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盛天平新帥上任:連續虧損三年 車險業務合計虧損14.45億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財經網

空缺長達一年半後,安盛天平的CEO一職人選近日公布。朱亞明擬任安盛天平執行長,其任職資格尚待監管部門批准。而此前兼任該職位的安盛天平董事長衛澤韋亦傳出職位變更,將負責安盛信利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業務,同時將繼續擔任安盛天平董事長及工銀安盛董事等職責。

人事變動外,安盛天平的業務發展重心亦有調整。6月初,安盛天平發布了與企鵝杏仁的合作計劃,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安盛天平已相繼完成了股權變更、人事調整、業務專項等的重大事項。

但在整裝待發之下,安盛天平需解決車險虧損、破冰健康險等發展難題。

 朱亞明擬任安盛天平CEO

日前,多家媒體報導,安盛天平CEO將由朱亞明擬任,就任資格有待監管部門核准。公開資料顯示,朱亞明曾任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個人金融部董事總經理。從2002年起,她先後歷任花旗銀行、星展銀行等外資銀行高管。

根據安盛天平官網2019年1月發布的重大公告顯示,2018年11月,全體股東一致書面同意形成決議同意胡務此前董事長兼執行長的職位,並推薦Xavier Veyry(衛澤韋)擔任本公司董事長兼臨時執行長。

間隔一年半後,安盛天平CEO人選終於塵埃落定,此前兼任該職位的安盛天平董事長衛澤韋亦傳出職位變更,根據《證券日報》報導,安盛信利宣布任命現任安盛中國執行長的Xavier Veyry(衛澤韋)擔任安盛信利歐亞區執行長,任職尚待監管部門批准。衛澤韋將負責安盛信利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業務,同時他將繼續擔任安盛天平董事長及工銀安盛董事。

而在今年年初,安盛天平亦完成了股權變更,成為首家獨資外企。根據今年1月披露的重大公告,2014年,安盛集團進入天平汽車保險,持股比例先後增至50%;2018年,安盛集團收購了其餘股東的所有股權,股權收購於2019年12月13日交割完畢。由此,安盛天平成為外資全資控股險企。

近三年車險業務合計虧損14.45億元

作為較早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主要經營了車險、企業財產險、家財險、貨運險、責任險、短期意外險和健康險等業務。不過,儘管入局較早,但安盛天平的業務發展並不好看。

具體來看,自2016年由盈轉虧,安盛天平已連續三年處於淨虧損狀態。根據年報信息,2017年至2019年,其淨虧損分別為,2129.19萬元,3.61億元,1.44億元。其保費收入也呈現下探趨勢。上述三年中,由2017年的81.29億元降至2018年的63.43億元,2019年小幅回升至69.15億元。

作為第一大險種,其車險業務隨保費收入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起伏波動。2017年至2019額年,安盛天平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分別為,73.33億元、56.43億元和60.57億元。2019年,其車險收入在全部保費收入中佔比約為87.59%。不過,儘管車險業務貢獻了近九成的保費收入,但卻並未帶來利潤。據財經網金融觀察,2014年至2019年,安盛天平車險業務均處於承保虧損狀態。2017年至2019年,隨著車險保費收入的下降,其承保虧損亦有所收窄,分別虧損為,4.73億元,5.58億元,4.14億元。

另據財經網金融梳理,連年虧損下,安盛天平車險業務也屢遭監管處罰。財經網金融梳理發現,2020年至今,安盛天平已被罰超百萬。其違法違規行為涉及未按規定使用報批的車險條款費率,編制虛假材料、委託未持有執業證書的人員從事保險銷售、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

其中,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1月出具的罰單顯示,安盛天平德州中支與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籤訂了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約定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向安盛天平德州中支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安盛天平財險總公司共向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支付技術服務費32筆、463萬元。2019年1月至3月,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共向安盛天平德州中支開具48張增值稅發票,價稅金額合計463萬元。監管部門通過座談核實,上述服務費中205.2萬元為虛假列支,該筆資金通過某新技術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轉入安盛天平德州中支見習客戶經理帳戶,實際用於向保險中介公司的代理人支付代理合同約定以外的手續費。

此外,該罰單還披露了變相給予投保人返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代理審車、掛牌服務、虛列宣傳費,用於向員工發放績效獎勵等違法違規事實。據此,中國銀保監會德州監管分局對安盛天平德州中支合計開出了50萬元的罰單,該項處罰也是安盛天平目前為止的最大一筆罰單。

