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愛科幻片?我的答案是:因為我愛這個世界之外的未知空間。這就好比我追一女孩,我喜歡的是她的朦朧美,是一種我對未來把控的欲望,當有一天她對我再無秘密可言,我就會去發現更多的美。愛是一種過程的美,科幻片也是一樣,抵達外星球,經歷外星生命,擁有超能力,來個時間旅行,哇塞,酷斃了有麼有?
什麼科學理論,什麼專家教授!我不想聽。怎麼,你不相信我有宇宙飛船?不相信我有機器人?那我就研發給你看,這就是科幻的魅力!
喜歡科幻片的人,這個片單一定要收藏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經典科幻電影,我梳理了一遍。從災難科幻到星際科幻電影都一一整理,部部經典,而且評分都很高。非常值得一看。盤點二十部給大家,具體如下:
1.《星球大戰》系列
以現在的目光來看星球大戰,估計有很多人看不下去。但是:在情節上,要知道40年前,把故事背景設置在太空中,就已經讓人耳目一新。在特效上,這部電影就相當於那個年代的「阿凡達」,影響了卡梅隆、諾蘭等當代名導,而如今我朝甄子丹的「大鬧天宮」的特效還比不上它呢。
所以我覺得在影史上,「星球大戰」就是特效片的教父。就像「教父」在黑幫片中的地位,是一個先驅,是一個標榜。
2.《黑客帝國》系列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顏色的」沒想到這部我科幻觀影史NO.1也是個人最喜歡的電影!《黑客帝國》還能重啟...真是驚喜加驚嚇。
現在的情況是 三部曲+動畫版 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在更早期導演還參與了《黑客帝國:尼奧之路》遊戲的製作。
世界上唯一能在有生之年,擁有男性、女性視角的兩位手足關係的導演,拍出的前三部《黑客》,已經完整、充分表達了男性視角裡的人、人生、世界。
3.《蝴蝶效應》系列
在我活過的這些年頭,一個千錘百鍊過的經驗是:一旦你開始期望一件事情,那麼必將收穫失望。 這一操蛋定理讓我無數次上上下下,大喜大悲。越是那些感覺把握十足的事情,最後總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因素讓結局改寫。
可以說《蝴蝶效應》就是這種體會的放大。至少對我如此。它放大了我的挫折感和無力感,還有消極。 還有什麼事情是可為的?有時候我甚至想,去他娘的算了,反正再用力的揮動,也扇不出我想要的效應,還不如收起翅膀,混吃等死。
真要有這種決心也倒罷了。但我總是不甘……也許,也許只差了一點點呢,也許多一點點努力就能實現呢?也許運氣未到,明天就能走狗屎運了呢? 所以我一次次跌落,摔個半死。下一次還是要賤賤地去嘗試。
4.《終結者》系列
看完《終結者:黑暗命運》,最大的感慨無疑就是——這是一部真正重情懷、而非簡單販賣情懷的續集。 從片頭電影廠牌與《終結者2:審判日》中莎拉·康納的夢境闡述片段對切剪輯開場,就奠定了一份復古懷舊的基調,也一下子就將我的記憶帶回到小時候看《終結者》前兩部的那些夜晚。
grace身手太帥。更難得的是老角色的處理,完全不是那種消費粉絲情懷的回歸,而是又進一步塑造了人物,T800對薩拉說的那句「目標」,瞬間打破了人類與機器人的距離。場面也是夠硬,從頭打到尾,公路追逐,監獄逃脫,飛機大戰三場都足夠精彩,最後還賺了把眼淚。
5.《回到未來》系列
這套電影能讓人想起很多別的電影,例如《星球大戰》、《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等等。這些電影很難稱之為不朽,但是他們影響了一代人,每當他們重新溫習這些電影,依然會感到開心。
據說導演原本想拍一個核爆的場面,公司不給錢,於是故事只能擺在一個小鎮上展開。沒有核爆,沒有雷射劍,導演和編劇想必只能從細節處來吸引觀眾。
但是看完了,我滿腦子都是黃色同人:媽媽愛上了從未來穿越過來的兒子,但是如果自己不跟老公結婚兒子就會消失,於是媽媽只得含淚與老公結了婚,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媽媽的心也越來越混亂……兒子穿越歸來,得知真相,終於理解了母親這十多年來隱忍的眼神,兩人馬上開始在廢物爹的眼皮底下嘿嘿嘿
6.《原始碼》
如果你為他人做出了犧牲和貢獻,那麼你理應得到回報。很多朋友都對本片貌似有點多餘的結局感到遺憾,但是讓主角們在原始碼的世界裡繼續活下去,才是符合人性和符合編劇導演的本意的。給他人帶來生命的人,本身也絕對有權利繼續活下去,這是社會契約的表現,也是天道循環的公正裁決,不是嗎?
