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常年飯都吃不上,為啥還不種地?農業專家:你看地上長的啥

2020-12-19 騰訊網

提起非洲,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會聯想到貧窮、落後等詞彙,不過非洲確實如此,國際糧農組織會曾在2019年發表了一份《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55個國家存在糧食不足的問題,而在這些國家中,非洲國家就佔了一半以上,很多人對此紛紛提出疑惑,非洲人都快吃不上飯了,為什麼還不動手發展農業呢?

非洲人常年飯都吃不上,為啥還不種地?農業專家:你看地上長的啥

其實非洲人的「懶」都是情有可原的。眾所周知,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這片陸地處在熱帶地區,不僅氣溫乾燥,而且降水量很低。非洲有95%的地區全年的氣溫達20度以上,百姓的正常生活都成問題,更何況是水稻等需水量極大的農作物。

在非洲這片大地上,沙漠大約佔了三分之一左右,除去這三分之一的沙漠以外,非洲有一部分土地土壤肥沃,很適合種植,可就算滿足了土地條件,他們又被擋在了降水量這一關。 而非洲常年發展落後,非洲國家的經濟也並不發達,他們壓根沒有多餘的財力、物力研究更先進的種植技術。

雖然不能自給自足,但非洲屬於老天賞飯吃的類型,因為非洲資源豐富,盛產各種礦物資源,比如石油、天然氣、鑽石等等,他們完全可以用本地的資源跟別的國家交換糧食。除了礦物資源之外,非洲還盛產香蕉、油棕、咖啡等等,但非洲人最賴以生存的是兩種植物——麵包樹和香腸樹。

麵包樹是常見的熱帶樹種,它們耐旱喜陽,而且可以隨時播種、生長迅速,最好一點是種植麵包樹不需要精心照料,因為它們的適應力極強,只要有充足的陽光就可以自行生長,除此之外,麵包樹不容易受害蟲侵犯,所以無需特別關注。

麵包樹的果實澱粉含量極高,一株麵包樹每年可結出200多個果實,是很多熱帶地區居民的主要食物,而之所以將其稱為麵包樹,是因為其果實經過燒烤之後會變得格外鬆軟,酸酸甜甜的,口味跟麵包相似,除了燒烤之外,麵包樹果實還可以有烹煮、油炸等多種食用方法。

麵包樹渾身都是寶,除了果實可當做主食充飢以外,樹幹還可以用來當做建築的原材料,比如造船、建房子之類的,用麵包樹建成的房子能幫助抵禦外界的酷熱,一般使用年限達50年以上;另外,人們還會用麵包樹的樹皮製作繩子等常用物品。

除了麵包樹之外,香腸樹也是非洲人們非常依賴的植物。香腸樹長得很高,一般在6~12公尺,其果實形狀跟香腸類似,因此被稱為香腸樹,可是香腸樹果實的味道跟香腸的味道卻是天差地別。香腸樹果實是又大又重,平均每個果實有10斤左右。

香腸樹果實是甜的,而且最奇妙的一點是,香腸樹果實不論成熟與否都是同一個味道,這也就是說,不論果實成熟與否都可以食用,它跟麵包樹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澱粉含量豐富,可做主食充飢。所以栽種農作物環境不成熟再加上「老天賞飯吃」,非洲人很少會動手勞作,也是因此,很多非洲的普通百姓無法將溫飽掌握在自己手裡,在特殊時期只能忍飢挨餓。

