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半年融資13億人民幣,註冊用戶860萬,小黑魚如何打造中國版Costco?
半年融資13億,註冊用戶860萬,小黑魚如何打造中國版Costco?
新消費導讀:8月22日,會員制消費服務平臺小黑魚科技宣布完成5000萬美金A+輪融資,此前小黑魚曾完成9.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13億人民幣。小黑魚借鑑Costco會員制電商模式,目前擁有註冊用戶860萬,其中付費會員40萬,目標是打造一家世界級的會員制消費服務平臺。
新消費內參對話小黑魚創始人兼CEO嚴海鋒,揭秘中國版Costco的底層邏輯。
·與網 易嚴選、拼多多相比,小黑魚模式有何不同?當下時間節點下,它的機會在哪兒?
·小黑魚會員制電商模式的核心是什麼?拓展SKU的邏輯又是什麼?
·探討如何通過會員建立線上線下的有效連接。
挖坑種樹,等待時機
新消費內參:最近都在聊Costco這個模式,我特別想從這一點切入跟您聊一聊,在我看來,網 易嚴選的模式在國內跟它比較像,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嚴海鋒:我覺得網 易嚴選不完全是Costco的模式,它更像網 易貼牌的工廠店。Costco的邏輯是為會員挑選商品,只保留一部分毛利,覆蓋日常運營費用;網 易嚴選的邏輯是砍掉品牌、渠道以及分銷等環節,賺取中間的毛利。
所以本質上一個是工廠店的零售模式,另一個是基於會員的買方模式,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新消費內參:如果要講反向議價,我覺得拼多多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模型。它實際上有可能庫存裡面是沒有產品的,先用團購拿到最低的價格後,可能平臺方才去進貨,所以拼多多的模型是不是跟Costco比較接近?
嚴海鋒:拼多多可能獲客方式是通過微信裂變,但它本質上還是一個類似淘寶的開放平臺,一邊開放給供應端,一邊開放給C端,平臺先上貨,然後通過裂變、營銷的模式做分發,吸引更多人來買。本質上所有的電商,最後最核心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你要拿好的貨,就要提前付錢、提前壓貨,很多行業都通用。唯一的區別是獲客的方式不同,但是背後的供應鏈、產品,這些東西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新消費內參:相較於3年前的拼多多,拼多多是因為微信生態裡面當時還沒有電商模型。你覺得現在這個時間節點的機會是什麼?
嚴海鋒:你會發現每個電商起來都有其獨特的特點,最早噹噹選擇了書,因為書可以標準化,剩下的東西要不然就是太大件,要不然就是物流不夠發達,書是相對比較好的品類;淘寶、易貝那一波電商,抓住了PC時代。從最早的書,到後來出現淘寶、京東,這都是有順序的,代表了ASP的提升。最早書的ASP可能就10塊錢,然後那個時候淘寶ASP是30幾塊錢,到京東ASP是1000塊錢。數值越來越高,這個過程也是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
2005年京東開始出來,75後已經30多了,他們開始成為社會的消費主力,我開始做途牛的時候,大概是2008年、2009年,我們那時候25歲,到2014年途牛上市,我們已經30多歲了,80後掌握了主動,那個時候你會發現電商是一個真正的高潮。75到80後這代人,可能是伴隨著整個PC時代電商的到來。
90到00這一代人,他們天然就用手機,基本上是重度用戶,而且微信普及的那麼深,移動網際網路在這一代起來了。但是,它裡面賣的東西本質上有沒有什麼區別?它賣的東西淘寶上都有。
大家都在說消費升級,但是大家也在說消費降級。在我看來,消費一直在升級。
一方面,每年中國出去玩的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人數都是在上升的,包括中國每年進口的商品,數量也是在上升的。另一方面,我覺得以前大家沒有意識到,現在通過微信覆蓋到的那群人也相對消費升級了。
新消費內參:應該是三、四、五線城市的那波人,被網際網路徹底地微信化了。
嚴海鋒:實際上他們是被升級了。今天你可能用2003年、2005年那個時候的商品在教育他們,不排除也許過3年以後,他們要用更好的東西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農村人對品牌的理解可能就是playboy、金利來之類,但今天,因為有了微信、QQ ,一下子把空間拉平了。比如說某個同學在北京讀書,他可能每天接觸的是Dior,那就有可能他的初中同學通過看朋友圈知道Dior,那麼他們馬上就會認識到,原來的那些品牌不行。我覺得最主要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拉平了這樣的東西。
第二個事情是什麼呢?比如說我前兩天給採購推薦了幾個非常好的產品,挪威的小魚DHA之類的,對孩子非常好。我覺得以中國現在媽媽對孩子的這種熱愛,除非她特別沒錢,正常的家庭如果知道這個東西是非常好的,他們都會願意買。現在問題是他不知道,為什麼他不知道?因為信息還沒有被徹底打通。我覺得再給點時間,2到3年,3到5年,信息就打通了,他會知道原來那個東西是好東西。
新消費內參:但是也可能收入達不到?
