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母乳餵養寶寶宜做這4件事情!

2020-12-13 寶寶知道

新生兒出生後,很快就要吃東西,如何餵養初生小寶寶是每個新媽媽都提心弔膽的事。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一般醫院護士都會教你如何母乳餵養寶寶的。但是回家後,很多細節和突發情況都需要媽媽自己來處理了。本文為新手媽媽在餵養方面的問題上提個醒,願能有所幫助。

母乳餵養四宜

一、宜半小時內開奶。

新生兒出生後30分鐘以內就要開始與母親肌膚接觸30分鐘以上,同時幫助新生兒吸吮乳頭。新生兒出生後半小時內,其覓食反射最強,以後逐漸減弱,24小時後又開始恢復。

早開奶的好處:

1、有利於母乳分泌,不僅能增加泌乳量,而且還可以促進奶管通暢,防止奶脹及乳腺炎的發生。

2、新生兒也可通過吸吮和吞咽促進腸蠕動及胎便的排洩。

3、新生兒的吸吮動作,還可以反射性地刺激母親的子宮收縮,有利於子宮的儘快復原,減少出血和產後感染的機會,更有利於產婦早日康復。

4、早餵奶使小兒得到更多的母愛,能儘快滿足母嬰雙方的心理需求,使嬰兒感受到母親的溫暖,減少了嬰兒來到人間的陌生感。

開奶前乳房的清潔:

孕時、產後乳房會分泌出一些潤液或乳汁,加上出汗等原因,可能乳頭上會積有垢痂。在第一次給嬰兒哺乳前,應該用食用植物油塗抹在乳頭的幹垢痂上,使垢痂變軟,然後用溫開水洗淨乳頭。

二、宜前奶、後奶都喂。

在每次餵奶當中,乳汁的成分也隨之變化。一般將乳汁分為前奶和後奶,兩者所含營養成分有所不同。

前奶:餵奶時,先吸出來的奶叫「前奶」。前奶外觀較稀薄,富含水分、蛋白質。吃了大量的前奶,就得到了所需要的水分和蛋白質,因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生後4個月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水。

後奶:前奶以後的乳汁,稱為「後奶」。後奶外觀色白並比較濃稠,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提供許多熱量,使嬰兒有飽腹感。

因此,哺乳時不要匆忙,切不可將開始的前乳擠掉,也不可未餵完一側又換另一側,應該允許嬰兒儘量吃,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後奶,這樣才能為嬰兒提供全面的營養。

另外,腹瀉的嬰兒應該哺乳兩側乳房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前奶;而後半部分應棄去,使嬰兒吃不到含脂量較多的後奶。

三、宜按需哺乳。

母乳餵養過程中不要嚴格地限制餵奶的間隔時間,尤其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周。新生兒每次吃到的奶量不盡相同,因此有時孩子吃奶後1小時就餓了,而有時孩子間隔達3小時都似乎還不那麼想吃。這些情況都很自然的,而且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食量也不盡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為宜。

按需哺乳的好處:

這種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時排空,又能通過頻繁的吸吮刺激腦下垂體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斷增多,同時也可避免母親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過度的緊張和焦慮可通過反射機制,抑制乳腺分泌)。

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隨時哺餵;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於是否到了「預定的時間」。

剛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時間短,孩子很快容易餓了。所以,兩小時左右餵一次奶很正常。

溫馨提示:

出生頭兩周每天餵奶8~12次是我們推薦的餵奶次數。大致要到第2個月,寶寶才會延長至2.5~3小時餵一次奶,這時他的胃容量已達100毫升以上,攝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時間延長了。

四、宜保護乳房。

1、乳頭皸裂

開始餵奶的頭幾天,母親會覺得乳頭有些刺激,持續幾秒後就會消失,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感覺乳頭疼痛始終不退,逐漸加重,說明乳頭上可能有裂口。乳頭是人體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現裂口,會感覺異常疼痛,有的母親則會因忍受不了疼痛而放棄母乳餵養。

預防乳頭皸裂的方法:

1.不要在嬰兒特別飢餓時餵養。

2.注意正確的餵哺姿勢。

3.經常按摩乳房,刺激噴奶反射。

4.餵哺時,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暈塞到嬰兒口中。

5.每次哺乳之後將乳頭晾乾後擠幾滴奶均勻地塗在乳頭上,可起到保護乳頭的作用。

6.在乳頭上面不能使用肥皂。

7.哺乳完畢後切勿從嬰兒口裡強拉出乳頭,可用手指輕壓嬰兒下巴,阻止嬰兒吸奶後再輕輕退出乳頭。

8.母親應穿寬鬆的棉製品內衣並戴胸罩,當胸罩潮溼時,應及時更換。

2、乳房腫脹

開始哺乳的第四天左右,母親乳房一般能分泌出大量乳汁,乳房明顯變硬,新生兒這時會覺得乳房太硬,難以適應,甚至吸吮不住乳頭。而新媽媽因為乳汁無法排出而腫脹得難受。

減輕腫脹的方法:

