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瀘州2月28日訊(劉光彬 記者 嶽東)「開工了,請大家戴好口罩和安全帽!」2月27日一早,薄霧籠罩的瀘州長江六橋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鍾君亮不停叮囑施工人員。當天,瀘州市主城區長江六橋、千九路、華陽南路等第三批12個重點城建項目復工。至此,瀘州市主城區所有道路、橋梁等市政工程及房建項目安全、平穩復工。
未雨綢繆 留守人員+儲備物資
2月27日,瀘州長江六橋MP5墩施工現場一派忙碌,工人們戴著口罩,綁紮鋼筋,製作安裝模板。
「等這一天有點久!」 這個春節,來自湖北的工作人員鍾君亮很受煎熬。「家鄉親人身處疫區,他擔憂。項目遲遲不能復工,他著急。」鍾君亮告訴記者,瀘州長江六橋施工隊伍近一半來自湖北,管理人員中湖北籍佔了六成。春節前放假,鍾君亮和另外10名管理人員留在工地,輪流值班。
1月23日,武漢封城。身處千裡之外的瀘州,鍾君亮仍然感受到形勢嚴峻。從那一天起,他與同事們開始想辦法儲備防控物資,為復工做準備。最後,7000多隻口罩,還有消毒水、手套、額溫槍,是他們這個春節的「戰果」。靜靜等待,是他們每天唯一能做的事。
春節期間,瀘州長江二橋項目也一樣,12名管理人員同樣沒有回家。「復工前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口罩、消毒水、手套等物資,隨時準備復工。」項目負責人高志軍笑著說,「技術骨幹都在崗位。」
穩步推進 防控疫情+加快建設
2月25日中午,瀘州春景上路搶險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剛剛吃過午飯,就趕回工地忙碌起來。鋼筋工、木工、架子工、雜工、泥工師傅們有序配合,都在為第二天澆築樁板牆做最後的準備。
作為瀘州市主城區首批覆工的市政工程,春景上路搶險工程自2月20日復工以來,工人們加班加點,搶抓工期,「早上七點半就開工了。大家都憋足一股勁,都想爭分奪秒推進度,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項目現場負責人黃幾成說,目前項目土方工程、邊坡噴錨、人工挖孔樁、抗滑樁及樁板牆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抗滑樁冠梁施工,預計4月底完工。
疫情當前,既要推項目,又要抓防疫。家住江陽區通灘鎮的彭瑞文從事建築行業30多年,第一次享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專車從家中直接送到工地,住「單間」,開「小灶」,一天兩隻口罩,早晚兩次測體溫,工地、工棚一天數次消毒。
熬了一個多月,鍾君亮和同事們終於盼來了瀘州長江六橋項目的復工,「昨天上午有10多名工人,今天估計有20多名工人返崗。其他工人也將陸續返崗。」鍾君亮告訴記者,為了做好疫情防控,項目部租了一批貨櫃,採取錯時分餐,解決工人們特殊時期的吃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