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退臺後,除了士林官邸外,他還建造了哪些「行宮」?

2020-12-22 小春說歷史

蔣介石退臺後,除了士林官邸外,他還建造了哪些「行宮」?

「行宮」,古代指皇帝出巡時沿途建立的供休息、打尖、住宿的地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就有關於行宮的記載。

據悉,蔣介石夫婦到臺灣後,到處建行宮,勞命傷財。除了在陽明山修建的士林官邸外,還有多處行宮。臺北住膩了,就到這些山明水秀的地方散散心。這些行宮主要有:

慈湖官邸,位於臺北桃園縣大溪鎮東北角。因為這裡有一個較大的水面,經過人工改造後,蔣為紀念自己的母親王太夫人,就改稱這裡為「慈湖」。湖畔周圍種植了很多的花草樹木,並且仿照浙江奉化故鄉房屋的式樣,在這裡興建了一排排平房。蔣氏夫婦每個月都要來這裡小住幾天。蔣去世後,靈柩曾暫厝此地。

涵碧樓官邸,位於臺中著名的日月潭風景區內。早年日本統治時代,因為很多人到此地瀏覽,日本人在那裡修建了很多招待所,涵碧樓就是其中之一。蔣氏夫婦到這裡小住時,往往是有重大的事情需要考慮。

角板山官邸,位於臺北桃園縣境內,距離慈湖僅有10公裡遠,這裡風景秀麗,古木參天,景色宜人。

西子湖官邸,位於高雄室內。當時高雄市政府為了討得蔣氏夫婦歡心,特意在西子灣地區種植花木,修建道路,改善衛生,以便蔣氏夫婦到臺南視察時休息住宿。

不過,和上述的4處「行宮」相比,士林官邸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色,那就是現代化的通訊設備。

據悉,士林官邸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裡應有盡有,基於官邸的「特殊性質」,這裡的電信設施比一般電信局的設備更齊全、更先進。如收發報、高速傳真、數位式交換機等設備樣樣俱全。這裡或許比不上美國白宮那樣現代化,但是據說比起過去韓國總統居住的漢城青瓦臺官邸通信設施來,則要齊備得多。

宋美齡在蔣死後,去美十一載,士林官邸的編制,從秘書到侍衛班,依然如舊,上班照常,而且士林官邸辦公室的電信設備一切操作如常,宋美齡可以通過這裡的電信設備,隨時與島內有關人士保持密切聯繫,而且對島內的有關事務做到了如指掌。

同時,宋美齡在臺灣的親信秦孝儀經常向她匯報臺島內情況,秦孝儀無論是利用家中或辦公室電話,還是用陽明書屋之電信設施,均可輕易地與遠在美國的宋美齡保持聯繫,至於「總統府」秘書長沈昌煥有事或奉命與宋美齡聯繫時,更是擁有「總統府」特設的電信設備,往來迅速,毫無困難可言。

1975年至1986年的11年間,由於宋美齡在美國居住,士林官邸一直閒置未用。為此,臺灣一些人士曾多次提出應把士林官邸交出公用的要求。有人主張把該地加以改建供公眾使用;還有人主張開放這個戒備森嚴的地區,供民眾觀賞。但是有一些人有不同意見,他們以「遺物」為藉口,主張予以保留。

1986年,宋美齡離臺11年後,又要返臺,士林官邸因此大大修整一番。因為宋美齡是一個極注重生活情趣的人,所以她對個人的起居環境極為重視,士林官邸的修葺整理,既需要符合她的原則,又得保持過去的情調,真叫整理人員頗費了一番匠心。

