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牌子擊敗星巴克!年銷1.5億杯,2塊錢3秒一杯冰拿鐵

2020-11-10 齊林院長

這年頭,不管啥都有鄙視鏈。

這不,連喝個咖啡,都有可能被人鄙視。

而位於鄙視鏈底層的,自然是速溶咖啡了。

現磨咖啡忠實粉絲:咖啡,我只喝現磨,不喝速溶。

喝咖啡,就喝現磨。這邏輯,沒毛病啊。

現磨咖啡,香氣濃鬱,口感醇厚。

不然的話,一杯四十好幾的星巴克、Costa怎麼會有一大堆人天天去?

當初的我,也是痴迷現磨咖啡的一員。

然而喝了大半個月後,發現不對勁:

老鐵,怎麼回事?這月花唄怎麼就超出額度了?!!!

所以第二個月,我向生活低頭了:

雀巢、麥斯威爾,又不是不能喝?反正要的就是那提神效果。

不過,現在都喝了一個星期了,還是喝不習慣啊!

難道又跑回去喝星爸爸?

別!馬爸爸那邊花唄,實在不好對付!

難道就沒有折中的辦法嗎?

想喝既便宜又好喝的咖啡的想法,不會就我一個人才有吧?

雖然便宜沒好貨,但它又是怎麼回事?

一個資歷尚淺的零售咖啡牌子,竟能將速溶咖啡做到和咖啡巨頭的星巴克分庭抗禮:

新品鮮萃咖啡液,在薇婭直播間首發,1小時內300萬杯售罄;

凍干係列產品上線45天,即完成250萬杯銷售,入選天貓「超級單品」;

今年8月份,在掛耳咖啡、咖啡液、袋泡咖啡三個類目中蟬聯第一;

——隅田川。

天下苦星巴克久矣,終於有創新品牌「逆襲」星巴克了!

這牌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但問及它的成功,恐怕沒一人能想到和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有關。

這風馬牛不相及,哪兒跟哪兒啊?

雖然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但確實如此。

隅田川創始人林浩,是馬斯克的忠實粉絲。

而隅田川成功的原因,就是來自對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理解和運用。

第一性原理,就是不斷追問,找到本質。

——「雖然隔行如隔山,但做產品的底層邏輯卻是相通的。」

林浩發現,不管是到咖啡館喝現磨咖啡,或零售賣的速溶咖啡,大家根本需求是高質現磨咖啡。

例如,你想在辦公室喝咖啡。

雖然知道現磨咖啡更好,但沒那時間去咖啡館買,又嫌外賣等太久。

因此,那就乾脆常備一些掛耳或者速溶。

所以說,零售咖啡是現磨咖啡的一種替代。一種更加快捷、適用於更多場景的替代。

雖說如此,但如果沒能做到這兩點,隅田川這無疑是拿雞蛋去「碰瓷」星巴克這些大佬。

一是工藝,二是鮮。

先說第一點的工藝。最典型的是凍幹和咖啡液。

經歷萃取、濃縮、升華這一系列深加工後,咖啡風味會產生嚴重流失和破壞。

所以,我們買回來後,都會覺得咖啡液和凍幹「不香」。

而隅田川在萃取環節,也不斷在精益求精:

8小時低溫滴濾,13倍濃縮,終得3秒一杯鮮萃

經過消費者盲測,讓其風味好感度,較其他普通咖啡液提升30%。

第二點的鮮,在於保存。

咖啡研磨後,暴露在空氣中會快速氧化,導致風味流失。

零售咖啡和現磨咖啡之間的差距,也來自生產運輸過程中的氧化。

因此,林浩得出了屬於零售咖啡的第一性原理,那就是「鮮」。

如果做到完全隔絕氧氣保鮮,掛耳咖啡就會無限接近現磨咖啡。


隅田川對咖啡的「鮮」,有這樣一個指標,那就是殘氧量:

