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與新加坡有著血脈聯繫 牛車水尋騎樓之美

2020-12-15 南海網

  [海南周刊]牛車水:新加坡的「紫禁城」

  文\海南日報記者蔡葩

新加坡河之夜。劉運良攝

牛車水佛牙寺。 劉濤攝

第十一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新加坡之海南烙印

  新加坡政府在牛車水周邊進行大型的商業建築建設時,也充分保存了街區原有的歷史風貌和特色。劉濤攝

  海南與新加坡無論是自然的、地理的還是人文的,都有著扯不斷的血脈聯繫。我們在牛車水,仿佛看到海口得勝沙路上風韻迷人的海口騎樓。

  而牛車水的騎樓,就像是一幅鮮活的南洋版的清明上河圖,人類物質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另一版本,你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觀感和收穫,也為海口的舊城改造提供一份有益的啟示。

  文\海南日報記者蔡葩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紫禁城」。這種代表城市的老建築好比一座城市的靈魂,不僅應該被保護,它們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好比誰也不會想拆掉北京的紫禁城。

  一座城市就是整個新加坡。新加坡就是一個世界少有的建築大觀園。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不同的族群聚集一處,各種建築風格的房子也隨著產生,保持完好的老建築,讓新加坡在千城一面的現代都市建設大潮中獨享一份古老而典雅的榮光,而牛車水的騎樓,更是一幅鮮活的南洋版的清明上河圖,人類物質享受和精神生活的另一版本,你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觀感和收穫,也為海口的舊城改造提供一份有益的啟示。

  牛車水探尋騎樓之美

  10月30日,借著第十一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在新加坡召開之際,我們前往傳說中的牛車水,開始探尋騎樓之美的快樂旅行。作為海南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代表成員之一,負責開發規劃建設海口騎樓的海口旅遊投資控股集團,派出了趙愛華、王南秋和劉濤三名代表參加了這次盛會,並和我們一道前往牛車水遊覽騎樓,獲益頗多。

  牛車水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在新加坡登陸後,從中國來的華人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居住在牛車水區。1828年萊佛士便將牛車水劃為華人居住區。萊佛士在設計城市時,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1.5米、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由連接的廊柱構成的外廊結構的建築,這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新加坡騎樓街區。

  新加坡河南面,就是我們慕名而去的牛車水(Chinatown)。它的面積和海口老城區大致相同,其建築風格也與海口老街很接近,多為二至三層的南洋騎樓建築。分為牛車路、直落亞逸街、丹戎巴葛和武吉巴梳路四個不同風格的小區和十幾條街道,並且街道有主次之分相當於坊巷;臨街的騎樓作為商鋪有各種風味的咖啡廳、美食小站,外觀顏色豐富,鮮豔奪目;內街平行於商業街的小巷作為運輸、居住和倉儲,其中丁加奴街、史密斯街則是牛車水的主要活動中心。

  被現代生活包圍的牛車水,隨著時代的發展,時代潮流也滲透了它古老的肢體。值得欽佩的是,新加坡政府在其周邊進行大型的商業建築建設時,也充分保存了街區原有的歷史風貌和特色。政府大力改造後的老街區,從外在形象到內在文化的重建,極大地提升街區內市民的生活,古老的騎樓與現代生活相互輝映,從熱鬧的西式咖啡座走進幽靜的中式宗祠,讓人感覺恍如在兩個世界間流轉徘徊。無論時光如何轉變,牛車水還是牛車水,依然保持著它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歷史風貌,令人愉悅,輕聲嘆息。

  新加坡《聯合早報》知名文化人韓山元先生說,經歷了二戰之後的新加坡,房屋緊缺,古舊的店屋被分割成小閣樓分租給租戶,至20世紀60年代,該地區主要的建築形式仍以二至三層的狹長的店屋為主。這種現象造成了牛車水地區超高的人口密度,而城市中心區大面積的低矮店屋也有悖於土地最佳利用原則。但是新加坡政府並沒有把古建築當作現代化建設的包袱,而是當作「城市的命脈」和歷史的饋贈,在繁榮的新加坡市區裡到處都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歷史古蹟。

