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坪地下商場部分關停 本組圖片由記者 孫瓊英 攝
仍在正常營業的搏浪購物城
海龜池正常開放
一二三期關停通知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孫瓊英
最近有網友稱,重慶最早的地下商場——楊家坪地下商場將關停,記者對此展開調查採訪發現,此次關停僅涉及楊家坪人防地下商場一、二、三期工程,並不涉及五、六期工程的搏浪購物城、西郊商場、嘉運購物城部分,市民關心的烏龜池也還在正常開放。而關停部分,將進行重新規劃設計。
部分關停 建停車場為前期方案之一
6月14日,記者來到楊家坪人防地下商場看到,的確有部分通道已經關閉,但並非整個商場關停。
據悉,楊家坪人防地下商場總共分為六期工程,此次關停部分為一、二、三期工程,共涉及200家商戶左右,主要包括一些小吃和服裝店。
對於關停原因,九龍坡區民防辦公室下發的關停撤場通告顯示,一、二、三期工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不能作為經營場所繼續使用,將依法關停,並要求租賃戶於6月30日前全部撤場。「目前一、二、三期商戶已經全部提前完成撤場。」九龍坡區民防辦人防工程維護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現場看到,除了關停部分,地下商場其它商戶仍在正常營業,包括五、六期的搏浪購物城、嘉運購物城等,約有700個左右商鋪,以服飾、鞋帽、飾品等為主。不過多家商戶表示,最近因網傳「楊家坪地下商場關停」,有不少顧客都以為是商場全部關停,生意受到了一定影響。
針對關停部分將如何變身?有多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將打造成地下停車場。
對此,記者向九龍坡民防辦、九龍坡區規劃分局等多個部門進行核實,相關人員均透露,建停車場只是前期討論的方案之一,但該區域的規劃設計還要結合片區規劃、商圈升級等多方面的因素考慮,目前還沒有最終結論。
「洞中香」挪地 百年海龜還在
楊家坪地下商場建成於1991年,由人防工程演變而來,開業至今已有27年。
作為重慶最早的地下商場,楊家坪地下商場承載了很多老重慶人的童年記憶,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小吃店「洞中香」和有百年海龜的海龜池。
其中,「洞中香」在楊家坪地下商場已開了20多年,以銷售涼麵、苕皮、涼糕、餃子等小吃為主。海龜池則是2000年修建的,一共有兩個海龜池7隻海龜。最大的一隻來重慶時就已經超過百歲,現在重達200多斤。「海龜是從海南買過來的,當時我們四個人搬運都吃力。」據當時參與海龜搬運的胡廷建介紹。
此次聽聞楊家坪地下商場改造,不少網友最為關心的就是這些承載童年記憶的元素是否會一起消失。
對此,記者現場了解到,由於「洞中香」小吃店在關停範圍內,目前已經關店。但該店會挪到相鄰的楊家坪美儂商場,將在近期重新開業。而海龜池原本就修建在搏浪購物城中,並不在此次關停範圍內,目前依然在正常對外開放。
「今年我們還對兩處池子進行了重新裝修,以藍色海洋風為主。」搏浪購物城管理方重慶搏浪物業總經理彭璇介紹,這是重慶所有商場中唯一的海龜池,一直是楊家坪地下商場的一大特色,不但不會關,今年還特意對兩個池子進行了翻修,以便於市民更好地參觀、拍照留念。
記者看到,兩個嶄新的海龜池中一池水清澈見底,藍色瓷磚明亮乾淨,周圍有不少市民打望、投食。
調查
租金不漲反跌 重慶地下商場還會延續輝煌嗎?
