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膠囊內鏡檢查——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福音

2020-12-23 騰訊網

口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過食肥甘厚膩,或暴飲暴食、或過食麻辣生冷、或飲食不規律,加之壓力過大,情緒因素以及藥物刺激等等,導致胃腸道疾病越來越多,胃腸鏡檢查是目前先進的檢查手段,但個別患者因怕痛苦恐懼檢查,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不適合做胃腸鏡檢查,西安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開展了膠囊內鏡檢查,解決了患者診斷難題。膠囊內鏡作為生物醫療領域全新的技術突破,具有無痛、無創傷、可全程檢測食道、胃及小腸病變,尤其是對整個小腸內的微小病變診斷,具有一定優勢,還有非侵入性,安全性好,檢出率較高,患者無需住院等優點。

膠囊內鏡工作原理

口口通過吞服智能膠囊,膠囊隨著消化道的運動沿著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結腸、直腸的路徑前進,對途經的腔段連續攝像,並以無線信號方式實時傳送到體外攜帶的圖像記錄儀進行存儲記錄;醫生利用影像工作站分析圖像記錄儀所記錄的圖像,了解病人整個消化道的情況,對消化道病情做出診斷。

膠囊內鏡檢查的適應症

1.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經上下消化道內鏡檢查無陽性發現者。

2.其他檢查提示的小腸影像學異常。

3.各種炎症性胃腸病,但不含腸梗阻者 。

4.疑似或難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症候群(如乳糜瀉等)。

5.疑似小腸腫瘤。

6.多發性息肉、克羅恩病的複查。

7.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

8.消化道體檢。

9.具有消化道症狀,但還有其他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等不能做胃鏡檢查者。

膠囊內鏡檢查的禁忌症

1.胃、腸道梗阻、消化道畸形、狹窄、穿孔或瘻管。

2.急性腸炎、放射性結腸炎。

3.嚴重貧血症。

4.體內植入心臟起搏器。

5.高分子材料過敏。

6.精神異常。

7.妊娠。

腸道準備

1.檢查前一天中午吃蔬菜、水果、粥等易消化食物,晚餐禁食。

2.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鐘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兩盒進行清理腸道。

3.檢查當天早上禁食,可喝少量清水及二甲矽油消泡。

4.腸道準備的最佳效果為清水樣便。

注意事項

1.受檢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不能脫下穿戴在身上的圖像記錄儀;不能移動記錄儀位置。

2.受檢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注意不要接近強電磁波信號源,以免造成信號幹擾;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如騎自行車等。

