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畫畫,法國最偉大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畫像欣賞

2020-12-23 白天畫畫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法國的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1804年11月6日,拿破崙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執政時期,對內鎮壓反動勢力叛亂,頒布《拿破崙法典》,完善世界法律體系,奠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率軍五破反法聯盟,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沉重打擊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法國大革命成果

多次對外擴張,發動拿破崙戰爭,成為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保護者、瑞士聯邦仲裁者、法蘭西帝國殖民領主(包含各法國殖民地、荷蘭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歐洲除英國外,其餘各國均向拿破崙臣服或結盟,形成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1814年,拿破崙退位,被流放至厄爾巴島。

。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1821年5月5日,病逝於聖赫倫那島。1840年,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拿破崙,歐洲史上最傳奇的人物之一,從打炮小兵,一路走向歐洲之王。

他一生曾指揮過 60 多次重要戰役,在義大利,他 曾創造過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蹟。在奧斯特裡茨,他的指揮藝術爐火純青, 整個戰局的變化完全存於一人胸中,其計算之精確有如操縱一次沙盤演習。

他首創了以營為單位的戰術隊形,使步、炮、騎各種兵種配合得天衣無縫, 他是運動戰的專家,是閃電戰的鼻祖。但在包岑、德勒斯登、萊比錫以及滑 鐵盧卻又難以置信地丟掉了這一切戰術特長,對保守的中世紀戰法情有獨 鍾。在幾乎所有的問題上,他的戰略眼光都是出類拔革的,但卻讓庇里牛斯山的皚皚白雪搞得頭昏目眩,犯了兩線作戰的兵家大忌。

他曾發動過多次侵略戰爭, 奪去了上百萬人的生命。在一切外交場合,他總抱著恫嚇和欺詐的信條,翻 雲覆雨。然而,他卻似乎又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他把法國從斷頭機的沖天血 腥下猛拉回來,致力於國內各階級的和解,他熱愛士兵,熱愛農民。

他是一 個無所畏懼的戰士,但對人民的意願卻有著深深的敬畏。他寧可讓他心愛的 軍隊遭受滅頂之災,也不願在萊比錫郊區縱火,為的是不使平民受到傷害。 他對敵人有時也是寬宏大量的,即使對那些一心想要致他於死地的人也是如 此。

他寧可讓他心愛的 軍隊遭受滅頂之災,也不願在萊比錫郊區縱火,為的是不使平民受到傷害。 他對敵人有時也是寬宏大量的,即使對那些一心想要致他於死地的人也是如 此。他不忘記朋友,不吝惜金錢,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從他那裡得到過慷慨的 幫助。

他囚禁了教皇,把教會變成了俗不可耐的政 治工具,把法國的詩歌和文學變成了阿詼奉承的鼓譟,把教育綁架到軍國主 義的戰車之上,把歐洲及至東方的藝術品掠回巴黎裝飾他那自鳴得意的徵服 業績。

然而,他卻是一位法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他以無與倫比的才華造就了人類法制史上嘆為觀止的《拿破倫法典》。他鼓勵科學研究,激勵詩人們 的靈感。他與蒙日、拉普拉斯等當代最傑出的科學家成為交情深厚的朋友。

他趕走了多情善感的斯塔埃爾夫人,卻贏得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歌德的 衷心愛戴。他對埃及的短暫徵服,卻帶來了埃及文化奇蹟般的復興。

他一生視權力為永恆情人,在江山 與美人之間,他無疑會選擇前者。他對婦女多少存有偏見,他曾與眾多的女 人尋歡作樂,追求感官的愉悅。

他曾把整個歐洲大陸踩在腳下,曾讓歐洲 所有的反對勢力在自己面前慄慄發抖。然而,他死時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卻是 一個受難者的形象,留下了一個曾因盜取自由之火而被鎖在南半球一葉孤島 上的現代普羅米修神話,贏得了億萬人的傾盆淚雨!

