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豆腐香,最是皇圖嶺,一份香乾秘方已傳八代

2020-12-08 才曉得株洲那些事

說明:這是本人10年前作品,偶爾翻到,愈感醇香,現分享給大家,不要流口水哦

01「攸縣小吃神州俏︐豆腐血鴨剁辣椒︒」

攸縣油豆腐

相傳在宋代,皇圖嶺是一個王侯的管轄區,這裡便有一個很大的豆腐手工作坊,在明清時期,︐「攸縣豆腐」就小有名氣,在民國時期,攸縣城鄉流傳著這樣一首順口溜,「皇圖嶺的豆腐,東鄉的原壇酒,新市的血鴨,網嶺的麻餅糖,嘗過之後永不忘,」

——《攸縣誌》

02攸縣印象

以攸水流貫縣境而得名,《水經注》雲,「縣北帶攸溪,蓋以即溪以名縣也,」素有「衡之逕庭,潭之門戶」之美譽,境內風光優美,以酒埠江水庫為中心的周邊區域水質甘甜。︒

——據攸縣公眾信息網

03對話:攸縣活豆腐有「獨門秘招」

地點:

湖南株洲攸縣皇圖嶺鎮,106國道路邊飯店和附近丹塘村

人物:

「得意樓」女老闆黃女士、丹塘村村民多人

記者:攸縣的豆腐好吃,有什麼秘方嗎?

文姓村民:我們這裡水質很好,是附近酒埠江的源水,加上有傳統工藝,做出的活豆腐才地道。當地上年紀的村民大多知道傳統工藝,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石磨了。呵呵,當然還有些獨特竅門,那就是高手們才各自掌握的。

記者:聽說這裡最厲害的豆腐高手是「姚師傅」?

姚姓村民:「姚師傅」為人很低調,已經多次婉拒媒體採訪。「姚師傅」一般是下午浸泡黃豆,晚上磨漿,凌晨做豆腐,到第二天一早,就將所有豆腐發往長沙、株洲等地,不預定肯定沒貨。

(按照村民的指路,記者找到皇圖嶺市場,只見到市場偏僻處「姚師傅」門面緊閉,無緣看到本人。)

04傳統工藝口感最佳

細分起來,攸縣豆腐有水豆腐、香乾、油豆腐、腐乳等,最基本的是水豆腐(當地村民也稱之為「活豆腐」)。

受訪的攸縣皇圖嶺鎮、丫江橋鎮等地村民,大多知道水豆腐的製作流程。攸縣水豆腐大多還是沿用傳統的手工製作,程序較簡單:

先精選本地大豆,將大豆充分清洗、浸泡、粉碎、濾渣,加熱至100℃,保持3~4分鐘後停止加熱,待豆漿冷卻到不燙手時,加入少許石膏水,凝固成糊狀物,再倒入有孔的木箱中,蓋布、加壓、去水即成。一般每公斤黃豆僅可制2.5公斤左右水豆腐。

如果在中間稍微調整方法,也可製作成黃豆腐、白豆腐、百葉豆腐等,附屬產品還有豆腐湯、豆腐皮、豆腐腦、豆腐渣等。

當地村民說,傳統手工做出來的豆腐,吃起來才最有味。

05讓人著迷的必點菜

提起攸縣,大多人會想到「攸縣豆腐」。用餐時間提起「攸縣豆腐」,大多數人不免有吞口水的動作。因為「攸縣豆腐」實在是好看、好香、好吃。

中飯時候,記者來到106國道攸縣皇圖嶺鎮路邊,這裡有十多家以豆腐為主菜的飯店酒樓,門口都停滿了各地車輛。

在一家飯店,記者點了一盤水豆腐。黃老闆是位中年女性,掌勺的動作非常嫻熟。她從豆腐箱裡拿出幾塊水豆腐,涼水裡過一下,放進油已燒熱的鍋中,大火煎上幾分鐘,再用鍋鏟將水豆腐翻個邊,豆腐就逐漸有了金黃色,豆腐的醇香慢慢散開。等豆腐雙面有了些許金黃色後,放上鹽,放上少許水、佐料,煮片刻。水沸騰,湯汁漸少,這時再放上蔥花,一盤正宗的「攸縣豆腐」出鍋了。

