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2020-12-26 環球網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

「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一個池塘或養殖水域有1—2條這樣的魚,可以將池塘裡養的魚都吃光。」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日一則《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白雲湖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2月9日大年初五,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經專家分析,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13日下午,這條怪魚再次現身,保安嘗試拿鋼叉進行捕捉卻無功而返。

疑為觀賞魚愛好者放生或丟棄到白雲湖

「雀鱔是雀鱔目雀鱔科大型魚類的統稱,產於北美或中美等地,主要棲於淡水,有銳利牙齒,均為肉食性兇猛魚類。鱷雀鱔體型巨大,最大體長可達3米,重達160公斤,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鱷雀鱔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幾乎所有水裡的活物它都吃。由於什麼都吃的緣故,其棲息的水域很少有其它魚類生存。」羅剛說。

羅剛介紹,鱷雀鱔分布於墨西哥到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尼加拉瓜。早期作為大型的觀賞品種引進我國,是市場傳統的品種之一,現全國各地的觀賞魚市場和養殖場皆有繁育該品種。

既為觀賞品種,它如何來到白雲湖?

「鱷雀鱔作為觀賞魚從美國引進中國,觀賞魚愛好者養殖一段時間後,由於其體型大,飼養成本高,故可能放生或丟棄到白雲湖。」羅剛推測。

為了儘快捕獲這條怪魚,白雲湖已委託珠江水產研究所提供專業協助。據悉,已定幾個方案,正在進一步篩選,當務之急是要把這條怪魚隔離,避免它進入珠江流域。

「如果捕獲後應進行無害化處理,一般是處死後進行深埋。」羅剛說。

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水域或帶來嚴重危害

「據不完全統計,自1957年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我國已引進外來水生物種約150種。此外隨著休閒與觀賞漁業的發展,各種國外的觀賞魚類也被大量引進到國內。目前,國內養殖的觀賞魚除極少數本土原生觀賞魚外其他均為國外外來物種。」羅剛說。

然而,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我國的水生生態系統,有可能對我國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和危害。

「對於外來水生物種管理,目前主要是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該法規定:引進外來物種應採取防範措施防止進入野外環境;放生外來物種造成危害要承擔法律責任。2016年原農業部聯合國家宗教事務局印發了《農業部辦公廳 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規範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動的通知》,加強對放生行為的科學指導。」羅剛說。

對於加強外來水生物種的防控,羅剛建議,禁止人為放生和隨意丟棄;養殖需採取嚴格的防逃逸措施;公共水域如有發現應立即進行專門捕撈,野外誤捕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切勿放回原水域;儘快立法,禁止引入及交易。

同時,羅剛透露,農業農村部科教司正在牽頭制定《外來物種管理條例》,該條例將對外來物種引進、養殖、運輸、買賣、處置等行為作出嚴格監管。條例出臺將切實推動外來水生物種防控工作有效開展。

(科技日報北京2月14日電)

