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雪,古人這幾首雪詩如何

2020-11-24 讀書工

二零二零年的一場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早一些。這不是我套用刀郎曾經的一首流行歌詞,它確實如此。前幾天小雪節氣還未到,從北到南,就席捲了一場大雪。

這雪來勢兇猛,一直到了河南和湖北,叫很多人猝不及防。前幾天還在穿短袖,一夜之間就要穿上羽絨服。當然在華南,依然是短袖如故。

下雪了,溫度下降,道路結冰,交通不便,人們又忙著掃雪,高速公路和機場更是忙碌。但是網上也出現了一道風景,那就是寫雪詠雪的自媒體詩詞歌賦又多了起來。

這也使我想起名著《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來。賈府大觀園裡的一群女子翻出了壓在廂底的各色裘衣鬥篷,就像時裝表演一樣,在雪地琉璃世界裡賞梅吟詩。

她們到了蘆雪庭,籠起火,望著窗外皚皚白雪,就聯起詩來。即景生情,都是妙手偶得,連王熙鳳這個大俗人也好像變了一個人了。

一夜北風緊,開門雪尚飄。

入泥憐潔白,匝地惜瓊瑤。

有意榮枯草,無心飾萎苕。

價高村釀熟,年稔府梁饒。

知道參與聯詩的有多少人,總共聯了多少句嗎?有十幾個人,其中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薛寶琴都是高手中的高手。還有一個高手是櫳翠庵的妙玉,她沒有參加。

這首詩聯成排律了,一共有三十五韻,快要把「二蕭」給用完了。這裡只是節選了前面四韻,都是圍繞著雪字做文章,既寫出了雪的潔白無瑕,又指明瑞雪兆豐年的祥瑞。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也有一段精彩的雪詩。劉備為了實現自己匡扶漢室、建立帝業的願望,三顧茅廬請隆中高臥的諸葛亮出山。

但是機遇好像故意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樣,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第一次拜訪不遇,第二次去了又沒有見到,而這個時候他們兄弟三人下山時,正是漫天大雪。下面我們就來欣賞詩中的雪景。

一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

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迎面紛紛柳絮狂。

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這八句詩就是寫二顧茅廬下山時所遇見的大雪。首聯寫拜訪賢良諸葛亮不遇的惆悵心情。頷聯是寫山路的崎嶇遙遠,寫大雪冰凍溪橋道路的溼滑難行。

頸聯寫空中飛雪,上下句用兩個比喻,說雪花如梨花當頭落下,說雪花似柳絮撲面而來。尾聯是回頭遙望臥龍崗,又用一個比喻,說諸葛亮的隱居之地堆滿了爛銀子般的雪花。

這首詩連用三個比喻,寫山間大雪和路途的寒冷艱辛,表現了劉備兄弟三人不辭勞苦、求賢若渴的頑強意志和立志建功立業的抱負。

到第三顧的時候,諸葛亮終於答應跟著劉備出山,並吩咐童子看護好山莊,到時候還要回來一起過過清閒的日子。

記得杜甫在《武侯廟》中說,「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杜甫也是很惋惜,因為從此諸葛亮輔佐劉備和劉禪,鞠躬盡瘁,最後病逝於五丈原,再也沒有回到臥龍崗。

一夜北風吹客愁,醒來不見望江樓。

鐵佛寺成銀佛寺,金沙洲作玉沙洲。

胭脂山上堆水粉,黃鶴樓前掛玉鉤。

滿江儘是蘆花色,多少漁翁戴孝頭。

上面這首詩是寫武漢的雪,據說也是聯句,是唐朝李白、孟浩然等八個詩人在遊覽黃鶴樓時所作。

李白對黃鶴樓情有獨鍾,他寫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還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些都成了歷來傳誦的經典之作。

但是也有遺憾,就是他一首黃鶴樓的七律也沒有。那一天正準備寫一首,登上黃鶴樓突然看到崔顥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料想自己這次難以勝出。

於是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執筆而去。但是這個事他始終沒有忘記,最後終於找了一個機會,寫了一篇《登金陵鳳凰臺》,總算是也可以和崔顥的《黃鶴樓》一比高下了。

雖然如此,李白對崔顥、對黃鶴樓還是耿耿於懷,這不,由李白提議的黃鶴樓看雪的聯句詩歌總算是完成了。

這首詩的技巧在於,全詩都在寫白雪,但又沒有出現白雪二字,需要寫白雪的地方,都用其它的字代替。首聯寫遊子思鄉,寫一夜之間,望江樓淹沒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後面三聯六句不直接寫雪,而是連用了六個比喻。說在大雪的覆蓋之下,登樓所見的是銀佛寺,是玉沙洲。胭脂山也像敷上一層粉霜,黃鶴樓的飛簷鬥拱上也掛起了冰凌。