嚴海鋒:我對我的祖國還是很看好的,我們人均GDP已經從5000美金到了1萬美金,再有5年的時間,我們的人均GDP能不能到1.5萬美金?用10年的時間能不能到2萬美金?如果我們人均GDP到2萬美金,上海這樣的城市就會到4萬美金。
美國的人均GDP是5萬美金,那我相信,上海人均GDP到4萬美金的時候,基本上這個信息就打通了。
新消費內參:從今天的消費來講,其實大家慢慢地已經識別出什麼是好東西。回到我們講的剛才那個話題,就是你覺得當下的機會點會在什麼地方?
嚴海鋒:我覺得就是分層分類,消費領域會越來越分層分類,會有不同的產品出來。就像旅遊 行業一樣,我參加過德國一個非常有名的旅遊展會叫ITB,每年都在柏林,那個展會已經舉辦50年了,我們中國旅遊 行業的水平,就相當於歐洲旅遊 行業60、70年代的水平。現在歐洲玩帆船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玩攀巖也是一個很大的細分的領域,就是它會越分越細。
另外,我覺得今天新電商能夠快速地發展,一定要感謝淘寶。除了教育用戶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它讓整個產業鏈變得非常地成熟。為什麼呢?我真真實實經歷了這個過程,我記得在2007年、2008年的時候,我們把傳統的旅遊產品搬到網際網路上賣,他們都抗拒,覺得匪夷所思;到了2012年、2013年、2014年的時候,他們都主動來擁抱網際網路;途牛上完市以後,又有一堆人做旅遊創業項目,他們基於我們對整個旅遊 行業的教育,就非常清楚應該怎麼做。
今天也是這樣,整個電商的供應鏈都被教育過了,變得很成熟,所以才會湧現類似像拼多多這樣的平臺,只要基於一個獲客渠道就能做起來。
這就相當於作業系統做完了,只需要在作業系統上做應用開發就行了。
新消費內參:所以你就開始做小黑魚?
嚴海鋒:我是覺得現在是時候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需求,我們無非就是現在挖個坑種個樹,3年以後這個樹可能就結果了。
今天我們去做拼多多,肯定也沒有機會了,可能3年前你挖個坑在那兒種棵樹,現在才能種起來,這是同樣的道理。
會員制電商:不做差價,會員費的價值是核心
新消費內參:你們有多少付費的會員?
嚴海鋒:我們目前大概860萬註冊用戶,其中有40萬付費會員。我們是從今年3、4月份開始做會員的,因為之前我們沒有什麼東西,就是在搭建一個體系。
為之前我們沒有什麼東西,就是在搭建一個體系。
新消費內參:類似唯品會早期只要是團購,都在一個精選裡面,這個模型會不會對會員制有很大的衝擊?
嚴海鋒:我覺得不太一樣,他們還是在賺商品的差價,我們的核心是會員費,這是兩個不同的商業邏輯。
如果要做差價,我們做零售就行了,不需要做會員。我們希望給會員選好的產品,給他們足夠的便宜,幫他們省錢,商品進到一般的電商可能有20幾個點的毛利,我們是5個點或者7個點,因為本身會員已經交了會員費,就沒有必要再去賺差價。
商業邏輯不同,消費者的感知也不一樣。用小黑魚,消費者第一感覺就是我為什麼要買卡成為你的會員。而去唯品會,消費者想的是我要買這個東西,京東賣多少錢,淘寶賣多少錢,拼多多賣多少錢,先要去比價。但是在小黑魚,我們有的商品一定比較便宜,因為我們本身沒有賺他的錢。
會員制電商有三個重要的核心:
·挑到會員想要的東西;
·選品要跟會員想要的匹配;
·儘可能採購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可能全年下來SKU在3000到5000個波動。
新消費內參:就跟Costco一樣,它的SKU也非常少。
嚴海鋒:對,因為如果你的SKU很多,就沒辦法管理到那麼細,模式不一樣。比如說我們以前做途牛的時候,我們希望SKU越多越好,廣度越大越好。
新消費內參:是不是跟旅遊本身是一個低頻的產品有關係?
