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有南北兩條主大街,北大街上中心地段有兩家小籠包店,隔得很近,中間只差了三個店面。
東邊那家叫好再來小籠包,儘管老闆娘金花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門口吆喝,可吃得好願意再來的顧客並不多,生意一直較冷清。西邊那家叫明明小籠,生意出奇的好,老闆老闆娘都忙著做小籠,就是連找錢也是窗口放個盒子顧客自己操作,有時候顧客排隊都排到大街上。
金花也讓朋友去買過西邊那家的小籠,無論外觀口感都差不多,那為什麼生意相差那麼大呢?金華百思不得其解。
久而久之面臨關門大吉的金花終於坐不住了,她要開始行動了。
金花首先想到的是降價,這本來是同行的禁忌,無論賣菜賣水果的還是賣別的東西,一般情況都是統一價,當然賣菜賣水果的經過顧客激烈的討價還價還是可以相差幾毛的。金花下了血本,把本來八塊一籠降到了五塊,這樣一來,顧客果然多了起來。
西邊的老闆娘何玲忍了半個月後,上門去跟金花商量,讓她把價錢改回去,可金花不但不願意,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總算揚眉吐氣了。
降價的紅火只維持了一陣子,金花的生意又冷清了,金花偶然從西邊排隊的人群裡聽到了關於她買了便宜的質量不好的豬肉才降價的議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覺得肯定是何玲搗的鬼。
金花去何玲店裡大吵大鬧了一回,可何玲堅持否認她散布謠言,也懶得多說自顧自忙她的活,金花被圍觀的指指點點覺得也沒趣便撤了。
幾天後,金花早上開店時發現一封匿名信,稱呼她阿姨,信裡說她有天去吃小籠,看到金花在跟賣肉的結帳,兩人的談話她聽到了,賣肉的說金花少付了二十幾塊,金花說這麼差的肉零頭就算了,後來她去西邊跟朋友吃小籠無意中聊起此事,沒想到被旁人聽了去,才導致傳開了,她很誠懇地向金花道歉,也委婉提醒金花做生意要以誠為本。
金花又撐了沒多久就因為虧本太大就轉讓了店面,她決定總結失敗重振旗鼓,去娘家小鎮再開店,一定要把生意做好。
金花臨走時很誠懇地向何玲告別道歉,何玲也很熱情地傳授了自己的經驗,一定要用好麵粉好肉和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才能吸引顧客,金花很感激地跟何玲告了別。
生意好壞,個人財運多少,很多時候也是因人而異,但只要自己努力認真地經營,一定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