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有很多古老的法式建築,如胡志明市大劇院、統一宮、西宮郵局、聖母大教堂等。統一宮離大劇院也就一條街的距離,也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建築。現在應該是政府機關,不允許入內參觀。我們當時在外面繞了幾圈,還特地問了警衛人員能否入內,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統一宮的前面是胡志明廣場,晚上比較熱鬧。有很多人會買杯飲料坐在廣場上喝,一邊看夜色,一邊聊天,倒也是蠻愜意的。胡志明市是沒有冬天的,這個季節去也是穿短袖短褲短裙,怎麼涼爽怎麼穿。當地的很多女孩子穿吊帶裙,露出性感的小香肩,再搭上小巧的身材,倒也顯得活潑動人。
一直以為熱帶地方的人長得黑,去了越南發現他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黑。越南女孩子皮膚還算白淨,雖說身材稍顯嬌小了些,卻也別具一種嬌美。越南男人多為厚嘴唇,個子也不算太高,不如越南女子那般可愛。路上逛一圈,會發現他們衣著挺隨便,很多人穿著拖鞋就上街了。
春節臨近,越南的節日氣氛也很濃重。商場街頭都有專屬的節日裝飾,如粽子、元寶、金桔、鞭炮等。還有專門為了慶祝春節而搞的手工藝品展銷活動,許多越南人穿了傳統服飾去參加。在胡志明市見到最多的就是著奧黛的當地女子了,類似於旗袍的長衫搭配高腰的長褲,展現出越南女子的纖纖細腰,不禁使人想起女媧,一個人首蛇身的美人。越南女子中很少有看到身材發福的,即便是帶著三四歲小孩的婦女,那腰也如水蛇一般細,不禁讓人驚嘆。為什麼她們的身材能保持的那麼好?要知道生產之後的女子身材是很容易走型的,尤其是腹部。
或許,這跟越南的飲食習慣有關係。越南菜中有很多是生吃的青菜,比如點一盤春卷吧,旁邊必然放著一堆你不知道名字的青菜,那些都是讓你蘸著醬生吃的。入鄉隨俗,我也曾勉強吃了幾片菜葉子,覺得根本無法下咽。那青菜,味道怪怪的,真不知他們怎吃的下。
相較於越南菜,倒覺得越南飲料更好喝。在胡志明市的街頭,隨處都可以看到坐在街邊喝飲料的人們。一個非常小而簡便的飲料攤,一張非常小的桌子,一張非常小的凳子,一杯飲料,一杯茶。點果汁的話,會附送一杯茶。果汁和茶都是加冰的,不習慣喝冷飲的人到了越南可能會頭疼。
越南人也喜歡喝咖啡,在街頭的每一個轉角都會有一家咖啡店。你可能找不到吃飯的地方,但你絕對不會找不到喝咖啡的地方。我雖不喜歡喝咖啡,也會去咖啡館要杯咖啡或者飲料,感受下當地人那種怡然自得的悠閒。不知道越南最有名的咖啡館是否是叫HIGHLANDS COFFEE的店,無論是在胡志明市還是在河內,看到最多的就是這家咖啡館。
有一種叫EGG COFFEE的咖啡,被越南人奉為必嘗的咖啡。其實我對咖啡沒研究,也完全不感冒。身處於越南,被那種濃濃的咖啡文化薰陶著,也就不由自主地喝了幾回咖啡了,所謂的EGG COFFEE也嘗過,倒也不賴。一開始喝的時候有點甜,再喝又有點苦,隨後就分不清是苦是甜了。正當你想細細品味,一杯咖啡又喝完了,不免有些尷尬哈!
話說回來,相較於咖啡,我更喜歡椰汁。在胡志明市那種炎熱的天氣下,椰汁既解渴又消暑。椰汁是非常綠色而健康的食品,既便宜又實惠,個人感覺是飲料裡的上選。剛好我又是那種不喜歡喝加冰飲料的,點椰汁的話完全可以避免這種狀況。
說到吃,就不能不提越式法棍。沒見過的人肯定納悶,越式法棍是個什麼東西。通俗的來講,就是麵包,一種越南式的法國麵包。在胡志明市的街頭,隨處可見販賣越式法棍的小攤。看著那長長的一根麵包,還有旁邊那些亂七八糟的餡料,不由得萌生了要嘗一嘗的念頭。然而,吃過一回之後就再也不想吃第二回了,也不覺得那法棍怎麼吸引人了。路邊攤上的麵包一般沒有烤過,吃的時候會很硬。而且加的牛肉、雞肉、豬肉等的餡總有一種酸酸的味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如果是在店裡買,那麵包在烤箱裡先烤一下,倒是酥軟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越南河粉,這個也是大街小巷都有的買的。越南河粉有拌的,也有帶湯的。早上吃的一般都是帶湯的,味道還不錯。那粉特別細,跟粉幹差不多。我去一家河粉店吃過兩次,見他們的湯都是熬的雞湯,粉裡面也會加雞肉或者雞雜,再放一些豆芽、蘿蔔和香菜,還有另一種類似於蔥的青菜,可能是叫鼠尾草。他們會給你一份小的調料,裡面有金桔、辣椒、鹽巴、還有不知道名字的青菜。那辣椒看著不起眼,一片卻能把你辣個半死。一開始不知道,加了好幾片辣椒,吃的直冒火,以後再也不敢加了。
晚上吃的粉又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會先給你上一盤青菜,裡面有豆芽、生菜,面端上來之後讓你自己往裡加。在國內吃麵,一般青菜是直接放在開水裡燙熟了再放到面裡的,絕不會像這樣放。而且,他們的麵湯並不燙,青菜也根本燙不熟,看來他們是習慣了生吃。出於飲食安全考慮,青菜我根本不敢往面裡放,也不敢像當地人那樣直接生吃,單單吃個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