目前主流技術是通過衝入惰性氣體(氮氣)阻隔氧氣,達到保鮮效果。

隅田川這5年來,通過不斷地整合先進的日本產業鏈,和投資技術及設備、優化生產流程等。

現在隅田川掛耳咖啡的充氮量,在99%以上,殘氧量控制在1%以下。

既有精品咖啡的新鮮品質,又有速溶的方便。

除了掛耳,咖啡液和凍幹也同樣面臨保鮮難題。

因此,隅田川也把這個技術用到了咖啡液產品上。

今年的鮮萃膠囊咖啡液,可能是國內唯一採用充氮技術咖啡液產品,殘氧量控制在0.6%以下。

除了萃取、保鮮等環節採用新技術,決定一杯咖啡風味的本質,來源於咖啡豆。

100%阿拉比卡豆的速溶凍幹咖啡,上市45天內實現250萬杯的銷量,被天貓評為「超級單品」 。

咖啡工藝、保存都做到和現磨咖啡相差無幾,那剩下的,就是價格了。

儘管採用先進工藝和高品質咖啡豆,但隅田川的價格並不貴。

進入隅田川天貓旗艦店,你會發現價格基本在2~5元一杯

而在保證品質同時,把價格做到親民,一個重要原因是選擇了咖啡生產技術更成熟的日本工廠。

在生產效率方面,中國工廠普遍為50~60包/分鐘的低速生產,日本可達200包/分鐘。

創業初,隅田川便致力於整合先進高效的日本產業鏈。

通過投資設備、把控生產流程等舉措,保障產能與品質。

「持續整合產業鏈,提升工藝水準,進而擴大產能,降低成本,保證國內市場的充分供應。這,就是隅田川敢做『口糧咖啡』的底氣。」林浩說。

對於隅田川的定位,林浩始終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路——

「我們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的開創者。」

「什麼是口糧咖啡?價格親民,品質優秀。同時,整合龐大的供應鏈,給中國最廣大的咖啡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選擇。這就是隅田川口糧咖啡。」

雀巢為啥能成為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夠便宜。

90條咖啡只要99元。換算下來一杯咖啡不到2塊錢,碰到搞活動,還可以送個杯。

但如今,我們對咖啡品質的要求逐漸增加,光是便宜,遠遠不夠,還得夠好喝。

因此,基於這樣的出發點,創立才5年的隅田川,能擊敗老牌咖啡巨頭星巴克。

文中出現三款咖啡:冷萃、鮮萃、掛耳。我都喝過一段時間。

口感、香氣,確實不輸現磨咖啡。不僅方便,而且可以各種DIY。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很親民。

