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封海!你不噶及屯點海貨?屯什麼怎麼屯?記者都打探清楚了!

2020-12-17 騰訊網

5月1日中午12時開始,青島附近海域開始為期四個月的休漁期。

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通知,北緯35°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2020年的休漁期為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其他各個緯度海域也於5月1日全部進入休漁期了,只不過結束時間各有不同。休漁作業類型是除釣具外的所有船隻,以及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

雖然休漁期間也有養殖海鮮、海鮮凍貨、海鮮乾貨、部分船釣海鮮供應,但是最好吃的還是我們本地海域出產的新鮮野生魚蝦蟹。

那麼,現在市場最常見的海鮮品種有哪些?什麼樣的海鮮一年四季都有?什麼樣的海鮮只適合現吃?選擇什麼樣的海鮮冷凍儲存?購買的時候,怎樣挑選本地海鮮?烹飪的時候,海鮮和肉類蔬菜應怎樣搭配……

本報記者都幫大家打探好了!

【市場】

海鮮品類多,價格不算高

「後天就封海了,捎點八帶和蝦虎吧!」在海雲庵農貿市場,海鮮攤位的業主都打起了「封海」牌。市場攤主趙曰陽還挑出來一些個頭稍小的蝦虎和八帶做特價。目前市場上蝦虎和八帶的價格大約在55元一斤,所以趙曰陽挑出來的小蝦虎和八帶每斤賣40元,還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詢價。

「海鮮的價格受節日影響較大,再加上五一就要封海了,野生活海鮮數量越來越少,所以想吃野生活海鮮這兩天真的要抓緊。」麥島農貿市場海鮮業主吳霞告訴記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來市場的顧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所以近幾天海鮮價格變動不大。但隨著五一黃金周和休漁期的到來,海鮮價格會有所上漲。

記者在鎮江北路農貿市場碰到購買海鮮的市民張瑞倫,他告訴記者,目前海鮮價格也會比休漁後的五一黃金周時要便宜不少,這幾天集中採購、囤點休漁期間不常買到的野生海鮮。

【品種】

本地小海鮮,野生賣得火

海邊長大的人都知道,水越涼的地方,海鮮越好吃,口感越好,營養價值也越高。黃海和渤海因為海水溫差較大,使得生活在海裡的魚類和貝類生長緩慢。但也正因如此,它們體內積累了更多的胺基酸、多糖等營養物質,味道尤為鮮美。

目前是島城一年中海鮮品種最多、價格最實惠的時候。趁著休漁期未到,多吃點野生海鮮是島城市民味蕾的需要。畢竟,四個月的休漁期,想吃到這麼新鮮的野生海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記者採訪了幾家市民喜歡逛的農貿市場,發現市場裡面的本地野生小海鮮賣得最火。在市南區團島農貿市場,到處是拉著小推車的市民。這些都是有經驗的老人,他們要在封海之前給家人儲備一些野生本地小海鮮。在市北區埠西農貿市場,停滿了開車採購的市民,這裡海鮮價格雖說比團島市場略貴一些,但是停車方便,海鮮品種多,吸引了年輕有車一族前來購買。

記者觀察到,目前市場上海鮮品種最豐富的有三大類:一是蝦類,一是魚類,再就是貝類。

蝦類中除了鮮活的小個頭的立蝦和養殖蝦外,海捕大蝦最多。海捕大蝦中有黃蝦和青蝦兩大品種,每斤10-12頭海捕大蝦一般要價在50元至90元之間。個別大的對蝦,每斤4個頭的每隻能賣到80-100元。活的大對蝦也按只賣,每隻10-20元。

魚類中的上等品有野生鯧魚、鱸魚、牙片魚、黑頭、鼓眼魚和本地帶魚。目前市場最貴的本地野生魚是鯧魚和帶魚,個頭大的一斤要接近100元。個頭小的也要40-50元。鼓眼魚和活黑頭價格稍低,每斤30-50元。野生鱸魚和牙片魚。每斤30-40元,養殖的每斤只需15-25元。