  行走在牛車水,每一扇窗戶每一個門,都有不同的特色異樣到文化內涵,這讓牛車水成為新加坡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武吉巴梳被稱為「會館街」,多所華族文化與宗鄉會館均座落於此;史密斯街被稱為「牛車水美食街」,其採用了戶外攤檔的概念,匯集了富有特色的各種新加坡美食;直落亞逸則以寺廟和回教堂聞名,有被重新修建為博物館的福德祠廟、天福宮、納哥德卡殿和阿布拉回教堂,等等,充滿異樣風情,具有南洋文化多元交匯卻又相互融合的特徵。

  海口騎樓與南洋風

  海南與新加坡無論是自然的、地理的還是人文的,都有著扯不斷的血脈聯繫。從唐宋起,海口與南洋就有交通往來,由於頻繁的商業活動和航海運輸業的不斷發展,海口商民不滿足於原地經營,紛紛走向更遠的南洋。明清兩代,從瓊州出走南洋的原住民及外地商客越來越多,這些外出謀生者歷經數代人的艱苦奮鬥,稍有積蓄便開創自己的業績。從清乾隆年間起,成功的僑商回瓊建設家園者越來越多,他們有的回來投資建設,有的則通過僑批局匯款、匯物給家鄉父老。由於僑民來往於海口與南洋,以及各國領事館的建立,受其影響,沿街的商鋪逐漸形成具有歐美、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群。我們在牛車水,仿佛看到海口得勝沙路上風韻迷人的海口騎樓。

  趙愛華女士介紹,海口騎樓建築群保存了19世紀以來海口的建築特色,也顯現了海南與南洋文化的親密淵源,近年來備受關注,與北京國子監、西藏八廓街等成為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中山路的建築風格有南洋特色,窗戶為百葉窗式,與牛水車街相似,有些窗戶的拱券為南亞穆斯林古風,有些則為羅馬式拱券;樓頂簷口雕飾牆面和女兒牆(俗稱風洞牆)的浮雕多為巴洛克風格,但與牛車水街不同的是,海口騎樓背後擁有中國建築文化的傳統精神,有中原文化的根底,因此,外牆雕花更豐富,富含中國元素。

  遊牛車水不僅是旅遊感受

  10月29日,第十一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在新加坡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在下午的分組討論上,以「海南文化的發展和演變」為主題的研討會得到與會嘉賓的熱情關注,海南文化與南洋文化的相互關係問題被鄭重提出,其中王南秋先生提議為「海南南洋風情街」也即海口騎樓街區建立保護基金會,呼籲海外海南鄉親為搶救、保護和建設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而共同努力。他們的呼聲得到嘉賓熱情的回應。

  「牛車水地區的城市更新,始於對道路等公共設施的改造和隨後周邊大量的辦公樓、商廈、酒店的分批跟進,進一步繁榮了這一地區的經濟。至2002年,牛車水地區已發展成為多種建築並存、貼近城市CBD的重要商業和生活中心。」劉濤先生說。新加坡就這樣把改造物質環境與保留文化環境的對立關係轉變為互利關係,利用文化遺產為商業創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經營環境,一方面使歷史文化進入產業化,另一方面把硬性的商業推銷變成軟性的文化交流。牛車水地區改造的案例研究表明,除了城市總體規劃和舊城保護規劃之外,在產權問題的處理方面,租金管制、土地徵用法、土地出售計劃、舊城保護以及業態引導計劃等政策都對舊城改造起到了促進作用。