他發動了霧月政變,從大革命的廢墟中拎起了皇冠,恢復了世襲制度,等級制度。

他為共和政體籤署了死刑執行令,把議會 變成自己任意操縱的木偶,把輿論改造成只會餡媚的喉舌。

他處死了無辜的 當甘公爵,把愛慕自由斯埃子夫人趕到了白雪飄飛的俄羅斯草原。

然而,他 卻讓歐洲所有的專制君主整夜做惡夢。在他們看來,他是「大革命的化身」, 是封建貴族和僧侶特權的死敵。

他把一次次戰爭強加在歐洲、非洲和亞洲人 民的身上,徵服的足跡幾乎遍布歐洲,甚至一直延伸到埃及、阿拉伯半島和 拉丁美洲,使許多民族的自尊飽受踐踏。

然而,他卻喚起西班牙、義大利、 瑞士人民的民主意識,點燃了德意志民族的復興之火,使分離的義大利人民 意識到自己原本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他真誠地愛護那些被徵服的人民, 希望波蘭、瑞士、薩克森能夠形成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他試圖廢除俄羅斯 野蠻的農奴制度,他曾預言義大利終將成為一個偉大而統一的國家,羅馬將 成為她的首都。

相關焦點

  • 科西嘉島:因拿破崙皇帝聞名於世
    拿破崙曾經說他能從大海聞出科西嘉的味道。長青的黃色花朵的味道、薄荷、桃金孃和無處不在的松樹。阿雅克肖是一座平凡的省城,它有黃金沙灘、許多餐廳,海邊停泊的船隻將駛向義大利或法國,更別忘了染紅地中海的落日美景。在它蠟筆色調的歷史老城裡,到處都是咖啡館,讓人感受到幾分蔚藍海岸和義大利的味道。水邊的步道上白天裡都是沙灘上玩水的人,夜晚則是派對的人士。
  • 《拿破崙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濃縮300年法國歷史
    《拿破崙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立體書封皇帝並非拿破崙最榮耀的身份,波拿巴才是拿破崙基金會官方認證,波拿巴家族300年興衰史群體傳記,拿破崙基金會主管15年潛心研究,揭秘波拿巴家族17個叛逆成員的榮耀歷史【基本信息】    書名:《拿破崙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外文書名:La saga
  • 詳解法國歷史:拿破崙波拿巴時代,帝國的建立
    拿破崙帝國建立。他被稱為是歐洲的戰爭之神。也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捍衛者,還有人視他為革命成果的踐踏者,更有人將它視為歐洲人民的解放者和侵略者,他就是被後人爭議不斷崇拜不止的名人拿破崙波拿巴。他是法蘭西帝國的締造者,同時也是帝國的葬送者,因此,法蘭西第一帝國又有拿破崙第一帝國之稱。
  • 普法戰爭前夜的歐洲:路易·波拿巴與他的「偉大法蘭西」
    賦予1860年代的法蘭西「戰略」主導者的觀感,使其成為「歐洲的仲裁者」的正是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也就是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三世那野心勃勃的帝國體制。路易-拿破崙生於1808年,滑鐵盧戰役之後,他承受了與波拿巴家族所有成員一樣的命運。復闢的波旁王族禁止波拿巴家族的成員在法國居住,因為擔心包括路易-拿破崙在內的家族成員圖謀重建拿破崙王朝。
  • 拿破崙死了30年,其侄子還憑藉他的威望成為法國皇帝
    1815年,當拿破崙被趕下皇帝寶座時,路易·拿破崙才7歲。路易·拿破崙沒有嘗到拿破崙當皇帝的好處,卻因為拿破崙退位而流亡國外,在普魯士、瑞士等國流浪。1830年,22歲的路易·拿破崙在瑞士參軍,成為了一名炮兵軍官,後來又加入瑞士國籍。路易·拿破崙沒有遺傳波拿巴家族的軍事才能基因,軍事才能乏善可陳,卻頗具政治頭腦。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今天是2020年8月15日,251年前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波拿巴出生在科西嘉島西南部阿雅克修,拿破崙家族是在16世紀時從義大利託斯卡納地區搬到科西嘉島(圖為阿雅克修的拿破崙雕像)就在拿破崙出生的1769年,法國正式佔領了這個被熱那亞共和國統治了近500年的地中海第四大島嶼。
