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服裝交易會在年份上經歷了一個輪迴,深圳女裝同樣也在這12年的沉浮中,幾經洗牌,那些在中國的百貨業商場中佔據重要份額的不少服裝名牌都來自「深圳製造」,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深圳服裝產業自主轉型,品牌提升的魅力。同樣在其榮耀的背後是具有挑戰性的需求市場。
第12屆服裝交易會在年份上經歷了一個輪迴,深圳女裝同樣也在這12年的沉浮中,幾經洗牌,那些在中國的百貨業商場中佔據重要份額的不少服裝名牌都來自「深圳製造」,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深圳服裝產業自主轉型,品牌提升的魅力。同樣在其榮耀的背後是具有挑戰性的需求市場。
需求決定市場,隨著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和快捷,展會的商貿功能日益退化,然而什麼是促使服裝行業一大特色產業展會的繼續繁榮,是企業仍需傳統渠道展示品牌形象,是行業之間梳理的過程還在繼續,還是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交流迫在眉睫?顯然這三者仍是重要特徵,而在深圳服交會上,另一更大特色更是關鍵,那就是引領中國女裝的流行趨勢。
設計師品牌的抵抗力
在深圳女裝的背後是一群優秀的設計師,歐柏蘭奴的羅崢、天意的梁子、藝之卉的趙卉洲、鄧皓女裝的掌舵人鄧皓,這些名字已經與深圳女裝相互融為一體,她們從各個方向所代表的女裝實力,在ZARA、HM、UNIQLO等越來越多的快時尚品牌湧入的時候,表現出了超常的抵抗力,以提升設計軟實力為主要特色的這些品牌,其市場愈發堅固和夯實。隨著消費者市場的不斷成熟,消費需求多樣化,設計師品牌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市場都佔據著滿足精神文化層次的重要作用,而這在深圳服交會的9號館,這些標誌清晰、故事動人與設計特色顯著的品牌成為影響未來中國消費市場的核心動力。
「需求」市場有大學問
多元文化造就了品牌風格的多元化,使得深圳女裝縱橫遼闊的南北女裝市場,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深圳知名品牌瑪絲菲爾、影兒、娜爾思、愛特愛、馬天奴、odbo、傑西、DGVI、卡汶、蒙迪愛爾等眾多知名品牌均亮相本屆服交會,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些品牌同樣在國內的大型商場與主流消費文化中引領市場,這些品牌分別在設計特色、產品定位與品牌文化等方面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考驗而愈發自信。在中國的消費者市場中,還鮮見品牌可以呼風喚雨的印象消費潮流的情形,而這些悄然溶入消費者市場的品牌正在潛心研究的是一門叫做「需求」
的學問。譬如針對高端客戶推出小禮服的阿丹娜、LIZZY,為盛年女性量身定製的娜爾斯,以及潮人大愛的ODBO和帶有一絲中國禪意的卡汶。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些女裝品牌不僅僅是中國時尚消費潮流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服裝品牌運作未來的風向標,他們代表了新一代中國時尚產業消費觀,更影響著一種嶄新的消費新勢力。
展會「變身」時尚平臺
在本屆展會的10幾場專場發布中,EIN、唯簡、普普風等秀場印象深刻,在深圳,從來不缺乏有著動人故事的品牌,這基於深圳良好的產業氛圍、優秀的人才資源以及暢通的對外交流環境。香港品牌連鎖策劃管理協會常務副主席王翔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連續幾年參加深圳服交會,感觸最深的是深圳服交會的良好的服務態度,在談及展會功能,他認為,深圳服交會已經不再是單一的貿易平臺,它將致力於成為整合時尚資源、傳播時尚價值,推動中外服裝產業與時尚關聯產業深層次發展與全方位融合的開放性平臺。共享性在本屆服交會表現得尤為突出,包括國內時尚與國際時尚的共享、時尚業內與時尚業外的共享、專業時尚與大眾時尚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