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元帥到公眾之敵——十八世紀英國諷刺漫畫中的拿破崙

2020-12-22 千陌笙語

說起拿破崙,我們會想到很多。比如法國大革命的主導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打破歐洲無敵手的常勝將軍。他有很多名言軼事,最廣為流傳的是他那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曾敗於滑鐵盧,他也曾遠徵沙俄失敗。後世的人對他褒貶不一,軍事家、革命家又或者是獨裁者、暴君。

貝多芬,拿破崙的粉絲,曾為其創作《英

不僅在平民中他的形象很不一致,在藝術家的作品裡也形象不一。據說貝多芬就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為拿破崙創作了一首交響曲,命名為《英雄》。後來拿破崙當了皇帝,他又憤而毀了手稿。除了音樂家,他在漫畫家的作品裡也時而高大,時而卑賤。那麼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評價和印象卻又大相逕庭呢?

一、 拿破崙的生平

公元1769年,拿破崙.波拿巴出生於義大利的科西嘉島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為他取名拿破崙,意為獅子。年少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很喜歡數學、歷史和政治,並有優秀的學習成績。

1784年,他進入巴黎軍官學校學習,專業是炮兵。據記載,他是第一個在巴黎軍官學校獲得學位的科西嘉人。畢業後,正好遇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因為他軍事才能出眾,1796年,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國軍隊總司令(義大利方面軍),由此他開始展現天才般的軍事才華。他帶兵越過阿爾卑斯山,騎兵衝殺火炮協助,輕鬆打敗了奧地利和薩丁尼亞的聯軍,迫使奧地利軍一萬八千人投降,並把比利時割給了法國,義大利也臣服,在義大利建立了共和體制。

拿破崙跨越阿爾卑斯山

這個時候的拿破崙威望很高,法國民眾都把他當作英雄,共和革命的先驅和領導者。他並不滿足,於是發動了對埃及的戰爭。他在亞歷山大港以僅僅兩萬的兵力打敗對方十萬大軍。這場戰爭,他才損失了三百人。此時歐洲反法同盟形成雛形,拿破崙準備趕回巴黎。

1799年10月,法國民眾認為救星回來了,全都夾道歡迎拿破崙。11月9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政變的當天晚上就由拿破崙下令起草《拿破崙法典》,基本上採納法國大革命提出的合理原則。民法典在兩個多世紀後的法國經久不衰。法典對歐洲諸國的立法有重要影響,成為歐洲後世制定法律的藍本。

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加冕為皇帝,號稱拿破崙一世。歐洲一直以來都是政教合一,一般新王即位都是由教皇為其加冕,而他因為深得民心,武力又強,自己為自己加冕。

拿破崙為自己加冕

二、 拿破崙的雙面形象

1805年,法國和英國發生海戰,由於拿破崙在海戰領域並不精通,再加上英國艦隊的強大,法國失敗。英國為了自衛,和英國以及奧地利結成反法同盟,使得拿破崙放棄攻打英國的計劃。

然而拿破崙並不懼怕,於12月以七萬兵力再次擊敗反法聯盟,這次戰役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沙皇都親臨了戰場,仍不敵拿破崙。拿破崙迎來了自己的人生頂峰。

在拿破崙宮廷畫師雅克路易的畫作中,拿破崙身騎白馬,氣勢高昂地跨越了阿爾卑斯山,其戰神之姿,仿佛世界盡在腳下。拿破崙自己看了也很滿意,形象確實英俊瀟灑,戰無不勝。

但是,當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了《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又名英雄交響曲)的標題頁,並氣憤地說:"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可見當時的拿破崙已經是雙面的形象了。

英雄交響曲

後來歐洲各國又陸續組成反法同盟都被粉碎,法蘭西第一帝國達到鼎盛。拿破崙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歐洲霸主,與凱撒大帝、亞歷山大大帝的榮耀並肩。

這個時候的歐洲,除了沙俄,大部分領土均落到了拿破崙手中。拿破崙並沒有停下,他認為只有拿下俄國,才能使英國懼怕,繼而徵服英國。1812年,他發動各國大軍約60萬遠徵俄羅斯,一路上無堅不摧,勢如破竹,直逼莫斯科。

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會出城投降,萬萬沒想到俄羅斯人一把火燒了全城所有物資,只留下一座空城。俄羅斯冬季天寒地凍,再加上國土面積廣大,法軍物資補給嚴重不足、兵力分散,俄軍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俄法局勢陡然逆轉,法國士兵或戰死或凍死或凍死,士氣頹然,最後生還的不到3萬人。