1.新生兒吃奶前,先用一塊溫毛巾敷乳房幾分鐘,使乳房變軟。

2.站著淋浴,用溫水淋乳房。

3.用手輕輕按摩乳房,試著壓出一些乳汁,以減輕腫脹。並幫助新生兒把乳頭放入口中,過一會兒嬰兒就會吸吮奶了。

4.把新生兒放到乳房前,將乳房輕輕往上推,這樣能使乳頭突出,新生兒即可吸到乳汁;同時也緩解了媽媽的乳房腫脹,消除不適。

正確餵養姿勢:

媽媽完全地放鬆自己,以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哺乳時可以多運用抱枕或被子來支撐自己或寶寶。讓寶寶靠近媽媽,臉面對媽媽的乳房,鼻子正對著乳頭。寶寶的頭、脖子與身體成一直線,寶寶的肚子緊貼著媽媽的肚子。如果是新生兒,媽媽應託著寶寶的頭、肩膀及臀部。

媽媽可以用手夾住乳房輕輕碰觸寶寶的上唇,等寶寶嘴張得很大,很快地抱寶寶靠近乳房(並非移動媽媽的身體),讓寶寶同時含住乳暈與乳頭,而非只含住乳頭。

哺乳期禁用藥物

當哺乳期婦女用藥的時候,往往只著重考慮藥物是否影響乳汁分泌,很少考慮藥物對嬰兒的影響,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藥物對嬰兒有影響。事實上很多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從而對乳嬰產生作用,儘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於嬰兒來說,危害嚴重。

以下藥物是哺乳婦女應忌用或慎用的:

1、中西藥,中藥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西藥左旋多巴、麥角新鹼、雌激素、維生素B6、阿託品類和利尿藥物。

2、青黴素族抗生素。

3、磺胺類藥物。

4、異煙肼(雷米封)

5、滅滴滅。

6、氯黴素。

7、四環素和強力黴素。

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藥物。

9、硫酸阿託品、硫酸慶大黴素,硫酸鏈黴素等藥物。

10、抗甲狀腺甲藥物甲基硫氧嘧啶。

11、哺乳母親患了癌瘤,應停止哺乳,否則抗癌藥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

12、抗凝血藥,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

13、皮質激素類、黃體激素類、新生黴素和呋喃呾啶。

14、水楊酸類藥物。

15、溴化物類藥。

16、鎮靜藥。

17、緩瀉藥。

18、口服避孕藥。

19、哺乳婦女還應禁止過量飲酒和吸菸、大量飲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勐烈的瀉藥。

哺乳期女性飲食指南

為了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除了要保證母乳的足量,還要保證母乳的高質,因此需要給媽媽添加一定量的健腦食品,以保證母乳能為寶寶大腦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日常飲食中,有許多食品都具有健腦益智功能,如:動物肝、血;魚、蝦(易過敏的人群不宜食用)、雞蛋、牛奶、豆腐、豆芽等各類豆製品及豆類;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胡蘿蔔、菠菜、金針菇、黃花菜;香蕉、蘋果、桔子;小米、玉米、紅糖。

媽媽哺乳期間遇到的問題詳細解答

一、嬰兒吐奶可以繼續哺乳嗎?

新生兒剛吃過奶後,不一會兒就似乎全吐出來了,這時有些家長可能怕新生兒受餓,馬上就再喂。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根據新生兒當時的狀況而定,有些新生兒吐奶後一切正常,也很活潑,則可以試喂,如新生兒願吃,那就讓新生兒吃好。

而有些新生兒在吐奶後胃部不舒服,這時如馬上再餵奶,新生兒可能不願吃,這時最好不要勉強,應讓新生兒胃部充分休息一下。一般情況下,吐出的奶遠遠少於吃進的奶,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只要新生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偶爾吐一次奶,也無關緊要。當然,如每次吃奶後必吐,那麼就要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疾病而致的吐奶。

