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並非西方專屬,「中國萬聖節」三國時代就在過了

2020-12-13 英雄愛三國手遊

最近,萬聖節即將來臨,關於中國人要不要過洋節的爭論,也逐漸變得激烈起來。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事實上,全世界各種各樣的鬼節不在少數。比如西方的萬聖節,日本的盂蘭盆節,以及因為《尋夢環遊記》廣為人知的墨西哥「亡靈節」。

外國人的鬼節,雖然也有祭拜逝去之人的意義,但從慶典儀式上來說,更像一種嘉年華。無論大人還是孩童,都會進行各種裝扮,走街串巷、表演玩樂。近年格外流行的聖誕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傳說中,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也會裝扮成各種鬼怪。因為這樣熱鬧的夜晚一般是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晚上,所以中文裡常將萬聖節前夜訛譯為萬聖節。

不過,相比中國「鬼節」,這些洋節都是晚輩了。對於有著祖先崇拜傳統的中國人而言,光是與鬼有關的重大節日就有除夕、清明、中元、重陽四個之多,其發展歷史更是源遠流長。

比如「三月三鬼下(上)山」這一句俗語就來自於上巳節,早在《論語》便有描述。而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過節,則是在三國魏晉時期。每上巳節到來,人們便走出家門,集於水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祓禊儀式,後逐漸演變成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

在這裡頭,曲水流觴就比較有意思了。大家在舉行儀式之後,便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從祭拜祖先變成節日派對,這種娛樂精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過,流行與三國的上巳節,如今除了壯、侗、瑤、黎等少數民族之外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畢竟,自唐宋以來,節日習俗之互相影響、融合,現如今的清明節即是融合了上巳、寒食兩節而來。

既然三國時期的古人早就很Fashion地玩起了鬼節,作為後人的咱們也不妨開個腦洞,假如當年萬聖節的南瓜特色傳了進來……

所以作為一款三國卡牌TCG遊戲,咱們《英雄愛三國》帶頭自嗨!比如製造小能手黃月英,肯定迅速的將夫君諸葛亮的木流牛馬改造成裝糖道具!

東吳大小姐孫尚香,一定會立志化出最嚇人的裝扮,一定要嚇到那幫一天到晚自稱天下無敵的武將。

面對治軍嚴格的三巨頭——曹操、劉備、孫權,部下們表示終於可以在今天,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反正蒙上臉,誰也不知道你是誰!