還好結局不是停在最後那一吻上,否則我給不了五顆星。希望在美好時停住,其實是內心脆弱的表現。從美好開始,延續下去,才飽含未來充滿的堅強和希望的力量。誰的人生沒有遺憾?但你要相信,在另一個世界,那些遺憾會被彌補。
7.《盜夢空間》
夢中與現實的來回穿插,很大程度的凸現出夢境的巧妙,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點更是給懸疑點加分。
1、電影確實精彩。2、沒有想像的難懂,相信你自己。3、總會有一個讓你記一輩子的鏡頭。4、請降低期待值。5、請提前上廁所。6、記得關手機。7、一定要去影院,因為影院也是個造夢機器。8、記得聽完結尾音樂。因為它負責讓你醒來。9、極可能是近幾年你在影院看過最精彩的電影。10、穿越吧少年
8.《星際穿越 》
你應該敬畏時間,因為那是一切的密碼;但不要濫用愛意,因為那不是一切的鑰匙。尤其討厭達蒙和阿弗萊克的段落以及相互對應的那段剪輯,拍得太笨拙生硬,但對接戲又是近年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配樂也是。
最核心的仍是親情與愛。科學與理論其實都是為感情服務的,用很硬的外殼包裹最柔軟的情感。也因為此,它不會是2001那樣嚴肅偉大的科幻片,但卻有更飽滿的感情。
9.《機器人總動員》
人類在這個片子裡面是處於完全被嘲笑的位置。(其實應該說美國人?)片中的超大型連鎖企業BNL在未來已經統一了所有的商業領域。而人類墮落成完全依靠電腦的幫助才能吃喝拉撒的胖子們。
也許這一刻,我正在龐大的超市門口拎了幾個大袋子笨拙地走。Wall-e正在塵土滿天的廢棄城市裡把一堆垃圾吃力地壓成立方體。
也許下一刻,我已回到家裡爬上床看連續劇,看其實老也跳不出窠臼的模式劇情。Wall-e已回到家裡點起燈打開電視,看它僅有的幾分鐘歌舞片段。
我們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我們都可以沉默而獨立的生活,日升日落之間時間平靜流走,惡劣天氣來襲時我們都會往自己的蝸居一躲。然後繼續工作,繼續生活。
10.《楚門的世界》
一直沒時間看,今天終於花時間看完了這部電影,可以說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楚門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中,但是他自己活得真實樂觀。他每天開心的笑臉,以及他樂觀的態度,也是很多觀眾願意看他的一個原因。
當他對自己所在世界產生懷疑的時候,他沒有受到周圍那麼多演員的影響,而是努力的尋找疑點,最終經過他自己聰明的智慧,逃脫了導演的監視,自己試圖走出這個虛假的世界。
看的時候甚至有種絕望的情緒,這個世界有時就是這麼的令人無助。當你望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回望你。楚門之外的世界,又會有怎麼樣的窺探?最怕的是,我們永遠無法求證自己身處在哪個世界。
11.《蝙蝠俠:黑暗騎士》
大片中很有內涵的一部,不管是人們心中暗自湧動的對小丑瘋狂滅世主義的不安的共鳴,還是對蝙蝠俠孤獨暗夜行走的英雄惜英雄般同情,其實都是人們對這個世界失望的一種情緒釋放。
其實小丑說的很對,他和蝙蝠俠很像,都是異類,只不過蝙蝠俠把痛苦留給自己,頑固地去堅守一絲信仰,而小丑把痛苦還給世界。
Batman是最不漫畫的漫畫英雄,也正因為這一點,使之最有可能成為跨越犯罪劇情片和漫畫英雄片界限的特例。而這一次,編導精準的抓到了這一點,把這部電影打造得豐富嚴謹又酷勁十足,無論是滿足視聽還是人性複雜層面的挖掘上都做到了堪稱完美!
