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擔dan)米還是一石(shi)米,這是個問題

2020-12-16 騰訊網

有一次,在《百家講壇》節目中,王立群老師說了一件事,就是之前他把這個「石」字念成了「shi」,結果後來,他受到了無數的質疑追問,說他念錯了,應該念「擔」才對。於是,他到電視裡澄清,說這個字,在那個時候,就念石啊。雖然有了澄清,但是人們還是不信,我的印象中明明是念「擔」啊!

其實,石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用了,到了新中國成立,幾乎沒有人用了。那麼又是什麼情況下讓人們想起了這個詞呢,這主要是因為電視的興起,隨著電視的興起,在很多歷史劇中經常涉及到重量單位,於是就出現了石這種單位,同時,也出現了石(擔)這種叫法。這種叫法最後影響到了全國,還影響了千家萬戶。

在古代,我們是沒有"克",「千克」,"噸"的這些詞的,古代一般用的是中國的斤和兩,還包括鬥。斤、兩、鬥都比較小,最後,古人發明了一個新的量詞:"石"。

最初的起這個名字呢,估計也和石頭有關,這一堆米,和一塊大石頭的重量相當,於是就用石來當做這個稱呼了。

中國漢代許慎編寫的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其中對"石"的標註是"shí"。也就是說,漢代的標準,讀的就是"shí"。

到了清朝,在《康熙字典》中,也是讀「石shí」。

《新華字典》中也有提到:此義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當然了,這兩本字典裡都說今讀「dan」

所以現代漢語中雖有擔的讀法,但當它作為一石米來使用時,是讀作shí的。

那麼dàn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這個主要是源於民間的叫法,一石具體多重呢,歷朝歷代各不相同;

秦漢時期一石大概是30斤左右。---註:根據《秦漢經濟史》書中所列。

而到了隋唐時期,一石相當於90斤。---註:《隋書·律歷上》有記載」開皇以古鬥三升為一升。

宋元明清,基本上都是100斤多一點。 ---註:夢溪筆談中的記載「漢三鬥三升五合當宋之一鬥;

90斤,100斤,一般是一個人一擔子挑起的重量,於是,在民間,為了省事,也為了方便理解,就常常把石和擔混用了。

這個情況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唐朝,那時江淮地區的百姓就這麼叫,屬於地方方言。

到後來,漸漸的這種叫法在民間還是流傳的比較廣的。民間也習慣了這麼叫。

但這種叫法僅存在於民間,官方一直是叫石(shi)的。

現在怎麼叫?其實,我覺得是都可以的。叫石也對,叫擔我們也能理解。畢竟這也算是漢字文化的一個獨特的魅力所在吧!