相關焦點

  • 士林官邸裡的蔣介石
    他和宋美齡在這裡下棋、畫畫、看電影,度過了26個春秋《環球人物》雜誌駐臺北特約記者蕭師言蔣介石臺北故居士林官邸自1996年開闢為公園以來,堪稱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然而,每個到此參觀過的遊客,都遺憾未能一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起居處,也就是官邸正館。2011年1月2日,這個遺憾不復存在了。
  • 走進神秘士林官邸 探秘蔣介石晚年生活(圖)
    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晚年26個春秋。  士林官邸外花園區自1996年起闢為公園,成為臺北熱門景點之一,唯有蔣家起居、會客的正館,始終籠罩著神秘面紗。1月2日,一場隆重的開館儀式在正館前舉行,當天下午起,民眾就可入館一窺堂奧,體驗昔日蔣宋生活點滴。
  • 民國秘史:蔣介石最愛的別墅美廬,和他最神秘的官邸士林官邸!
    11年後,毛東第一次上廬山,下於「美廬」,他對「美盧」的環境也十分滿意。在當年蔣介石籤署內戰命令的書桌上,毛澤東寫下了「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酒江天」的激揚豪近的詩句。當有人提議要砸爛蔣介石題寫的「美廬」石刻時,毛洋東認為大可不必,他說「美」字可拆開三部分來讀,從下往上念,不就是「大王八」嗎?
  • 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供參觀 被曝藏有秘道(圖)
    蔣介石從1950年入住,到1975年辭世,在這裡度過晚年26個春秋。士林官邸外花園區自1996年起闢為公園,成為臺北熱門景點之一,唯有蔣家起居、會客的正館,始終籠罩著神秘面紗。1月2日,一場隆重的開館儀式在正館前舉行,當天下午起,民眾就可入館一窺堂奧,體驗昔日蔣宋生活點滴。
  • 走進士林官邸:褪去"神秘外衣"的蔣介石舊居(圖)
    蔣介石的臺北舊居正逐步脫去最後的「神秘外衣」,從一個歷史場域變為一個文化場域,向民眾敞開大門  水泥構造、墨綠色的外牆,西式建築體、中式家具陳設。走在池塘、假山、小徑邊,更能感受到一種中式園林的意趣。  這就是蔣介石夫婦位於臺北的舊居「士林官邸」正館。
  • 臺灣風光【臺北 蔣介石 士林官邸】處處都是故事和美景
    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到了臺灣後的住所,此前在日據時為總督府的園藝支所,臺灣光復後,被省政府士林園藝實驗所接收。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敗退後逃到臺灣,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先是住在草山招待所(陽明山),1950年5月遷入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4月蔣介石辭世,蔣夫婦在此居住達26年之久。
  • 士林官邸正館開放 蔣介石住26年每日向母親行禮
    小客廳壁爐上掛著蔣介石母親王太夫人的照片,這裡常與隔壁的餐廳合併,作為電影放映室。(圖: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環球網1月4日消息,蒙上神秘面紗長達60多年,從未對外曝光的蔣介石士林官邸正館,經過兩年多整修後已經開放民眾參觀,大批大陸觀光客和臺灣民眾必須排隊領號碼牌,分梯次入場參觀,即使是周一上班日都有不少遊客前往。
  • 寶島臺灣遊記之臺北士林官邸
    臺北士林官邸臺灣行第3站,我們來到了蔣介石官邸---臺北士林官邸。臺北士林官邸是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居住時間最久的官邸,這裡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在臺灣的家,他們夫妻二人於1950年入住士林官邸,在這裡居住了26年之久。
  • 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  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
  • 臺灣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舊居,看看蔣介石有多浪漫!
    來到臺灣旅行,士林官邸是一個必去的景區。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到臺灣後的居住地。士林官邸環境優美,種植了很多花草。心形的通道,滿滿的愛意。宋美齡特別喜歡玫瑰花,所以蔣介石就從各地引進珍稀品種的玫瑰,建了一個玫瑰園。
  • 陸小妹隨筆:在士林官邸追尋蔣宋夫婦曾經的生活