相關焦點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原標題: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原標題: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我每天都去看有沒有捕到大魚,現在放心了」「為民除害,還湖安全」……   2月17日16時30分,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白雲湖鱷雀鱔,被白雲湖管理處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
  • 白雲湖「殺手」鱷雀鱔被拖網捕獲
    南都訊 記者劉軍 實習生陳萌琪 韓曉娟 曾現身廣州白雲湖的殺手———「鱷雀鱔」,經專業團隊連續奮戰4天,終於在2月17日下午將其捕獲。在此期間,工作人員還在湖內捕獲了另外一條鱷雀鱔。白雲湖管理處方面表示,儘管「元兇」已伏法,但安全問題依然不可小視,市民儘量不要到湖區內遊泳。    鱷雀鱔 是北美洲南部特產淡水巨型食肉魚,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
  • 黑魚的天敵是什麼?在水中它有魚類天敵嗎?
    黑魚是淡水魚中少有的價格能跟豬肉媲美的魚類,同時也是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在我國的水域中,黑魚堪稱是「無敵」的存在,甚至有黑魚較多的水域鮮有其他魚類生存。那麼,如此強悍的黑魚有沒有天敵呢?答案是肯定的。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黑魚從孵化之後就以其生物為食,當還是魚苗時,它們就能自己捕食一些水生甲殼類以及昆蟲的幼蟲。成年後,黑魚幾乎是魚就吃,在食物匱乏時,它們甚至會吃掉體型比自己小的同類。黑魚(烏鱧)的天敵?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外來物種入侵在當今全球貿易密切的趨勢下已屢見不鮮,有些是人為引入,有些則是意外。甭管人為還是意外,很多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抑制的情況下,都對各國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引入北美洲的一種淡水魚「太陽魚」,近年來在我國多地水域有出現泛濫的跡象,它們不僅與本土魚類爭奪棲息地,還會吞食本土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在外型上,太陽魚和羅非魚差不多一個樣,以致於太陽魚被人們經常錯認為羅非魚,但事實太陽魚更小、更兇猛。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這「觀賞魚」兇猛到幾乎沒有天敵
    不僅如此,鱷雀鱔還兇猛得很它幾乎沒有天敵鱷雀鱔是淡水肉食類魚種,原產於美洲地區,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幾乎沒有天敵。(看這牙齒!你確定你不怕?其牙齒鋒利,性情異常兇猛,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大小通吃,被稱為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那麼問題來了公園裡的鱷雀鱔是從哪裡來的呢?
  •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時間:2020-07-26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 黃花刺茄原產北美洲有毒物種! 隨著世界各國間的密切交流往來,各種原本不屬於本地的外來入侵物種也變得防不勝防。
  • 一種威脅本地魚類的外來物種,食蚊魚
    圖片:食蚊魚繁殖力高、性早熟和對環境汙染的耐受力高是其監測難度較大的因素(CREDIT: ORIOL CANO (UNIVERSITY OFBARCELONA-IRBIO))根據發表在「全環境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防止引入食蚊魚和消滅食蚊魚是控制這種外來魚類在池塘和湖泊擴散的最有效措施
  • 這些物种放不得
    交匯點訊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各地漁業主管部門、保護區等將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水生生態環境。這期間,民間也有一些放生活動,但如果放錯物種,將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交匯點記者向大家介紹一些不能放生的物種。
  • 不僅膽小,還有眾多天敵
    食人魚主要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又叫水虎魚,是對脂鯉科中的鋸鮭脂鯉亞科魚類的統稱,有30多種,體長可達30多釐米。咬力驚人,咬住獵物後就不鬆口,能夠輕易將獵物的肉撕扯下來。 食人魚雖然體型小巧,但確實比較兇猛。食人魚主要以小魚、腐肉等為食,但有些近種只吃植物和小魚。常常成群捕獵,它們會將獵物吃的乾乾淨淨。食人魚對血腥味極其敏感,這點與海種鯊魚類似,一點血腥味都會激起食人魚群起而攻之。飢餓難耐時,甚至會攻擊同類。
