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背後的故事:女子兩難之下做出出乎意料的選擇
大家知道「人盡可夫」這個成語嗎?這個成語,不管是誰聽到,都會覺得是很壞的形容。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卻不應該是這樣被羞辱的事。到底是什麼事呢?聽小編來說。
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了,於是公子忽被大臣們擁立太子,稱為鄭昭公。可是不幸的是昭公上位不久,就被太子突聯合外國力量,從位置上趕下來。太子突成為了鄭厲公。
鄭厲公因為不是正當的途徑上位的,所以他並沒有服眾。權臣祭仲對公子突沒有強烈擁護之情,他獨攬國家大權,擁有很大的權利,還可以廢王。鄭厲公,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廢了!因此可以說,鄭厲公非常想要除掉祭仲。但還在想怎麼辦比較好!
鄭厲公觀察了很久,發現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可以幫助他除掉祭仲。這個人是誰?就是祭仲的女婿。他是鄭厲公這邊的人,而且作為祭仲的女婿,祭仲不可能對他有防備,所以雍糾可以很輕易的就把祭仲除掉。
為了得到鄭厲公許給他的那些好處,雍糾拼命想要把自己的嶽父殺掉。他計劃把祭仲約來吃飯,這樣就可以趁他毫無防備殺掉。他卻忽略了自己最親的人,也就是他的妻子,祭仲的女兒雍姬。他肯定沒想到雍姬知道了這件事,他的計劃全盤被打亂,甚至改變了他命運。
雍姬無意間竟然知道了自己的丈夫想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她可以說是兩難。兩邊都是摯愛,她到底該如何選擇啊!她毫無辦法,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親。於是她迅速回到家中,和母親討論。她問母親到底要選擇誰,選擇誰才是對的!母親告訴她,誰都可以是她的丈夫! 但是她的父親永遠只有一個!
那一句話,雍姬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她很快就把自己丈夫預謀很久的計劃,告訴了她的父親 祭仲。祭仲在清楚了自己女婿的計劃後,變使計將其殺死。砍下他的頭放在路邊,讓百姓都可以看。可以說是非常殘忍啊!鄭厲公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只好派人埋葬了雍糾。過了不久,鄭厲公被從皇位上趕下來,離開了鄭國。鄭昭公又可以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了。
雍姬的選擇,在現在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過分的。但不得不說,雍姬很孝順。她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而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因為她的選擇造成了「人盡可夫」這個成語的存在,將來只要有人用這個成語形容女子,就說明這女子品質很壞!可憐雍姬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