健康險隨保費收入增加而虧損擴大

車險業務萎靡不振,安盛天平繼續尋找新增長點。6月4日,安盛天平與企鵝杏仁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通過網際網路+健康險的方式為安盛天平的發展提出另一種可能。

對此,安盛天平擬任CEO朱亞明曾公開表示,健康險市場需求巨大,但目前的發掘還不夠,還有許多創新可以做。安盛天平與企鵝杏仁的合作將加快線上諮詢的問診速度和線下服務的快速匹配。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增加,健康險市場需求急劇增長。而年初爆發的疫情也推高了健康險這一險種的需求。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21.5%。

在車險增長乏力、信保業務頻頻踩雷的情況下,多數財險公司將業務發展轉向了健康險業務。安盛天平就是其中之一。但財經網金融梳理發現,2017年,健康險躋身安盛天平前五大商業保險,列為第5位,僅盈利336.70萬元,2018年和2019年,健康險排位上升,2018年列為其前五大商業保險中的第四位,2019年則上升至第二位,保費收入分別為1.47億元和3.61億元。但隨著其保費收入擴大,安盛天平的健康險業務承保虧損也隨之擴大。2018年和2019年,其承保虧損分別為,582.12萬元,2523.47萬元。由此可見,儘管健康險前景可期,但對於安盛天平而言,目前仍未看到有盈利的可能。

事實上,梳理安盛天平的前五大商業險發展狀況 2018年,僅意外傷害險盈利1648.75萬元;2019年,僅企業財產保險盈利1964.83萬元。從其發展來看,安盛天平缺乏可支撐的業務。