  行走於牛車水騎樓區,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般的旅行感受,它還讓我們想起遠在海那一邊的海口。以中國歷史的悠久,古城古街之多,海口騎樓街區榮膺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美譽,面對蒼天賜給海南的這一寶物,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忽視它,讓它得到桂冠之後歸於寂寞,了無聲息。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騎樓開放商業文明之獨特風景
    19世紀末,英國殖民時期的政治家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他明文規定新加坡的街道建築要按照統一的騎樓樣式來建設,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英尺、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接的外廊結構的建築,被稱為「店屋」,或叫「五腳基」。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防備隨時降臨的暴風雨,因此在東南亞逐漸興起。
  • 閒晃新加坡牛車水,感受傳統中國風
    新加坡有大量華人移居,時間一久,自然就形成一個文化生活圈──牛車水(中國城),由於相當獨樹一格,新加坡的著名旅遊景點總少不了這裡。牛車水不僅有華人的文化景觀可看(如氣派華麗的佛牙寺、牛車水大廈),供奉印度神明的馬裡安曼興都廟、伊斯蘭世界的詹美回教堂,以及有著超級人氣美食天天海南雞飯的麥士威熟食中心等,都是必訪景點。
  • 新加坡的華人風情-「牛車水 」
    都說去新加坡旅遊會有家的歸屬感,可以聽到地道的中國方言,品嘗純正的風味美食,買到傳統的華人日用品,感受這裡迷人的中華文化。若是春節時到此,還能體驗到濃濃的年味。此處便是牛車水,新加坡的唐人街。如今,牛車水是新加坡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遊客來到新加坡必看的文化景點之一。
  • 來新加坡就來牛車水,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吃貨的天堂
    牛車水即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中國南方移民在新加坡的落腳地,「Z」字形曲折懸掛在每條整潔街道上的紅燈籠特別有氣勢,在樓房牆壁上還不時能偶遇各式各樣精美的繪畫圖案,滿滿的中國元素。是新加坡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遊客來到新加坡必看的文化景點之一。從移民安置地到生機勃勃的傳統文化區域,有著名華人建築,寺廟等,歷史痕跡隨處可見。牛車水設有商業街和美食街,商業街上各色小販和百年老店毗鄰而居,美食街可以選擇在露天的熟食中心美食攤檔大飽口福。現如今這裡的建築都是經過修復的戰前店屋,大多數被粉刷得五彩斑斕。
  •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今天,筆者想和你們分享我的新加坡之旅。牛車水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華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同時每天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成了旅遊景點。「牛車水」,顧名思義是用牛車載水。一說是早期居民一度以牛車載水來衝洗街道,故名;一說是約一個世紀前,新加坡河河水暴漲,經常泛濫成災,淹沒附近的大街小巷,居民不得不用牛車把水運走,故名。今天的牛車水,既無牛,也無載水的車,只徒有其名而已。可是,這地名比任何一件文物都能打動炎黃子孫的心,使人們想到華人在新加坡起步時的艱難貧困,以及汗水和淚水交織在一起的曲折經歷。
  • 牛車水:新加坡的唐人街 南洋華人的精神家園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為甚麼叫「牛車水」?早年到新加坡闖世界的中國人,以為是一個載著大水桶的牛車。後來才知道,「新加坡締造者」史丹福·萊佛士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規劃不同種族居住社區的時候,把新加坡河西南岸的這塊地方劃歸華人居住。因為沒有自來水,要靠牛車運水供應,故名。「牛車水」,飽含著早期華人創業的艱辛,見證了新加坡的興起,經歷了時代的變遷。
  • 上海往返新加坡,2019第1站打卡彩虹樓肉骨茶
    在新加坡你還可以在55層高樓的無界泳池將城市風光盡收眼底在美到窒息的「彩虹樓」瘋狂打call看現代摩登的城市建築驚豔掉你的下顎和你一定見過的魚尾獅來場經典照面>在熱鬧非凡的克拉克碼頭體驗新加坡的夜生活品嘗當地地道美食肉骨茶、椰漿飯、海南雞飯、拉茶....
  • 新加坡,世界美食的匯集之地!
    在馬來語中,「新加」是獅子,「坡拉」是城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成「新加坡」。儘管是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卻是一個亞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聚集地。多元的文化使新加坡成為各種風味美食的匯集之地,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於此碰撞交融,各顯所長。雖然沒有完整獨立的菜系,但新加坡同樣有著許多具有當地風味的特色美食。