俗話說「豆腐得味,遠勝燕窩」,黃老闆說:「攸縣豆腐要趁熱吃,才好吃。」略帶金黃色的豆腐一入嘴,煎香味、清新味、蔥香味不斷湧來,滋味形容不了。

水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再配香蔥

06一份八代祖傳的秘方

攸縣香乾

攸縣鴻惠食品公司副總兼技術總監唐喜榮的香乾製作技術,已是八代祖傳。

「我最早的祖輩從唐代就開始做豆腐、香乾,到最近八代更是以此為生,一代一代總結、傳遞,形成秘方。」唐喜榮說,現在他們工廠製作攸縣香乾,先要精選本地黃豆,然後浸泡、篩選、磨漿(三次)、煮漿、分離豆渣、秘方點滷、蹲腦、分水、裝箱、成型、裝袋。

祖傳秘方一直是口口相傳,沒有形成文字,「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這一代還是寫了一份,放在某個隱秘位置。呵呵。」唐喜榮說,「之所以和幾個人合夥辦了工廠,是因為僅靠傳統方式生產,產量非常少,滿足不了鄉鄰、顧客的需要。」為了保證香乾的口感,他們現在採用傳統工藝加現代工藝的方法,光磨漿就要三次,保證豆漿的細膩和水分。

記者看到,這家香乾工廠沒有庫存,剛一裝袋,就被運走。「我們生產的香乾是溼香乾,水分足,營養成分較多,保質期只有15天,每天生產出一批,就隨攸縣到各地長途客車發往廣州、上海、長沙等地的攸縣飯店,產量暫時跟不上訂單。」唐喜榮介紹,現在每天的產量為800公斤左右,已經申請QS認證,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形成10000公斤/天的產量。

07小鎮籌辦「豆腐文化節」

攸縣香乾系列

攸縣豆腐行業協會的會長何雪林介紹,目前該協會有會員單位180家,全縣有500家左右的豆腐製品企業和作坊,註冊商標近10個。

「『攸縣豆腐』新鮮好吃,但也有個保鮮的難題。」何雪林介紹,於是這些「泥腿子」出身的豆腐企業聯繫上了湖南農業大學的專家,請教改進辦法。「在專家的指導下,也不用添加防腐劑,保鮮期有所增長,工藝、品種也增加不少」。

作為「攸縣豆腐」的主要產區,皇圖嶺鎮鎮長餘鵬「藍圖」在心。餘鵬說,攸縣主要領導非常支持豆腐行業的發展,皇圖嶺鎮在醴(陵)茶(陵)高速皇圖嶺連接線處規劃了一個農產品加工區,「豆腐文化一條街」是個重點,「我們還要組織一批豆腐企業老闆參加長沙的『農博會』,開拓視野;鎮裡還在向縣裡匯報,籌備『豆腐文化節』;投資800萬元改造鎮農貿市場,開闢『豆腐文化展示區』。通過不斷改進,『攸縣豆腐』的品牌將更加響亮,『攸縣豆腐』不僅要香遍全國,更要發展壯大這種綠色產業,香得更久。」

目前,「攸縣豆腐」已經是株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誌商標」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也在申報中。