相關焦點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並不讀「dan」,你念對了嗎?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並不讀「dan」,你念對了嗎?文/歷史論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們用語言說不完的,只有真正碰到那些有關闡述華夏文明的事的時候才能更加深切地體會。字有他們相對應的讀音和說法,只要是上過學的人一般的字都能輕易讀對,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說的是現代人們經常讀錯的一個字:一石米的「石」,事實上它並不讀「dan」。石,這個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它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直到今天我們卻還是沒有搞懂它的一些讀音。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並不讀「dan」,很多人都錯了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並不讀「dan」,很多人都錯了,我們的祖先為了方便我們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就發明了計量單位,古代的計量單位也有很多種方法,跟我們現在的計量單位也不一樣,比如古代就沒有噸這種比較大的概念。可是對於比較大的東西他們是怎麼計量的呢。這裡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石。說到這個:石。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dan」,很多人都錯了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dan」,很多人都錯了我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集大成的國度,可以說無論是古人留下來的財富,還是到今天我們對於文化的詮釋,都是極具魅力的。而古人所用的一些字形和讀音,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在現在的很多有關於歷史的影視劇裡,都會提到關於古代的方方面面,就比如說古代的度量單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對待糧食的稱量計算。在平常老百姓家裡,大家用於居家過日子的稱量單位是「鬥」,但是到了兵荒馬亂的戰爭時代,軍隊的部隊需要非常多非常多的糧食草藥,這個時候就必須用「石」來稱量糧食。一石糧食,這種說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是你真的知道「石」的正確讀音嗎?「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
  • 「一石米」究竟怎麼念?很多人都念錯了,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
    「一石米」中的「石」字究竟年dan呢還是年shi呢?先說說「石」的意思,「石」的概念,古時候很早就有了,這個字既是重量也是體積,不過古代人對於石字,更多的更用於糧食的計量,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對於人口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朝代而言,上下這麼多嘴,吃飯問題自然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眼裡的重中之重,石(shi)在古代屬於容量單位,從小到大分別為升、鬥、斛(石)、鍾,在中國古代的秦漢朝時期,1石=2市鬥,1市鬥=13.5斤,
  • 「一石米」的「石」,你到底讀對了沒?
    於是,便有了一個新的量詞:「石」,一石相當於現在的120市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個「一石米」中的「石」怎麼讀,其實不算什麼難題。因為大家都知道「石」通假「擔」,讀音也是相同。在著名的百家講壇節目中,其中一期,有個老師,將一石讀作了「shí」,因此遭到了質疑,被觀眾批評,一個專家連最簡單的常識都不知道,真的是磚家了。但實際上,這個老師讀的並沒有錯。
  • 古代度量單位:一石米中的「石」該怎麼讀?讀錯了會被人笑話呦
    文/遐慕 古代度量單位:一石米中的「石」該怎麼讀?讀錯了會被人笑話呦現在的我們已經步入了這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了,而還在大學的夥伴們沒剩幾天就該參加英語的四六級考試了吧。關於漢字的讀法,真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了。筆者今天要說的是「一石米」中的「石」怎麼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將這個字讀成「dan」吧。筆者在學習論語的時候孔子在誇獎自己學生顏回的時候就用到了「一簞食」,而這裡的「簞」就是通的是「石」字,而筆者也一直把它讀成「dan」。
  • 「一石米」中「石」究竟怎麼發音?還在讀「擔」,當心被笑話咯!
    「一石米」中「石」究竟怎麼發音?還在讀「擔」,當心被笑話咯!現在越來越多的歷史劇走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也有很多電視劇都是圍繞著古代來拍攝的。在拍攝古代電視劇的時候,我們一般都需要提前了解很多關於古代的一些知識。
  • 「一石米」中「石」該如何發音?讀成「擔」,當心被笑話才疏學淺
    一石,這是個什麼東西,歷史沒學好的我,表示算不清王安石的工資的,因為當時的工資是按某某石糧食來算的。一石,為什麼在小說,電視劇和課本中頻頻出現。一石,到底算什麼樣的量化單位。我們初中接觸過的計重單位有「克」、「千克」、「噸」、「斤」、「公斤」,那麼應該把「石」擺在什麼位置呢。對了,除了「石」以外,還有「鬥」,譬如陶淵明就總是將「五鬥米」掛在嘴邊。不過「石」顯然是更為重量級的計量單位,一石=120市斤。少年,下面考驗你的時刻到了。「石」該怎麼發音呢?
