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導:
在上海,小籠包的地位就等於北京的烤鴨、隆江的豬腳飯、廣州的腸粉。而南翔小籠包則是其中最出名的標誌性小吃。
雖然大家都說沒吃過南翔小籠包就等於沒去過魔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在上海吃到的所謂「南翔小籠」,究竟正宗不正宗?
最近上海有兩家「南翔小籠」,就上演了真假李逵一幕,還因此打起了官司。
上海持有「南翔」商標的商戶,其實有兩家。一家是南翔食品,一家則是老城隍廟餐飲。雙方在最近雙雙將對方告上了法庭,也就是「南翔小籠」狀告「南翔小籠」。
為什麼會有兩家「南翔小籠」?哪家才是正宗小籠?雙方也已經在上海共處多年,怎麼就今時今日才對簿公堂?
故事就得從南翔小籠饅頭誕生開始說起。南翔小籠從一百年前就興起了,為日華軒的老闆黃明賢所創。這種薄皮多汁的肉餡小饅頭,當時就非常受歡迎。1900年,黃明賢的家裡人去了城隍廟豫園那邊開了店,重新租下鋪面,賣的還是小籠饅頭,但是正式定名為了南翔饅頭店。
後來打仗了,日華軒被戰火銷毀。於是日華軒的師傅們自己重新在各地開業。於是這就變成了兩條分水嶺:南翔小籠,分別在城隍廟豫園和嘉定各自發展。其中城隍廟豫園的南翔饅頭店運營得非常好,不僅沒有在歷史的洪流中消亡,更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所以關於南翔小籠,一向都有「始於南翔,興於城隍」的說法。
近年來,城隍廟的南翔饅頭店還成了不少人去上海必要打卡的「網紅店」。在傳承中華美食文化和堅守地方特色手藝上,城隍廟的南翔小籠真的功不可沒。後來老城隍廟餐飲以第43類「餐館」註冊了「南翔」商標。
另外一邊嘉定的南翔小籠,走的則是另外一條線:流水線的速凍食品。從1985年開始,它就已經以第30類商品註冊了「南翔」商標,主營「南翔小籠」的流水線生產。
兩個「南翔小吃」的商標都是合法的,只不過是不同商標類別。
原本大家進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結果最近老城隍廟餐飲發現,另外一方越界了。南翔食品在招加盟商的時候,存在虛假宣傳,故意引導加盟商誤認其為餐飲類店的「南翔小吃」。但是同時南翔食品也以「不正當競爭」狀告老城隍廟餐飲,認為明明「南翔小籠」就是起源於嘉定,而且它取得商標的時間要比老城隍廟餐飲早。這幾十年,老城隍廟餐飲在宣傳的過程中,卻不斷強調自己才是最正宗的。從而使得南翔食品流失了不少顧客。
老城隍廟餐飲:「我才是正宗的!你是假貨!我要告你!」
南翔食品:「我也是正宗的!你說我是假貨!導致食客以為我真的是假貨!我要告你!」
目前兩件案子都還在審理階段,所以誰才是正宗「南翔小籠」,法律上還沒判定。也許食客心中自有主張吧!
來源:線上採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導,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歐界生活|美好生活消費分享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