嚴海鋒:不是,所有的電商都是這樣的。它們採銷的核心KPI就是SKU的豐富度,就是儘可能把市場上所有的貨都採過來,然後再想辦法都轉化掉。
這是傳統電商的交易邏輯,比如說100萬個DAU可能代表100萬個人,進到我的網站裡,我要確保把他們都轉化了,我怎麼把他們轉化?就是東西越多越好,二元化網際網路無限貨架,和線下的商超沒什麼區別。
會員制反過來了。會員制是什麼?核心實際上是會員費的價值,你的客戶今天買這張會員卡,是因為你給它創造了價值。其實有點像中介行業,Costco創始人一直說他是個中介,你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個代理中介,受人家委託採購東西。作為被委託人,我肯定要採購到市場上他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採購所有的東西,我要幫他節省時間,如果我給他100萬的SKU,他還不如去淘寶上看看。
SKU做減法:好的產品不是貴的產品
新消費內參:挑出來的產品,其實需要有獨特性,如果你跟淘寶、京東是標品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跟它競爭的?
嚴海鋒:我覺得不是獨特性,我覺得首先是好,其次是這個東西日常能用到。
新消費內參:但是消費者需求太多樣性了,你怎麼定義什麼叫好的產品於他而言?
嚴海鋒:首先,好的產品不是貴的產品,這是有區別的。
我們的客戶是年輕一代,他想改善生活,或者是喜歡體會好的生活,然後我們就以全球的眼光去給他挑一些商品,可能平均的SP在50塊錢到100塊錢,這些好的東西,實際上並不貴。
比如說我前兩天給我們母嬰的買手團隊說,有個安慰奶嘴很便宜,就10幾塊錢,很多明星都在用,包括我女兒也在用。但是你看國內就沒有,實際上它做的非常好。你得挑到這些好的,但不一定貴的東西。
新消費內參:這中間是不是買手的品位挺重要的?
嚴海鋒:我覺得是兩個方面,我們既要藉助買手採買的能力,也要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去做分析,然後去推給用戶。
新消費內參:但是消費行為遠比很多東西要複雜,包括淘寶根據我的瀏覽軌跡推薦,很多時候都不精準,因為我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這個才是最難點,所以你要選什麼樣的SKU?
嚴海鋒:小黑魚模式本質上是可能SKU不是很多,但品類得足夠多。比如說你得有母嬰這個品類,但是可能母嬰品類下面SKU只有幾個,最重要的是你得選出母嬰裡邊最好的商品。
我們還在轉變階段,大概需要1個月到3個月的時間,慢慢迭代。原來有幾十萬的SKU,現在已經被我們削掉只剩10萬的SKU,我希望到8月底可以削到3000個 SKU,你就得不停地做減法,這是個減的過程。
以會員為軸:探索線下和線上的結合點
新消費內參:你們還是Costco的模型,收會員費本質的目的就是把他鎖定到一個地方持續地購物?
嚴海鋒:對,就是持續地購物、消費,我們提供的不只是電商,還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實物商品以及實物虛擬商品。
到最後PK的就是這張卡的會員,既能夠在自建的場景裡用,也能在外部的場景用。所以我們在線下也有一些場景,但不是我們自己做的,比如說和線下的一些商戶、百貨公司合作,會員在那兒買東西可以打折。
我們希望到明年有1000萬付費會員的時候,能夠像一個連接器一樣。
新消費內參:跟線下的商戶做一些導流合作?
嚴海鋒:核心的本質倒不是導流,我們還是希望讓線下的商戶給會員提供一些更獨特的服務。因為導流需要很多商戶,可能我們線下也只有3000個到5000個商戶。
我們希望像精選商品一樣去精選一些商戶,一方面讓這些商戶覺得能成為小黑魚的商戶是件好事;另一方面,小黑魚的會員到線下商戶消費的時候,他也能感受到,我們有在精選商戶。
我覺得到最後就是他為什麼要買這張卡?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的。他覺得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幫他選了好的東西,同時他也得到了實惠。
新消費內參:你們將來會去做線下店嗎?
嚴海鋒:我的想法是讓付費會員到線下有一個地方可以玩,今天在中國做會員,一定要有社交、社區的感覺。可能等到了明年、後年,我們大概有1000萬、2000萬付費會員的時候,會嘗試做線下店,但是我現在還沒想清楚做大店還是做小店。
大店有大店的好處,小店有小店的好處。
大店的好處,就是可以像宜家或者Costco,有很多吃的、玩的元素。不僅可以把線上所有的品類都拉到線下店裡賣,而且還可以提供餐廳,甚至是提供兒童遊樂園。
相對而言,自己有產品的更適合開小店。
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點,我覺得是有的,就看你怎麼去結合。在線上,會員的感知力到最後一定不只是買東西,他會有一個社區的感覺。我們月底會發一個大版本的APP,這個版本就會讓用戶感覺到,我們是以會員為軸。
新消費內參:你們肯定是要去做線下的,這是必然的。
嚴海鋒:我們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