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美的景色,莫過於下雪。然而,雪對於不同的人感受並不相同。一說到下雪,有人想到的是打雪仗、堆雪人很好玩,有人想到的是瑞雪兆豐年,又是一個好年成的預兆。
可是,唐代詩人羅隱卻認為,下大雪絕不是什麼好事。他的這首五絕《雪》,全篇沒有一個「雪」字,道出了人間疾苦,讀後讓人深思。
雪羅隱(唐)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羅隱是晚唐時期的大才子,他的詩歌在民間廣為流傳,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比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等等。
他的才氣,讓宰相鄭畋的女兒都瘋狂地迷戀他,甚至說非他不嫁。
可惜,羅隱的長相不像他的詩歌那麼動人,鄭畋的女兒見到羅隱後非常失望,便一把火將羅隱的詩集都燒掉了。
羅隱的這首《雪》,與眾不同,別出心裁。其他詩人寫雪的詩歌,都是費盡心思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各種手法,來形容雪是如何美麗,如何壯觀,如何浪漫。
這年冬天,長安城下了一場大雪,很多人見到雪後都歡呼雀躍:「瑞雪兆豐年!真是一個好兆頭!」
可是,大雪過後,羅隱走到街頭一看,有好多衣不蔽體的流浪漢,躲在牆角邊瑟瑟發抖。
見到這一幕,羅隱十分心酸,於是給了他們一些食物和衣物。
他說:「豐年又如何呢?你們這些錦衣玉食的人,不妨來外面看看,這些貧苦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接著,他又長嘆一聲:「這雪還是別下了!即使是瑞雪,也不能下得太多,讓窮人們挨凍受餓!」
這首詩,語言淺顯直白,卻極具諷刺性,很容易聯想到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沒錯,儘管下雪很美,又有吉兆之意,但是賣火柴的小姑娘卻只能凍死街頭,眼睜睜地看著富人們歡笑。
羅隱的出身並不太好,而且他科考十多次屢試不中,讓他飽嘗了人間冷暖,因此,他對底層人物的艱辛,有著十分深刻的體會。他的很多詩歌,都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權貴的憎惡。
所以,當我們做著體面的工作,每天衣食無憂時,別忘了那些幹著髒活累活的人們,正是他們的辛苦勞動,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