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
經典舞劇《天鵝湖》
第18年,優雅回歸成都!
《天鵝湖》為什麼能百年不衰?
芭蕾舞真的只屬於遙不可及的高雅藝術嗎?
芭蕾舞劇《天鵝湖》到底有怎樣的魅力?
----跟著往下看
歐建平,我國具有「突出貢獻」的舞蹈家,也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研究芭蕾藝術已30餘年,他認為《天鵝湖》之所以百年不衰,有四個促成因素:
《天鵝湖》故事取材於德國民間童話
深受大家喜愛的浪漫愛情題材
當時歐洲民間愛情故事大多是「仙凡之戀」,此類題材的芭蕾舞劇大多數是以悲劇做結局,而天鵝湖卻有一個「有情人衝破阻撓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符合國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動如脫兔」「歡暢輕盈」
一種得到自由的心靈釋放
早期的芭蕾舞,作為一種業餘表演,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歐洲宮廷中出現,是為了助興。並非今日所見,舞者們的身材沒有那麼修長,動作也遠不如現在這般輕、高、快、穩。從1832年的芭蕾舞劇《仙女》開始,芭蕾舞演員們才穿上了熟悉的白裙與腳尖鞋,成為了超凡脫俗、輕盈飄逸的舞姿代表,並逐漸將「美」演繹到極致。
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揪著你的心
又輕輕的落地為安
《天鵝湖》中最著名的舞段「白天鵝雙人舞」「四小天鵝舞」「四大天鵝舞」「天鵝大群舞」,標誌著芭蕾藝術在19世紀末取得的最高成就。在「黑天鵝雙人舞」中,舞者一口氣完成的32個「揮鞭轉」,既有抒情又炫技,讓人如此著迷,心甘情願被吸引。
擁有柴可夫斯基原曲創作的加持
才是這部舞劇長盛不衰的基奠
老柴,無人不曉,不談他的八卦與私生活,真正熱愛音樂的人也不太會在意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的事(-.-|||不然如此偉大的創作靈感,都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此生被冠以神光的三部作品《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都是歷經過時代百年的考驗。老柴內心渴望在芭蕾舞領域作大膽創新,《天鵝湖》是在如此動機下所創作的第一部舞曲,才得以讓我們有緣聆聽,也許未來還能再流傳一千年。聽說帶著耳塞聽《天鵝湖》與下雨天更配哦~(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老柴的音樂,可以先去某度了解這個人,從而更能理解他的作品)。
關於《天鵝湖》的經典,還有很多很多,在演出開演前,我們會歸納一些信息,協助大家慢慢做了解
你
如果從來都沒有看過《天鵝湖》,不要錯過「第一次」
如果已經看過一遍《天鵝湖》,「二刷」會產生新思路
如果已經看過一遍以上《天鵝湖》,「真愛粉」就是你
如果期待不同版本的《天鵝湖》,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