冷萃咖啡13杯裝,券後才19塊。

濃度比冷萃還高的鮮萃咖啡,18杯裝,到手才49。

而口感最為接近的現磨咖啡的掛耳,20杯裝,券後才43。

相關焦點

  • 日本老牌PK星巴克瑞幸!2塊3秒一杯冰拿鐵,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我偶然看到了一個日本全民都在喝的它——隅田川咖啡膠囊。小小一顆,進口冷萃原液,3 秒就能喝上星巴克排隊的冷萃拿鐵。0 糖 0 脂肪,沒有心理負擔,好咖啡就該越喝越減脂。性價比超高的,一顆一杯不到 3 塊錢,喝10 杯才=一杯星巴克!
  • 日本人做液態膠囊咖啡,10秒做出拿鐵,3塊一杯讓星巴克很難受!
    精緻的日本人愛喝液態咖啡膠囊,只要 3 秒鐘,撕開包裝倒進水裡,1 杯冷萃咖啡就做好了。來自日本的隅田川液態咖啡膠囊喝起來很不錯,無糖無脂肪,喝起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小小一顆全是進口冷萃原液,喝 1 杯成本不到 3 塊錢,不用排隊等待就能喝上星巴克。
  • 日本人做液態膠囊咖啡,10秒做出拿鐵,3塊1杯讓星巴克很難受
    精緻的日本人愛喝液態咖啡膠囊,只要 3 秒鐘,撕開包裝倒進水裡,1 杯冷萃咖啡就做好了。 小小一顆全是進口冷萃原液,喝 1 杯成本不到 3 塊錢,不用排隊等待就能喝上星巴克。 隅田川把 7 倍濃縮的咖啡壓縮在小小的膠囊裡,只用 3 秒,倒入冰水中,就是純正的大師級咖啡。
  • 星巴克、瑞幸生意被搶!3塊一顆日本膠囊,3秒喝上冷萃冰拿鐵!
    火遍了整個日本的隅田川,做出了一顆顆的咖啡膠囊,不需要咖啡機,3 秒做冷萃星巴克。口味很好,不比星巴克差,甚至在瑞幸之上。性價比超高,一顆折合 2 塊多,一天任性多喝都不心疼。3 秒一杯冷萃,美國 SCAA+ 80 分咖啡原漿,日本賣出7000萬顆隅田川可不是什麼某寶小作坊,人家是正經的日本 20 年老牌咖啡。在日本就是「日本星巴克」。這顆小膠囊,在日本賣出了 7000 萬顆,是不是很驚人!
  • 星巴克賣出超過2億杯南瓜拿鐵 72%的人每季只會買一杯
    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的南瓜拿鐵(PSL)已經推了 13 年了。儘管這款飲品的口味堪稱毀譽參半,但秋季限定的噱頭加上粉絲的狂熱,也讓它持續暢銷。今年九月人們在南瓜拿鐵上的消費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22%。   星巴克在 2003 年創造性地把「南瓜香料」(肉桂、丁香、肉豆蔻粉、姜和一點點真南瓜的混合)放進咖啡,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現在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秋季降臨的標誌。在 2003 - 2013 年間,星巴克賣出了超過 2 億杯南瓜拿鐵,光去年秋季帶來的收益就有 1 億美元。
  • 日本老牌咖啡進入中國,一杯鮮萃不到5塊,網友:口感直逼星巴克
    小小一顆,滴濾式萃取+日本保鮮工藝,3 秒就能喝上進口冰拿鐵。秒鐘,撕開倒在冰水裡,一杯純正的冰美式就出現了。1 杯冰拿鐵=冰塊+ 1 顆膠囊+ 150ml 牛奶20年的國民咖啡,1杯不到3塊錢隅田川咖啡,在日本是不輸星巴克的國民品牌,已經有超過 20 年的歷史。
  • 星巴克、瑞幸都被KO了!國產黑科技冷萃咖啡條,3秒一杯不排隊
    幸好我們有 3 秒就喝上一杯冰冷萃美式的它——永璞冷萃咖啡條。1 秒撕開小袋子,倒進冰水裡,喝上冷萃咖啡。國際咖啡品鑑師評分 80 分以上,哥倫比亞絕色莊園咖啡豆烘培。下口甘醇清冽,一口回甘明顯,K.O 星巴克和瑞幸。
  • 星巴克急了!日本老牌推手衝意式,免排隊,60秒喝上,卻賣2塊錢
    發展如日中天的星巴克,沒想到會被日本一個老牌子打得措手不及——隅田川。同樣是選用上好的阿拉比豆、現磨出品,星巴克一杯40+,但隅田川一杯卻只賣3塊錢多。更重要是的,60秒喝上一杯現磨咖啡。根本不用排隊,也不用花30分鐘~1小時等待外賣上門。
  • 星巴克、瑞幸這次都輸了!日本黑科技冷萃咖啡,30秒喝上鮮奶拿鐵
    自己製作冷萃是這幾年夏天比較流行的喝法,把咖啡液放到冰箱裡放一整晚,早上就能喝到了。但某天你偷懶了,或者臨時想喝,不好意思,請至少等 8 小時,畢竟星巴克的冷萃也是這麼等出來的。日本人不樂意了,憑什麼要等這麼久?
  • 圖解一杯星巴克拿鐵在中國的成本
    在中國,一杯大杯拿鐵的售價比美國要貴出近1美元。(別忘了,中國人均收入僅為7,500美元左右,而美國人均收入達42,500美元。)去年星巴克公司上調在華售價,遭到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抱怨。他們在微博網站廣發哭臉表情,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情」。新浪微博一位用戶說:以前更大杯的要貴2塊錢,現在要貴3塊;這太痛苦了。一位北京的用戶抱怨道,這時候物價管理部門上哪去了?