(原文刊於2010年4月28日《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攸縣皇圖嶺,宋代就已得名 最有名的特產是燈籠椒
    皇圖嶺得名,歷有二說。 一說本地多黃壤土,本名黃土嶺,宋代已得名。清末以諧音演成今名。據皇圖嶺《摶上陳氏族譜》載:初祖生甫(1343~1416)「祟祀本邑文昌祠天都黃土嶺。」 二說某朝皇帝建宮選址,曾派員到此勘測繪圖,因土質輕薄未選取,故名。
  • 攸縣香乾,不止汪涵喜歡,我也喜歡啊!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經在《有味》一書中這樣評價攸縣的香乾:「攸縣小吃神州俏,香乾血鴨剁辣椒」,以此可見其名氣之大。一、歷史悠久 ,底蘊深厚,享負盛名據《攸縣誌》記載,早在明清時期,攸縣香乾就小有名氣了,攸縣城鄉流傳著這樣一首順口溜:「皇圖嶺的香乾,新市的麻鴨,網嶺的麻餅糖,嘗過之後永不忘。」
  • 大湘東之攸縣:山水聚秀,先賢輩出
    攸縣,這塊處於湘東南的膏腴之地,境內山美、水秀、洞奇,因其自然的造化而平添了許多醉人的美麗,因此王船山才會對洣水岸邊「武陵溪」夢縈魂繞,而攸縣也因先賢的造訪,而多了一份歷史的積澱與厚重。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攸縣境內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存、文化遺產,並成為今天寶貴的旅遊文化資源。  時至今日,在攸縣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宗教遺存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梁天鑑二年(公元593年)檮樹禪師在攸縣創建第一座寺廟證果寺起,佛教在攸縣流傳已經1400多年。據1941年統計,全縣擁有佛寺竟達到206處。  在攸縣的寺廟中,最知名的是寶寧寺。
  • 中國動力谷品牌巡禮丨湘東情:提升豆腐文化內涵 攸縣香乾搭上電商...
    紅網時刻記者 龍琦 通訊員 譚小洋 株洲報導「皇圖嶺的水豆腐、丫江橋的油豆腐,對於不少吃貨來說,這幾個種類的豆腐味道應該都不陌生。不過,他們還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攸縣豆腐(香乾)。」在株洲湘東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東情」)的線下體驗店裡,董事長鍾東鋒指著擺放在櫃檯裡的攸縣豆腐,微笑著說道。
  • 中國湖南 攸縣香乾
    攸縣香乾攸縣香乾是湖南著名的豆製品地方土特產,發源於湖南省攸縣境內,於2000年後被引入湘菜菜譜,並迅速發展,受到城鄉人民的喜愛
  • 中國動力谷「十大消費品牌」(四) 湘東情攸縣豆腐「上網記」
    株洲傳媒網9月20日訊(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樊菁 張聲偉)細數株洲的食品特產,攸縣的豆腐香乾一定是排得上號的。《攸縣誌》記載,攸縣豆腐在明清時期,就已經譽滿三湘。但一直以來,也只有咱們湖南人有口福吃得到攸縣的豆腐香乾。湘東情食品有限公司這兩年在為一件事情做努力----讓攸縣的鮮豆腐、嫩香乾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飛得更遠。
  • 攸縣香乾香飄京城
    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攸縣香乾參展對接活動,這也是繼攸縣香乾火爆上海世博會之後,首次來到首都北京參展。此次對接活動以「脫貧攻堅、品牌強農」為主題,旨在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做好宣傳推介,促進湖南省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北京和京津冀地區市場有效銜接。對接會上,由攸縣企業---株洲湘東情食品有限公司帶來的攸縣特色產品香乾一亮相,就吸引了廣大客商的注意。
  • 攸縣香乾香飄農博會
    攸縣香乾大獲好評 通訊員供圖本報訊(記者 肖捷 通訊員 左振華)10月30日至11月3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在長沙舉行。其中,我市攸縣組織了22家優質農產品企業參加展覽,產品有腐乳、曬肉、茶油、麻鴨、蠶絲被、臘肉等。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每一屆的農博會怎麼少得了攸縣香乾(豆腐)。此次農博會期間,攸縣專門設立了攸縣香乾(豆腐)展區,並在全縣遴選了10家優質豆腐生產企業集體參展。
  • 川菜大師做出的攸縣香乾啥滋味?
    攸縣香乾是湖南省著名的特色傳統豆製品,它發源於湖南省攸縣境內,因香味濃、口感嫩、韌性足,於2000年前後被引入湘菜菜譜,並迅速發展,現已聞名全國,遠銷北上廣等地。 做豆腐(香乾),用水最重要,攸縣的水質好,極少汙染。攸河上遊的酒埠江,匯入了漕泊禹王洞的天然礦泉水、皮佳洞過濾的陰河水和柏市的溫泉水,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造就了獨一無二的水質。
