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 樓巴蒂,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論網文IP開發,《全職高手》無疑是國內現階段開發路徑最完整、IP放大效應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今年夏天,《全職高手》同名網絡劇與動畫大電影接連上映,雖然反饋褒貶不一,但是《全職高手》的IP價值與公眾認知度隨著改編作品的出現,進一步擴大。
截止 8 月 30 日《全職高手》網絡劇於騰訊視頻會員收官,劇集播放量達到29. 2 億,豆瓣評分7. 3 分,成為暑期最具反轉意味的「真香劇」;大電影《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以下簡稱《巔峰榮耀》)上映 19 天,累計票房 8483 萬,豆瓣評分5. 7 分,電影成績不及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 2011 年小說連載到 2019 年各類開發作品接踵而至, 8 年時間,《全職高手》成為國內少有的集漫畫、有聲書、動畫、廣播劇、手遊、影視劇、電影等文娛全鏈路開發於一身的IP作品,小說主角葉修也從一個虛擬小說角色,變成一個形象代言橫跨電子科技、食品餐飲、文化娛樂、文具日化等多個領域的虛擬偶像。
《全職高手》IP粉絲圈層從原生小說的核心粉絲擴展為融合漫畫、動畫、影視等多個內容圈層泛文化群體,IP生命力通過開發內容與角色IP授權運營進一步衍生。
而國內能夠走到如此地步的網文IP,寥寥無幾。
《盜墓筆記》與《全職高手》,
網文IP的差異化路徑
早期,網文同人圈裡《盜墓筆記》與《全職高手》被稱為CP界的兩大山脈,雖然兩部原著既非耽美作品,也無感情線,但是由於小說出色的題材展現與劇情編排、人物把控,張起靈、葉修等小說角色在同人圈擁有了極高的人氣,同人粉絲圈層逐漸從原著小說粉覆蓋到廣大腐女群體——而「腐」是第一生產力——兩部小說IP內容與同人衍生逐步積累,也被同人圈認為是起點中文網「唯二」最具開發價值的作品。
2015 年《盜墓筆記》改編同名網絡劇播出,掀起了視頻網站內容付費的大潮, 2017 年《全職高手》同名動畫上線,成為國漫作品口碑與播放量雙豐收的作品之一。兩部小說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開啟IP開發之路,張起靈與葉修的角色人氣成為兩部作品粉絲火拼的具象投射,今年 8 月,張起靈與葉修兩家還因波洞星球上的一場投票掀起罵戰。
但現階段僅從IP運營的層面說,曾經支配長白山的《盜墓筆記》與「小哥」張起靈,IP形象運營之路走得或許不如《全職高手》和「老流氓」葉修寬廣。
在《全職高手》網絡劇之前,《盜墓筆記》與《全職高手》有著截然不同的開發路徑。前者最初以真人舞臺劇試水,真人網絡劇集與電影促成IP開發價值高峰,這是一個以三次元紅利打通IP全產業鏈路的方式。
2013 年《盜墓筆記》以 300 萬成本開啟第一部舞臺劇的全國巡演,彼時舞臺劇票房超過 2000 萬,大獲全勝,這是《盜墓筆記》IP開發的起點。 2014 年南派三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南派泛娛有限公司,《盜墓筆記》的IP開發孵化與管理運營也正式踏上正軌。
2015 年由歡瑞出品的《盜墓筆記》同名網劇上線,手遊《盜墓筆記S》也隨後發布。 2016 年南派三叔親自操刀編劇的同名電影登陸暑期檔,同時南派泛娛聯合遊族網絡推出《盜墓筆記》同名頁遊,與慈文傳媒、愛奇藝聯合出品《老九門》季播劇上線,與劇集相關的還有四部《老九門》番外網絡電影。
2017 年尋寶為內容背景的真人秀綜藝《七十二層樓》上線,同時《藏海花》也在計劃開發舞臺劇與影視作品,這兩年是《盜墓筆記》IP改編的高發期,文娛市場預估《盜墓筆記》IP生態價值達到 200 億。 2018 年南派泛娛聯合企鵝影視等改編了《盜墓筆記少年篇·沙海》,推出了《沙海》, 2019 年歡瑞出品《盜墓筆記2:怒海潛沙&秦嶺神樹》。
顯然,《盜墓筆記》由於IP支線與授權問題,開發作品在短時間內大量出現,同時以真人影視改編為主要路徑。
而《全職高手》則遵從著IP開發鏈條的傳統路徑,以漫畫、動畫為開發起點。2 015 年漫畫版《全職高手》開始連載, 2016 年《全職高手》有聲書正式上線,全網播放量已突破 10 億, 2017 年《全職高手》同名動畫與手遊完成改編,率先引起公眾注意的是 2017 年的同名動畫,該動畫背後矗立著閱文集團、B站、企鵝影視、東申影業作為四大出品方,動畫在開播前就被視為「國漫準代表作」,開播後 24 小時內播放量破億,最終以全網 11 億播放量收官,成為2017 年國產2D動畫播放量冠軍。
事實上,由於電競題材的特殊性,《全職高手》的IP開發帶著一股謹慎,並沒有急於趕上真人影視改編的紅利,「因為《全職高手》是遊戲競技小說,在當時的背景下,它不是什麼熱門的類型。在市場容納作品的類型沒有那麼多元的情況下,《全職高手》這樣一個優質IP,如果僅僅是被用來試錯,就太可惜了。」 閱文集團副總裁、版權開發負責人羅立曾對媒體說。於是《全職高手》首先將目光放在了與電競內容有天然契合度的ACGN市場。
這個選擇是有數據支撐的, 2013 年起點中文網對《全職高手》嘗試周邊開發,官網為《全職高手》紀念畫冊發起 20 萬眾籌,迅速得到粉絲熱烈響應,畫冊一個月內先刷成冊,首印萬冊迅速搶空; 2014 年葉修的首個生日, 2 萬粉絲在社交平臺上為他慶生,並將葉修送上了微博熱搜榜,《全職高手》也成為網文行業裡第一部「千盟」作品(超過一千位讀者在這本小說上消費超過 1000 元人民幣); 2015 年艾漫CCG消費金額對應的IP排行榜中,《全職高手》位列第一,超過了《暗殺教室》《無頭騎士異聞錄》等; 2016 年閱文與國內知名手辦公司HobbyMax推出葉修手辦,一隻售價 510 元的葉修手辦, 10 分鐘內全網銷量破千……
數據背後不難看出《全職高手》背後波濤洶湧的粉絲經濟浪潮,而小說圈層與動漫圈層有著隱性的聯動優勢,動畫改編相對其他改編而言更有落地優勢。閱文集團將《全職高手》第一步開發對準核心粉絲與ACGN圈層, 2017 年《全職高手》動畫上線,不僅僅讓IP開啟了全產業開發之路,也讓粉絲經濟有了洩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