就連長江那滾滾的波濤上面都像鋪蓋了一層蘆花,那些打魚的漁翁就像跟天地披麻戴孝一樣,他們的鬥笠蓑衣上也全是雪花,簡直成了一個雪人。

當然,寫雪的詩歌還有很多。但是我總覺得其它的詩歌雖然寫雪,但都沒有這幾首這麼完全,這麼通篇用力。它們多是只寫一點,而是重在借題發揮,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他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煮雪烹茶,聽雪敲竹……古人的冬天也浪漫?
    冬已深,夜驟涼,你們最喜歡在這寒冷的冬季做些什麼呢?是圍著暖暖的爐子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還是穿著厚厚的衣服去公園賞雪看梅,亦或是靜靜地待在暖和的屋子裡,看書喝茶,自在逍遙...從詩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對煮雪烹茶的喜愛程度。《紅樓夢》也有記載,妙玉招待黛玉、寶釵的體己茶就是雪水煮出來的。黛玉問她:「這也是雨水煮出來的?」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楊萬裡黃昏賞雪,寫下首調皮的經典詠雪詩,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紛紛揚揚的雪,飄落到千年文壇,總是能揚起詩人們的一片詩情。於是這平凡的景,平凡的事,便被寫成一篇篇不凡的詩與詞。其詩往往明白如畫,以描寫自然景物見長,清新中總是帶著別樣的幽默,這是與陸遊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來看看他的這首《觀雪》就能明白:  《觀雪》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 如果有雪沒有梅花,那樣就很俗氣,盧梅坡這首詩就很有趣有雪有梅
    只有南宋詩人盧梅坡這首經典的七絕《雪梅·其二》寫得最有趣。其實這是一組詩,第一首顯然知名度更高一些,這第二首又鮮為人知,不過筆者同樣喜歡這一首詩,所以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盧梅坡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不過歷史關於他的生平沒有任何的記載,只有幾首詩流傳於世,這是其中的一首。
  • 在古詩詞裡與雪相遇
    □袁浩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已有雪花飄落,但更有許多地方,人們還在期待雪。沒有雪花紛飛的日子裡,走進古詩詞,感受雪花的美景和那份況味,也別有一番情趣。我從小就愛讀古詩,喜歡古詩的韻味和優美意境。最初感受到雪的美妙,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的雪,簡直如梨花般美麗。
  • 古詩勵志篇:十首詩帶你看古人是如何勵志治學的
    從「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惜時勸學,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樂觀豁達……帶你看古人是如何勉勵自己、勵志成才的!一起來看看吧!1.《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瑞雪兆豐年,兩首賞雪詩送給您!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瑞雪兆豐年,兩首賞雪詩送給您!沁園春·雪作者:毛澤東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 盧梅坡的這兩首詩詞 寫盡了梅與雪的感人傳奇 執子之手相伴一生
    宋代的盧梅坡,讚嘆雪梅相融,只為一個承諾 ,沒有迷茫與哀傷,有的只是等待和成全……寫下了兩首膾炙人口的《雪梅》。雪梅 其一作者:盧梅坡 (宋)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古人看來,梅花和雪花都認為自己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們也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 大雪時節賞雪詩,8首寫雪古詩詞,你喜歡哪一首?
    雪,潔白,晶瑩無瑕;雪,輕盈,悄無聲息;雪,冷酷,披面浸骨;雪,柔媚,風情萬種……古往今來,無論天涯遊子、遷客騷人抑或帝王英雄、文人墨客,面對大雪,無不心生感慨。今日是24節氣中的大雪,華夏大地幾無降雪,那就讓我們賞析文人們筆下的雪,8首寫雪的古詩詞,第一首膾炙人口,最後一首無人能及!
  • 賞雪、拍照、玩雪,衢州哪裡最好?
    打開微信「朋友圈」,便可看到衢州人民以視頻、照片等方式實時播報雪況,條條都能體現「不好好發個朋友圈,對不起這場雪」的誠摯之心。衢州人對雪的喜愛和追求,比想像中更深。柯城區七裡鄉雪景。圖片來自柯城發布 潔白、無暇、溫柔、美麗、純潔……都是我們對雪的印象。雪可以打造一個夢幻般的潔白世界,滿足人們對浪漫的一切幻想。
  • 羅隱的這首《雪》,通篇看似在描寫雪景,其實是另有深意!
    唐詩裡面就有很多的詠雪名篇,不過大部分的詩人,也只是老路子,依舊只是在讚美雪景而已,並沒有任何的新意,只有晚唐詩人羅隱的這首《雪》,才寫出了不一樣的意境,詩人正是通過對於雪的描寫,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從而也就令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通篇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所以這首詩很有韻味,雖然是在寫雪,但其實是另有學意。