3.檢查過程中,如果記錄儀出現低電量告警等情況,請及時與醫生聯繫。

4.吞服膠囊後2小時內,除特殊需要,患者應儘量避免進食及飲水。4小時後,可以食用少量半流食品。

5.囑咐病人在攜帶記錄儀離開醫院後,如出現不良反映,如:頭痛、噁心、嘔吐、腹痛等,請記下時間,並速與醫生聯繫。

6.病人在檢查後要將大便排在容器中,以便確定膠囊是否排除體外。

7.未確定膠囊排出體外前,勿行磁共振檢查。如長時間不能確定膠囊排出體外時,可行X線檢查。

口口小腸解剖位置特殊,以往常用檢查方法包括小腸氣鋇造影、腹部CT及血管造影等,但以上檢查方法敏感性、特異性均較差,小腸病變診斷陽性率低,僅40%。西安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引入OMOM膠囊內鏡,大大提高了小腸疾病的診斷率,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科普:一顆膠囊內鏡就能檢查全部消化道嗎?
    膠囊內鏡是一種做成膠囊形狀的內窺鏡,用來檢查人體消化道的醫療儀器。據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膠囊內鏡能進入人體,用於窺探人體腸胃和食道部位的健康狀況。用來幫助醫生對病人消化道系統疾患進行診斷。那麼膠囊內鏡能一次性觀察到所有的消化道嗎?
  • 膠囊內鏡——檢查腸胃更安全,更輕鬆!
    胃腸鏡檢查是發現胃炎、胃潰瘍、胃癌、腸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原來普及較廣的是普通胃腸鏡,但是普通胃腸鏡檢查會給病人帶來很大的不適感,很多病人都在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不得以才來醫院做內鏡檢查。但這個時候,常常會錯過很多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 女子腹痛行膠囊內鏡檢查,膠囊內鏡卻滯留腸道內,怎麼取出?
    7月10日在外院行膠囊內鏡檢查,檢查結果提示空腸節段性縱行潰瘍及狹窄,最狹窄處位於空腸下段,且膠囊內鏡滯留於此無法排出。 為明確病因並取出滯留在腸道內10餘天的膠囊,7月23日,呂女士慕名找到湘雅常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桂英教授看診。
  • 膠囊內鏡——輕鬆完成小腸疾病的診斷
    原以為是消化性潰瘍出血,沒想到胃鏡、腸鏡折騰個遍都沒找到明顯的出血原因,最後經過膠囊內鏡檢查發現,造成消化道出血的是小腸內10餘條淡紅色長約1釐米的線型蟲,最後診斷為小腸鉤蟲病。  膠囊內鏡是目前診斷胃腸道疾病內窺鏡中一項革命性技術,它對胃腸疾病特別是小腸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 北京潞河醫院用膠囊內鏡查小腸疾病提高診治水平
    現有的胃鏡和腸鏡僅能檢查胃部以上和大腸以下的消化道,而兩者之間長達五六米的小腸一直是檢查的盲區,「膠囊內鏡」檢查填補了小腸檢查的空白,成為小腸病變最直觀的檢查工具。「膠囊內鏡」全稱智能膠囊消化道內窺鏡系統,實際上相當於一臺裝有電池的微型無線數碼攝相機,外形更像一粒放大一倍的感冒膠囊。
  • 膠囊內鏡——小腸病變的偵察兵
    當前位置:首頁 >> 星期一門診 2013.12.09 星期一 膠囊內鏡——小腸病變的偵察兵   中國有句古話,叫「防患於未然
  • 消化道疾病,不想做胃腸鏡怎麼辦?其實還有其他的檢查方法
    消化道疾病,不想做胃腸鏡怎麼辦?其實還有其他的檢查方法 消化道出現疾病之後,通常我們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建議我們做胃腸鏡,但是很多人不想做胃腸鏡,那麼是否有其他的檢查方法,同樣可以起到檢查消化道系統的疾病呢?
  • 膠囊內鏡小巧易操作,能替代胃腸鏡檢查嗎?
    膠囊胃鏡為磁控膠囊,可以人為控制膠囊內鏡的方向及拍攝角度。而小腸膠囊內鏡及結腸膠囊內鏡則靠腸道自身蠕動完成檢查並排出體外。 膠囊胃鏡檢查前需要空腹,檢查過程中需要飲水撐開胃腔,便於膠囊內鏡觀察。小腸膠囊內鏡及結腸膠囊內鏡檢查前需要清潔腸道(口服清腸藥物)。
  • 膠囊內鏡,如何帶給您輕鬆的胃腸檢查體驗?
    既能看清消化道, 又幾乎無痛苦的檢查方式 事實上,還真的存在這樣的方式 那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膠囊內鏡 膠囊內鏡,全稱為「智能膠囊消化道內鏡系統」。
  • 令狐恩強: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診治
    二是家族性的消化道疾病,比如父母親有一方面患有消化道癌,後代就屬於高危人群,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家族性結腸息肉病。三是有慢性疾病背景的人群,比如有重度萎縮性胃炎的患者,結腸裡有息肉,所以要定期進行檢查。    消化內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外科手術
  • 10萬膠囊胃鏡檢查數據透視中國消化道健康狀況,探討器械智能化的...
