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的方式吃「垃圾」薯片,是一種什麼體驗?

2020-12-13 町芒

上期聊完了19款薯片的綜合評價,有町粉們還覺得不過癮,但也有町粉覺得好吃就OK 啦。

好吃有上萬種方式的好吃,但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好吃?到底什麼樣的薯片才能稱得上薯片界的品質擔當,町芒君出馬,一個頂仨。

本期的薯片評測圍繞薯片的執行標準、品質、感官三個維度,綜合評價分析,用數據說話,到底哪款值得町芒君推薦。

19款薯片詳情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町芒10人評測小組獻身脂肪,以身試吃19款薯片後,町芒君綜合執行標準、品質、感官三個維度,實名推薦海太蜂蜜黃油味薯片。

町芒君從執行標準(Standard)+品質(Quality)+感官(Sensory)三個維度綜合評測一款產品,所得出的該款產品的最終指數,即町芒優選指數(DCI),數值越高代表綜合品質越好。

下面是19款薯片的DCI指數

依據19款薯片的DCI指數從高至低排序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接下來就是19款薯片的詳細評測數據,感興趣的町粉們一定要好好看看。

19款薯片的執行標準維度主要從添加劑數量和種類上考慮,先來看下19款薯片的最終標準星級。

依據19款薯片品質星級從高至低排序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19款薯片的添加劑主要集中在香精、調味劑、酸度調節劑、色素等,但都符合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GB2760,因此,町芒君從添加劑數量上對19款薯片進行了標準分析,並按此評級。

整體數據來看,進口品牌薯片的添加劑相對較少;

國產品牌薯片的食品添加劑相對較多,但上好佳「癮」鮮香鹹蛋黃味薯片獨領風騷,只有一款添加劑,表現優異。

薯片的品質包含了包裝、營養及產品性狀等方面,多維度綜合評測才能決出薯片界「出圈者」。

19款薯片的品質星級如下▼

依據19款薯片品質星級從高至低排序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針對薯片的品質評測,我們從包裝、產品性狀、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鈉含量、蛋白質6個維度考量。

我們本次採購的19個薯片樣本中,分為桶裝和袋裝兩種包裝方式。

袋裝薯片共13款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袋裝薯片利用抽真空後充氮氣來達到保鮮的目的,氣越足,產品越不易碎;

但澳洲紅巖蜂蜜醬油雞味薯片充氣少,運輸過程中極容易導致薯片壓碎;

樂吧燒烤味薯片外包裝採用了袋裝,但其內裡添加了固型的託盒,也能起到保護產品的作用。

桶裝薯片共6款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19款中有6款選擇了桶裝,桶裝薯片能很好的起到緩衝作用,不僅在運輸中防衝撞擠壓,還能保護薯片性狀完好。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其中,好麗友薯願香烤原味和樂吧燒烤味兩款薯片保持了薯片的完整性狀,切面完整;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上圖中的7款薯片切面完整圓潤,但存在薯片輕微破碎現象;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上述這6款薯片外觀性狀不一、油大,且部分存在焦邊現象;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剩餘這4款薯片都太油,且大小不一、破碎較多,薯片製作過程中出現較多焦糊現象。

吃薯片是萬萬躲不開熱量這個問題,町芒君統計了19款薯片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用事實告訴你,薯片進嘴的那一刻,就可能已經離「瘦」越來越遠了。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19款薯片的脂肪和碳水含量都特別高,上好佳「癮」鮮香鹹蛋黃味薯片的脂肪含量達到了41.6g/100g,吃一口薯片,近一半都是脂肪是啥感覺,你吃吃試試?

依據19款薯片鈉含量從低至高排序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雖然說鈉含量都沒有到「爆表」的程度,但町芒君還是建議大家選擇低鈉產品哦,好身體也要從「吃」下手。

點擊大圖查看高清大圖

簡直了,所有薯片的蛋白質含量都低的可憐。

Kernes克恩茲黑胡椒味木薯片的蛋白質竟然低到0g/100g,吃薯片再也不能厚著臉皮安慰自己說它至少含有蛋白質了,只有唯胖不破了。

何以解憂,唯有吃了再吃。

19款薯片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官評測來了,町芒君摩拳擦掌等待這一刻很久了。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上好佳經典款口味,薯片大小均勻,調料較多,焦糊味,片小,吃起來酥脆。

片薄且脆,黃油芝士味濃鬱,鹹甜適中,入口順滑,贊!