  • 一石米的「石」應該怎麼讀?答案讓人意外,你可能一直都讀錯了
    比如說在一些古裝劇當中經常會出現一石米,而石作為一個計量單位,究竟代表著多少東西呢?這個字究竟應該怎麼讀?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在古代社會當中,可能是因為生產力有限,所以當時還沒有噸這個概念,而軍隊和一些商家每天需要計量的米不計其數,如果只使用鬥的話,實在是一個比較小的計量單位,計算起來非常的不方便,於是人們逐漸發明出了石這個計量單位。在當時已經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大的計量單位了,畢竟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有限,而在當時的一石米相當於現如今的120斤米左右。
  • 農村老話:「擔米養仇、鬥米養恩」,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擔米養仇、鬥米養恩」,這句話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要給大夥說句農村俗語,大夥來看看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呢?「擔米養仇、鬥米養恩」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俗語,事實上,這句話主要是講人情世故的。
  • 農村老話:「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1、「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遇到窘困的時候,你給他一鬥米,這如同雪中送炭,這個人會感激你一輩子。如果你一直給他提供幫助。這樣就會使人貪得無厭,而這種幫助就會被他認為是理所當然,一旦減少或停止幫助,慢慢的就會心生怨恨,反目成仇。
  • 瓜米石制砂機-石硝制砂機-瓜子石制砂機
    可以破碎瓜米石、瓜子石、瓜子片、石硝、水泥熟料、石英石等,成品為粒徑0.5-10毫米或小於10毫米的碎石,通常用於地面、屋面、水泥、混凝土混合使用,可通過瓜米石制砂機生產出滿足建築用砂子。瓜米石制砂機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加工1-3毫米、3-5毫米等不同粒度的砂,所以用砂的質量是可以信賴的,滿足建築用砂的日常需求。
  • 人造石飄窗石材分類和價格是多少?飄窗石190一米價格貴不?
    人造石  人造石是普遍的臺面用材,優點:不怕潮,不易變形,易維護。缺點:冬天較冷,在飄窗上小憩,一定要弄張毯子墊一下,且價格比天然石。  木工板  用木工板做臺面,關鍵是不冷,看起來簡潔,缺點:長時間暴曬,易變形,下雨天易受潮。桑拿板,解決了木工板的缺陷,但顏色單一,還需用其他進行裝飾。
  • 八石(dan)石的傳說
    昨天去範家小學,發現了一個熟悉的石頭,這是立起來一個碾子,上面寫著三個字-八石石,第一個石讀作但音,是古時的計量單位,第二個石當然是石頭的意思了,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下面這是關於這塊神奇的碾石的傳說。
  • 瓜米石制砂用什麼設備?
    其實除了這些常見的原料制砂外,市場上也經常用各種石子、石沫、尾礦渣來制砂。其中有一種常用的原料就是瓜米石,今天我們就分享下瓜米石制砂的相關工藝和設備情況。什麼是瓜米石?瓜米石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石末。此稱謂一般應用於河南省中部,鄭州市西部,上街區北部王村鎮,當地人將瓜米石稱之為石末,粒度大小跟綠豆相似,是一種體積很小的碎石子,粒徑小於 50mm,一般用於地面、屋面,是建築材料。
  • 毛石、狗頭石、瓜米石、水洗石都是啥?這些砂石術語你搞懂了嗎
    下面這些砂、石,你都見過或聽過嗎?青石、毛石、白石、塊石、高鈣石、狗頭石、水洗石、瓜米石、填海石、矽礦石、道砟石、方解石、白雲石子……∨河砂、湖砂、江砂、山砂、海砂、米砂、淡水砂、機制砂、天然砂、水洗砂、小黃砂、起河砂、珠江砂、金門砂、贛江砂、遼寧砂、玻璃砂、極品樟樹砂、過駁江砂、黃石江砂、太湖河砂、天然金剛砂、瓜米水洗砂
  • 農村俗語「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為什麼?
    農村俗語話糙理不糙,是老一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即有前車之籤,又能警醒世人,是一部難得的警示錄,比如這句『』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在我們這裡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小幫是恩人,大幫是仇人『』,就是說適當的幫助可以使對方感恩涕零,竭盡全力或持續的幫忙可能會成為仇人,這是因為人心慾壑難填,貪心不足蛇吞象,適時小恩小惠別人認為是真心實意的幫助,但是傾盡全力時,對方就會對你依賴太多,要求也更多,當不能滿足他的心理需求時,就變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這也是人常說的花錢養個仇人。
  • 毛石、狗頭石、瓜米石、水洗石、瓜子片都是啥?這些砂石術語你搞懂...
    青石、毛石、白石、塊石、高鈣石、狗頭石、水洗石、瓜米石、填海石、矽礦石、道砟石、方解石、白雲石子…… 河砂、湖砂、江砂、山砂、海砂、米砂、淡水砂、機制砂、天然砂、水洗砂、小黃砂、起河砂、珠江砂、金門砂、贛江砂、遼寧砂、玻璃砂、極品樟樹砂、過駁江砂、黃石江砂、太湖河砂、天然金剛砂、瓜米水洗砂、
  • 中國女籃最美運動員石一童,身高1米84,因長相酷似江疏影走紅!
    中國女籃最美運動員石一童,身高1米84,因長相酷似江疏影走紅! 娛樂圈一夜爆紅的很多,一夜跌落神壇的也不少,這裡是二先生有料,關注我,帶你以正確的姿勢吃遍娛樂圈的各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