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管啥都有鄙視鏈。
這不,連喝個咖啡,都有可能被人鄙視。
而位於鄙視鏈底層的,自然是速溶咖啡了。
現磨咖啡忠實粉絲:咖啡,我只喝現磨,不喝速溶。
喝咖啡,就喝現磨。這邏輯,沒毛病啊。
現磨咖啡,香氣濃鬱,口感醇厚。
不然的話,一杯四十好幾的星巴克、Costa怎麼會有一大堆人天天去?
當初的我,也是痴迷現磨咖啡的一員。
然而喝了大半個月後,發現不對勁:
老鐵,怎麼回事?這月花唄怎麼就超出額度了?!!!
所以第二個月,我向生活低頭了:
雀巢、麥斯威爾,又不是不能喝?反正要的就是那提神效果。
不過,現在都喝了一個星期了,還是喝不習慣啊!
難道又跑回去喝星爸爸?
別!馬爸爸那邊花唄,實在不好對付!
難道就沒有折中的辦法嗎?
想喝既便宜又好喝的咖啡的想法,不會就我一個人才有吧?
雖然便宜沒好貨,但它又是怎麼回事?
一個資歷尚淺的零售咖啡牌子,竟能將速溶咖啡做到和咖啡巨頭的星巴克分庭抗禮:
新品鮮萃咖啡液,在薇婭直播間首發,1小時內300萬杯售罄;
凍干係列產品上線45天,即完成250萬杯銷售,入選天貓「超級單品」;
今年8月份,在掛耳咖啡、咖啡液、袋泡咖啡三個類目中蟬聯第一;
——隅田川。
天下苦星巴克久矣,終於有創新品牌「逆襲」星巴克了!
這牌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但問及它的成功,恐怕沒一人能想到和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有關。
這風馬牛不相及,哪兒跟哪兒啊?
雖然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但確實如此。
隅田川創始人林浩,是馬斯克的忠實粉絲。
而隅田川成功的原因,就是來自對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和運用。
第一性原理,就是不斷追問,找到本質。
——「雖然隔行如隔山,但做產品的底層邏輯卻是相通的。」
林浩發現,不管是到咖啡館喝現磨咖啡,或零售賣的速溶咖啡,大家根本需求是高質現磨咖啡。
例如,你想在辦公室喝咖啡。
雖然知道現磨咖啡更好,但沒那時間去咖啡館買,又嫌外賣等太久。
因此,那就乾脆常備一些掛耳或者速溶。
所以說,零售咖啡是現磨咖啡的一種替代。一種更加快捷、適用於更多場景的替代。
雖說如此,但如果沒能做到這兩點,隅田川這無疑是拿雞蛋去「碰瓷」星巴克這些大佬。
一是工藝,二是鮮。
先說第一點的工藝。最典型的是凍幹和咖啡液。
經歷萃取、濃縮、升華這一系列深加工後,咖啡風味會產生嚴重流失和破壞。
所以,我們買回來後,都會覺得咖啡液和凍幹「不香」。
而隅田川在萃取環節,也不斷在精益求精:
8小時低溫滴濾,13倍濃縮,終得3秒一杯鮮萃
經過消費者盲測,讓其風味好感度,較其他普通咖啡液提升30%。
第二點的鮮,在於保存。
咖啡研磨後,暴露在空氣中會快速氧化,導致風味流失。
零售咖啡和現磨咖啡之間的差距,也來自生產運輸過程中的氧化。
因此,林浩得出了屬於零售咖啡的第一性原理,那就是「鮮」。
如果做到完全隔絕氧氣保鮮,掛耳咖啡就會無限接近現磨咖啡。
隅田川對咖啡的「鮮」,有這樣一個指標,那就是殘氧量:
目前主流技術是通過衝入惰性氣體(氮氣)阻隔氧氣,達到保鮮效果。
隅田川這5年來,通過不斷地整合先進的日本產業鏈,和投資技術及設備、優化生產流程等。
現在隅田川掛耳咖啡的充氮量,在99%以上,殘氧量控制在1%以下。
既有精品咖啡的新鮮品質,又有速溶的方便。
除了掛耳,咖啡液和凍幹也同樣面臨保鮮難題。
因此,隅田川也把這個技術用到了咖啡液產品上。
今年的鮮萃膠囊咖啡液,可能是國內唯一採用充氮技術咖啡液產品,殘氧量控制在0.6%以下。
除了萃取、保鮮等環節採用新技術,決定一杯咖啡風味的本質,來源於咖啡豆。
100%阿拉比卡豆的速溶凍幹咖啡,上市45天內實現250萬杯的銷量,被天貓評為「超級單品」 。
咖啡工藝、保存都做到和現磨咖啡相差無幾,那剩下的,就是價格了。
儘管採用先進工藝和高品質咖啡豆,但隅田川的價格並不貴。
進入隅田川天貓旗艦店,你會發現價格基本在2~5元一杯
而在保證品質同時,把價格做到親民,一個重要原因是選擇了咖啡生產技術更成熟的日本工廠。
在生產效率方面,中國工廠普遍為50~60包/分鐘的低速生產,日本可達200包/分鐘。
創業初,隅田川便致力於整合先進高效的日本產業鏈。
通過投資設備、把控生產流程等舉措,保障產能與品質。
「持續整合產業鏈,提升工藝水準,進而擴大產能,降低成本,保證國內市場的充分供應。這,就是隅田川敢做『口糧咖啡』的底氣。」林浩說。
對於隅田川的定位,林浩始終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路——
「我們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的開創者。」
「什麼是口糧咖啡?價格親民,品質優秀。同時,整合龐大的供應鏈,給中國最廣大的咖啡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選擇。這就是隅田川口糧咖啡。」
雀巢為啥能成為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夠便宜。
90條咖啡只要99元。換算下來一杯咖啡不到2塊錢,碰到搞活動,還可以送個杯。
但如今,我們對咖啡品質的要求逐漸增加,光是便宜,遠遠不夠,還得夠好喝。
因此,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創立才5年的隅田川,能擊敗老牌咖啡巨頭星巴克。
文中出現三款咖啡:冷萃、鮮萃、掛耳。我都喝過一段時間。
口感、香氣,確實不輸現磨咖啡。不僅方便,而且可以各種DIY。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很親民。
冷萃咖啡13杯裝,券後才19塊。
濃度比冷萃還高的鮮萃咖啡,18杯裝,到手才49。
而口感最為接近的現磨咖啡的掛耳,20杯裝,券後才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