對於吐奶,最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是腹部按摩。一般為4~6小時一次,夜間可延長至6小時以上。每次按摩均在餵奶後半小時進行,以肚臍為中心,手指併攏,順時針運行,同時給予腹部一定壓力,速度適中,每次按摩時間5~10分鐘。吐奶減輕後,按摩次數減至每日2~3次,直至吐奶現象消失。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胃腸道症狀,由於嬰兒胃容量小,胃腸蠕動差,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腹部按摩可通過神經系統促進胃泌素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同時使胰島素水平升高,促進糖脂等物質代謝,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二、B肝患者能否進行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與人工餵養的嬰兒發生B肝感染的比例相當,母乳餵養不會增加B肝媽媽所生嬰兒的B肝感染風險。這是因為B肝媽媽所生嬰兒發展為B肝感染多發生在宮內或分娩時,而不是哺乳期間。

世界衛生組織至今仍然把母乳列為B肝病毒水平最低、風險最低的安全食品,早在1997年就明確表態,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B肝媽媽母乳餵養會增加嬰兒感染的機會,並建議所有B肝媽媽進行母乳餵養。

三、來月經後可否繼續哺乳?

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便沒有營養,甚至對寶寶有毒,必須斷奶。這種說法不科學。

正常情況下,產後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最好。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並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產後4個月月經來潮亦不必斷奶,奶量不夠,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輔助食品。如至產後8個月月經來潮,則可給寶寶斷奶,逐日減少吃奶次數,增加輔助食品用量。

四、母乳不足有什麼方法改善?

母乳不足是不少新媽媽在哺乳期碰到的難題。其實,這當中有不少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方法。例如,民間常用豬蹄湯、鯽魚湯促乳,但原來如果分娩後過早進食這些湯,反而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

以下有六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新媽媽增加母乳。

1.注意飲食、休息和培養對哺乳的信心。

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對母乳餵養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最好採取與嬰兒同步休息法,減少幹擾。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勵,並主動分擔家務,防止其疲勞。

2.糾正母乳餵養中的不合理現象。

最常見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嬰兒的吸吮時間不夠,媽媽應保證足夠的時間來餵養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每天的哺乳時間可能長達8個小時;出生1~2個月的嬰兒,每天應哺乳8~10次;3個月的嬰兒,24小時內哺乳次數至少有8次。

3.避免「乳頭錯覺」產生。

從調查情況看,人工餵養3次後,嬰兒即產生乳頭錯覺。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時母嬰同室,按需哺乳,儘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種人工奶頭及奶瓶。

乳頭錯覺的糾正,要在嬰兒不甚飢餓或未哭鬧前指導母乳餵養,可通過換尿布、變換體位、撫摸等方法使嬰兒清醒,產婦以採取坐位哺乳姿勢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於含接。乳房過度充盈時熱敷5分鐘,擠出部分乳汁使乳暈變軟,便於寶寶正確含接乳頭及大部分乳暈。

4.尋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

如媽媽和嬰兒是否生病,媽媽的乳頭有無異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等;同時避免或儘可能減少給哺乳的媽媽使用止痛藥和鎮靜劑;哺乳期間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類避孕藥,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時、適量、科學地補養。

哺乳期間不可偏食。並且要避免分娩後馬上開始進食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因為這類食物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

分娩後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此後可適當增加營養,可根據個人口味、平時習慣,適當多吃一些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鯽魚、鰱魚、豬蹄及其湯汁,還可適當多吃些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這類的食物。

6.注意餵養技巧。

新媽媽應兩側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將來兩側大小相差懸殊,影響美觀。每次餵奶都應給嬰兒足夠的時間吸吮,大致為每側10分鐘,這樣才能讓嬰兒吃到乳房後半部儲存的後奶。後奶脂肪含量多,熱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嬰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時,一定要將乳房內的乳汁擠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數為6~8次或更多。只有將乳房內的乳汁排空,日後才能繼續正常地分泌乳汁。

五、初乳裡面到底有什麼營養?

初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初乳含有成熟乳的各種營養成分,能使嬰兒獲取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初乳含有比較成熟乳較少的脂肪和乳糖,適合新生兒消化吸收。更為重要的是初乳含有比成熟乳高得多的免疫因子,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保證新生兒免受病原菌的侵襲。初乳是母乳中的「精品」,所以應讓新生兒及時吮吸。

初乳還含有雙歧增殖因子,攝入後能促進腸道內雙歧乳桿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長,調節腸道功能,促進營養素更好吸收,並阻礙某些致癌物質形成。此外,研究還表明,初乳含有特殊的糖蛋白,能保護活性因子免受胃腸道消化酶的破壞,使其能被人體吸收而發揮作用。