  • 這幾首詠雪的詩,只要讀過一次,一輩子也忘不掉
    出口成章可是話又說回來,「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轎夫和大帥,能雪中作詩,都不是俗人。屈原自誇道:「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其實古人是最講究原則的,儒家的中庸之道追求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絕對不搞什麼差不多。祖詠在關係到個人前程的考試上,也不肯湊夠八句,以迎合上面的意思,這就是儒家知識分子的風骨。事情的結果是,祖詠竟然被破格錄取了。容得下這樣的文人,這就是大唐氣象。
  • 讀詩詞,品古代詩人冬日的詩意生活:圍爐飲酒敘舊賞雪!
    這樣的天,這樣的雪,和美酒最相配。邀三兩朋友,溫一壺酒,圍坐在小爐旁,聊天猜拳喝酒賞雪,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那麼古人在這樣的雪天,又是怎樣圍爐敘舊的呢?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煮雪烹茶,踏雪尋梅,湖心看雪……古人的「玩」雪指南
    --------------- 春觀夜櫻,夏望繁星,秋賞滿月,冬會初雪,歷來是古人四時賞心樂事所在。無論是對窗觀雪,還是踏雪尋梅,亦或是煮雪烹茶,都給尋常生活平添了無盡風雅趣味。劉十九接詩,想必應會命駕前往,一起圍爐對酒,消度這欲雪的黃昏。雪夜小酌,定然少不了「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李白曾在秋浦清溪與友人雪夜對酒,「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一杯下去,暖心暖身。在「昨夜吳中雪」的天氣,李白寫詩給好友王十二,憶及當年雪夜二人對飲,豪言「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 古人在下雪天都做些什麼?爬泰山你受得了嗎?
    下雪後,我們是這樣子玩耍的,那古人在面對雪時都在做些什麼呢?從自小接觸的信息來看,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吟詩賞雪是古人在下雪時的基本操作。這篇我們大家都學過,看著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謝安向子侄們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小天才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回答也成就了一段詠雪的千古佳話。不過,下雪時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即使寒冷也是溫馨的。而若是身在異鄉,那麼這雪就談不上溫馨,而是更添思鄉之苦了。就像納蘭容若在《長相思》中寫的那樣:「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這首唐詩,以雪為題,詩中卻沒有一個雪字,道出了人間疾苦
    然而,雪對於不同的人感受並不相同。一說到下雪,有人想到的是打雪仗、堆雪人很好玩,有人想到的是瑞雪兆豐年,又是一個好年成的預兆。可是,唐代詩人羅隱卻認為,下大雪絕不是什麼好事。他的這首五絕《雪》,全篇沒有一個「雪」字,道出了人間疾苦,讀後讓人深思。
  • 大雪節氣:誰不想寒爐取暖,煮雪烹茶呢?這是古人千年的風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 16首經典詠雪詩詞,冬如畫,雪如詩,賞盡冬雪之雪
    冬天,雪可入詩,風可入詩,雨可入詩,甚至,一盞茶,一首歌,一聲感慨,皆可感懷。這樣的冬天,怎會讓人不憐愛?這方圓幾裡,便獨這戶農家,如蒼茫大地中的一點,獨自享受這寒夜裡的那份清歡。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如果你見過雪後的蒼茫大地,你會明白,什麼是壯美;如果你走過空無一人的茫茫雪原,你會明白,什麼叫孤獨。一塵不染,寂靜無聲,這是雪的顏色,也是你我心底的安寧。
  • 這幾首描寫雪景的詩道盡了其繁華的一生,唯美是一定的
    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琅然。小令前兩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時間是入夜,地點是洞庭湖,遙岸青熒的燈火,襯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煙」、「燈火青熒」,形象、色彩都有如繪畫,足見作者駕馭語言及構築意境的純熟能力。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雪和梅一起寫是很常見的,在很多古詩中都是這樣。但是在作者筆下,切入的角度是兩者為了爭春而互不相讓,這個角度是非常新穎別致的。在後兩句也寫出了作者的真正意思,應該能夠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這麼短小的一首詩,卻能夠帶給我們這麼多,值得詠思。這首詩前兩句是側面寫雪,句句寫人,但是點出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