木薯片的口感沒有薯片脆,邊緣焦化,鹹淡適中,吃起來有些硬。

切片完整均勻,口感焦脆,沒有明顯調料味,老少皆宜,好吃。

薯片大、硬、厚,口感紮實,比較油,微辣,調料味較重。

脆、硬、迷迭香的調料味很重,部分薯片邊緣有焦化現象,但迷迭香的味道部分人無法接受。

薯片較厚且大,吃起來酥脆,調料味重,微辣,薯片大小均勻。

薯片厚且大, 切片均勻,酥脆,吃起來無明顯鹹味,後味微甜,微微焦香味。

酥脆,吃起來有燒烤味,薯片大小適中,焦香微辣。

原始薯片味,片薄,口感酥脆,性狀大小不一,微油。

無調料味,無鹹味,入口酥,後味甜,適合清淡口味追求者。

薯片碎而小,油乎乎的表面灑滿調料,口感酥脆,但吃起來有一種油脂不新鮮的味道。

薯片較厚,但大小不均,吃起來味道不新鮮,芥末味太重,味道嗆鼻,辣。

薯片薄、脆、硬,洋蔥粉味道大, 有奶酪味,吃後洋蔥味道濃鬱。

19款中外形最突出的,非油炸,薯片厚、硬,外形像餅乾,蔥香燒烤味,最不像薯片的薯片。

薯片大,切面均勻,鹹淡適中,口感酥脆,後味微甜,老少皆宜款。

薯片焦化現象嚴重,薯片大且有起泡現象,油膩,薯片吃起來較硬。

乳黃色薯片,酥脆,片大且切片完整,表面無調料,有些油,澱粉含量高。

不知道它是怎麼在網上火的,薯片碎且有焦化現象,吃起來有一種廉價調料味,鹹、辣,味道衝鼻,毫無蛋黃味。

依據單價從低到高排序

為方便對比,19款薯片統一換算成50g的價格

點擊大圖查看高清大圖

果然,跨洋而來的薯片們價格普遍偏高,其中價格最高的是海太蜂蜜黃油味薯片,它也是我們的推薦款,關鍵是它不僅品質好,而且還好吃啊啊啊啊啊,町芒君拿命都在推薦!

雖然都知道薯片它高熱量,但膨化食品和碳水給人帶來的多巴胺就是這樣無法取代。(但,薯片好吃也不要多吃,長肉還是小事,心血管和血壓一旦出了問題,得不償失),還多說什麼,衝去買海太薯片啊!!!