記者了解到,新鮮的野生海鮮也就這段時間賣得最火,休漁期到了,花再多的錢也未必能買到。因為到那時,個別船釣魚根本流通不到市場,只能吃到冰鮮的野生魚了。

【挑選】

這些貨別凍,錯過等半年

逛了一圈市場,除了野生魚之外,記者還格外關注一些季節性的野生海鮮,這些海鮮大多是不太適合冷凍,適合趁著新鮮食用的。

本地蝦虎,也有叫蝦蛄的,長在膠州灣灘涂的淤泥中,即使洗乾淨,蝦虎身上仍然帶著淤泥的烙印。青島本地蝦虎的外殼較軟,老青島人一般炸著吃。青島本地蝦虎由於外殼軟,不適合冷凍,適合現買現吃。

海水小龍蝦,很多地方也稱之為嘎巴蝦,模樣有點像淡水養殖的小龍蝦,但是外殼要硬得多。海水小龍蝦是個季節性的海鮮,產量少。目前正是海水小龍蝦上市的季節,買上幾斤煮熟吃,下酒菜。

小白蝦生活在膠州灣河流入海處,屬於兩河水的海鮮。這種生長在近岸淺海的或者近岸河口的半鹹水域中的小海鮮,春天是最多的,由於太小,很少有冷凍出售的。小白蝦全身晶晶亮,活蹦亂跳的,超級惹人饞。小白蝦蘸上麵粉入油炸酥,這也是愛喝酒的市民喜歡的下酒菜。小白蝦產量不大,能看到賣的也全憑運氣。

泥螞是紅島四小海鮮中的一種,和其他三種末貨、蠔艮和海沙子不一樣。末貨和海沙子都可以冷凍起來,四季供應。蠔艮也可以做成乾貨,一年四季供應。泥螞身體外殼軟,冷凍之後再解凍就沒法吃了。

"

新聞連結

好多海鮮一年四季都有

青島海岸線總長863.64公裡,共有32個海灣,69個海島,灘涂多,適合養殖貝類。青島本地的貝類有蛤蜊、毛蛤蜊、扇貝、海螺、海蠣子等十幾種,其中,光是海螺就有十幾種。青島本地的蛤蜊、西施舌還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雖然貝類說是養殖,但基本都是增殖放流,在野生環境下生長。在青島人的眼裡,除了扇貝和海蠣子有野生和養殖的區分,其他的貝類基本都算是野生的。

由於休漁期不限制養殖貝類的捕撈,再加上青島及其周邊地區貝類養殖品種多、量大,一年四季不用擔心斷貨。所以,貝類海鮮不用儲存,隨時都能買到活的,天天都能吃到新鮮的。

"

