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將會迎大變?
咩事獲悉,北京路文化旅遊區西起教育路、昌興街,北至中山五路、廣衛路,東至文德路,南至惠福東路、文明路,總面積約為0.36平方公裡。
它將變成這樣——
◎在北京路名盛廣場前有遊客中心,集旅遊諮詢、公共休憩、旅遊商品、導遊服務、投訴處理等多項便民服務於一體。
◎將設醫療衛生服務點,還有8家旅遊廁所,24小時隨時恭候,紙巾、洗手液免費提供。
◎旅遊大巴停靠點,位於建設教育路以及以太廣場,景區內還有1650餘個停車位。
◎城市家具,重新進行了專門的設計,休閒座椅、分類垃圾桶,全都融入了景區的特色。
◎未來北京路南段還將活化高第街至西橫街的一段此前已納入拆遷範圍的騎樓,引導開發商將其開發為具嶺南風情的歷史文化休閒街區。這個初步命名為八和坊文化街區項目,佔地約5萬多平方米,政府將對騎樓建築嚴格保護和控規,限制騎樓周邊建築的高度,修建不超過13米高,大概3-5層高的騎樓。項目擬於今年年底動工。
◎下一步北京路還將打造為全省第一條慈善一條街,目前正在與商家溝通中,在北京路的商家中消費將拿出一定比例用作慈善用途。
還有這個精品的「S型身材」線路:千年宮署南越王宮、千年水閘西漢水閘、千年古道北京路、千年古樓拱北樓、千年古寺大佛寺、千年園林古藥洲等「六個千年」將串聯在一起,讓大家體驗「半日北京路,穿越兩千年」的廣府歷史文化之旅。
千年宮署南越王宮
公元前203年,秦將趙佗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並興建王宮御苑,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宮苑遺址,也是廣州2200多年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
千年水閘西漢水閘
為西漢南越國都城番禺城的排汲水利工程,具有防潮、洩洪、引水多重功能。是我國目前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構水閘遺址。
千年古道北京路
千年古道遺址疊壓著唐至民國時期共11層路面。北京路一帶從古至今都是廣州地區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是廣州古城發展的中軸線。
千年古樓拱北樓
千年古樓建於唐天佑三年(906年),名「象闕」,俗稱清海軍樓,作軍事崗哨用。宋改稱「雙門」,明洪武七年重建並改名「拱北樓」,清稱 「雙門底」。元代起安放「銅壺滴漏」計時器,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
千年古寺大佛寺
原為新藏寺,建於南漢(917-971年),是南漢二十八寺之一。明改稱龍藏寺。清順治六年(1649年)燒毀,康熙三年(1664年)平南王尚可喜仿京師官式廟宇重建。大殿供奉三尊銅鑄大佛,故名大佛寺。
千年園林古藥洲
乾亨三年(919年),五代南漢開國皇帝劉龑於此鑿長湖五百丈(約合今1600米),湖中建洲以煉丹求仙藥,故稱藥洲,又置名石九座,稱九曜園,為南漢的皇家園林。
萬木草堂
萬木草堂,原為邱氏書室,建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為廣東邱氏子弟到省城應試居住處。1891年康有為租借部分房舍作為講學堂,宣傳改良主義思想,開展政治運動,成為戊戌變法策源地。
城隍廟
城隍廟 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為供奉守護城池神祇的壇廟。清雍正年間,升格為都城隍廟,是明清時期嶺南最大的城隍廟。現存城隍廟乃清代重建,目前僅餘大殿與拜亭。
搵食
搵食絕對是去北京路的首要理由。根據摸查數據,「吃小吃、購物、看電影」三個去北京路的動機中,吃小吃佔比高達78%……對於吃貨們來說,這些老字號也值得一去——
太平館餐廳(南越王宮遺址旁)
始於1860年,是廣州最早的西餐廳,周恩來總理大婚也在此舉行,至今仍保留有總理套餐。魯迅、蔣介石也曾是座上客,味道屬於粵式西餐,為老廣州充滿回憶之地。其必點菜式為燒乳鴿、德國鹹豬手、舒芙蕾蛋糕。
幸運樓(北京路天河城廣場8樓)
來廣州怎能不試試點心,在北京路商圈環境最好、等位最長的粵式早茶莫過於幸運樓,這家和老字號陶陶居、南園酒家同屬幸運樓集團的粵菜連鎖企業,保存了港式和廣式早茶的精粹,廣式羊雜湯。
越茗苑(大佛寺旁)
從位於惠福東路的總店開始,越茗苑在廣州的分店已開到第三家,與其馬路對面的大頭蝦越式餐廳,其帶起廣州人吃越南菜的風潮,等位的人長期佔據人行道,引來不少人注目。其特色菜為麻油雞、越式蔗蝦,越式小吃拼盤等。
商機
早前它就喻為越秀區產業振興的「太陽」、城市更新的樣板。
據了解,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將按「一軸四區」的產業格局規劃,其中一軸是「千年文化軸」,以北京路起步區為核心,加快文德路及其周邊歷史文化街區復興,恢復高第街、鹽運西街等古民居。
「四區」則是古城商貿區、民間金融區、文化創意區、沿江商務區。該核心區的起步區東起倉邊路、東濠湧,西至人民路、解放路、吉祥路,北接越華路,南到沿江路。
它將謀劃推進各類項目超過40個,其中已有省非遺中心暨大小馬站書院街、南粵先賢館一期、廣州民間金融街三期、東園廣場、老字號一條街等項目正在推進。
未來這樣的北京路,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