相關焦點

  • 科學地吃「垃圾」薯片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談到上一期19個薯片的綜合評價後,有人町粉覺得不滿意,但有人町粉覺得好吃OK。品嘗美味的方法有成千上萬種,但真正美味的是什麼呢?最終,什麼樣的薯片才可以稱得上是薯片行業的質量責任,町芒君出來,一前三名。
  • 到底哪些食物是真正的「垃圾食品」?不是漢堡薯片,而是這種方式
    「垃圾食品」是近幾十年非常熱門的詞,隨著各大機構公布的垃圾食品榜單,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有的人甚至會把所有小吃零食都列為是垃圾食品。可現實生活中,依舊有很多人在問:到底哪些食物是真正的「垃圾食品」?漢堡薯片是不是垃圾食品?漢堡、薯片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吃,除此以外,還有人會涉及薯條、餅乾、方便麵、火腿腸等等。根據不完全統計,從高到低排列,分別為薯片(薯條)、辣條、油炸食品、漢堡、方便麵、碳酸飲料。然而這些人們給的定義,並不能詮釋垃圾食品。
  • 闢謠:漢堡、薯片、炸雞都不是真的垃圾食品,終於可以放心吃了?
    大家不要光看頭不看尾,尤其是漢堡、薯片、炸雞在人們心目中是典型的垃圾食品。然而後被世界衛生組織闢謠,這些並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或者是健康吃也是很好的食物。漢堡如何健康吃?比光吃精白米麵,要多出蔬菜、蛋類、肉類,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漢堡中的醬料熱量較高,尤其是沙拉醬,從某品牌沙拉醬每百克的熱量上來看能夠達到475千卡,幾乎是一小碗米飯的4~5倍了。
  • 喜歡吃薯片,又怕垃圾食品?教你自製薯片,香、脆又健康!
    我想很多喜歡吃零食的朋友,家裡一定都藏著一些薯片吧?但是,薯片經常都會被人定義為「垃圾食品」,所以不喜歡吃薯片的人,經常都會勸喜歡吃的人:「別再吃垃圾食品了。」其實薯片的原料就是土豆和調味料,只是因為外面買的薯片都是用馬鈴薯粉做的,當然免不了還有各種添加劑,所以外面購買的薯片也叫「膨化食品」,但是今天蘿媽教大家製作一款薯片,那絕對是健康的,因為蘿媽做的薯片做的都是貨真價實的土豆製作,而非用澱粉製成的。
  • 胖小夥試吃樂事新口味薯片,四種口味混合在一起吃是種什麼體驗?
    畢竟現在的時代和以前完全不一樣,比如以前有很多薯片可以吃,但是現在薯片的種類更加多,多到吃不完,甚至有一些的口味都是意想不到的,每次看到新出的口味都會被震驚到,不知道你吃過什麼奇葩口味的薯片?胖小夥試吃樂事新口味薯片,四種口味混合在一起吃是種什麼體驗?
  • 薯片大小都一樣是什麼原因?原來薯片都是用「它」來製作的!
    薯片大小都一樣是什麼原因?原來薯片都是用「它」來製作的!薯片幾乎沒有年輕人或者小孩沒吃過吧,尤其是女孩子們,嘴裡吵著要減肥但是還是她們吃的最多!每次去超市小編的女朋友直接奔零食區開始瘋狂掃蕩,每種不同的口味都需要嘗一嘗。
  • 從來不吃「致癌」薯片的你,真的避開垃圾食品了嗎?
    /圖片來源於微博/  其實,即使沒有致癌物的風險,薯片在許多人心目中也屬於有害健康的「垃圾食品」。如何分辨「垃圾食品」?為什麼「垃圾食品」那麼難拒絕?忍不住吃了「垃圾食品」,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什麼是「垃圾食品」?  什麼是「垃圾食品」?有人認為泡麵是「垃圾食品」,因為沒有營養。
  • 吃了20年薯片,才知道薯片是這樣做出來的!
    金黃的色澤,卜卜脆的口感,五花八門的口味,薯片自誕生以來廣受歡迎,甚至成為世界公認的零食標配。一顆普通的土豆,到底經歷了什麼,才能變成引起味蕾共鳴的薯片呢?今天我們一起跟著BBC紀錄片《造物工廠》的鏡頭,走進超級薯片工廠一探究竟。「 一、鬼知道薯片經歷了什麼」單是英國境內,就有230多種土豆,但並不是所有的土豆,都適合拿來做薯片的。
  • 大班科學教案:垃圾有用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垃圾有用嗎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價值,學習區分垃圾的種類。
  • 超市裡的薯片是用什麼做的?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被騙這麼多年
    ,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把薯片稱之為是垃圾食品,當然也有人為了使用過多的垃圾食品,就會選擇自己在家裡面製作薯片,那麼你知道廠家裡面的薯片是怎麼製作的嗎?超市裡的薯片是用什麼做的?看到製作過程後,網友:被騙這麼多年。相信大家都是有體會的,我們自己在家裡面製作出來的股票和廠家裡面製作出來的薯片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我們自己在家裡面製作出來的數票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吃起來也是會更加的放心,而且所選用的食材就是用土豆製作而成的,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薯片是用土豆製作而成的,實際真的如此嗎?
