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是人情緒最豐富的時分,不少人不約而同來到一家只做晚場,連正規名字都沒有的社區小店,點一窩豬雜粥。安靜的夜晚,會因為豬雜粥的上桌會隨著粥氣變得熱鬧。
這家在大眾點評或者社交媒體都很少提及的豬雜粥店,順德均安人對它愛得深沉。
有街坊這樣評價這家店:新華小學,橋邊,四十年的龍眼樹下。芳勤豬雜粥,二十五年都只是做豬雜粥,沒有其他,不要說雞粥、魚粥、牛肉粥了。留得住美味,記得住鄉愁。。。
90後食客歐先生說,「這裡的味道和以前小時候的味道一樣,原汁原味,價格也很惠。」
食客劉女士說,「據說這裡的豬雜粥味道特別好,口碑也很不錯,我們特意趕過來嘗鮮。」
芳勤豬雜粥,是街坊們自己叫出來的。這家從1993年經營至今,超過25年的老字號店,其實並沒有店鋪名字。因店主父親名喚「芳勤」,一來二去,街坊顧客便稱它為「芳勤豬雜粥店」。這應該就是最好的口碑店吧,連名字都由街坊顧客自發想好。
憑什麼這家只做豬雜粥的小店能生存超過25年?要知道,街坊生意是最難做的生意,這是一份需要長期承諾好品質的生意,更重要的是,這份生意承載著人的真情實感和歲月。
畢竟,你小時候熟悉的味道會伴隨人一輩子。
「剛開始營業的人時候,店裡條件很簡陋,但因為粥的味道好,街坊鄰居都喜歡吃,所以也做了不少熟客的生意。」
「我們從1993年開始做豬雜粥,從最初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餐都營業,到現場只有晚上開始營業,而這轉變來自於街坊顧客的喜愛。」
「我們只想認真開好一家店,在同一個地方,延續同一個味道,讓街坊顧客吃得純正、吃的鮮。」
「跟著父親學手藝十年了,我不僅學會了一門謀生的手藝,更有一份情懷在。看到很多街坊顧客來到店裡,讓我覺得做豬雜粥不僅僅是食品,還是一種付出和滿足,我想把這個傳統的味道留住,傳下去。」
——現任店主口述這家生存超過25年小店的生存之道,無他,穩定出品。
為了保證25年如一日的出品,每天營業前,「豬肝、豬肺、豬心、大腸、小腸等,這些豬雜粥的食材,我每天都要去市場挑選購買」這是最基本的營業準備。「食材一定是要當天剛出售的且比較嫩的,這樣熬出來的粥才好吃。」
「將新鮮的豬腸、豬肝、豬肺、豬腰食材等用油、生粉、鹽、姜醃製10分鐘。再將明火熬製好的粥底分裝到小鍋,煮開後馬上放入新鮮的豬雜,粥底裡的稠滑的米膠會立刻把鮮嫩的豬雜包裹住,讓豬雜不會變老。」
一個字概括就是,鮮。食材一定要新鮮。
這份鮮,這份傳承一個味道的初心,承載了25年的街坊情感和歲月變動熟悉的味道不變的情懷。
找個深夜,餓著肚子,找個位置,說聲「老闆,來窩豬雜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