拿破崙遠徵俄國

此次遠徵,法國元氣大傷。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意圖徹底壓制拿破崙,消滅法蘭西的軍隊。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佔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隨後拿破崙本人寫過退位書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爾巴島上。後來雖然他又回到巴黎,再次主政,也僅百日而已。

再後來,我們知道英國的威靈頓將軍率領第七次反法同盟軍在滑鐵盧打敗了拿破崙並把他流放到了聖赫倫那島,幾年後,悽慘離世。

拿破崙兵敗滑鐵盧

三、 拿破崙在漫畫中的形象

在被流放孤島的最後歲月裡,拿破崙曾說,"我準備成為宣傳小冊子作者的攻擊對象。"果不其然,英國畫家大量揭露和諷刺拿破崙的漫畫。每當拿破崙的宮廷畫師用畫作彰顯自己的風採時,英國漫畫家吉爾萊總會奉上一幅同題材的諷刺漫畫,予以反擊。

與英國詼諧狠辣的漫畫相比,歐洲其他國家的漫畫就很一般了。法國的畫家很少創作諷刺漫畫。拿破崙稱帝之前,法國的輿論都是一邊倒地讚揚拿破崙。而在政變之後,拿破崙極其注重控制輿論,漫畫家隨之失聲。

然而仍有諷刺拿破崙稱帝的漫畫流傳下來。1802年,《第一執政官》的漫畫現世,漫畫家把拿破崙畫成一位魔術師,後臺人員正幫他準備皇帝寶座。雖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這幅畫還是很快就被全部收走,作者也因被政府通緝而銷聲匿跡。

在拿破崙數年遠徵中,各國民眾的反應各不相同,但是本國的畫家都創作了相關的漫畫作品,以表示強烈的厭戰心理。拿破崙雖然對這些漫畫很是不滿,但也無法全部銷毀。

漫畫《第一執政官》,諷刺拿破崙稱帝

結語

拿破崙的一生精彩之至,有人說他是革命英雄,也有人說他是獨裁者,有人為他創作雄姿英發的肖像,也有人為他創作醜惡嘴臉的漫畫。他曾讓歐洲所有國家震顫,也曾被流放到孤島。

直到現在,提起拿破崙,都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他帶給了法蘭西在歐洲的無上榮耀,也讓法國成為其他國家的眾矢之的。很多人讚美他,歡迎他。也有很多人,討厭他,反抗他。可是他就是他,古往今來,有且只有一個拿破崙.波拿巴。沒有人可以複製,模仿或者超越。

