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吃奶粉的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寶寶的健康情況。夏季溫度高,寶寶動不動就出現上火的現象。寶寶喝奶粉上火,主要有以下症狀:眼屎增多,小便發黃,口舌生瘡,口腔異味,舌苔厚,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
寶寶喝奶粉上火的原因
寶寶喝奶粉出現上火症狀,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但很多父母還是搞不清楚原因,讓寶寶長期被上火困擾。
1.衝調水溫不當
幾乎每個品牌的奶粉,都在罐身表明衝調方法。衝調水溫在40度左右,過高的水溫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素,導致寶寶營養不良不說,也會讓蛋白質變性失活,無法被寶寶消化吸收而積食上火。
2.衝調順序不對
衝調奶粉的正確順序,應該是先放水再放奶粉。如果先把奶粉放入奶瓶中,再加入溫水衝泡,會導致奶粉出現結塊或不完全溶解的現象,這樣的奶液自然很難被寶寶消化吸收。
3.衝調比例不當
奶粉的衝調比例,要嚴格按照衝調餵哺表執行。過稀的奶液,會導致寶寶營養缺乏;過稠的又會增加寶寶腸胃和腎臟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出現上火便秘的情況。
4.奶粉選用不對
寶寶上火便秘,是因為糞便中的不溶物質引起的,而這種物質主要來自腸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櫚油酸和硬脂酸。如果奶粉中含有較多的棕櫚油酸和硬脂酸,自然會導致寶寶排便困難。
什麼樣的奶粉不上火?
衝調方式不當可以及時改正,可奶粉該如何選擇的,才能適應寶寶身體,有助於消化吸收呢?以下這幾個因素很關鍵,新手爸媽趕緊來pick!
接近母乳成分
眾所周知,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食物,很少會出現消化吸收問題。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媽媽無法繼續親喂,這就需要選擇配方奶粉來代替。選擇貼近母乳結構成分的配方奶粉,不但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也可以減少轉奶的困難。
易於溶解
一款溶解度好的奶粉,在遇水的時候應該是下沉速度快,且均勻溼潤。粉質只有充分溶解之後,才更有利於寶寶吸收。家長在衝調奶粉的時候,首先關注奶粉的粉質,必須顆粒始終,鬆散不結塊。衝調後顏色乳白,且奶瓶壁上沒有附著物,瓶底溶解徹底。
符合寶寶體質
給寶寶挑選奶粉不要盲目跟風,一味地選擇國外進口品牌。每個國家的膳食習慣不同,對奶粉的營養素配比也不一樣。所以選購奶粉時,一定要適合自己寶寶的體質,消化好了才會避免上火情況的發生。
口味清淡
雖然寶寶對香甜的奶粉愛不釋口,但媽媽們在選擇的時候必須只要,口味清淡自然,甜度濃度適中的奶粉,才最適合寶寶。味道太過香甜的奶粉是因為添加了香精、香料等成分,這些成分不利於寶寶健康。相反,口味清淡的奶粉則以乳糖代替蔗糖,味道更接近於母乳。即使寶寶處於轉奶期,也極少出現拒奶情況。
夏季溫度高,寶寶的運動量也相對減少,致使腸蠕動變慢。寶寶本來就食欲不振,要是奶粉再不容易吸收消化,那就更容易上火了。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挑選奶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接近母乳結構,易於溶解消化的清淡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