12.《V字仇殺隊》
相信我,V是這世上最為風度翩翩的殺手、怪客、武士和復仇者。
他不屬於他所在的時代他所在的世界,他好像去錯了時空的流亡貴族,自得其樂,但離群索居。適合失眠者在凌晨3點至5點觀看。我希望有更少的人理解它,有更少的人喜歡它——以便我可以獨佔它。
忘卻乃是蒼生之罪過。有些人不願意我們說話,因為儘管沉默代替了對話,言語卻總能保持它的力量。它向那些願意傾聽的人們發出真相的宣告。而真相是,這個國家有些事情錯得可怕。殘暴、不公、歧視和鎮壓,曾幾何時,你們擁有自由,可以按照喜歡的方式所思所言,今天你有了審查和監督,強迫你隨波逐流。
13.《阿凡達》
不要迷戀《阿凡達》,對中國電影人來說,那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傳說——以我有限的智商推斷,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阿凡達》對我們的「遙不可及」幾乎是無限的。我們看的也並不是《阿凡達》,而是一個名叫詹姆斯卡梅隆的怪蜀黍長達十三年的寂寞。
憑藉《阿凡達》,詹姆斯·卡梅隆把一個人的電影夢變成了關於生命終結的奇幻之旅,他對未來電影媒體的雄心壯志以及遠見卓識改變了我們的觀影體驗。 幾十年的夢想和四年多的實際製作,包括高達近3億美元的製作成本,使它成為歷史上最昂貴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是一首自然世界的頌歌。
阿凡達同時也揭示了女人的悲慘命運,主角與他的空中坐騎即是說明這個問題:選擇她,她掙扎,插入她,她被俘獲,甘心被他騎一輩子,眾叛親離之時,只有她在身邊,魅影出現以後,她消失無蹤,他再也沒有尋找與過問。
14.《頭號玩家》
請允許我用武俠小說的套路給大家理一下這個故事。
武林第一大幫派Oasis(綠洲)的哈裡迪老幫主離世,遺言宣稱要把自己全部財產和武林盟主之位贈予有緣人,條件是找到三把鑰匙和一顆彩蛋。武林人士一片譁然,尋寶者趨之若鶩,江湖上頓時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史匹柏把他對電影的夢想、熱心、愛與情懷,濃縮到這部片子,通過極具年代感的經典電影和角色,又並茂高科技的現代遊戲闖關,他拿手的、專注的、想訴說的都在這裡給影迷情傾盆呈現,並在最後一句「謝謝你玩我的遊戲」推向高潮,就像在銀幕前看著他對我們說「謝謝你看我的電影」…淚奔!
15.《超能陸戰隊》
看《超能陸戰隊》的初衷就是找部電影打發周末。結果,看著看著忘記了這是一部迪斯尼的動畫電影,忘記了手裡的薯片、桌上的玫瑰花茶。看到最後,發現自己哭了,哭的那麼傷心。
世界上唯一比給予生命更美好的,就是讓生命充滿愛。這部充滿著笑點和淚點的動畫實在有太多值得品評和收藏之處。
一波三折,妙趣橫生。懸疑和溫情,搞笑與動作,即使拍成真人版也絕對是一部好題材和好故事。大白呆萌可愛一逗比,細節刻畫真實有趣,放氣如放屁,警察局撕扯膠帶還有低電量時如同宿醉一樣。
16.《銀翼殺手2049》
為了找到最佳觀影狀態,直到現在才在影院重溫《銀翼殺手2049》。 好感升了一檔,因為對整個故事又有了新的理解。 對於K的身份反轉,最盛行、最具接受度的慨嘆莫過於:「你以為你很特別,其實你不是。」——一如我們這些後知後覺的普通人。 這個時代不被善待的理想主義者太多...