  • 薯片竟也能如此高逼格!原來這才是薯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2、將薯片捏碎,把雞肉放入薯片中,使雞肉表面均勻得裹上薯片屑。3、放入烤盤然後在雞肉上面淋點油,或者在錫紙上刷點油再放入雞肉都可以。4、180度12-15分鐘就好了,上面擠上番茄醬一定要趁熱吃。2、所有切好的材料放入一隻大碗,用沙拉醬加一段青芥末拌勻。(用酸奶也可以喲~)3、用勺子把沙拉舀到薯片上,放一隻蝦仁裝飾。完成!做好後就可以咔咔拍照啦,這款真的超級受歡迎!!看看大家做出來的效果都是怎樣的☟
  • 真正的「垃圾食品」被公布,泡麵薯片不算啥,全吃過進來挨打!
    而人們明明知道那些食物吃下去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可是還是沒辦法管住自己的嘴。市面上有很多垃圾食品,而有的人以為垃圾食品就是泡麵、薯片之類的,事實上這些都是小兒科,真正的「垃圾食品」被公布,全吃過的快來挨打!第一種是烤肉腸,還有玉米烤腸和脆骨烤腸,它們都是同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烤腸就遍布全國各地,不管是在哪裡都有它的身影。
  • 薯片試吃報告
    同一樣食品,當你可以買到不同牌子的多種產品時,比較也可以成為一種樂趣。然而,這種比較通常只能停留在查看包裝和價格上。比如薯片,一次買上十幾袋挨個兒嘗?估計錢包和舌頭都受不了。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薯片裡被檢出致癌物超標,薯片不能吃了
    薯片是不是也不能吃了?丙烯醯胺是什麼?它有限量的法規或標準嗎丙烯醯胺是一種在工業上應用非常廣泛的物質,主要用於合成一些高分子材料。大家之所以擔心丙烯醯胺吃了有害,主要因為它是一種潛在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後將它定位為2A類致癌物。不過,這個2A類致癌物的含義,指的是可能對動物致癌,但沒有證據會對人體致癌。
  • 垃圾食品——一場科學家精心鑽研讓你上癮的陰謀
    薯片?炸雞?漢堡?薯條?這些詞是否勾起了你內心強烈的渴望和那一絲絲極力掩飾的愧疚?你是否曾經打開一包薯片,手便不受控制一般的一次次將薯片送進嘴裡,直到最後拿起薯片包裝,將最後一點殘渣倒到嘴裡?你是否一口狠狠咬下一個巨無霸漢堡,然後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從舌尖一直到腳底的電流,全身充滿了快感和滿足?
  • 莫將方便食品汙名化:將方便麵視為垃圾食品不科學
    將方便麵視為垃圾食品不科學  「沒有所謂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食物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鍾凱坦言,新鮮食物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在無法獲得新鮮食物的環境下,方便麵仍然是一種好的選擇,既能迅速解決人的溫飽問題,還能保證基本的食品安全。  鍾凱分析說,從食品本身來看,並沒有垃圾食品和非垃圾食品之分。
  • 這些怪味薯片,你吃過一種算我輸
    隨著食品工業的進步,薯片的種類也變得多了起來,從最初的原味,到如今的蜂蜜巧克力味等,薯片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滋潤著每一個忠於它的吃貨。當吃膩了平常的味道,想換換口味嘗嘗鮮?入口後先是淡淡的奶香、然後感受到些許酸味,一口咬下去,咯吱咯吱的酥脆充斥口腔,吃的停不下來。
  • 健康頭條|薯片有「毒」?都知道是垃圾食品,我們為何欲罷不能?
    沒有薯片,刷劇、看球、打遊戲就沒有了靈魂,所以,它不只是一種食品,它還是一種情懷。可是,這款「情懷」經常有「毒」,很多人又很難「戒斷」,你知道為什麼嗎?日前,晶報APP就報導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市面上77款預先及非預先包裝薯片、蝦條等零食樣本,超九成檢出丙烯醯胺。
  • 首都科學講堂第643期《它到底是哪種垃圾?——垃圾分類、處理與...
    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北京科學中心堅持「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線」,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和應急科普,切實做好知識普及和引導科學防控等工作。本期首都科學講堂使用科學加APP、騰訊新聞客戶端、新浪科技客戶端、一直播APP等平臺開展直播,採用「直播+錄播」雙管齊下的新穎方式,讓公眾足不出戶,也能獲得最權威、最前沿的科普內容和資訊。
  • 15分鐘「吃」下100公斤垃圾 徐匯區虹梅街道巧用神器讓餐廚垃圾不...
    圖說:「吃」餐廚垃圾的「神器」。袁瑋攝  記者今天在徐匯區虹梅街道市民環保體驗中心看到一個「神器」,100公斤的一箱餐廚垃圾「吃」下去後,15分鐘左右,這些溼垃圾就分解出水、油和渣,垃圾減量70%到85%。因為加入了一種複合微生物製劑,分解出來的東西不僅沒有一絲異味,而且可以再利用做肥料、生物柴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