  • 青海積極保護黃河上遊土著魚類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地域遼闊,河流密布,湖泊沼澤眾多,形成了水生浮遊動植物—水生昆蟲—魚類—鳥類—溼地的複合生態共生體系。青海的土著魚類種類豐富,部分土著魚類為青藏高原特有物種,為我國珍稀的物種資源,土著魚類也為青海高原成為國際意義的珍稀水禽繁殖棲息地和中轉地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具有舉足輕重的生態地位。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黑魚的外形較為獨特,在淡水魚之中很難找到和它相似的魚,然而近些年來,在南方一些地區,卻經常能在野外釣到一種長得像黑魚的「新物種」,不少人表示就是最近幾年多起來的,以前都沒見過。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呢?為何近些年突然開始在野外河流之中大量出現?這種酷似黑魚的魚叫做「白邊烏鱧」,它和黑魚同是鱧屬,的確存在「親戚關係」。
  • 世界十大最受貿易威脅物種公布 老虎名列榜首
    本報綜合報導 在國際性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16日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十大最受貿易活動威脅物種名單,虎再次名列榜首。此外,鼠鯊、白斑角鯊和鋸鰩等海洋生物也榜上有名,大葉桃花心木則是上榜的唯一植物物種。
  • 澳大利亞:袋鼠過量繁殖 威脅其他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袋鼠過量繁殖 威脅其他物種  新華網坎培拉12月12日電(記者徐海靜)袋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但繁殖迅速,數量眾多。澳研究人員12日指出,袋鼠數量過多已威脅到當地爬行動物的生存。如再不控制袋鼠數量,就會威脅到蜥蜴等爬行動物數量,一種珍稀的條紋無腿蜥蜴甚至會瀕臨滅絕。   研究人員通過蜥蜴數量來判斷一片草場是否健康。蜥蜴是食物鏈的重要一環,它以昆蟲為食,其本身又是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結果發現,草長到20釐米高時,生活在其中的蜥蜴數量最多。   在首都坎培拉的一些草場,每平方公裡內袋鼠的數量達到300隻,幾乎吃光了所有的草。
  • 除了我們人類,龜還有哪些天敵呢?
    天敵,就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種動物專門捕捉或者傷害另外一種動物,成為了受害者的天敵。當然,在大自然中,天敵不是唯一的一一對應關係,而是一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很多動物有不止一個天敵,同時自己也是很多動物的天敵。 我們人類基本是所有動物的天敵,而沒有其他動物能傷害和威脅我們的生存了。
  • 民間叫它「大頭魚」,兇猛無比生存能力強,已入侵大量河流
    然而在淡水魚中,也不乏兇猛的肉食魚類,比如烏魚,烏魚本身就很兇猛,但它的肉質非常鮮美,因而是水產市場的搶手貨。不過,有一種長相酷似烏魚的魚類,近年來開始在一些地區擴散,民間一般把它叫「大頭魚」,這種魚類比烏魚還要兇猛,在野外會大量吞噬其他的小雜魚,影響生態平衡。這種魚類就是南鱧。
  • 巴西龜現身漯河市區水域,「外來物種入侵」成市民熱議話題
    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巴西龜一般作為寵物餵養,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會威脅魚類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因此不建議野外放生。記者了解到,在漯河水域,已不是第一次發現外來物種,中華鱘、鱷魚龜、蠑螈等都出現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曾多次報導。據漯河市野生動物救護專家介紹,這些外來物種多數是人為放生。外來物種入侵,至少已有3次2015年5月24日下午5時,愛心人士將漁民在沙河裡捕撈的一條野生中華鱘,送到了漯河市有關部門救助。
  • 兇猛的海狼魚,遇到天敵水獺的襲擊,像狼牙般鋒利尖牙卻無法施展
    在食物鏈中,所謂的天敵是指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而水獺的主要食物就是魚類,是很多魚類的天敵。在國外,有攝影師拍攝到:一隻水獺輕易捕食一條海狼魚,而海狼魚像狼牙般鋒利尖牙卻無法施展,毫沒有反擊之力。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    史水利說,一些市民將外來物種當成觀賞魚買回家,養一段時間後不想養了,可能會拿到長江或者嘉陵江放生,「我們就曾在嘉陵江和長江水域發現過鱷龜和食人鯧等外來物種。」    目前,我市還沒發現外來物種對本地水域造成太大的直接危害。史水利提醒,市民發現有外來物種時,千萬不要放生到江河中。
  • 湄公河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魚類,簡直是淡水河中的鯊魚
    說到淡水中的魚類,很多人主觀想到的還是食物,畢竟淡水裡面並沒有鯊魚、逆戟鯨之類的變態獵食者。然而其實淡水魚類中也是有狠角色存在的,比如在湄公河流域(沒錯就是張涵予演得那個非常有名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的湄公河),就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淡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