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出現了硫酸傷人事件。
在答疑課上,一名男生突然走進教室,將手裡的濃硫酸迎面潑到第一排幾個女生的臉上。
眾目睽睽之下,網上立刻出現了無數相關討論。
據網曝聊天記錄,受害者頭髮融了,臉部直接被燒焦冒煙,眼睛嚴重受傷。
一些現場照片在網上流傳。
救護車、警車到場。
現場被封鎖、受害者被送上救護車。
嫌疑犯被立刻逮捕。
隨後,警方通報證實確有其事,且傷者並非網傳的兩人,而是三人。
下午,茂名市人民醫院證實,潑灑的化學藥劑,確為濃硫酸。
兩名女生在燒傷科住院,一人臉部燒傷,一人手部燒傷,可能會毀容留疤。
另外一名女生受傷嚴重,臉部和眼角膜嚴重燒傷,目前在眼科住院。
沒有生命危險——但對於硫酸受害者來說,這意味著更長久的痛苦。
甚至可能,在接下來的人生中,都生不如死……
就在三天前,西安街頭出現尋釁滋事的潑墨事件。
33歲男性廖某在街頭,向超過50名身穿淺色衣服的女性路人潑撒墨點。
再往前數一些,11月份,江西贛州的兩名男子,因為沒有女朋友,對女性產生報復心理,前後10餘次向女性路人潑尿。
而在這些針對女性的惡性犯罪中,就已經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恐懼……
他今天潑墨,是因為他只能拿到墨。下次再潑出去的,會不會是硫酸?
與墨汁、排洩物這種只會帶來噁心感的液體不一樣,濃硫酸可能造成的嚴重傷害,是其他行兇方式難以比擬的。
有很多人對濃硫酸的殺傷程度並不了解,僅僅將其理解為燒傷毀容。
實際上,如果被濃硫酸直接潑面部,硫酸將會直接碳化所有人體組織,從皮膚開始往裡溶解。
面部皮膚,肌肉,眼球,血管,鼻梁軟骨,呼吸道都會糊在一起,直至痛苦的死亡。
圖源:@光頭風月
即使活下來,也很難稱為幸運。
毀容是所有傷害中最輕的,她們可能會因為硫酸的傷害失明失語失去嗅覺味覺,眼睛鼻子嘴巴都不復存在,成為「無臉人」。
真正的生不如死。
在一個硫酸受害者的自白中,她寫道:
「我的母親告訴我,她如果知道現在的情況,當時就不會選擇救我。」
「她愛我勝過她的生命,但我明白她是什麼意思。」
和硫酸造成的傷害相比,死亡甚至可能成為一種解脫。
這次的嫌疑人葉某榮,作為石油化工學院的學生,他完全理解這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但在大多數硫酸傷害案中,犯罪者本來就毫無人性,他們的目的不是殺死受害者,而是為了讓受害者生不如死。
「潑硫酸,比絕大多數的故意殺人案,都更值得死刑。」
Tips:
對於濃硫酸燒傷,第一時間大量衝水,大量持續的水可以帶走熱量。
如果有條件,儘可能脫掉沾上硫酸的衣服(不要硬脫,防止把皮膚拽下來)。
有些化學燒傷普通醫院無法處理,在緊急電話中一定要說清楚。
在緊急救援到來之前沒有時間做衝水以外的處理,一直衝水!
硫酸傷害案,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每年有1500次記錄在案的攻擊,但平均只有40%的酸襲擊案會被報告記錄。
受害者中,80%以上都是女性。
這是一種基於性別的暴力。
數據以及圖片來源:ASTI國際酸襲擊受害者組織
在所有國家地區中,印度是酸襲擊最嚴重的的地區之一。
因為這裡集齊了三個要素——
硫酸太容易購買:在商店就可以當做清潔劑購買,價格便宜。雖然法律規定必須登記姓名,但執行力度很差。
判刑力度不足以震懾:自2013年以來,酸襲擊行為已構成犯罪,但最高也僅可判處10年徒刑。在此之前,沒有法律專門針對酸襲擊,警方甚至不會採取行動。
還有,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
2011年,康奈爾大學研究發現,實施硫酸襲擊的兇手幾乎總是男性。
他們大多數是追求者或是丈夫,在女性拒絕了求婚或沒為男方帶來大額嫁妝的情況下,對她們施以毒手。
這是對女性身體的控制權的一種表達,是一種震懾。
對受害者,對整個女性群體、代表女性利益的群體的震懾——讓她們在表達拒絕時有更多的顧慮。
半個月前,印度警方公布了一起惡性硫酸案件。
一名男子在賭博中賭輸了自己的妻子,遂強迫妻子與他的賭徒朋友發生性關係,並在妻子拒絕後,向她潑了硫酸。
犯罪者希望通過硫酸襲擊的震懾,讓女性更加「安分守己」,剝奪她們拒絕的權力。
「否則,我就有可能會潑你硫酸。」
某種意義上,硫酸甚至成為了厭女恐怖主義犯罪的典型行為。
今年,加拿大將厭女仇視犯罪升級為恐怖主義。
2月,一名17歲青少年刺死24歲女性,造成兩人受傷。在加拿大警方調查中發現,他是受到網絡上的極端厭女意識形態影響。
「恐怖主義可以有很多形式,我們要提醒的一個重點是,它並不局限於任何特定團體、宗教或意識形態。」
他們提到的網絡極端厭女意識形態,即為「INCEL」。
非自願獨身者。
他們在現實中,通常因為經濟條件和其他非自願原因,一直無法找到女朋友建立良性關係。
他們極度渴望伴侶而不得,所以把自己一切的不幸都歸結於女性。
(就像潑尿事件的兩人,因為『找不到女朋友』就報復路人女性。)
他們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認知體系——
女性本應該臣服、服務於男性,為她們提供性資源,但他們卻沒有被分配到一個伴侶,所以要用暴力手段報復女性群體。
由語言暴力,升級到對女性的無差別攻擊。
這當然是恐怖主義的一種。
強烈的厭女情緒和扭曲的價值觀,讓這個底層男性組成的群體抱團互相洗腦,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淵。
他們把擁有女性當成獲得男性社會認可的唯一標準,又因得不到女性青睞而遷怒於整個女性群體。
這個荒謬的想法,催化了更多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
沒有人理所當然要有伴侶,社會並不欠任何人一個女朋友。
在ASTI國際酸襲擊受害者組織的網頁上,她們寫著——
結束酸襲擊最好的方法,是解決其根本原因,性別關係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