相關焦點

  •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何不去種地?專家:看看地上長的什麼
    說起自然資源的豐富,非洲的排名可是很靠前的,可以說,非洲的自然資源讓很多國家都感到眼紅。但因為歷史上的各種原因,導致非洲的發展非常的落後,現在非洲居然還有人吃不上飯。有很多人就好奇了,既然土地這麼肥沃,也有人吃不上飯,為什麼非洲人還不願意種地呢?
  •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何還不願種地?當地人:你看地上都長得啥
    在非洲。據糧農組織會同其他國際組織聯合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有1.35億多人目前處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50%以上位於非洲,光是南非的16個國家中,就有4500萬人口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威脅。而今年的病毒以及蝗災無疑是讓原本就嚴重的糧食危機更加雪上加霜,鋪天蓋地的蝗蟲吞噬了非洲那原本就不多的糧食。
  • 非洲人為啥不喜歡種地?專家:看看當地長的樹,換成你也一樣!
    沙漠地帶佔據了非洲很大一部分土地,再加上熱帶氣候,導致這裡的土地乾裂不適宜耕種,風沙侵蝕嚴重,常常會令糧食嚴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飢餓扼住了很多非洲國家的咽喉。 對於每個國家來說,農業發展都是國之基石,非洲國家也不例外。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支柱產業都是農業,並佔據其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非洲人飯都吃不飽還不種地,真是因為懶嗎?專家:你看地上長得啥
    然而你如果走進非洲農村,比如查德、加納、安哥拉,就會發現,儘管糧食奇缺,卻沒有什麼耕地,實際上這些國家的耕地佔有率,都在1%以下(中國耕地佔有率14.3%)。那麼非洲人飯都吃不飽,還不種地,真的是因為懶嗎?
  • 看到非洲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才知道非洲人為啥不種地,是我也不種
    說起非洲,相信大家的印象都不會很好,不是是落後就是貧困,因為在網上看過太多的非洲當地的照片,骨瘦嶙峋的小孩、廣袤的沙漠、原始的部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正常認知。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個疑問,就是非洲土地這麼廣,除卻沙漠以外,還有很多適合種植的肥沃土地,為啥非洲人就是不種地呢?小編就經常會想到這個問題,但是在看到非洲當地的兩種樹之後,這個問題就不復存在了,非洲人不種地也似乎就成為了理所當然。
  •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了,為何還不願開荒種地?你瞅瞅地上長了啥?
    非洲作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文明發展的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各大洲,但直到如今,非洲還有大部分國家的人民百姓都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掙扎在飢餓線邊緣,光是吃飽穿暖就是一種非常奢侈的願景了。但即便如此,除了古埃及之外,非洲其他地方就沒有出現過任何農耕文明或者其他文明形式,其中的原因正是讓古埃及得以出現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非洲生長著各種各樣可食用的植物,非洲人幾乎不需要怎麼勞作,只需要到山林裡頭花個把小時轉一圈,一天的食物就搞定了,加上氣候溫暖,他們甚至還不用儲備食物過冬,一年四季下來都不用愁吃的。
  • 非洲人飯都吃不飽還不種地,是因為懶嗎?當地人:你看地上長了啥
    在中國有一句話是這樣說非洲的,就是「渴死不打井,餓死不種地」。就是說非洲人懶惰的程度到了生死都不顧了。這其實是因為非洲大部分是出於熱帶,當地降水稀少,全年炎熱。
  • 非洲人為啥不喜歡種地?樹上能結「香腸」和「麵包」,根本不愁吃
    一提到非洲你首先會想到什麼,你可能會想到黑種人,飢餓、窮困、落後等等,也可能會想到大草原和野生動物,還有原始部落等等……不管你對於非洲的印象是什麼,非洲都是有著它獨特魅力的。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敢來這裡旅遊,但是來到了之後,你會發現非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這裡有著太多太多神奇的事物。就比如說非洲人為什麼不喜歡種地呢?大家都知道非洲其實資源還是不錯的,雖然有數據顯示,17%的非洲人表示時常難以果腹,22%的非洲人稱自己難以喝到乾淨的水,20%的非洲人認為自己缺乏足夠的醫療服務,但有時候數據不一定就能很好的體現現實。
  • 為啥非洲黑人不種地?看到當地「香腸樹」後,遊客:換我我也不種
    家都知道黑人主要來源於非洲,這除了跟遺傳有一定關係外,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非洲雖然土地面積大,但人口並不多,地處熱帶地區,太陽照射比較充足,人類吸收黑色素比較多,天長日久,非洲人的皮膚就黑了。非洲地區土地貧瘠,豔陽高照,缺少水分,過度的乾旱讓有的植物不能生存。適合種植的莊稼品種不多,即使種了收成還不一定好,所以非洲人大多不願意種地。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他們不願意種地除了特殊的環境造就,還有自身的原因。因為再惡劣的環境都會有適合的莊稼生存。對於為啥非洲人不種地這個問題,看到當地「香腸樹」後,遊客表示:換我我也不種。
  • 非洲人常年吃不起飯,為何不願耕種?你看看地上長的啥就明白了