  • 牛車水:新加坡的唐人街,是新加坡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然而,在如此「袖珍」的國度中卻孕育著最豐富的異國文化。牛車水(唐人街)的中華風情、小印度的色彩斑斕、甘榜格南的中東特色、荷蘭村的歐美風尚,無一不展現著這個移民國家多元的文化精粹。新加坡的旅遊資源豐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新加坡的牛車水。
  • 為什麼新加坡華人區叫牛車水?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新加坡華人區叫牛車水呢?有下面三個說法:1. 據說,在一du個世紀以前,河水暴漲,淹沒了鄰近的zhi大街小巷,居民們將水以牛dao車載走,所以就有人稱這裡為「牛車水」。2.當年這一帶的居民曾經以牛車載來水清洗街道,因此就將這地方稱為牛車水。3. 英國人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之後,把現在的牛車水區劃為華人居住區,在當年,新加坡還沒有自來水的設備,全市所需要的水,都得用牛車自市郊載到市中心,再由市中心轉往市內各地。由於唐人街位於中心地區,於是這個以牛車載水供應用水的區域就叫做牛車水。個人覺得第三種說法比較靠譜。
  • 到新加坡「牛車水」感受濃濃的年味
    新加坡的唐人街叫牛車水,每逢農曆新年,牛車水都會舉辦別具南洋特色的春節慶典,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感受歡愉的春節氣氛。活動通常以「龍騰大地春,萬家慶豐年」為主題,從燈飾布置到各種文娛活動更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新鮮創意。牛車水有著上百年歷史,到處都洋溢著傳統的東方色彩,華人文化和傳統被原汁原味地傳承下來。
  • 新加坡唐人街牛車水舉行中秋亮燈儀式
    新華社新加坡9月1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唐人街牛車水8月31晚舉行中秋亮燈儀式,正式拉開一年一度的牛車水中秋慶祝活動的序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席了亮燈儀式。今年進入第18個年頭的牛車水慶中秋活動,由牛車水—金聲區公民諮詢委員會主辦。
  • 新加坡華人聚集地牛車水,這幾種美食你吃過了麼?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融合的國家,華人、馬來西亞人、印度人居多,因此在飲食上也多種多樣,來了新加坡怎麼可以錯過這些美食呢?今天講講華人聚集地牛車水地區的美食。了凡油雞飯,最便宜的米其林一星餐廳,3-5新幣吃飽不是問題。油雞醬香味濃鬱。
  • 充滿歷史感的牛車水,和一位喜歡看廣西衛視的新加坡華人
    亦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跟著她們的腳步一起走走看看吧!   1946年,黃亞生在新加坡出生。「在新加坡出生的還有我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但由於當時實在太窮,把其中一個姐姐送給了當時在烏敏島做警察的一個馬來西亞人,後來他調職離開了,我們也失去了跟姐姐的聯繫,一直到現在都找不到。」黃亞生說。「現在的新加坡跟當時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亞生感慨道。
  • 新加坡牛車水夜市閃亮登場
    華聲報訊:除了每年的農曆新年期間之外,夜晚的新加坡牛車水,已經很久沒有像6月18日晚那麼熱鬧了!籌備了一年半的牛車水夜市,終於在18日晚開鑼,開張營業的第一天,這個夜市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本地人和遊客前去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一些攤主笑嘻嘻地說,18日下午四五點時,他們在籌備開店時,這幾條街都還未見人潮,大家也沒有料想到,一到了夜晚,整個夜市會這麼熱鬧。一眼望去,寶塔街、碩莪街和丁加奴街這3條步行街上都擠滿了人。
  • 在牛車水的一些往事
    年幼時我住在牛車水大馬路,281號高陞大旅店是每天步行到養正學校上學必經之地。每天我走過高陞左旁的「騎樓」,前面是印度人經營的小賣攤,售買香菸、糖果、鉛筆、風箏。後面是「寫信佬」的桌子,寫信佬為牛車水一帶不識字的居民讀、寫家書,也會看通書,幫人選擇良辰吉日,歲末也寫揮春出售。  在後頭有連環圖書攤,吸引不少附近的小孩到來。付上5分錢,可以坐在矮凳,閱讀「公仔書」。口袋沒有錢的,惟有站在書架前,看免費「霸王書」,但攤主不會把他們趕走。
  • 海南:探訪舊時光 尋覓海口騎樓老街的繁華
    騎樓老街是海口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這裡人們免受日曬雨淋之苦,來往遊客絡繹不絕,熙來攘往造就了獨特的繁華氛圍。海南的冬天,溫暖溼潤,常細雨綿綿,但即使天空中飄著的細雨,行人們依然步履安詳,在騎樓老街中自在穿梭。
  • 牛車水-烏節路shopping|新加坡
    新加坡新加坡到酒店辦理完入住後天色還早,決定去牛車水和烏節路走走。牛車水,就是 新加坡 的Chinatown。牛車水寶塔街一側有一家牛車 水原 貌館,是一棟3層樓的老式洋樓,原景重現著早期華族移民的生活場景。原貌館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7點,票價15新幣/人,含電子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