來源|記者 單衍春

編輯|伊安

相關焦點

  • 海屯生鮮合肥首店正式開業 廬陽新零售大軍再添「新面孔」
    作為合肥首家門店,海屯生鮮在10月11日迎來試營業,這期間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海粉」前來體驗,更有市民稱:「之前還在試營業的時候進去逛了一天!」 海屯生鮮首店開業現場人氣火爆 上午9點,海屯生鮮首店正式開業迎客。在祥源廣場外,開業儀式熱鬧非凡。精彩的舞獅表演、驚喜的抽獎活動等吸引了大批市民。
  • 「東安屯」變形記
    那時候家家條件都不好,屋裡有上水沒下水,只能去外面的公廁上廁所,一排隊就排老長了,所以到處有人隨地大小便。」李大娘說,她記得很清楚,生活變好是在棚戶區改造之後。「1998年後拆遷,2001年左右居民開始回遷,住上了樓房,有了上下水,有了室內廁所,也不用燒煤了。但當時還很少有柏油路,土路上都是石頭瓦塊,雨天蹚水走,深一腳淺一腳的,一不留心就得摔一身泥。
  • 究竟是「雲雷屯」還是「水雷屯」?一字之差謬以千裡!
    「雲雷,《屯》」,這是《大象》對於《周易》第三卦《屯》的卦象解讀。我們在其他地方,經常可以看到「水雷屯」的說法。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其實卻大不相同。雲雷屯還是「水雷屯」?水和雲,雖然都是《屯》的上卦坎的卦象,但是《大象》的作者用詞是非常精妙而考究的,在本卦中採用的坎卦的「雲」之象而非「水」之象,其中大有深意。
  • 大慶市杜爾伯特縣「蘑菇屯」的前世今生
    這兩年,永發村大橋屯火了。這個曾因風沙肆虐而艱難植樹改變生態,又因生態改善而嘗到意外甜頭的小村落,不但頻繁見諸報端,更因為90餘戶常住戶幾乎家家靠採蘑菇增收致富,而變成了實打實的「蘑菇屯」。聽說記者想了解大橋屯採蘑菇的情況,永發村村書記呂學武先領著記者來到屯邊的自駕驛站,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正等著給蘑菇過秤的村民。
  • 北京向陽屯狀告「克隆」兄弟
    聽證會上,北京泥灣涮肉館、北京向陽屯食村的負責人楊彤林說,向陽屯是一個具有特定民俗風格的餐飲商標,大紅的燈籠、農家土炕、野菜、貼餅等構成了向陽屯對外展示的特殊符號。  據介紹,北京向陽屯食村1993年8月開業後,很快以其獨特的定位,紅遍大江南北。北京一些媒體曾報導、討論向陽屯的文化特色,向陽屯的場景還曾被《中華民謠》、《我愛我家》等MTV和電視劇採用。
  • 赤竹山屯的紅色記憶
    本報記者 張翔 攝圖為黃繼濟(後排右一)1950年與粵桂邊縱隊一支隊獨立團團長梁祖澤(後排左一)、副團長溫科英(前排左一)、副政委劉明榮(前排右一)合影。村民在介紹當年參加革命工作的親人情況。本報記者 張翔 攝圖為保留著的黃繼雄烈士的證書。
  • 洛陽記憶||曹屯:排鼓名揚四海
    據《洛陽縣誌》記載,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年)時,草家屯已更名為曹屯,當時的地圖也顯示該村村名為曹屯。 昨日,曹屯黨支部書記張留召向記者講起該村的歷史。東漢末年,劉氏皇室腐朽,官宦豪族日趨沒落,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民眾生活更是難以為繼。在黃巾起義之後,地方官吏各懷異圖,形成軍事割據之勢。曹操討伐董卓時,大軍駐紮在洛陽城西南,等待時機攻城。
  • 開啟了買買買屯屯屯酒之路
    忽然某天自己想買點酒屯起來,然後就像發神經一樣,買的停不下來。論七八糟的買了不少。
  • 京旗回屯呼蘭
    這種動機從東北放墾時各地都留有相當一部分「八旗生計地」的做法上即可清楚的看出。 然而,此時的東北已經很難再找到成段的肥沃閒荒。 而且,經過核查,發現這些地段均不適合京旗移墾,寧古塔所報之地均系隔山越嶺,零星不成片段,且此處與琿春地處邊疆,孤懸東隅,以東又與俄國搭界,伯都訥,雙城堡的土地本地旗丁均已墾種多年,忽然撤地諸多不便,因此這時吉林也已無法移駐京旗了。 在以往人煙稀少的黑龍江將軍轄區,可墾之地亦屬寥寥。
  • 《古今海龍屯》與葉辛的不解之緣
    說到葉辛,相信朋友們都不會陌生,由他的同名小說所改變的電視劇《孽債》,更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由葉辛老師所寫的長篇小說《古今海龍屯》更是宣起了讀者們的熱潮,這部小說也將會改編成電視劇呈現給廣大觀眾朋友。 葉辛老師是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也是《古今海龍屯》小說的作者。