    這不禁令人疑問,難道非洲真的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只能淪落到吃土的地步嗎?此外,非洲人和我國居民在對待農業上有許多不同的想法,非洲人不喜歡也不願意種地,這是為什麼呢?
  • 非洲有兩種天然植物,能吃能住還能救命,非洲人:為啥要種地?
    沙漠地帶佔據了非洲很大一部分土地,再加上熱帶氣候,導致這裡的土地乾裂不適宜耕種,風沙侵蝕嚴重,常常會令糧食嚴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飢餓扼住了很多非洲國家的咽喉。對於每個國家來說,農業發展都是國之基石,非洲國家也不例外。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支柱產業都是農業,並佔據其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非洲特產麵包樹和香腸樹,出門就有吃的,難怪當地人不種地!
    聊起非洲,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好,因為非洲非常落後的,當然人最起碼的生活都不能保證,相信大家都看到過很多關於非洲的照片,當地的水資源匱乏,到處都是沙漠,人們的生活十分艱辛,小孩子都餓成了皮包骨頭的狀態,看起來非常可憐!
  • 怪不得非洲人不種地,看到當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是我也不種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人與自然》這檔節目,節目主要介紹動物、植物、自然知識以及探索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影響及作用。在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上,那裡處於生命的最初階段,有龐大的獸群,還有豐富的植物,基於此,大家對非洲的印象是狂野且美麗的,野蠻生長,極富生命力。
  • 非洲人不理解,為啥中國人愛吃腥味那麼重的海鮮?到底有啥吃的
    非洲人不理解,為啥中國人愛吃腥味那麼重的海鮮?到底有啥吃的。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大國,中國不僅美食種類是比較多的,而且中國的吃貨人群隊伍也是比較壯大的,在我們生活中美味的東西,不管是那些天上飛的或者是地上跑的又或是水裡遊的,只要是能夠吃的也都會被中國的吃貨提到餐桌上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這一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的佩服中國的廚師,但是對於我們中國廚師也確實是相當厲害,幾乎是無所不能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海裡邊的各種各樣的生物,為中國的廚師做成花樣百出的海鮮種類
  • 非洲人飯都吃不飽為何不種地?出門轉一圈,網友:換我也不想種
    非洲是一片具有神秘和野性的地帶,廣袤的分布著熱帶雨林和沙漠,當地資源多種多樣,物種也非常豐富,然而貧窮和落後也同樣是這片大陸的代名詞。非洲大部分國家發展不發達,很多地方都需要靠國際提供的援助來維持生活,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十分艱難。
  • 難怪非洲人不種地,看到當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是我也不種
    在很多國人的思想中,非洲一直都是落後貧窮的土地,因為各種氣候和歷史原因,非洲確實經濟落後,甚至很多人都處於極度貧困的狀態,喝不上水吃不上飯。不過非洲大地上資源並不匱乏,相反還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例如黃金和鑽石等礦產資源,不過他們卻沒有因為這些資源而富裕起來!
  • 農業心聲:農民不願種地?扯蛋!不是不願種,是種地「活不起」!
    很多地少的農民,都希望自家能多有幾畝地,縱然以後幹活更辛苦了,但卻有動力。如今情況不一樣了,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種地失去了興趣,而且也不會種地。很多老農民說「70後不願、80後不會、90後提都不提」,這種怪象不是一個村存在,幾乎村村都有這種情況。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對農村土地開展確權,提高了土地價值,而且種地還給不少補貼。
  • 非洲人到底有多懶?這裡的人寧願「吃土」也不種地,真是沒誰了
    渴死不打井,餓死不種地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會用「渴死不打井,餓死不種地」這句話來形容非洲人很懶惰,事實上這並非沒有道理的。在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城鎮裡,一到了中午的時候你很難找到一家營業的店鋪,因為店主都回家睡覺休息了,等開門一般也是下午三四點了。
  • 難怪非洲人不種地,我不種本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
    在許多中國人的心目中,非洲一直是一片落後貧瘠的土地,由於各種氣候和歷史原因,非洲確實經濟落後,甚至很多人處於赤貧狀態,不能喝水、不能吃飯。非洲並不缺乏資源,相反,還有非常豐富的資源,比如黃金和鑽石等礦產資源,但是卻並不因為這些資源而豐富!
  • 非洲人疑惑:為啥我們幾千年種不出菜的地,中國人來了就聽話了?
    眾所周知,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十分重視農業的國家,畢竟中國秉承著一句話——「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把吃放在第一位,所以在糧食種植方面會更加注重。對於農業方面的種植,很多老一輩人都有相關經驗和技能,就算現在很多人都不種地,但仍然不會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