目前國外有人嘗試牛初乳製成牛初乳粉或片劑,用於提高某些免疫力弱的人群如早產兒、老年人、某些病人等的免疫力。但免疫因子在加熱殺菌時容易被破壞,因此,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採用特殊的低溫噴霧乾燥方法,在確保殺菌效果的同時能夠保存免疫因子的活性;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小助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想要成功做到「母乳餵養」,需要做好這6件事情!
    對寶寶的好處: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寶寶抵抗力,降低寶寶過敏現象,預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促進寶寶語言和智力發育,增進親子感情。很多媽媽都特別希望成功做到「母乳餵養」,但事實上,有些媽媽因為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放棄了母乳餵養,選擇了配方奶粉。母乳餵養這件事,並不是你想做到,就能做到的。
  • 母乳餵養時,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新手媽媽參考這5個標準!
    對於寶寶餵奶這件事,很多新手媽媽,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對於奶粉餵養的寶寶來說,每一頓吃多少,都能通過刻度來了解,但是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吃多少奶是很難估算的,除非是把奶擠到奶瓶裡讓寶寶喝。那麼母乳餵養時,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新手媽媽參考這5個標準!
  • 母乳餵養,會讓寶寶養成哪些壞習慣?新手媽媽要知道
    新手媽媽在採取母乳餵養之前,最好多學習點母乳餵養的知識,知道如何喂,怎麼餵才能讓寶寶吃得科學、健康,知道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把方方面面都了解清楚了,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避免手忙腳亂或束手無措。否則,吃苦頭的是媽媽,對寶寶的成長也不利。母乳餵養會養成寶寶哪些壞習慣呢?
  • 想讓寶寶儘快吃上母乳,新手媽媽這樣做,少走「坑」
    隨著時代的進步,育兒也更加的科學,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嬰兒最好的口糧是母乳,很多新手媽媽也會竭盡全力堅持母乳餵養,很多職場媽媽更是選擇做背奶媽媽。我是一名育兒師,從業多年,也有一個寶寶,在自己餵養過程中,及工作中,遇到過很多新手媽媽覺得給寶寶餵奶,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確實是這樣,越著急越沒有母乳,剛開始開奶也比較疼痛,很多奶水沒有下來,就堵了,導致媽媽發燒,其實作為新手媽媽想讓寶寶儘快的吃上母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會更好。
  • 感冒了到底能不能給寶寶餵奶?這些母乳餵養知識 新手媽媽們趕緊記...
    05-20 17:11:1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都說母乳餵養好,但對於眾多新生兒來說,母乳餵養真的成為了第一選擇嗎?而在母乳餵養中,年輕的母親們都做對了嗎?今(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保科了解到,從最新的相關調查數據上看,我國的母乳餵養率僅三成左右,很多新手媽媽不懂得該如何餵奶。
  • 母乳餵養不簡單,新手媽媽必知!
    母乳餵養不簡單,新手媽媽必知!今天,我們就以上問題和大家做進一步的探討。隨著母乳餵養知識普及,越來越多新媽媽加入到了母乳餵養的隊伍。但往往初為人母,沒有經驗,加上網上和家人有很多不一致的意見,導致很多媽媽不知所措。而且,漲奶往往都是生理性的,如果護理得當,不需要額外的處理,如若處理不當,反而會導致乳腺損傷和乳腺炎。
  •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 小心掉進這些誤區
    母乳是每一位新生兒能獲得的最天然、最珍貴、最理想的食物,是任何配方奶無法比擬的。但新手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讓媽媽們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哺乳。新手媽媽在餵母乳時容易產生哪些誤區?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 致新手媽媽:遠離母乳餵養謠言
    母乳餵養是一件幸福自然的事,對寶寶、寶媽都好。但是有時候會遇到各種質疑的聲音,比如「發燒不能餵奶」、「被娃咬痛了忍忍就好」、「娃養不胖是你奶不好」等等,這令新手媽媽信心備受打擊。其實,很多似是而非的說法都是謠言。如果相信,你就輸了。
  • 新手媽媽進入哺乳期,儘量別做4件事,否則容易回奶,寶寶餓肚子
    生過寶寶的媽媽都知道,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永遠都是最好的。母乳能夠提供充足的營養,而且對於孩子免疫力提高也有著很好的幫助。所以能夠母乳餵養的話請一定要堅持下來。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餵養期的寶媽各個方面都要小心謹慎,因為有可能你的忽視就會影響到孩子。
  • 母乳餵養好處多 懷化媽媽寶寶別錯過