  • 拿破崙三世登基成為法蘭西人民皇帝
    拿破崙三世的名字叫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他們家都姓波拿巴,因為波拿巴家族出了個名人拿破崙,大家就特別以拿破崙為榮,所以全家的名字中都有拿破崙。拿破崙三世的大哥叫拿破崙路易波拿巴,那意思是得讓人知道咱是拿破崙家的孩子。
  • 復闢拿破崙王朝,拿破崙三世在執政期都做了些什麼
    對一個又一個王失望的法國民眾希望能有以為完全代表自己利益的總統出來執政,於是經過議會大選,路易波拿巴被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他就是後來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總統獨掌大權但是心懷皇帝夢的路易波拿巴在登上總統寶座後發現自己事事被議會挾制,不甘心的拿破崙時刻在思考如何獨掌大權
  • 拿破崙的家族被稱為波拿巴家族,但是他的兒子為什麼叫拿破崙二世
    拿破崙的家族被稱為波拿巴家族,但是他的兒子為什麼叫拿破崙二世拿破崙家族是個特例,之前的路易x世之類的稱號全部都是國王自己的名字。路易十四就真的是法國歷史上第十四個叫路易的國王。在中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是他爸也叫路易(路易十三)。這種幾代人一個名字的事情在歐洲很常見。歷史上第一個路易是查理曼的兒子」虔誠者「路易,路易十四前最有名的路易是路易九世,被法國人尊稱為」聖路易「(他在路易十四之前被認為是法國最完美的國王)。
  • 戰神拿破崙:拿破崙家族成員
    瑪麗亞·波利娜·波拿巴(1780—1825),拿破崙最寵愛的妹妹。原名卡洛塔,後來嫁給義大利王子卡米洛·菲利普·洛德維科·鮑格才。卡洛琳·波拿巴(1782—1839),原名瑪麗亞·安娜西塔,與喬希姆·繆拉結婚。繆拉1804年任法國元帥,1808—1815年被封為那不勒斯國王,其稱號是喬希姆一世·拿破崙。
  • 從王子總統到皇帝:路易·波拿巴如何走上法國皇位?
    路易·拿破崙是拿破崙皇帝弟弟的兒子——他曾被任命為荷蘭國王,母親是拿破崙妻子約瑟芬的繼女奧坦絲。奧坦絲有一大波外遇,曾生下一個私生子。當他還小時,他就在杜伊勒裡宮玩耍,是叔叔的掌上明珠。波旁王朝復闢後,奧坦絲流亡國外,她帶著兒子住在瑞士的一處城堡,那裡成為波拿巴主義者的巢穴。他對母親言聽計從,性格溫順討喜,慣於慵懶的生活。
  • 乾隆皇帝和拿破崙是同時代的人,不知你作何感想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胖子查理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對內他多次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
  • 拿破崙墓疑葬他人 史學家:屍體與畫像不符
    屍體與畫像不符;法歷史學家懷疑英國人毒殺了拿破崙    法國巴黎榮譽軍人院內安葬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是否真為本人,迄今眾說紛紜。近日,法國史學家在一幅拿破崙肖像畫上找到線索,再次提出這個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質疑拿破崙墓內遺體並非 本人。     歷史學家懷疑遺體身份     22日據英國媒體報導,引發疑雲的是拿破崙在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貝勒羅豐」號上的畫像,由查爾斯·洛克·伊斯特萊克創作,目前在位於倫敦格林威治的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展出。