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這跟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特點有關,這位的作品,無論是《邊境殺手》還是《降臨》,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17.《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
從另一條時間線穿越過來的滅霸指揮飛船,直接用飛彈直接摧毀復仇者聯盟總部。那一刻,我忍不住驚呼:「神作!」
反套路的經典!我好像看到昆汀在羅素兄弟身上靈魂附體:角色當死即死,一點都不含糊,哪怕最具人氣的復仇者聯盟初代團隊都集合於此。
然而當浩克開始扛著巨石,、戰爭機器和火箭浣熊掙扎逃生時,「神作」瞬間跌回到尋常爆米花大片的檔次。
大樓被炸不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唯一一次令我產生「神作」預期,大樓裡的人全部死裡逃生也不是唯一一次令我的預期迅速下墜。開頭雷神斬首滅霸乾淨利落,令我十分期待接下來拯救化灰生靈如何展開;但時空穿梭的老掉牙把戲,加上穿梭情節的波瀾不驚,逐漸把我的期待磨平。
18.《蜘蛛俠:平行宇宙》
從頭到尾全程炸裂,簡直都要從銀幕上炸出來了。塞彩蛋、組情懷、家庭情感,每張牌都打炸,一舉超越MCU的所有真人超級英雄電影。 平行宇宙的拼貼概念不僅打破了次元壁,還打通了動畫電影和漫威漫畫的界限,同時也貫通在了美術作畫和主題核心之中。實在是太棒了。
斯坦李說:蜘蛛服會合身的,總有一天它會合身的。聽完這話有些惆悵。影片用斯坦李這句話貫穿影片,新塑造的頹廢蜘蛛俠,面具下是我們平凡人的日常煩惱,超級英雄也是人。為何要做動畫片了,因為那驚奇的鏡頭運鏡,豐富的想像力,炫彩的顏色,是真實拍攝無法比擬的。
19.《2001太空漫遊》
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整整4年。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仍決定寫下對這部電影的淺見,只是為了見證自己的又一次探索,無論深淺。
史上最偉大的裝X片,就連作者克拉克和導演斯坦利都看不懂劇情……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偉大,首先在視覺上它領先了同一時代數十年不止,很多星際旅行片都沒有給我一種「星際旅行」的感覺,但這部有,關鍵就在於細節處理細緻。
這次看2001,庫布裡克穿越式的想像力提醒我,50年過去,人類技術並無本質上的進步:太空旅行和人工智慧依然是前沿——而我們在這個前沿已經蹉跎了那麼久。
20.《人工智慧》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把注意力給了小男孩大衛。我在這裡只想寫點話給卑微的泰迪。泰迪也是人工智慧,但他不如大衛高級,也不具有人的形態。可既然是智能(具有部分智慧),它就會希望獲得愛。
泰迪教大衛寫字,寫的內容是:「馬丁和大衛是媽媽的兒子,但泰迪不是...」
他的程序是愛。當愛成為他生存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無法不窮其畢生去尋找、去等待,千年萬載,輪迴往復。
「讓媽媽愛我」——這樣一個簡單到極點的願望,在孩子蔚藍的眼睛裡閃爍。我又怎麼能忍住自己的淚水,為了他,為了他從出生就註定無法抹去...
到這裡終於梳理完畢,小編累得夠嗆,只要大家喜歡,一切都是值得的。當然,這遠遠不夠,二十部怎麼能滿足大家的需求呢?歡迎大家留言補充,說出你的觀點。後續也會更新更多精彩影視盤點,喜歡電影的朋友一定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