間:2020-04-24 13:4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數情況下為貶義詞 有兩種意思。多數情況下為貶義詞,諷刺人幼稚,像小學生一樣心智不成熟,愛惹事,容易被洗腦。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歷史的轟鳴車輪下,不可避免地行進著消亡與新生。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時間輪換了現實世界,也改變著文化星空。由於社會階層的需求,強勢文化的衝擊,地域差異的存在等種種因素,詞性、字音、釋義以及書寫形式,這些在古代根深蒂固的東西,而今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對很多千古名句形成誤解,比如這一句著名的揭露人之惡性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時間:2019-08-23 15:00   來源:搞笑gif圖片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鳳凰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鳳凰男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
    「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上善若水」這個成語大家應該都聽過或者見過吧?很多人會顧名思義去理解這個成語,認識是真正的善良會像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所以這個詞會被人誤解,那麼這個詞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來說一說「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一般人都誤解了。在最早「上善若水」這個詞的出現是在我國古代的《道德經》中。當時的意思是「偉大的善良就像是水一樣,水會幫助自然界成長,但是不會奪取自然界的任何東西。我們先來說一說水這個東西被人們怎麼看待的吧?
  • 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
    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時間:2019-12-02 16:28   來源:主播八卦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現在的娛樂文化特別的豐富,現在的粉絲確定被稱為飯圈,各種各樣的粉絲都有,也會各種各樣的飯圈詞語,飯圈裡ky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不了解飯圈文化的人,應該都不懂這兩個字母。ky其實是有特別意思的,在飯圈是有很   原標題:飯圈用語科普 ky什麼意思什麼梗是貶義詞嗎?
  • 十個容易誤解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我們漢語詞彙特別豐富,成語也特別多,大多成語也都有他的典故,但我們上學的時候,很少有老師專門去給我們講成語,所以導致我們對很多成語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卻並不了解它的來歷和典故,因此經常被誤用,甚至鬧出笑話,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十個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常用成語。一,洛陽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