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檔過去,在此期間上映的三部電影也被人們拉出來做了一個對比,當仁不讓的第一自然是《祖國》。
在這部片中由陳凱歌為主導演和另外6個導演一同拍攝了七個短片,講述了祖國到如今7個時代的不同歷史寫照。
在每一個故事中透露著一種時代信息以及主題,每一個片段也是催淚的精品橋段,但最讓人質疑的就是有陳凱歌自己執導的《白晝》。
相比於其他短片,它在這個裡面所呈現出的畫面以及劇情,讓許多觀眾看不懂的同時的給人一種太過於虛幻的感覺,完全沒有其他短片那種接地氣的效果。
這也讓這部劇在上映以後被網友們特地拉出來說道。作為一個在全片中沒有太多突出亮點,基本沒有一絲淚點的短片,實在是有失一個第5代著名導演的名號。
在陳凱歌曾經的鏡頭下所拍攝出的一個又一個經典作品,難道只是他過去的才華寫照,到了如今已經江郎才盡了嗎?
曾經是導演之星的他,如今為何講不好一個故事,這還要細細品味一下他在這部劇中所表達出的含義。
名導水平下的作品太高深讓人看不懂?
作為主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短片無疑讓人們最期待,雖然其他的片段都有各自的亮點,但人們卻還是希望他手下出來的片子最感人,只可惜在觀看了以後卻是最讓人失望的,這也是這部短片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在這個短片中主要講述的主題是扶貧以及航空,雖然這兩個話題毫不相關,但是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就是把不現實變成現實。
一向講究細節的陳凱歌的這部劇中卻是各種漏洞百出,很多地方沒有注意到細節。
比如主角在蹲過少管所後,卻在後面直接的插入軍隊中接觸太空人,這對於國家安全人員來說是極度不負責的的體現,讓兩個有前科的人接觸國家重要人物是既不嚴謹又不現實的畫面。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問題,比如和縣長同等職位的旗長,在退休後全部家當卻只有5000塊錢,要知道就算是在當時公務員的待遇也已經不算少了,這個錢對於他來說可能只是1~2個月的工資。
最後便是陳凱歌最擅長營造的畫面意境,兩個少年騎著駿馬在荒漠中奔跑的畫面給人確實非常唯美。
但在此之前透露出的種種漏洞以及暴露出來後,一個唯美的鏡頭,並不能拯救短片的口碑。
很多人都表示是因為陳凱歌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這些行為都有刻意的舉動,不過就算有多麼高深的表現手法,如果讓人看不懂,也不過是白費功夫罷了。
講好一個故事才是導演最基本的作用
其實讓陳凱歌被詬病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拍攝的這個故事沒有讓人看懂。片中其他導演拍攝出的作品,具有淺顯易懂的劇情走向,也有充滿笑點和淚點的爆點。
而在此對比下一個平淡似水的作品出現以後,自然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反差,從而引起一種違和的感覺。
雖然他拍攝的短片同樣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是其中碎片化的處理方式以及劇情走向,讓整個故事沒有充滿太強的邏輯性,導致不完整。
很多人都知道,作為導演既要需要統籌現場,也要能夠了解鏡頭調配等等問題,這些都是一個導演的基本功。
但最主要的還是能講出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導演如何通過鏡頭講述出一個完整具有深意的故事,才是考驗他們的才華功底,講故事這一個問題卻是第5代導演集體欠缺的。
能否講好一個電影的故事是決定一個商業電影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從這幾年的作品結果中,可以看得出張藝謀又或是陳凱歌他們拍攝的作品,比如《妖貓傳》、《道士下山》、《長城》、《十面埋伏》等。
劇中每個角色的人物塑造,以及衝擊感的畫面都有所體現,卻都難有不錯的票房,總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故事不夠緊密吸引人。
高臺之上的是藝術,走下高臺才是生活
雖然如今這一代導演在現在圈內的地位大多都很高,在第4代導演悄然退役以後,第5代導演扛起了中國電影的大旗。
他們也延續了以前的第四代導演那種喜歡文藝的偏好,這讓他們在很多時候喜歡刻意的把一些情節用隱晦生澀的方式表達出來。
既賦予了劇情的深度,也讓他們可以炫技。很多演員都說過表演源於生活,而升華生活,但作為導演拍攝的作品不能完全的超脫於生活、高躺雲端。
反觀如今的第6代導演王小帥,或是新一代導演寧浩、徐崢等人拍攝的作品大多都非常接地氣,可以講述出一段不錯的故事結構,這也導致他們拍攝的商業片往往都可以得到不錯票房的原因。
這也可以說明更貼近生活的藝術作品才更加讓觀眾接受。當然並不能否認陳凱歌在導演這一個行業的地位以及實力。
只不過如今時代的變化導致人們審美觀念也有所改變,作為最需要迎合大眾口味的導演,也需要跟著口味進行改變,陳凱歌這幾年拍出的作品整體票房不佳和這個方面有很大的原因。
陳凱歌這麼多年在電影行業的打磨,確實有非常高的成就,不過想要讓他拍出一部好電影,就需要一個質量不錯的好劇本,有了好劇本的他就如虎添翼。
可以講述好一個電影故事的同時,還可以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如同《無極》一直被詬病一樣。
陳凱歌講不出好故事的原因,是因為如今新時代電影整體市場的改變,以及觀眾口味不同了。如果他找到了自己所改變的方向,相信可以帶來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