相關焦點

  • 法國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軍人和世襲侯爵,法國元帥
    大革命爆發後,由於他的貴族身份,他失去了軍官資格,被迫在家裡過了幾年平民生涯,但他顯然並不願意過平淡的生活,在1792年法國大擴軍時期,他重新加入軍隊,在阿爾卑斯軍團中任炮兵軍官。1793年參加平息了法國南部旺代省的保王黨叛亂。可是不久就又因為他的貴族身份而被迫辭職。1794年再入軍隊。1795年他在由奧什將軍率領的西路軍參謀部中任職,參與平息了英國支持的半島叛亂。
  • 他是拿破崙的剋星,先是買下少尉軍銜,後又在七國授予元帥軍銜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365字,閱讀約3分鐘威靈頓雖然畢業於英國最著名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但在公眾眼中,他並不是最有才華的人。當我在學校的時候,我很沮喪。從1787年到1793年的六年間,威靈頓是一名中尉,他的職業生涯毫無進展。在印度發動的第4次殖民戰爭中,威靈頓南徵北戰,在印度取得了多次勝利,最終確定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對英國人來說,惠靈頓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因此,當威靈頓於1805年回到英國時,他被晉升為少將軍銜,此時的他堪稱偉人。
  • 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有可能戰勝英國,並最終瓦解反法聯盟嗎
    格魯希率領的這支部隊,只有一個目標,就是防止普魯士軍隊和英國軍隊集中起來,即,格魯希甚至不需要擊敗普魯士軍隊。隨後,拿破崙率領他其餘的將近10萬人大軍,在滑鐵盧與威靈頓的英國軍隊相遇,雙方展開了整個十九世紀最大規模的一場大決戰。
  • 這個人當了七個國家的元帥,打敗了軍事天才拿破崙,現在雕像上總被...
    當得知拿破崙進入巴黎後,與會國迅速組織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拼湊了70萬的軍隊向法國開進企圖撲滅復闢之火,帶隊領頭人便是在維也納會議代表英國的第一威靈頓公爵。第一威靈頓公爵,名叫阿瑟·韋爾斯利。愛爾蘭人,1769年出生於英屬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貴族世家。少年時在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伊頓公學深造。性格內向,成績一般,他的母親認為他只是個當炮灰的材料!
  • 此人是拿破崙的元帥,後來成為了國王
    在拿破崙冊封的二十六位元帥中,貝爾納多特無疑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在拿破崙登基之前,便與拿破崙政見不合併且迎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日後的瑞典王后),但拿破崙還是冊封他為帝國元帥,並擔任大軍團第一軍軍長,麾下2萬名跟隨拿破崙在義大利出生入死的老兵。
  • 他是拿破崙的剋星,最初花錢買少尉軍銜,後來7國給他授元帥
    在世界軍事史上有一個人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稱為「世界徵服者的徵服者」,曾經獲得過7個國家授予的元帥軍銜。這個人就是阿瑟.韋爾斯利,他是歷代惠靈頓公爵的始祖,又被稱為威靈頓公爵,也是英國在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軍事領導人物之一更,更是拿破崙的剋星。
  • 語錄偵探|「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從法文原版的「每一位法國士兵的背包裡都裝著元帥的權杖」,到中文世界的「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被解釋成不同語種之間的一次經典意譯。而經郭德綱加工的搞笑段子證明,我們熟知的句子是何等膾炙人口。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不得不提,無論在法語網絡中,還是在法語文獻裡,「每一位法國士兵的背包裡都裝著元帥的權杖」與拿破崙也沒有任何關聯。
  • 法國名將福煦:史上唯一擁有三個國家元帥軍銜的人
    以法國為例。從1560年法蘭西二世第一次為4名高級將領授予元帥軍銜,到19世紀拿破崙一世獲得元帥軍銜,200多年來法國總共只有44人被授予元帥軍銜。可是,有一位法國名將,不但獲得了本國的元帥軍銜,還獲得了英國和波蘭的元帥軍銜,堪稱是有史以來第一人。這位法國名將叫斐迪南·福煦。
  • 在歐陸所向披靡的拿破崙,為何沒能徵服英國?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法蘭西出現一位天縱英才的傳奇人物,在他的率領下,法軍連續擊退五次反法聯盟,令歐陸各國無不望風披靡。最巔峰時期,歐陸除英國外,各國皆被法國徵服或結盟,此人就是「法國人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他的成就已遠超愷撒、亞歷山大,本可就此收手延續輝煌,但最終卻被欲望所葬送。
  • 拿破崙戰爭中的北歐各國
    與瑞典相反,在拿破崙戰爭中,丹麥一直是追隨法國的,因此,1807年,英國海軍擊敗丹麥海軍,將其徹底消滅。1814年,貝納多特率領瑞典陸軍,擊敗法國的盟邦丹麥的陸軍,丹麥被迫割讓了挪威。 東方不亮西方亮,對於瑞典來說,失去了芬蘭,得到了挪威,總的來說,不賠不賺。