相關焦點

  • 萬聖節來襲,中國民間傳統「鬼節」是西方的萬聖節嗎?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西方歷史文化逐漸與中國交融,各種傳統文化和節日也逐步被國人接受。比如聖誕節、復活節、愚人節、情人節等等。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準確時間應該是每年的11月1日,但是在節日的前一夜是最熱鬧時刻,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遊街或者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禮物。據說,這一刻,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人群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
  • 西方萬聖節的來源以及與中國鬼節的不同之處
    萬聖節是11月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傳說公元前五百年,把這一天定為讚美秋天的節日,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尋找活人再生。這也是人死後能再生的唯一希望。實際上,萬聖節就是屬於「鬼寄生,人嚇鬼」的模式。為什麼家家戶戶都在萬聖節製作南瓜燈呢。傳說南瓜燈源於古代愛爾蘭。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他自己永遠不會犯罪。
  • 西方人過的是「萬聖節」還是「萬鬼節」?
    「萬聖節是西方學校組織學生慶祝的活動,高大上的西方教育,總沒錯吧」,這是許多老師的心理潛臺詞。 「萬聖節已成西方第二大節日,全民狂歡,商機難得,不可錯失,萬聖節代表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打出慶祝萬聖節的招牌,可以多招攬些生意」,這是許多商家的想法。
  • 西方萬聖節,中國有鬼節,人類的文化好多都是相通的
    11月1日,萬聖節要來了,很多城市的商家都進行了相應的裝飾,並準備做相應的活動。很多老年人,都覺得現在年輕人被西化了,總是過西方的節日。但其實這是世界大同的一個趨勢。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全球視野,年輕人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廣,不僅我們在過西方人的節日,西方人也知道了中國的春節,也知道中國的元宵節,中秋節。第一,萬聖節大家幹什麼?現在過萬聖節,很多幼兒園會組織活動,小學的小朋友們也會組織活動。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開始過西方的很多節日了,聖誕節大家想必並不陌生,而萬聖節也是其中一個西方人的節日。
  • 中國「鬼節」 VS 西方「萬聖節」,原來有這麼大的區別!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鬼節,又叫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節」,意思就是祭祀鬼的節日, 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 七月半 , 清明節 。而西方則稱為萬聖節, 西方鬼節中有 墨西哥鬼節 等,但最著名的是 萬聖節 。
  • 西方對中國,萬聖節對___?
    今晚是萬聖節前夜, 不知道現在的你 是準備和朋友狂歡一晚, 還是宅在家過一個普通的周六呢?
  • 西方的鬼節——萬聖節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西方的鬼節——萬聖節 2011-11-03 16:23 來源:新華網
  • 萬聖節 VS 中國鬼節
    作者: 小藝 火棘果子 西方的萬聖節: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萬聖節可以說是西方的「鬼節」。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Jack-O'Lantern),走家串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
  • 關於「鬼節」歪果仁有萬聖節,那中國呢?其實中國的才叫鬼節!
    相信大家對萬聖節再熟悉不過了,的確,它是一個西方的「鬼節」;最早起源於蘇格蘭和加拿大等歐洲地區,現在成為西方國家的主要傳統節日,當然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現在萬聖節也成為國內最受歡迎和被慶祝的節日之一。西方的古代在高盧、愛爾蘭和不列顛,萬聖節是被用來讚美秋天的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到11月1日整整一天用來歡慶這個節日。而後來逐步演變成裝扮鬼魂、巫婆來嚇唬小孩的節日。
  • 萬聖節即將到來,同樣是鬼節,中西方文化大對比!
    萬聖節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又稱萬聖節前夜即每年的10月31日,慶祝活動一般是在晚上舉行,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的收集糖果等。萬聖節英文名稱「Hallow」源於中國英語「Halween」,與「holy」詞義接近,意思是在紀念所有聖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舉行的彌撒。
  • 萬聖節和中國鬼節有什麼區別,萬聖狂歡之夜的禁忌別傻傻的不知道
    而西方關於萬聖節的說法也很多,具體的由來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可畢竟是西方的一個大節,有些關於萬聖節的禁忌不得不說一下,那麼今天的話題是關於萬聖節究竟有什麼禁忌,和中國鬼節的禁忌又有什麼不同之處。你對萬聖節了解多少很多人第一反應萬聖節就是西方的鬼節,但是實際上萬聖節最初是祭奠靈魂已經升入天堂的聖人靈魂。本來和鬼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如今為何萬聖節非要扮成鬼怪的模樣,成為了人扮鬼的狂歡節不得不提的就是糖果商家想出來的妙招。
  • 萬聖節前夜,中國各個城市都是「群魔亂舞」,中國鬼節卻無人問津
    萬聖節前夜,中國各個城市都是「群魔亂舞」,中國鬼節卻無人問津萬聖節也叫做諸聖節,是西方傳統的節日,是每一年的11月1日,但是人們經常都會在萬聖節前夜,也就是10月31號去享受萬聖節的瘋狂與快樂。在西方,這一天的晚上,小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各樣的鬼怪挨家挨戶的敲門去索要糖果,如果不給糖果就會搗亂,一個有經驗的小孩,總是知道哪一家會在這一天晚上會準備很多的糖果,送給來搗亂的「小鬼們」,於是每一年都會經常光顧這一家,現在萬聖節在西方已經成為一個極具家庭性和商業性的節日。
  •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時間:2016-10-31 10:4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中元節晚上根本不敢出門,為什麼明知萬聖節是個鬼節,卻如此期待呢!
  • 鬼都被西方人玩壞了,萬聖節為啥不像中國人鬼節那樣,敬重鬼魂?
    萬聖節 對亡靈(或說鬼魂)重返這一問題,雖然中西思維不同,但卻都認為亡靈會在一年中的某一天重返人間,中國由此產生了中元節(七月半),西方則產生了萬聖節。但對待死者問題上,中西又產生了巨大差異,中國對鬼更尊重和敬畏,西方則把鬼節當成過年。 一、鬼的出現 鬼,恩格斯下過定義: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受夢中影響,產生了特定觀念……這就是靈魂不死,鬼(或者說靈魂)就是人死後的生存方式。由此可見,鬼就是一個被構思出來的概念。
  • 西方的 萬聖節怎麼在中國火了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妖魔鬼怪翩翩起舞聖節前夜起源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 不僅只有萬聖節,看看世界其他地方是如何過「鬼節」的
    萬聖節剛剛過去,大家是怎麼過的呢?其實有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類似節日:中國「三大鬼節」、墨西哥亡靈節、日本盂蘭盆節、馬達加斯加翻屍節、泰國鬼節………從亞洲到歐洲,從非洲到美洲,各個地方的「鬼節」都有各自的特色,目的都是為了緬懷逝者,讓活著的人能夠更好的生活下去。
  • 重陽節與萬聖節相遇:西方鬼節熱鬧 傳統節日冷清
    11月1日(閏九月初九)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第二個重陽節,記者調查——  □本報記者 蔣建波  今年很特別,陽曆的節日總能與陰曆的節日相遇。西方的情人節(陽曆2月14日)恰遇元宵節(陰曆正月十五),兒童節(陽曆6月1日)碰上端午節(陰曆五月初五),教師節(陽曆9月10日)與中秋節(陰曆八月十五)僅隔一天;國慶節(陽曆10月1日)第二天就是重陽節(陰曆九月初九)。這不,西方的萬聖節(11月1日)又遇到了百年一遇的今年第二個重陽節(閏九月初九)。
  • 復古裝扮|你以為你過的是萬聖節,其實是西方「鬼節」
    雖然萬聖節已經過去好幾天,但是環黴黴還是挺想做關於萬聖節內容的稿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把10月31日當做萬聖節來慶祝,其實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11月1日才是真正的萬聖節。萬聖節前夜也並不如很多人想像般美好,並不是一個只需要大人cos,小孩要糖的歡樂節日,正如它真正的名字——萬鬼節一樣,是一個相當於中國七月中「鬼節」一般的節日。在這一天百鬼夜行,所以做為萬聖節最早發源的凱爾特人新年的薩姆汗節,一般要燃起篝火,人們也會化裝。
  • 幼兒園熱衷過國外「鬼節」 萬聖節道具熱銷,家長苦惱
    揚子晚報記者聯繫這位發帖家長得知,他的孩子在南京城東苜蓿園大街附近一家幼兒園上學,該園最近幾年基本上逢節必過,除了國家法定假日外,中國傳統的端午、中秋、重陽,外國的感恩節、聖誕節、萬聖節基本一個不落。
  • 西方人過萬聖節必吃的6種食物,中國網友:我可能過了個假萬聖節
    西方人過萬聖節必吃的6種食物,中國網友:我可能過了個假萬聖節今天是10月31號,明天就是萬聖節了,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現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萬聖節在我們國家也很流行,所以今天晚上作為萬聖節前夜是各種狂歡的日子,很多人現在已經準備好了奇怪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