隨著楊家坪地下商場一、二、三期工程關停,重慶地下商業的生存狀態也再度引人關注。
從楊家坪地下商圈算起,重慶地下商場開發已近三十年,吸引了眾多商家掘金。不過,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重慶地下商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生存難
店鋪租金下滑過半
林阿姨是楊家坪地下商場的「元老」級商戶,從1995年以來,就一直在地下商場賣童裝。
她回憶,「上世紀90年代,每天逛街的人都打擠,生意從早到晚都沒有斷過,日均營業額都上千元,那個時候我們每天凌晨4點過就要去朝天門『搶貨』,晚了暢銷的貨品都沒有了。」但2005年後,生意就逐漸下滑,銷售額下降,租金不漲反跌,轉租率上升。
這也是重慶地下商場普遍的遭遇。
搏浪購物城管理方重慶搏浪物業總經理彭璇介紹,該商場租金最高時,可以達到每平方米700元左右,除租金外,還有高達10萬元左右的轉讓費。如今,除了零轉讓費外,租金最高的在300元左右,多數店鋪的租金為200多元。
同樣,楊家坪美儂地下商場辦公室主任餘浩介紹,輝煌時期,美儂商場的流行服飾樓層,3500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年營業額曾高達6000萬元,這個成績好於部分區縣的地面大型百貨商場。到2016年,部分商家銷售下滑40%左右。位於臨江門的輕軌名店城,曾引進了屈臣氏、色非鞋業等知名品牌入駐,租金平均可達500~600元/平方米。但在去年,其開發及管理方重慶市同雋華怡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卻無奈抽身。「商鋪出售後,我們是400元/平方米返租回來的,但到去年,我們以300元/平方米的價格都難租出去。」同雋華怡商業管理公司董事長沈雲定遺憾地說。
記者走訪沙坪垻地下商場、大坪金象世家等商場,也得到了同樣的答案。
遇瓶頸
先天劣勢又遭電商衝擊
談起地下商業的衰落,多家地下商場管理方表示,這取決於地下商場的「先天不足」。
沈雲定介紹,重慶地下商場開發有先天劣勢,如空氣流通問題、消防問題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地下商場的發展。
另外,地下商場整體上檔次低、缺乏特色、店鋪混亂無序,也讓大家對地下商業形成了「低端」的一個定式思維。而這背後的根本癥結在於缺乏統一經營管理。
「大多開發商急於回籠資金,開發完後便把店鋪全部出售,最多請一個物業管理公司。然後業主各做各的,商場的經營活動無法統一布局規劃。」楊家坪美儂商場辦公室主任餘浩表示。
對此,沈雲定深有感觸。他透露,在打造輕軌名店城時,同雋華怡商業管理公司在店鋪出售後,又全部返租回來,掌握了經營權,規劃、品牌入駐都經過嚴格審核,商場經營一度成為重慶地下商業的佼佼者,但是在商家收回經營權後,再無統一經管,一些大品牌也隨之流失。
快速興起的電商,則成了壓垮地下商城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本地下商城最大的優勢就是出售的商品便宜、實惠,淘寶等平臺興起後,這個優勢就蕩然無存。」搏浪物業總經理彭璇說,電商興起後,地下商業便大大縮小了生存空間。
謀出路
傍電商增加體驗式消費
重慶的地下商場該何去何從?
「我們一直都在思考轉型。」彭璇介紹,2016年,公司組建搏浪電商運營平臺,讓130多家商戶入駐。經營一年多,平臺銷售額達到90多萬元。下一步會讓更多商家入駐。
彭璇表示,和淘寶等平臺相比,地下商城真正可以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增加體驗度。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思考增加體驗式的消費。」彭璇說,藉助商場的特色烏龜池,整合現有的兒童產品,延伸出兒童產業布局,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此次重新裝修兩個烏龜池,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臨近的美儂商場,則正在從三方面進行突圍。
「一方面是硬體升級,提升購物體驗,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試圖引進更多體驗式經營項目,來帶動人氣。」餘浩表示,上個月,美儂已經引進了全國生活服務類連鎖品牌美圈,近期,出名的「洞中香」小吃店也將進駐美儂商場,另一家特色童裝店也已經在裝修。在這之前,美儂商城還引進了麥當勞。
在沈雲定看來,隨著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性,對體驗式消費的需求增加,地下商業依然有存在的空間。但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差異化」經營。
沈雲定介紹,當初輕軌名店城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就得益於其「差異化」定位,通過引進中高端品牌,與傳統低檔、簡陋的地下商場區分開來。例如,輕軌名店城曾以100元/平方米的超低租金吸引屈臣氏入駐,這不僅帶來了大量消費者,對帶動其他品牌入駐也有一定作用。
在差異化布局方面,重慶金源地下商業街早已嘗到甜頭。
與其它地下商業不同,金源地下商業街把自己定位為「不夜城」,以娛樂主題為主,同時引進了永輝、華誼電影院等眾多「自帶流量」的項目,在重慶的地下商業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