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董,一個愛做飯又怕長肉的90後,每天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品!
黃瓜作為我們夏天必備的菜品之一,我們的餐桌上幾乎每天都少不了黃瓜的身影。每天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都會買上幾根黃瓜,不管是生吃還是做涼拌菜都可以加。黃瓜口感脆爽,味甘甜,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利尿的功效,尤其是夏天沒有胃口,有時候不想吃飯來一根黃瓜就能吃飽。
我們經常在超市或者是市場買黃瓜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超市裡有兩種黃瓜,一種細長而且油綠,一種短粗顏色並不是那麼綠油油的,有點發白色,那這兩種黃瓜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平常吃應該吃什麼樣的黃瓜呢?哪一種黃瓜更好吃呢?
其實這是黃瓜的兩種品種,這種油綠的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外面的白色的小刺特別的多,剛採摘下來的黃瓜摸起來還有一些扎手。這種黃瓜我們一般在家做菜或是做湯都會用,而且有時候用黃瓜補水也是用這種黃瓜切成薄片貼在皮膚表面,達到補水的效果。
另外一種黃瓜外表相對比較光滑,刺也比較少,這種黃瓜叫做地黃瓜,一般是貼近地面生長,這種黃瓜口感更加的鮮嫩,如果是生吃的話用這種黃瓜口感更好,而且更加脆。夏天做涼拌菜或是蘸醬用這種黃瓜更加好吃。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生活需要挑選不同的黃瓜品種。
老媽每年都會在自家的小菜園中種上一些黃瓜,這個時間正是大量生產黃瓜的季節,但是老媽自己種的黃瓜經常是彎彎的,特別的難看,很少有直直的黃瓜。我們在菜市場或者是超市買到的黃瓜基本都是直直的,外形特別的漂亮。
一般我們在菜市買黃瓜的時候也會發現有的黃瓜彎彎的特別的不好看,但是價格相對便宜;那些比較好看,直直的黃瓜會貴一些。菜市場的大媽經常會說這樣彎彎的黃瓜是自然生長的無公害,沒有噴灑農藥。那到底該選彎黃瓜還是直黃瓜呢?這兩種黃瓜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自然生長的黃瓜都會有一些彎曲,這是由於黃瓜在生長過程中受溫度,光照,水肥等各方面的影響造成的,所以一般自然生長沒有人工幹預的黃瓜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彎曲。
一般我們在超市見到的那種顏色特別鮮亮,而且非常筆直的黃瓜有可能是由於人工幹預,添加了各種藥物或者是其他各種方法促進了黃瓜變直。
所以我們在買黃瓜時儘量的挑選稍微有一些彎曲的,挑選粗細均勻的黃瓜,這樣的黃瓜不影響食用而且沒有人工幹預,屬於自然生長的黃瓜。而那種奇形怪狀或者是頭大短粗的黃瓜建議不要選擇,這樣的黃瓜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導致的。
大家一般都是挑選什麼樣的黃瓜呢?對於挑黃瓜的方法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大家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