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說NBA是每一個熱愛籃球的人最嚮往的聖地,那麼總決賽mvp,常規賽mvp便是每一個nba球員畢生追求的夢想。上有納什曾說願意用兩座常規賽mvp換得一次打總決賽的機會,下有韋德為了常規賽mvp遺憾終生,在nba這個無數榮譽和鮮花積攢的舞臺之上,只有那fmvp和常規賽mvp才是最閃耀的明星,它激勵著所有全員邁過層層阻礙奔向巔峰。
我們不可否認,總決賽mvp和常規賽mvp的價值,但就理性而行,fmvp和mvp到底誰更具有含金量,這個問題有待商榷和分析。
FMVP旨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從傑裡韋斯特後,他都是頒給最後贏家中貢獻最大的球員。該獎項將在每年總決賽結束後,均由九位媒體成員來共同投票選出;而MVP則是指"最有價值球員",由100位美國本土和加拿大體育記者和電視評論員投票選出。
近些年,關於fmvp和mvp的談論聲一直綿綿不斷,對於它們兩的對比也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能理解為這是籃球世界中對人性的彰顯,也是對榮譽渴望的嚮往。
fmvp派認為,mvp只是常規賽榮譽的體現,它不是一個球員邁向真正巔峰的標誌,在nba這個唯冠軍論的體系中,沒有走向頂點,那麼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不值得讚譽,儘管是mvp,但沒有奪冠,也是成功路上的失敗者;而mvp派認為,mvp就是一個球員偉大得到體現的象徵,他是一個過程中一個人所能成為的最好終點,而fmvp所存在的偶然性太多,參數太少,不必受到過多追捧。
誠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我們得說,有多少人曾為庫裡等無fmvp的優秀球員扼腕,又有多少人曾為韋德的無mvp的偉大球員可惜?說到底,不管是fmvp派還是mvp派,它們都是瑕疵的理解,都是球員生涯發展的一種遺憾。
我們就對這兩種派別進行分析
從mvp派出發,理解mvp比fmvp更有價值。
mvp派對於fmvp的不認可來源於多個方面,首先他們認為mvp的獲得者要打82場比賽,而fmvp的獲得者最多只打7場比賽,fmvp在參考數據如此小的情況下,偶然性增多的可能限制了它的含金量;其次,評選者數量的多少也決定了兩者間的差異,mvp的評選者有100名,而fmvp的評選者只有9位,mvp的評選更不帶感情色彩,更加客觀真實。
關於mvp的認識,以個人進行理解。
以上賽季的字母哥為例。上賽季的字母哥完成超級進化,在歷經多年的磨練和成長後,上賽季的他帶領雄鹿隊取得60勝22負的聯盟最好成績,而他個人場均貢獻26.6分、12.6個籃板、5.9個助攻,1.28個搶斷和1.53個蓋帽,是那支雄鹿中最出色的引領者,而他也當之無愧地獲選了常規賽mvp。
可能很多人對於上賽季的字母哥並無太多印象,但我們不得不說,上賽季的字母哥打出了歷史級別的表現。他的單賽季效率值突破30大關,達到了30.9,是全聯盟400多名球員中的第一位,在歷史中也排到了第十位的可怕程度。
這樣的效率不可謂不恐怖,要知道,在nba漫漫70年的光輝歲月中,也只有21次30+效率的出現,而這其中僅有11名球員達成該成就,而他們無一不是聯盟歷史級別的好手。
在從攻防兩端看,上賽季的字母哥是雄鹿隊的進攻箭頭和防守大閘。在進攻端,他的進攻勝利貢獻值為8.9,排名聯盟第3位,僅次於不可描述隊的鬍子和撕裂之城的主人利拉德;而在防守端,他的防守勝利貢獻值為5.5,在聯盟中僅次於兩名內線球員。
MVP派認為,常規賽是一場漫長的戰爭,而最佳球隊的最佳球員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他的球隊必須得從30支球隊中脫穎而出,而他也必須在幾百名球員中鶴立雞群,這樣的mvp含金量不可謂不大。
而關於fmvp的認識,mvp派認為總決賽的舞臺雖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激鬥,他所涉及的場次少,數據參考依據也較為不真實。
以2015年為例,在2015年的整個總決賽對決中,伊戈達拉共出戰6場,場均16.3分5.8籃板4助攻1.3搶斷,相較於同隊核心庫裡來說,不管是數據還帶隊表現來說,伊戈達拉的表現都遠遠比不少庫裡,他之所以能被選為fmvp的最大理由就是限制了勒布朗詹姆斯的發揮,但是詹姆斯場均35.8分、13.3個籃板、8.8次助攻告訴世人,他獲得fmvp的理由也顯得那麼虛假。
從fmvp派出發,理解fmvp比mvp更有價值。
Mvp派認為,mvp總能代表普通水平比賽,而fmvp則代表最高水平比賽。雖然fmvp的比賽場次和評選者數量都比mvp的少,但是fmvp是與總決賽直接掛鈎的產物,他代表著冠軍的最佳球員,如果一個nba球員連總冠軍都無法觸及,那麼fmvp則更是空想,而總冠軍的存在是比mvp更具吸引力和更具價值的東西,同理,fmvp也就比mvp更具價值。
關於fmvp的認識,以歷史地位來解釋。
人都是一種願意回憶的動物,當我們離開這段歷史,追溯過往,我們會發現,評判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只定格在了總冠軍和fmvp上,我們常常說起某位球員,我們在追憶他的過程中,不會想到他有獲得過多少常規賽mvp,我們更多記住的是他總決賽舞臺上的表現。
我們常說冠軍決定某名球員的歷史價值,獲得冠軍多少直接決定了球員在nba歷史長河中的地位。
強如馬龍,歷史總得分榜第二,也擁有過mvp獎盃,但他沒有冠軍,沒有fmvp的榮譽顯得很尷尬,他的歷史地位也一直被籃球迷所詬病,我們提及馬龍,對於他的評價更多的是惋惜和與失敗者掛鈎。而他的歷史排名直接跌出了歷史前30位。
再有,納什,森艾弗森曾叱吒風雲聯盟一段時間。納什兩獲得mvp,艾佛森也是ok時代mvp的獲得者,但他們也正因為沒有總冠軍和fmvp,在歷史的排名中一直靠後,不被人看好。
再說科比,韋德。科比生涯五次獲得總冠軍,2次奪得fmvp,但只有一次獲得常規賽mvp,我們憑什麼認為科比是歷史前十的偉大球員?我們不可否認與他場下場上的表現有關,但我們更多評價他的是他聲名赫赫的五座金杯和2次fmvp,是他在總決賽舞臺上的至強表現。
而韋德職業生涯從未獲得過mvp,但三次總冠軍和一次fmvp足以讓他排到歷史第三分衛,他的冠軍和fmvp足以讓他比納什,艾弗森的歷史地位更靠前。
反觀歷史所有獲得fmvp獎盃的人,他們無一不是名垂千古的人物,儘管可能地位不同,但fmvp的獲得就足以讓他們活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畢竟,fmvp也只有一個。
Fmvp與mvp哪個更有價值?
我想,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理解。但其實,他們不分好壞,不管是fmvp還是mvp,我們都得承認,這是許多人終生都難以實現的成就,它們都是人對自我的肯定,都是所有球員窮極一生都在路上苦得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