  • 星巴克一杯拿鐵招惹了誰
    原標題:星巴克一杯拿鐵招惹了誰  有權威媒體炮轟星巴克暴利,一場看似正義的維權不僅未能贏得受眾的響應,反而招致幾乎一邊倒的批評。箇中原因,除了不講常識、只講情緒,更有著深層次的逆反情緒。  星巴克賣的是咖啡,消費者喝的是腔調。一杯拿鐵究竟值多少價,既由供求關係決定,也受房租、人工等運營成本的影響。
  • 去星巴克喝網紅南瓜拿鐵,還是自己做一杯?
    去星巴克喝網紅南瓜拿鐵,還是自己做一杯?這也是星巴克官方宣布的售量最多的季節限定飲料。這款混合了南瓜、肉桂、肉豆蔻和丁香風味的拿鐵咖啡讓多少人奔赴星巴克的腳步拽也拽不住。可是比起來說「我請你去喝星巴克吧」,「來我家我給你做一杯手工限定南瓜拿鐵」,顯然後者更具吸引力吧。
  • 千萬融資、年銷1.5億杯,隅田川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
    (原標題:千萬融資、年銷1.5億杯,隅田川要做中國的「口糧咖啡」)
  • 數據解讀:一杯星巴克拿鐵在中國高昂成本
    在中國,一杯大杯拿鐵的售價比美國要貴出近1美元。(別忘了,中國人均收入僅為7,500美元左右,而美國人均收入達42,500美元。)去年星巴克公司上調在華售價,遭到了許多中國消費者的抱怨。他們在微博網站廣發哭臉表情,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情」。新浪微博一位用戶說:以前更大杯的要貴2塊錢,現在要貴3塊;這太痛苦了。一位北京的用戶抱怨道,這時候物價管理部門上哪去了?
  • 星巴克在華坑人價格 一杯拿鐵27塊成本不足5塊錢
    央視10月20日上午的報導稱,每杯星巴克拿鐵咖啡的物料成本不足5元。央視記者採訪並對比了北京、倫敦、紐約、孟買的星巴克同款拿鐵咖啡的價格,北京最貴27元,孟買的最便宜,只有人民幣14元多。對於在中國的高利潤,星巴克給予了書面聲明,稱原料設備、員工福利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星巴克在全球門店的價格差異大。但央視記者來到星巴克北京公司採訪遭拒,星巴克中國的公關經理表示不能給出聲明以外的其他數據。上海咖啡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振東表示,一杯中杯拿鐵咖啡的物料成本不足5元。
  • 還喝什麼星巴克!日本黑科技液態咖啡膠囊,不用咖啡機也能喝拿鐵
    所以就出現了——液態咖啡膠囊,同樣的膠囊,不需要咖啡機,花 3 秒倒進水裡就成了一杯意式冷萃。我試過 20 多款後,發現它特別好——來自日本的隅田川液態咖啡膠囊。只需3 秒1 顆膠囊=1 杯拿鐵咖啡液態膠囊,是膠囊咖啡的終極形態。它不需要又大又佔空間的咖啡機,不需要等待,而且液態萃取可以更好保存咖啡的原汁原味。
  • 等了十年才等到的星巴克,你可知如何點一杯高逼格的咖啡?
    不需要流利的英語,更不需要星享卡。小編帶你邁入「逼格圈」,享受這一份私人訂製。點單秘訣:1、所有咖啡都可以加濃度、奶油、糖漿,一份4塊錢。2、本周咖啡可以免費加奶,比較划算的是不加奶(這樣咖啡多),先喝掉一點,再去調味吧檯自己加。
  • 叫板星巴克!3分鐘自製拿鐵再現原味絲滑
    小編也喜歡喝咖啡,也很喜歡星巴克便捷的服務理念。但是今天小編就要叫板一下星巴克!看看到底誰做的咖啡更好喝!     說的星巴克市售的咖啡,最讓大家喜愛的莫過於星冰樂了!COSTA(咖世家)的酷樂,小編也喝過,但是從冰飲的口感來講,星巴克的星冰樂還是要好一些!
  • 一杯抹茶拿鐵=一份炸薯條一杯白巧克力摩卡=3.7罐可樂·都市快報
    相當於一片比薩  相當於一份炸薯條  相當於3.7罐可樂  拿鐵  卡路裡  抹茶拿鐵  卡路裡  卡路裡  薄荷白巧克力  摩卡  摩卡咖啡   330卡路裡   相當於  據英國《每日郵報》3日報導,34歲的日本女博主巖田涼子,生活在美國西雅圖,酷愛喝星巴克咖啡,近日她的一篇博文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她說,連鎖店的咖啡(尤其是花式咖啡)卡路裡含量普遍偏高,建議人們選擇那些不加糖、牛奶等配料的清咖啡(黑咖啡)。
  • 星巴克最好的9杯假日飲料,喝在嘴裡甜甜的,有一杯專為中國定製
    杜松拿鐵,加拿大——這種飲料在歐美國家的星巴克裡都有賣,但是在加拿大卻是最火的。咖啡果凍星冰樂,亞洲——底部是果凍塊咖啡,上面是冰咖啡、香草奶油糖漿和鮮奶油,吃起來也很不錯。冷啤酒,南非——星巴克專門為南非人製作了一杯冷啤酒,裡面有各種香料、橙子和草莓塊,好吃又清爽,你想試試嗎?鹹焦糖布朗尼熱巧克力,歐洲——如果你喜歡吃甜食,那這杯鹹焦糖布朗尼熱巧克力會甜得你發膩,不過歐洲人確實喜歡吃甜食,反正我是吃不下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