  • 拿破崙三世有何功績能讓法國人投票支持他做皇帝?
    既然是共和國,自然要跟過去的王朝和帝國有所區分,因此路易·波拿巴這種前朝遺老自然是不受官方歡迎的。作為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在他叔叔的政權倒臺後就流亡國外,輾轉瑞士、英國,還曾回到法國被關進監獄,然後又逃脫。期間他也曾寫書歌頌叔叔的功績,表示自己要做一個進步的領導者,贏得了一定的名聲。但要說他當時的功績,可以說幾乎為零的。
  • 七個小矮人:300年拿破崙家族的那些優秀人物
    溫斯頓-邱吉爾曾說,拿破崙是自愷撒以來歐洲最偉大的實幹家。對於國人來說,印象尤深的是他的那句話:中國是頭睡獅,當它醒來時,會震撼世界。 矮子、皇帝、暴發戶、天才軍事家……貼在拿破崙身上的有很多標籤,當這些標籤組合起來,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寒微起步的野心家。但自他之後,他的家族位列歐洲最為顯赫的望族之一,與羅曼諾夫、哈布斯堡、溫莎等家族不相上下。波拿巴家族湧現出了兩個皇帝、三個國王、一個王后、兩個反叛的親王、美國的司法部長、「二戰」抵抗運動的英雄。
  • 貝多芬的遺產︱《「英雄」交響曲》:寫給拿破崙
    雖然梅勒不是一位偉大的畫家,但是他敏銳地觀察到 這位模特既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位剛剛出現的偶像和一段新誕生的神話。這是貝多芬自己最喜歡的肖像,和祖父的肖像一樣,他一直保存著它:兩個理想和現實中的音樂家。1803年冬天到來時,貝多芬致力於完成《「波拿巴」交響曲》並探索它在「新路」上新的開闢。
  • 《拿破崙大帝》
    拿破崙 波拿巴度過了較所有世人的最不同尋常的一生。從1795年10月時掃蕩巴黎街頭造反者的年輕炮兵軍官,到1815年6月由於嚴重的指揮失誤而遭遇滑鐵盧之敗,他在短短二十年之內成功改造了法國和歐洲。
  • 對於拿破崙來說,讓教皇來到巴黎為他加冕具有重大意義
    對於拿破崙來說,讓教皇來到巴黎為他加冕具有重大意義。拿破崙已經取得了軍事上的很多偉大勝利,可任何一次勝利都無法與教皇為他加冕相比擬。拿破崙要以教會的批准和支援來鞏固波拿巴王朝,這樣,流亡的保王黨人有可能不再為他們那從未加冕的路易國王賣命了,而且教皇為之加冕是向世界證明:波拿巴王朝得到了梵蒂岡的支持。拿破崙公開向人宣稱:「一千年前,羅馬教皇親自為查理大帝加冕現在我要像查理大帝那樣,成為西方的皇帝。我現在所繼承的不是法國國王的遺產,而是查理大帝的遺產。」
  • 從法國元帥到公眾之敵——十八世紀英國諷刺漫畫中的拿破崙
    說起拿破崙,我們會想到很多。比如法國大革命的主導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打破歐洲無敵手的常勝將軍。他有很多名言軼事,最廣為流傳的是他那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曾敗於滑鐵盧,他也曾遠徵沙俄失敗。後世的人對他褒貶不一,軍事家、革命家又或者是獨裁者、暴君。
  • 史上最霸氣的5句話!句句誅心,拿破崙不敢入侵中國因為這句話!
    凱撒大帝第一、「突如其來的死,是最好的死法」這句話出自於凱撒大帝,不少人也經常把他跟咱們中國的秦始皇相媲美,凱撒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軍事將領,他用兵很神,時常是出其不意他曾經以23000人的貧民軍隊,用超高的戰術安排一舉擊潰了54000人的貴族軍團,而成就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戰。很多人將他看做是羅馬帝國的首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