  • 拿破崙最後希望:格魯希,格魯希在哪?格魯希元帥到底有多厲害
    更何況,此時拿破崙在法國的聲望,依然如此高漲。他們不會容忍拿破崙的歸來。他們組成聯軍,宣布拿破崙」不再受法律保護「,戰爭再次爆發。從總體軍力對比來看,法國跟聯軍相比,是處於劣勢的一方。拿破崙也清楚這一點,他打算主動進攻,趁著聯軍還沒有集結以前,擊垮他們。這一策略是奏效的。拿破崙將軍力分為三個部分。
  • 既是法國元帥,也是瑞典-挪威國王
    一,法國元帥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法國波城人,1804年晉封法國元帥,1810年成為瑞典王儲,1818年成為瑞典-挪威國王。1797年貝爾多納率軍增援遠徵義大利半島的拿破崙,在塔格利亞門圖的作戰中表現出色。1798年1月貝爾多納任法國駐奧地利大使。8月他與德西蕾·克拉裡(拿破崙的前未婚妻,被拿破崙退婚)結婚。10月因他對德意志佔領區民眾的尊重,被吉森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 【名流】法國舉辦「世紀婚禮」 拿破崙後人迎娶奧地利女公爵
    據法國BFMTV電視臺報導,1810年4月2日,拿破崙一世在巴黎羅浮宮迎娶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絲。兩個多世紀過去了,兩個家族再度聯姻。新郎讓-克里斯多福·拿破崙·波拿巴,是拿破崙一世幼弟紀堯姆·波拿巴(Jér me Bonaparte)後裔,新娘奧林匹亞· 範·阿可辛訥博格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的後人,亦即拿破崙一世第二任皇后的家族後裔。
  • 一代戰神拿破崙對他的元帥們的評價!
    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崙一世皇帝。稱帝次日,在巴黎榮軍院親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將以「帝國元帥」的榮譽頭銜。其中現役的有14位,另有4位退役老將。現役元帥中年齡最大的是51歲的貝爾蒂埃,最年輕的是34歲的達武。後來,拿破崙又先後晉升了8人為「帝國元帥」。拿破崙共授予了26位元帥,其中幾位他是如此評價的=。
  • 百日王朝:拿破崙與反法聯盟的最後較量
    拿破崙 1814年4月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扶持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之弟路易十八為法蘭西國王,使波旁王朝恢復了對法國的統治。許多法國人對此十分不滿,認為路易十八出賣了法國領土。路易十八因為法國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所以十分厭惡代表法國大革命,否定「人民主權說」與象徵「自由、平等、博愛」的紅白藍三色旗,加強君主權力與恢復百合花飾。路易十八的政策導致了法國人的普遍失望與不滿,給拿破崙重奪政權創造了機會。
  • 拿破崙差點被槍斃,是他求情才保住性命,這個人當上七個國家元帥
    布呂歇爾威靈頓曾到印度服役,在英國對南印度土著發動的殖民戰爭中,威靈頓終於有了不錯表現,而為人熟悉。此時了皇帝拿破崙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勢如破竹,威靈頓在此時也被調到西班牙戰場幫助盟友對抗拿破崙。威靈頓擊敗了拿破崙手下幾位優秀的元帥,並在1813年的維多利亞戰役中擊敗拿破崙大軍。對於反法同盟來說,這些勝利就是有力的興奮劑。連貝多芬都為此創作《威靈頓的勝利》交響樂以示慶祝,而這首名曲的另一個名字便是《戰爭交響曲》。
  • 拿破崙帳下最有「出息」的元帥,三次上任法國首相!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達爾馬提亞公爵(1769年3月29日-1851年11月26日),法國軍事首領和政治人物,綽號鐵手,以作戰英勇和政治投機而聞名。在法國歷史上他是26名第一帝國元帥和6名大元帥之一。他還擔任過三次法國首相。
  • 法國大革命時勢造英雄,拿破崙嶄露頭角之戰
    拿破崙的先祖從 16 世紀就開始生活在科西嘉島上,世代以軍人和律師為職業。「拿破崙」這個名字在義大利語中的含義是「荒野雄獅」,這個名字一向賦予波拿巴家族的次子。這個家族的次子也大多選擇從軍生涯,上一個拿破崙·波拿巴是我們熟知這個拿破崙的親叔叔,他於 1767 年在反抗熱那亞統治、爭取科西嘉獨立的戰爭中英勇犧牲。768 年,法國以 200 萬法郎從熱那亞手中購得了科西嘉島。
  • 拿破崙對英國進行貿易封鎖,為何英國卻越發繁榮
    這似乎是一個聽上去就比較容易聯想到清政府的詞組。但是這個詞其實還發生在一個偉大的軍事家身上——拿破崙。 拿破崙在他最鼎盛的時期,曾經發動了對於英國的全面封鎖,帶領整個歐洲對於英國進行經濟制裁,在當時這幾乎相當於全世界對英國進行經濟制裁。畢竟在拿破崙眼中英國是一個「小商人的國家」。
  • 拿破崙:大戰在即
    一奪回政權,拿破崙立即就著手恢復法國的軍事力量。 回到巴黎的當天,拿破崙就任命達武元帥為陸軍大臣,內閣以國務大臣馬雷為首,高丹出任財政大臣,警務大臣是富歇,德克雷將軍出任海軍大臣。 在拿破崙隱退厄爾巴島的期間,很多元帥和將軍已經向路易十八宣誓效忠,包括了麥克唐納、烏迪諾和聖西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