  • 除了熱巴愛吃的酸奶疙瘩,這些好吃到哭的零食,也要繼續屯屯屯!
    曾幾何時,「熱巴 酸奶疙瘩」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是個什麼梗呢?原來有次熱巴拍戲的間隙在吃酸奶疙瘩,碰巧媒體來探班,記者便問她吃的是什麼,耿直的熱巴一邊給記者展示裝在盒子裡的酸奶疙瘩,一邊把酸奶疙瘩分享給記者,還不讓別人和他搶。所以,酸奶疙瘩瞬間在女神的推薦下火爆起來了。
  • 維斯洛特代表靠山屯首秀
    Music起:偶滴老嘎就組在則個屯偶系則個屯裡 土生土長滴羊歡迎參加維斯洛特靠山屯服裝晚會!今天二柱子邀請到維斯洛特各位代表盛裝出席靠山屯首秀,今天來參加首秀的各位代表,均是維斯洛特大陸七大王國中各行各業頂尖人物,同時晚會本著交流合作目的,不參與列國紛爭!
  • 北方人屯菜震驚南方人!一買幾百斤,還怕不夠吃
    我們印象中的買菜基本上都是按頓買,比如今天要燒什麼就買什麼,我們身邊最多的一個宅男一次買一周的菜已經算得上很多了,因此南方的超市也好,菜場也好都是可以「按個」賣,甚至可以切一點點來賣,比如說胡蘿蔔是可以買一根的:
  • 滑縣名吃――牛屯火燒
    這首打油詩滑縣牛屯一帶傳唱了兩百多年,真實描寫了「牛屯大火燒」的特點。牛屯火燒之所以有如此的盛名,源於一段歷史:相傳兩百多年前,牛屯集原是北京至開封官道的一處「驛站」,來往的官家會在此打尖歇息,他們聞到火燒的香味便買來品嘗,吃過後讚不絕口,每每途徑此地都會買些帶給親朋好友。
  • ...打卡省內景點:遵義海龍屯,大明王朝114天才攻克的土司之殿!
    既有創新,又接地氣;既能滿足你的心,又能滿足你的胃;既挖掘了當地特色,又裝滿了貧困戶的口袋……一批底蘊豐富、玩法多樣的省內景點已經做好準備,等你打卡!國慶期間,天眼新聞APP文化頻道推出「國慶七天樂·打卡省內景點」系列報導,給你一份貼心的旅遊攻略!
  •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2017-03-04 11:27:00來源:央廣網
  • 中糧屯河迎來番茄移栽種植季
    在位於新疆昌吉的中糧屯河番茄種植基地裡,一名勞務工在移栽機後補栽番茄幼苗(5月11日攝)。隨著氣溫日漸升高,位於新疆的中糧屯河迎來今年番茄移栽種植季。2012年,中糧屯河目標計劃機械化移栽番茄近1.3萬畝。中糧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番茄生產企業,2011年已在其近600畝高新農業示範基地上,全面實施機械化移栽番茄幼苗。相關研究數據統計,一臺移栽機每日可移栽番茄幼苗50畝,移栽效率高於人工25倍,極大地提高了番茄幼苗的移栽效率和成活率。
  • 庫庫和屯與歸化城
    呼和浩特的城市名稱是1954年由國務院正式確定的,歷史上呼和浩特的名稱幾經更改,400多年前初建時稱為「庫庫和屯」,而建成「庫庫和屯」的是土默特蒙古人。此舉不但遭到了斷然拒絕,而且派去的多名使者都被明廷殺害,阿拉坦汗一怒之下,連續數年率領大軍襲擾北京,與明朝對峙達40年之久。1571年(明隆慶五年),明蒙雙方經過談判終於達成結束戰爭通關互市的協議,阿拉坦汗也被明朝皇帝封為「順義王」。土默川用盛產的牛、羊、馬匹、木材、裘皮,換回了內地的布匹、棉花、茶葉、農具和日用百貨。
  • 朝鮮屯炭火烤肉
    在現在這個人都要看臉的時代,你以為東西只要好吃就可以了?錯,當然還要看環境。>朝鮮屯炭火烤肉等著您!現有vip包房接受預定,是你同學聚會,生日🎂Party的首選感動你的是美食,>溫暖你的是服務!每人領一隻,六個人都轉發,能領一打!
  • 黔土司城堡海龍屯:見證播州楊氏的歷史終結
    歷史總是喜歡給人開點玩笑,往往在你不經意間,或平時不大在意的地方,冒出一兩件讓你驚嘆的東西,海龍屯就是其中之一。  黔北是貴州歷史文化積澱比較厚重的地區,但人們提到黔北文化時,很自然地首先想到以遵義會議會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其次是以茅臺為代表的中國酒文化,再就是出過一些貴州文化名人的沙灘和楊粲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