    士林官邸,其實是在去完101大廈之後,下午要去故宮博物院中間剩餘的「垃圾時間」去的。不帶著任何的想像和期望,走進它。  士林官邸,如果不是導遊帶著,可能真找不到大門。其實它連正經的門都沒有,入口是一條直直的路,兩邊鬱鬱蔥蔥的各種樹,感覺更像植物園 或者公園。走在參天的椰子樹邊上,感覺像在海邊度假。
  • 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夫婦曾住了26年,如今向所有人免費開放
    臺北士林官邸,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住所。在日本佔領時期,此地曾經是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後來蔣介石敗退臺灣,這裡就被選為「總統官邸」,蔣介石這一住就是整整26年的時間,直到1975年因病去世。這就是蔣公館,是一棟兩層樓的小別墅,樓下是會客室,樓上則是蔣介石夫婦的臥室。眾所周知,宋美齡是一位接受過西方教育的先進女子,而蔣介石則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領袖,兩人喜歡的風格也是截然不同,所以造就了士林官邸中西結合的美妙畫面,一點也不覺得突兀。圖為士林官邸內清幽典雅的風景。
  • 臺北士林官邸全面開放 蔣家私密空間曝光(圖)
    而蔣生活作息極為規律,每日晨起盥洗後,他會到前側陽臺靜坐、讀經、做早操,一直持續到1975年。當年4月5月晚間,蔣介石就是在臥室的床上去世的,現一切擺設仍保留著當時的樣貌。雅致的畫室裡,有宋美齡繪畫時使用的畫架與畫具。她曾師事黃君璧、鄭曼青習山水、花鳥畫,畫作頗受好評。蔣介石有時會在其作畫時觀賞,畫畢舉筆題詞。這一切,都無聲見證著當年蔣介石夫婦最私密的生活點滴。
  • 士林官邸:沉澱在歲月中的浪漫與美
    :沉澱在歲月中的浪漫與美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玫瑰花園種著夫人最喜歡的玫瑰,周圍則環抱著先生鍾愛的梅花」,臺北士林官邸志工楊涵雲介紹說,官邸現正力推2017年系列特展「牽手情」,主題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愛情故事。
  • 參觀士林官邸,綠樹繁花,清幽雅靜
    沒去之前,士林官邸給我的感覺是很神秘的,那是蔣介石、宋美齡的官邸,去了之後發現,那裡完全是一個休閒遊憩的絕佳場所—山環水繞中一棟棟小樓和庭院非常精緻,蟲鳴鳥叫,綠樹繁花,清幽雅靜,景色秀麗。很多老老少少的民眾在那裡散步、遊戲、業餘表演。
  • 「臺灣見聞」之臺北士林官邸「正館」,萌萌的蔣公紀念章
    捷運士林站的指示牌在臺灣旅行,一般不用擔心會迷路,這不,在臺北捷運士林站下車後,一出站臺就看見了這個路牌,我們的計劃就是這兩個地方,士林官邸和士林夜市。例如:1901年,15歲的蔣先生與毛福梅結婚,而同一年,美齡夫人才3歲;1975年蔣介石病逝後不久,美齡夫人即去美國就醫、定居。
  • 來看看士林官邸蔣介石家的「中...
    中國小康網訊 又到了周末,這是士林官邸裡最輕鬆的時刻,一大家子人幾乎都聚齊了。作為老人的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餐桌上很放鬆,多年受美式教育的宋美齡會當著晚輩的面,直接稱呼蔣介石為「darl」,這是darling(親愛的)這個詞的簡稱。別看蔣介石在外面叱吒風雲,可在餐桌上卻很安靜隨和,活躍氣氛全靠宋美齡來主導。
  • 蔣介石在臺灣住了二十六年的士林官邸,現在已成著名景區。
    前段時間隨旅遊團來到臺灣觀光,其中大陸遊客選擇比較多的一個景點,就是蔣介石和宋美玲在此居住並辦公的地方士林官邸。公園外路邊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屬日本佔領時代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光復後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農業實驗所接收,並成立士林園藝實驗分所。
  • 2019春遊臺灣之「士林官邸」生態園
    2019年4月9日隨大陸某觀光團,遊逛了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 「士林官邸」,參觀了士林官邸花園、凱歌堂和玫瑰園,玫瑰園據稱是專為宋美齡所造。這裡鮮花盛開,不乏花卉欣賞。對臺灣人來說,這是一個「皇室」寓所而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地方。
  • 揭開長達60多年神秘面紗 士林官邸開放參觀(圖)
    東南網1月4日訊 據中評報導,蒙上神秘面紗長達60多年,從未對外曝光的蔣介石士林官邸正館,經過兩年多整修後,已經開放民眾參觀,大批大陸觀光客和臺灣民眾必須排隊領號碼牌,分梯次入場參觀,即使是周一上班日都有不少遊客前往,抽了號碼牌至少要等一個多小時才能入場。蔣介石在士林官邸住了26年,此處堪稱是他在臺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