相關焦點

  • 安盛天平的車險之困
    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天平」)前身為市場上惟一一家專業經營車險業務的險企,然而變身之後卻失去了車險經營的專業優勢,近幾年屢屢受挫。最新披露的交強險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安盛天平的交強險業務承保虧損2.8億元,居於行業前列,在整體車險業務中佔比超過五成。近期,安盛天平正在經歷又一次股權變化,而車險經營之困一時仍難以擺脫。
  • 2017年險企車險承保虧損榜出爐:49家共虧62億 安盛天平成「虧損王」
    在已公布車險承保利潤的財險公司中,49家車險承保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合計虧損62億元,其中安盛天平車險承保利潤虧損4.7億元,成為目前車險承保虧損最多的保險公司。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小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盈利難的背後,既有車險市場的周期性因素,也與商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競爭加劇有關。
  • 安盛天平迎來新「掌門」 車險陷泥潭轉型健康險非坦途
    朱亞明此次扮演的是「救火隊長」的角色,在原有車險業務陷入泥潭、健康險拓展前途未卜之際,連虧三年的安盛天平又將何去何從?完成三部曲轉變,已成最大外資獨資財險安盛天平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天平車險,當時的第一大股東是劉益謙的天茂集團。
  • 持股100%成我國最大外資獨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車險持續虧損待解
    歷時一年多,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終於成為由法國安盛集團全資控股的國內最大的外資獨資財險公司。以車險業務為主的安盛天平,今後將如何發展才能擺脫多年以來的虧損困局,也是安盛集團全面接手後,市場關注的重點。
  • 天茂進退騰挪保險布局:加碼國華人壽、出清安盛天平
    對國華人壽而言,或將通過此次交易曲線上市,提升估值,而拿下國華人壽100%股權的天茂集團,股權或也將水漲船高;被天茂集團出清的安盛天平,則將成為安盛集團旗下全資保險平臺,在推進車險的同時,完善健康產品線。兩家原本同屬天茂集團子公司的財、壽險公司,將同時開啟各自的新徵程。
  • 沽清安盛天平,增資國華人壽:劉益謙換牌的邏輯
    事實上,就兩者的業績對比來看,劉益謙的換牌動機已經十分明顯:成立於2004年的安盛天平財產險,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僅為955萬元,去年全年虧損2084.62萬元,而成立於2007年的國華人壽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5.03億元,去年全年淨利潤27.34億元。兩者之間,是6個半雞缸杯的距離。
  • 安盛天平分食西安車險市場
    「目前西安分公司處於整合階段,車險方面主要依靠著原來的天平平臺。」安盛天平西安分公司辦公室主任陳晨向記者表示,安盛天平業務範圍比之前的天平保險要廣。  「車險市場蛋糕就這麼大,安盛天平進入,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不過,短期來看,平安、人保的市場地位依然牢固。」陝西諾亞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青這樣分析著西安的車險份額。
  • 安盛天平朱亞明:提升五大能力應對車險改革
    安盛天平財險擬任執行長(CEO)朱亞明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們將這次車險改革看作是一次機會。」當前,被稱為史上最大力度的車險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作為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將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安盛天平管理團隊日前首度回應了這一焦點問題。
  • 安盛天平聯手企鵝杏仁角逐「醫療+保險」戰場
    4月11日,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安盛天平」)與企鵝杏仁集團(以下稱「企鵝杏仁」),就全面發展醫療保險領域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作為國內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的最大保費來源一直是車險業務,甚至超過總保費的90%。
  • 安誠財險迎新任總經理 車險業務虧損考驗經營能力
    但2014年卻還是被車險業務拖累再次陷入虧損局面。此前,安誠財險高層變動頻繁,閔衛東的上任,終於使得安誠財險再次將帥齊備。這一次,領導班子全部到齊的安誠財險,是否能實現扭虧為盈並長期盈利,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 安誠財險車險業務虧損擴大 中介業務撐起3700萬利潤
    4月17日,安誠財險披露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0.37億元,同比增長19.35%;原保費收入40.96億元,與2017年41.03億元略有下降;公司總資產77.69億元,與2017年同期的80.41億相比減少2.7億元。
  • 安誠財險2019年虧損近4億元 換帥能否扭轉虧損局面?
    近日,安誠財險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虧損2.12億元,這拉大了全年虧損幅度至3.98億元。該公司最近五年盈利數據顯示,2014~2018年,其淨利潤分別為0.58億、-1.28億、2.28億、-0.10億、0.31億、0.37億。
  • 主要業務虧損超3億!安誠財險靠什麼走出了「盈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車險作為安誠財險的第一大保費收入險種,從2010年至2018年,九年時間從未實現盈利,且隨著車險保費收入增長,虧損也在加劇。而銷售及經紀業務收入則成為安誠財險的「救命稻草」。但是在2013年至2017年這五年間,出現了盈利與虧損交替的現象。其中,2014年虧損1.28億元,2015年盈利2.28億元,2016年虧損0.1億元,2017年盈利0.31億元。直到2018年盈利0.37億元,才打破了這種僵局,實現了連續兩年正增長。
  • 安盛集團完成收購安盛天平財產保險剩餘50%股權
    12月14日,法國安盛集團(以下簡稱「安盛集團」)宣布完成收購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由此安盛天平成為外資獨資財險公司。據悉,安盛集團此次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總對價為46億元(約合5.84億歐元)。同時,本次股權交易的完成已滿足慣例成交條件,包括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 安盛天平聯合VFS Global,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保險及籤證服務
    為能給出境遊的用戶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務,安盛天平與全球領先的第三方籤證服務平臺VFS Global籤署了合作協議,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保險及籤證服務。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為中國客戶提供健康險、車險、財產險等多重保障,專注於高品質服務與多元產品。
  • 安誠財險進入十年最低谷:去年虧損近4億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安誠財險進入十年最低谷:去年虧損近4億 管理層變動過於頻繁 記者:吳敏近日,安誠財險披露的2019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9年安誠財險由盈轉虧,全年淨虧損3.98億元,創近十年虧損之最。
  • 永旺2019年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至1.89億港元 香港業務再次虧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永旺收益為94.94億港元,2018年為96.76億港元;控股股東權益應佔虧損為1.89億港元,2018年為4922萬港元;每股基本虧損為72.59港仙。   永旺的營運模式以綜合百貨 (GMS)業務為主,食品方面的業務穩健發展,但受消費者信心疲弱的影響,服裝、生活用品等方面表現下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業務的收益按年微跌3.2%至42.39億港元。主要受新會計準則影響,香港分部最終錄得虧損約1.15億港元,而2018年同期溢利910萬港元。
  • 非洲豬瘟致安誠財險7年來首度大額虧損,2020策略生變提高非車佔比
    財聯社實習記者 鮑仔權近日,安誠財險公布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當季淨利潤-2.5億元,全年虧損3.98億。巨大虧空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非洲豬瘟」帶來的賠款及部分地區的「扶貧業務」。近年來,安誠財險股權被頻繁質押,而業務規模、利潤的變動與管理層的變動不無關係。
  • 朗詩9.8億剝離五項虧損業務 長租公寓兩年虧2.3億多元化轉型遇阻
    5月14日,朗詩綠色集團(00106.HK 以下簡稱「朗詩」)發布公告稱,公司朗詩剝離旗下長租公寓等五項虧損及非房業務所得款9.8億元。近10億的出售交易中,長租公寓業務所佔的比例最大。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朗詩自2017年初創立長租公寓品牌——朗詩寓,未來三年擬布局10萬間長租公寓。然而發展不慢,虧損卻逐年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