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福州人很念舊,這一點體現在,在餐飲選擇性多樣化的今天,福州人依舊鐘情於各種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福州傳統早餐,無論是金黃誘人的海蠣餅,還是晶瑩剔透的馬蹄糕,都在清晨裡給福州人民帶來最地道的溫暖感受。
1
一、鍋邊糊
福州有句老話說得好,愛喝湯水的人有情有義。所以,大多數福州人十分愛喝湯~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鍋邊作為福州傳統早餐裡的一道「湯水」菜品,在每個清晨為人們送上一份情義~
鍋邊糊也叫鼎邊糊,福州人簡稱為鍋邊,現在福州鍋邊店的鍋邊應該可以算是改良版豪華版,一碗10元起,看加料甚至可以吃到二十元,什麼小腸羅漢肉都敢往裡加,正宗的福州鍋邊是沒有這些的,大餐君小時候的鍋邊就是:蜆子做湯底,熟魚芹菜即可,簡單但不失美味。(並且還便宜)
作為福州人最常用的早點之一,鍋邊簡單好吃,配料多樣,而且經濟實惠,如果是在冬日清晨,天還未亮,許多商家就可以開始製作鍋邊了,將濃米漿均勻地澆在烤熱的鍋邊四周,等蒸至五六分熟時,再用鍋鏟把它鏟入由蔥、骨、蝦米、魷魚等煮成的湯中煮沸。濃濃的香氣飄散在榕城的大街小巷,讓人不禁垂涎三尺。
2
二、炒粉
鍋邊店遍地開花,但炒粉店卻很難覓得蹤跡,很多時候你只有在臺江等一些老城區才能找到。福州炒粉很簡單,將米粉用開水撈熟,炒熟包菜豆芽紅蘿蔔絲後把熟米粉加進去充分攪拌,然後放在一個蒸鍋上保溫,重點是:吃的時候必需得蘸蒜頭醬,尤其那些老的發黑蒜頭醬!
3
三、拌麵扁肉
福州拌麵扁肉曾經是沙縣的天下,隨著尚幹的崛起,現在已經是七分尚幹三分沙縣。尚乾拌麵吃起來和武漢熱乾麵相似,加上花生醬,油和面融匯在一起,再來一口扁肉,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
以上介紹的是早餐主食,當然也要一些小食搭配,福州這幾年城區改造,老舊新村社區紛紛拆遷建成高樓大廈,這些利潤微薄的小店自然也就跟著成為歷史。
除了必備的油條外,芋粿是我最喜歡的。用芋頭擦成絲,加調料以及米漿蒸好切塊,再經過油炸製成,是福州人早餐和點心不可或缺的一道小吃,一個芋粿配一碗豆漿或者是鍋邊,是大餐君小時候的早餐標配~
這是麻蛋,裡面有豆沙!芋粿油條還能到處吃得到,有炸麻蛋和馬耳的就很少了。
馬耳。甜味的!是不是長得很像馬耳多呢?馬耳因形似馬耳朵而得名。製作過程基本與油條一樣,只不過中間加夾了白(紅)糖餡,色澤金黃,外酥香,內嫩軟甜潤。
油餅。和北方又大又厚的油餅相比,福州的油餅明顯秀氣,油炸甜甜圈,原來有混合小河蝦,現在蝦酥只有在高級酒樓才能吃得到,街邊只能吃這些純米漿的。
這是有餡的油餅,福州人叫它海蠣餅。在福州以福清的海蠣餅最出名,是真正有海蠣的,配上紫菜跟花生米,味道好極了。
一項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福州市民在選擇早餐食物時比較傾向於傳統的谷、豆類食物,如包子、饅頭、豆漿等,而一碗鍋邊與清粥最受市民青睞。儘管洋快餐也推出了香菇雞肉粥、海鮮蛋花粥等中式早餐,好吃的福州人只要有空也願意自己煮一碗粥,吃一碗熱騰騰的鍋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州人也越來越重視早餐營養的均衡,人們喜歡在喝豆漿的時候配上可口的小籠包、喝粥時配上花巷特產的肉鬆……,葷素搭配合理,輕輕鬆鬆地在清晨裡吃出溫暖與健康。
福州好吃的太多,一篇文章根本無法寫完,但福州這些小吃也在慢慢的消失,許多傳統的美食只保留在文字中回憶中,讓人惋嘆。
- END -
請注意
責任編輯 |遊遊;
圖文來源:網絡等;
如侵刪!
部分圖文引用自網友,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