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拿破崙,我們會想到很多。比如法國大革命的主導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打破歐洲無敵手的常勝將軍。他有很多名言軼事,最廣為流傳的是他那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曾敗於滑鐵盧,他也曾遠徵沙俄失敗。後世的人對他褒貶不一,軍事家、革命家又或者是獨裁者、暴君。
不僅在平民中他的形象很不一致,在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形象不一。據說貝多芬就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為拿破崙創作了一首交響曲,命名為《英雄》。後來拿破崙當了皇帝,他又憤而毀了手稿。除了音樂家,他在漫畫家的作品裡也時而高大,時而卑賤。那麼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評價和印象卻又大相逕庭呢?
一、 拿破崙的生平
公元1769年,拿破崙.波拿巴出生於義大利的科西嘉島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為他取名拿破崙,意為獅子。年少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很喜歡數學、歷史和政治,並有優秀的學習成績。
1784年,他進入巴黎軍官學校學習,專業是炮兵。據記載,他是第一個在巴黎軍官學校獲得學位的科西嘉人。畢業後,正好遇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因為他軍事才能出眾,1796年,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國軍隊總司令(義大利方面軍),由此他開始展現天才般的軍事才華。他帶兵越過阿爾卑斯山,騎兵衝殺火炮協助,輕鬆打敗了奧地利和薩丁尼亞的聯軍,迫使奧地利軍一萬八千人投降,並把比利時割給了法國,義大利也臣服,在義大利建立了共和體制。
這個時候的拿破崙威望很高,法國民眾都把他當作英雄,共和革命的先驅和領導者。他並不滿足,於是發動了對埃及的戰爭。他在亞歷山大港以僅僅兩萬的兵力打敗對方十萬大軍。這場戰爭,他才損失了三百人。此時歐洲反法同盟形成雛形,拿破崙準備趕回巴黎。
1799年10月,法國民眾認為救星回來了,全都夾道歡迎拿破崙。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政變的當天晚上就由拿破崙下令起草《拿破崙法典》,基本上採納法國大革命提出的合理原則。民法典在兩個多世紀後的法國經久不衰。法典對歐洲諸國的立法有重要影響,成為歐洲後世制定法律的藍本。
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加冕為皇帝,號稱拿破崙一世。歐洲一直以來都是政教合一,一般新王即位都是由教皇為其加冕,而他因為深得民心,武力又強,自己為自己加冕。
二、 拿破崙的雙面形象
1805年,法國和英國發生海戰,由於拿破崙在海戰領域並不精通,再加上英國艦隊的強大,法國失敗。英國為了自衛,和英國以及奧地利結成反法同盟,使得拿破崙放棄攻打英國的計劃。
然而拿破崙並不懼怕,於12月以七萬兵力再次擊敗反法聯盟,這次戰役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沙皇都親臨了戰場,仍不敵拿破崙。拿破崙迎來了自己的人生頂峰。
在拿破崙宮廷畫師雅克路易的畫作中,拿破崙身騎白馬,氣勢高昂地跨越了阿爾卑斯山,其戰神之姿,仿佛世界盡在腳下。拿破崙自己看了也很滿意,形象確實英俊瀟灑,戰無不勝。
但是,當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了《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又名英雄交響曲)的標題頁,並氣憤地說:"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可見當時的拿破崙已經是雙面的形象了。
後來歐洲各國又陸續組成反法同盟都被粉碎,法蘭西第一帝國達到鼎盛。拿破崙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歐洲霸主,與凱撒大帝、亞歷山大大帝的榮耀並肩。
這個時候的歐洲,除了沙俄,大部分領土均落到了拿破崙手中。拿破崙並沒有停下,他認為只有拿下俄國,才能使英國懼怕,繼而徵服英國。1812年,他發動各國大軍約60萬遠徵俄羅斯,一路上無堅不摧,勢如破竹,直逼莫斯科。
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會出城投降,萬萬沒想到俄羅斯人一把火燒了全城所有物資,只留下一座空城。俄羅斯冬季天寒地凍,再加上國土面積廣大,法軍物資補給嚴重不足、兵力分散,俄軍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俄法局勢陡然逆轉,法國士兵或戰死或凍死或凍死,士氣頹然,最後生還的不到3萬人。
此次遠徵,法國元氣大傷。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意圖徹底壓制拿破崙,消滅法蘭西的軍隊。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佔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隨後拿破崙本人寫過退位書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爾巴島上。後來雖然他又回到巴黎,再次主政,也僅百日而已。
再後來,我們知道英國的威靈頓將軍率領第七次反法同盟軍在滑鐵盧打敗了拿破崙並把他流放到了聖赫倫那島,幾年後,悽慘離世。
三、 拿破崙在漫畫中的形象
在被流放孤島的最後歲月裡,拿破崙曾說,"我準備成為宣傳小冊子作者的攻擊對象。"果不其然,英國畫家大量揭露和諷刺拿破崙的漫畫。每當拿破崙的宮廷畫師用畫作彰顯自己的風採時,英國漫畫家吉爾萊總會奉上一幅同題材的諷刺漫畫,予以反擊。
與英國詼諧狠辣的漫畫相比,歐洲其他國家的漫畫就很一般了。法國的畫家很少創作諷刺漫畫。拿破崙稱帝之前,法國的輿論都是一邊倒地讚揚拿破崙。而在政變之後,拿破崙極其注重控制輿論,漫畫家隨之失聲。
然而仍有諷刺拿破崙稱帝的漫畫流傳下來。1802年,《第一執政官》的漫畫現世,漫畫家把拿破崙畫成一位魔術師,後臺人員正幫他準備皇帝寶座。雖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這幅畫還是很快就被全部收走,作者也因被政府通緝而銷聲匿跡。
在拿破崙數年遠徵中,各國民眾的反應各不相同,但是本國的畫家都創作了相關的漫畫作品,以表示強烈的厭戰心理。拿破崙雖然對這些漫畫很是不滿,但也無法全部銷毀。
結語
拿破崙的一生精彩之至,有人說他是革命英雄,也有人說他是獨裁者,有人為他創作雄姿英發的肖像,也有人為他創作醜惡嘴臉的漫畫。他曾讓歐洲所有國家震顫,也曾被流放到孤島。
直到現在,提起拿破崙,都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帶給了法蘭西在歐洲的無上榮耀,也讓法國成為其他國家的眾矢之的。很多人讚美他,歡迎他。也有很多人,討厭他,反抗他。可是他就是他,古往今來,有且只有一個拿破崙.波拿巴。沒有人可以複製,模仿或者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