    在本次報告製作過程中,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安翰公司」)為我們提供了10萬例患者膠囊內鏡脫敏檢查結果報告,使得我們能夠在大樣本內鏡數據下對中國胃部疾病進行現狀分析,從而以更小的顆粒度觀察中國胃部疾病狀況,了解新型胃鏡檢查手段下的中國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狀況。  a)報告示例
  • 擺脫傳統胃鏡插管的痛苦,吞下「膠囊」即可完成檢查
    近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開展了首例膠囊內鏡檢查,患者不用插管子,只需吞服一顆類似藥丸的 " 膠囊 ",就能輕輕鬆鬆完成無痛的膠囊胃鏡和膠囊小腸鏡檢查。" 我反反覆覆胃痛好多年了,家人一直勸我做個胃鏡,聽好友描述過胃鏡的難受,總是下不了這個狠心,這下好了,吞個膠囊,輕輕鬆鬆就把拖了幾年的胃鏡做完了!"
  • 小腸怎麼檢查?——淺談小腸鏡和膠囊內鏡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膠囊內鏡,這是一種帶有攝像頭的膠囊(拍照+圖片傳輸儀器),當把他吞進去後,通過不間斷拍照,把在胃腸所觀察到的信息傳輸出來,通過體外的接收器(穿在身上的「馬夾」)收集信息,並在觀察結束時(一般8個小時),把信息傳入電腦,再通過人工+軟體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 原是膠囊內鏡滯留體內
    楚天都市報6月19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俞媛潔 高婷)近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上演了一幕「小腸奇遇記」,該院小腸鏡專家趙亮副教授團隊從一名患者的小腸深處取出了一枚「微型照相機」,原來,這是用於診斷小腸疾病的一枚膠囊內鏡。
  • 忽悠人的體檢項目:膠囊內鏡胃腸全查?
    一些人懼怕胃鏡、腸鏡檢查,被一些體檢中心忽悠用膠囊內鏡檢查代替。其實,膠囊內鏡對胃、大腸檢查有諸多缺陷,臨床上只用於小腸檢查。而常見消化道癌症,集中於食管、胃、大腸,膠囊內鏡難發現。
  • 想查胃腸道,透視、CT、胃腸鏡、膠囊內鏡要選哪種呢?聽醫生說
    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關於目前胃腸道檢查(全消化道鋇餐透視,CT檢查,胃鏡腸鏡和小腸鏡,膠囊內鏡)的各項技術的優缺點。消化道鋇餐透視鋇餐透視就是患者喝下在X線下不透光的鋇劑,後進行X線透視,觀察鋇劑在消化道的走行情況,是一個動態的觀察,就是,我們看不清楚消化道的空間形態,我們給他充滿了鋇餐,看到鋇劑的形狀就間接看到消化道的形狀了。
  • 十二指腸鏡、小腸鏡、超聲內鏡,盤點消化科6種常見內鏡檢查
    page2小腸鏡胃十二指腸鏡和結腸鏡為上消化道和大腸疾病的診療提供了精準有效的手段。而小腸位置特殊,藉助常規影像檢查難以評估,小腸鏡使得小腸疾病可以在直視下完成診斷,還可完成取活檢、治療操作。page3超聲內鏡超聲內鏡是將普通內鏡與超聲相結合的檢查方式,通過在內鏡頂端安裝或經內鏡操作孔道放入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對消化道管壁進行實時掃描,從而獲取消化道各層的特徵及周圍臟器的超聲圖像。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胃腸道及膽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忽悠人的體檢,膠囊內鏡胃腸全查
    其實,膠囊內鏡對胃、大腸檢查有諸多缺陷,臨床上只用於小腸檢查。而常見消化道癌症,集中於食管、胃、大腸,膠囊內鏡難發現。國內胃癌、結直腸癌高發,胃和大腸是重要檢查對象,胃鏡和大腸鏡是最主要的檢查手段,但一些人對胃腸鏡檢查牴觸較大,對胃腸鏡插入體內本能地發生恐懼、擔心,害怕檢查帶來的痛苦。
  • 內鏡早診 治癒消化道早癌的關鍵
    但許多人並不知道,只要及早接受消化內鏡檢查,很多消化道腫瘤也許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太大的威脅。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癒率可以得到極大的提高,5年生存率甚至可達90%。然而現狀卻是,我國消化道早癌的檢出率不足10%,遠遠低於日本的70%和韓國的50%。因此,應該提高對消化道早癌檢出率的重視,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早防早治,將消化道腫瘤「扼殺」在萌芽階段。
  • 過去都說膠囊內鏡篩查腫瘤效果差,那現在呢?
    膠囊內鏡的檢查過程非常簡單。檢查前一天,做好腸道的準備,第二天早晨,吞服膠囊,這個膠囊一般能夠在人體內運行12個小時左右,可以在無痛苦的狀態下,完成整個消化道的檢查,同時也不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