    懷化新聞網訊 5 月20 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寶寶的飲食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當天,記者走上街頭做了是否「母乳餵養」的隨機採訪。記者調查發現,懷化城區市民母乳餵養意識越來越強。
  • 母乳餵養,跟配方奶餵養的寶寶究竟有什麼不同?告訴你差別有多大
    一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想著如何解決寶寶吃喝的問題,到底是選擇喝母乳,還是選擇喝奶粉呢?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時間就是生命。剛生完寶寶就進入職場的媽媽也是不在少數,這樣的情況下,想要達到全母乳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一邊哺乳一邊工作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奶量不足的、奶量過多的,各有各的愁。
  • 職業媽媽還能餵養母乳嗎
    >  絕大多數媽媽不能堅持母乳餵養六至八個月,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媽媽都是職業媽媽。那麼,職業媽媽如何在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以後,繼續給寶寶餵養母乳呢?  許多媽媽在寶寶4個月或6個月後,產假期滿就得回單位上班了。這時媽媽就不便按時給寶寶哺乳了,需要進行混合餵養。而此時寶寶正需要添加輔食,如果餵養不當,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同時,這個時期寶寶體內從母體中帶來的一些免疫物質正在不斷消耗、減少,若過早中斷母乳餵養會導致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亂,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 朱丹二胎得子,產後7天純母乳餵養還存奶?母乳餵養這4坑要避開!
    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媽媽們覺得母乳餵養很簡單,也了解的不是很多。就容易掉坑裡。 接下來,給你們說說產後給寶寶餵母乳最容易掉進哪些坑呢!
  • 【世界母乳餵養周】如何科學的進行母乳餵養?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認識到母乳餵養對於寶寶健康的重要意義,很多準媽媽從孕期開始就學習並儲備母乳餵養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夠在寶寶出生後更加順利地進行母乳餵養。4、純母乳餵養:除母乳外,不給嬰兒吃其他任何液體或固體食物。用餵杯等方法餵食母乳,或者母乳庫捐獻母乳都可以包括在純母乳餵養中。2母乳的成分母乳分為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
  • 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有這2個表現,說明寶寶吃飽喝足了
    在這一個月中,她還是沒有摸透孩子吃奶的規律。孩子什麼時候哭了,她就什麼時候餵奶。讓她頭疼的是,這兩天孩子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多了,不能總是餵母乳吧?其實曉文的問題也是很多新手媽媽面臨的問題,到底母乳應該怎麼喂?面對不會表達的小嬰兒如何判斷孩子吃飽了沒有?
  • 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餵水嗎?80%的媽媽都做錯了
    小寶貝出生後,很多新手媽咪就很糾結母乳餵養是否需要給寶寶餵水?有的媽咪說一定要餵水的,有的說不需要餵水的。那麼,究竟哪種媽咪的做法更正確呢?事實上,大約80%的新手媽咪都做錯了!一起來了解下,給寶貝餵母乳時到底需要不需要餵水?
  • 母乳餵養寶寶的4個正確打開方式,寶媽你做對了嗎?
    在哺乳的這段時期中,各位媽媽們遇見的問題其實差不多都是一我們樣的,所以今天來為大家普及一下母乳餵養寶寶的正確方式!讓各位媽媽們不再苦惱。1、哺乳時寶寶的臥姿在哺乳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當然可以躺著給自己的寶寶餵奶!但是一定要記得在餵奶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讓孩子出現仰臥式的躺著,一定要讓寶寶的身體全部面朝自己,不可以讓寶寶只把頭扭過來,這樣是對寶寶不利的。
  • 寶寶與媽媽出現這幾類情況,需要停止母乳餵養
    寶寶出生後,自然需要加以呵護和關愛,但不是每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寶寶在長大成人時,也會遇到各種危險,這就需要每位爸爸媽媽留意了。最適合寶寶營養攝入的自然是母乳,但有些寶寶出現這些情況之後,媽媽是需要放棄對寶寶的母乳餵養,用奶粉來替代母乳,雖然寶寶得不到母乳,還是能夠健康成長的。
  • 新手媽媽奶水不足怎麼辦?媽媽把握4大關鍵點,寶寶母乳吃不完
    網友留言:我是一個新手媽媽,現在寶寶2個月了。生完寶寶剛開始坐月子那段時間,我的胃口很不好,吃不下多少東西,所以奶水很少,根本不夠寶寶吃。後來胃口慢慢好了起來,吃得也多啦,可是奶水並沒有多起來,需要添加配方奶粉才夠寶寶吃。
  • 母乳餵養,媽媽如何知道寶寶吃沒吃飽?可以從三個方面判斷
    「嬰兒吃母乳,怎麼知道吃沒吃飽?一次要餵多長時間?」相信這是許多新手媽媽,都想知道的問題。因為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小寶寶年齡小又不會說話,媽媽每次餵寶寶吃母乳的時候,心裡都會有顧忌。一是怕寶寶如果吃多了會撐著,二是擔心吃少了寶寶餓肚子會影響到正常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