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網
空缺長達一年半後,安盛天平的CEO一職人選近日公布。朱亞明擬任安盛天平執行長,其任職資格尚待監管部門批准。而此前兼任該職位的安盛天平董事長衛澤韋亦傳出職位變更,將負責安盛信利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業務,同時將繼續擔任安盛天平董事長及工銀安盛董事等職責。
人事變動外,安盛天平的業務發展重心亦有調整。6月初,安盛天平發布了與企鵝杏仁的合作計劃,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安盛天平已相繼完成了股權變更、人事調整、業務專項等的重大事項。
但在整裝待發之下,安盛天平需解決車險虧損、破冰健康險等發展難題。
朱亞明擬任安盛天平CEO
日前,多家媒體報導,安盛天平CEO將由朱亞明擬任,就任資格有待監管部門核准。公開資料顯示,朱亞明曾任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個人金融部董事總經理。從2002年起,她先後歷任花旗銀行、星展銀行等外資銀行高管。
根據安盛天平官網2019年1月發布的重大公告顯示,2018年11月,全體股東一致書面同意形成決議同意胡務此前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位,並推薦Xavier Veyry(衛澤韋)擔任本公司董事長兼臨時執行長。
間隔一年半後,安盛天平CEO人選終於塵埃落定,此前兼任該職位的安盛天平董事長衛澤韋亦傳出職位變更,根據《證券日報》報導,安盛信利宣布任命現任安盛中國執行長的Xavier Veyry(衛澤韋)擔任安盛信利歐亞區執行長,任職尚待監管部門批准。衛澤韋將負責安盛信利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業務,同時他將繼續擔任安盛天平董事長及工銀安盛董事。
而在今年年初,安盛天平亦完成了股權變更,成為首家獨資外企。根據今年1月披露的重大公告,2014年,安盛集團進入天平汽車保險,持股比例先後增至50%;2018年,安盛集團收購了其餘股東的所有股權,股權收購於2019年12月13日交割完畢。由此,安盛天平成為外資全資控股險企。
近三年車險業務合計虧損14.45億元
作為較早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主要經營了車險、企業財產險、家財險、貨運險、責任險、短期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業務。不過,儘管入局較早,但安盛天平的業務發展並不好看。
具體來看,自2016年由盈轉虧,安盛天平已連續三年處於淨虧損狀態。根據年報信息,2017年至2019年,其淨虧損分別為,2129.19萬元,3.61億元,1.44億元。其保費收入也呈現下探趨勢。上述三年中,由2017年的81.29億元降至2018年的63.43億元,2019年小幅回升至69.15億元。
作為第一大險種,其車險業務隨保費收入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起伏波動。2017年至2019額年,安盛天平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分別為,73.33億元、56.43億元和60.57億元。2019年,其車險收入在全部保費收入中佔比約為87.59%。不過,儘管車險業務貢獻了近九成的保費收入,但卻並未帶來利潤。據財經網金融觀察,2014年至2019年,安盛天平車險業務均處於承保虧損狀態。2017年至2019年,隨著車險保費收入的下降,其承保虧損亦有所收窄,分別虧損為,4.73億元,5.58億元,4.14億元。
另據財經網金融梳理,連年虧損下,安盛天平車險業務也屢遭監管處罰。財經網金融梳理發現,2020年至今,安盛天平已被罰超百萬。其違法違規行為涉及未按規定使用報批的車險條款費率,編制虛假材料、委託未持有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保險銷售、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
其中,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1月出具的罰單顯示,安盛天平德州中支與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籤訂了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約定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向安盛天平德州中支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安盛天平財險總公司共向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支付技術服務費32筆、463萬元。2019年1月至3月,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共向安盛天平德州中支開具48張增值稅發票,價稅金額合計463萬元。監管部門通過座談核實,上述服務費中205.2萬元為虛假列支,該筆資金通過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轉入安盛天平德州中支見習客戶經理帳戶,實際用於向保險中介公司的代理人支付代理合同約定以外的手續費。
此外,該罰單還披露了變相給予投保人返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代理審車、掛牌服務、虛列宣傳費,用於向員工發放績效獎勵等違法違規事實。據此,中國銀保監會德州監管分局對安盛天平德州中支合計開出了50萬元的罰單,該項處罰也是安盛天平目前為止的最大一筆罰單。
健康險隨保費收入增加而虧損擴大
車險業務萎靡不振,安盛天平繼續尋找新增長點。6月4日,安盛天平與企鵝杏仁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通過網際網路+健康險的方式為安盛天平的發展提出另一種可能。
對此,安盛天平擬任CEO朱亞明曾公開表示,健康險市場需求巨大,但目前的發掘還不夠,還有許多創新可以做。安盛天平與企鵝杏仁的合作將加快線上諮詢的問診速度和線下服務的快速匹配。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增加,健康險市場需求急劇增長。而年初爆發的疫情也推高了健康險這一險種的需求。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21.5%。
在車險增長乏力、信保業務頻頻踩雷的情況下,多數財險公司將業務發展轉向了健康險業務。安盛天平就是其中之一。但財經網金融梳理發現,2017年,健康險躋身安盛天平前五大商業保險,列為第5位,僅盈利336.70萬元,2018年和2019年,健康險排位上升,2018年列為其前五大商業保險中的第四位,2019年則上升至第二位,保費收入分別為1.47億元和3.61億元。但隨著其保費收入擴大,安盛天平的健康險業務承保虧損也隨之擴大。2018年和2019年,其承保虧損分別為,582.12萬元,2523.47萬元。由此可見,儘管健康險前景可期,但對於安盛天平而言,目前仍未看到有盈利的可能。
事實上,梳理安盛天平的前五大商業險發展狀況 2018年,僅意外傷害險盈利1648.75萬元;2019年,僅企業財產保險盈利1964.83萬元。從其發展來看,安盛天平缺乏可支撐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