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詩詞裡面,以雪為主題的詩詞有許多,如韓愈的《春雪》、盧梅坡的《雪梅》以及李白的《北風行》等,都是描寫雪景的代表作。但這其中有一首詩,雖然也是以雪景為主,不過卻與大部分的雪景詩有所不同,它就羅隱所寫的《雪》。
詩的名字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它特別之處就在於沒有任何與雪有一個的詞在其中。一般描寫雪景的詩詞,不多不少都有一些雪、梅等字眼在裡面,不過羅隱卻是一個都沒有,而詩中描寫的內容不僅沒有體現雪景的優美,反而頗具悲涼之色。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與羅隱的身世有關,作為晚唐詩人,羅隱的仕途十分倒黴,他參加科舉的次數高達十次,卻無一次中榜。因此終其一生都與做官絕緣,生活也十分潦倒,但也因此他對底層百姓生活的了解則更加透徹,所以才會有了如今的一首詩《雪》。
羅隱的這首詩雖然沒有一個雪字,但處處都反應冬天大雪紛飛時的情景,同時暗藏了不少詩人的深意。而且詞句通俗易懂,所用的字都是簡單文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即便是現代人看起來都較為容易。
雖然詩詞只有四句二十個字,看起來十分的精短,不過如果結合羅隱的一生經歷和當時的晚唐社會現象去讀這首詩的話,就會發現這首詩正反映了羅隱對世道不公的悲痛情懷,以及對底層百姓窮困生活的關心。
在大多數的雪景詩裡面,雪景都是充滿夢幻般的美麗,但又有誰知道冬天對窮人其實是一種災難,但權貴往往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他們只會關心手上的財富和權力。因此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享受冬天帶來的美麗,而窮人不能。
出於對窮人的同情,羅隱在自己的這首《雪》中沒有對雪景進行任何的描述,反而通過其他的角度去講述冬天的煎熬。在他看來,白茫茫一片的雪地和天空,其實就是對冬天的折磨,當然風雪降臨的時候,窮人的日子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羅隱以窮困百姓的角度看待冬天,所以即便他的詩字句簡單,但卻把百姓在冬天的苦況,用最精短的語言闡述出來,實在厲害至極。
詞句通過一二句和三四句描述的意境各不一樣,前一二句表達是富人對冬天的看法,在他們看來,冬天下雪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如果冬天的雪下得越大,明年的收成就會越好。
而後三四句表達的則是窮人的境況,從字句可以看出,晚唐的百姓生活與盛唐和中唐都大不一樣,即便是長安也有許多吃不果腹的窮困百姓,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援,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熬過一個冬天。
正是通過上層之人與下層之人的生活對比,讓羅隱這首反映底層百姓的生活貧困的《雪》顯得更加現實和客觀。即便很多窮人努力耕耘,但依舊過得不好。羅隱雖然了解這一點,但卻無法改變,只能通過詩詞,表達心中的無奈,希望冬天的大雪能夠不要下得太大,讓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一些。
關於古詩詞還有很多,文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紹,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本古詩詞鑑賞大全,裡面有很多優美又富含哲理的詩詞,並且有詩詞、注釋、賞析,硬殼精裝,可以陪伴小朋友一起學習成長,現在店鋪有活動,限時特價僅需56元,良心推薦,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