  • 傳統手藝的攸縣香乾,真的不一般
    攸縣香乾是發源於攸縣境內的一種傳統豆製品,雖非皇家之奢華,卻有鄉土之芬芳。豆香濃鬱、口感滑嫩、韌性足、口味足,是攸縣的招牌美食。與其他香乾相比,攸縣香乾能在全國餐飲界佔據一席之地,必然有其獨特之處:1、水質好水,是有靈性的。
  • 傳統手藝的攸縣香乾,真的不一般!
    攸縣香乾,作為攸縣的招牌美食,從一粒粒黃豆到一片片香乾,將食材柔軟變通,實現了美味的傳承與升華。攸縣:攸縣為湖南省株洲市轄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境內水源豐富,水域面積廣,並且多為河流上遊或者地下水,汙染較少,水質優良。
  • 攸縣香乾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
    攸縣香乾是湘菜系中的特色、攸縣中的招牌、美食裡的佳餚、餐桌上的美味,其雖非皇家之奢華,卻有鄉土之芬芳。
  • 攸縣香乾:餘香不絕的家常菜
    農耕歲月的攸縣香乾 攸縣香乾是湖南省著名的特色傳統豆製品,發源於湖南省攸縣境內,於2000年後被引入湘菜菜譜,並迅速發展,現攸縣香乾隨湘菜聞名全國
  • 「強園區」攸縣南國宏豆香乾:訂單不斷 將做大做強攸縣香乾產業
    2018年1月份掛牌成立的攸縣南國宏豆食品有限公司,是攸縣本土首家依據標準生產工藝新建的豆腐香乾生產企業。經過近1年時間的市場開拓,憑藉攸縣香乾純正的口感和味道,市場訂單不斷。攸縣南國宏豆食品生產基地的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選豆、燒漿、點膏等生產香乾的各個工藝流程上,工人們正忙個不停。
  • 攸縣香乾文化節昨隆重開幕
    株洲傳媒網10月19日訊, 以香乾的品牌,打開一扇窗;以文化的名義,激活一座城。11月18日,攸縣香乾文化節隆重開幕,將舉辦大型文藝晚會、酒埠江4A景區揭牌、投資環境推介、農產品加工展銷會等活動。  攸縣資源豐富,蘊藏煤、鐵、石灰石等礦藏20餘種,是江南最大的億噸級煤田和全國百個重點產煤縣之一。
  • 湖南名菜的攸縣香乾,搭上五花肉鮮嫩美味,做法簡單易學
    攸縣香乾作為湖南的名菜,在湘菜中備受歡迎,那除了去湘菜館吃,能在家裡自己做出美味的攸縣香乾嗎?今天老譚給大家分享攸縣香乾的做法,簡單美味又容易做,很家常的一道菜,下面就和老譚一起來看看吧主要食材:攸縣香乾,五花肉,紅辣椒,青辣椒,大蒜,蒜苗1、將香乾放入已開的水中,進行過水處理
  • 市場難尋「鎘米粉」 攸縣香乾仍熱賣
    不過,由於所產大米中多批次被檢出鎘超標而被市民記住的攸縣,其特產「攸縣香乾」的銷售並未受鎘大米事件的影響,仍是餐館裡的熱銷菜品。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天平糧油批發市場時,不少米粉檔已經開市營業。一家名為「通發糧油麵製品批發部」的經銷商在檔口門前擺出一排米粉、排粉及沙河粉等產品。被問及是否有東莞產的米粉賣,該店老闆邊稱「稍等一下」,邊從裡面拉出來一個大袋子,上面寫著「東莞」兩字。
  • 攸縣香乾最地道的做法,炒一炒就能吃,湖南人熟悉且喜歡的一道菜
    說起攸縣香乾,湖南人最是熟悉了,它是湖南株洲攸縣有名的特色豆製品,細膩嫩滑、富有彈性、且豆香味濃鬱,也是湖南人非常喜歡的一種豆製品。雖然不是湖南人,但每次去湘菜館,炒攸縣香乾是必點的一道菜。隨著冷鏈運輸的發展,我在廣東也能買到正宗的攸縣香乾了。曾聽湘菜廚師說,攸縣香乾最地道的做法,有兩種食材是不能少的,一是肥肉,二是芹菜。因攸縣香乾是素菜且吸油,借豬油的香味,能更好地激發出香乾的味道,使得這道菜更美味。
  • 炎陵白鵝、攸縣香乾、仙都醬板鴨,夠「土」夠「味」
    攸縣香乾:營養豐富的「植物肉」攸縣香乾。 (攸縣宣傳部供圖)著名主持人汪涵曾在散文集《有味》裡說,攸縣特產「神州俏」,而他的排序是「香乾血鴨剁辣椒」。香乾即烘乾的豆腐塊。攸縣豆腐的製作和香乾的加工工藝講究,頗具特色,全過程傳統手工製作。
  • 湖南攸縣香乾文化節助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
    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株洲消息 湖南省株洲攸縣香乾在上海世博會上聞名遐邇,為積極推介攸縣香乾特色品牌,2011年10月18日,攸縣舉辦湖南·酒埠江·攸縣香乾文化節。藉此機會,為了增進攸臺兩地感情,加強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攸縣以縣委、政府的名義邀請了湖南攸縣旅臺同鄉會會長尹金生、會員夏興德,臺灣《湖南文獻》雜誌社經理黃國暉等臺灣知名人士,臺灣益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昌等多位臺灣企業家參加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