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腰鼓迎接星爸萌娃 劉燁一屁股坐壞「餄餎床」

2020-12-19 華商網


  這兩天,網上開始陸續爆出劉燁與劉諾一父子、林永健與林大竣父子的宣傳片和親子照,網友這才發現《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以下簡稱《爸爸3》)真的要來了。7月10日晚22:00,湖南衛視《爸爸3》首站即將開播,劉燁、胡軍、林永健、鄒市明與夏克立五組家庭齊聚榆林子洲縣,體驗起了陝北風俗。

  今天,華商報記者全國獨家揭秘星爸萌娃們在榆林的三天兩晚是怎麼過的,住窯洞、做麵食等別具陝北風味的衣食起居自然是不能少,節目組在第三季中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在榆林,老鄉們就用陝北的腰鼓秧歌隊來歡迎他們。

  迎·400人陝北腰鼓隊 五對星爸萌娃全程看傻眼

  將《爸爸3》首站選在榆林市子洲縣瓜園則灣鄉王陽窪村,是因為當地的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放在電視上,會展現出無比震撼的視覺衝擊。

  據《爸爸3》導演組介紹,這一季開始,每站開篇當地老鄉都會用與當地特色密切結合的方式來歡迎星爸萌娃,榆林老鄉就特意準備了一支由400人共同組成的陝北腰鼓秧歌隊來歡迎他們。作為流傳於黃土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腰鼓秧歌已經成為當地群眾歡慶節日、迎接貴賓等重要活動中的傳統形式。拍攝當天,伴隨著路邊響亮的鑼鼓聲和嗩吶聲,踢場子、竹馬、旱船、跑驢等在內的各種表演,令從未接觸過陝北腰鼓和秧歌的五組星爸萌娃全程看傻了眼。為了突出陝北腰鼓的震撼,節目組還啟用了航拍機進行拍攝,腰鼓隊佔滿了整個山頭,氣勢相當宏大。

  看到如此大的場面,受到熱鬧氣氛的感染,星爸萌娃們也加入到了老鄉組成的秧歌隊中,一起跳起了「十字扭」,林永健揮起摺扇、綢緞扭起秧歌,拳王鄒市明的兒子鄒明軒更坐在爸爸肩上,跟著節奏搖頭晃腦。據導演組介紹:「本季我們會邀請每一站的村民來準備一個歡迎儀式,沒想到陝北的威風腰鼓居然這麼震撼,可以站滿一整個山頭。因為之前的節目中很少會涉及這些場面,這次明星家庭一來也是非常震驚,最後也不由自主的進去一塊跳。」

  吃·餄餎、花饃等各色麵食 劉燁一屁股坐壞「餄餎床」

  找食材、做飯、體驗當地美食,是《爸爸去哪兒》每一集的重中之重,在這個環節常常會發生星爸的窘態和萌娃的可愛。在陝北,這一部分也是非常令人驚喜,只是和在其他地點不同,陝西的觀眾看這一集會非常親切,因為他們學做和尋找的食材,都是陝西家庭飯桌上常見的東西。

  為了歡迎五對星爸萌娃,還沒等他們開始下廚,當地鄉黨就帶著大伙兒先吃了頓餄餎,這種將麵團放入特製工具,利用槓桿原理壓製出的陝西特有的食物,可能有的陝西人也不一定非常了解它的製作過程,更別說五對來自不同地方的星爸萌娃。在他們體驗製作餄餎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尤其是劉燁,一出場就變成了「破壞神」,一屁股坐到壓面杆上,就把製作餄餎面的特製工具「床子」壓壞了。原本一臉嚴肅的劉燁也顯得頗為驚慌,急忙捂臉後退,村長李銳忍不住調侃稱:「人家大爺、大媽用了一輩子都沒用壞,你一屁股坐上去就給坐折了。」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萌娃,林永健兒子林大竣「幸災樂禍」的吐槽道:「你看看,你得賠了吧。」

  當五位老爸準備親自下廚,做一頓當地特色的食物時,出現了更多的問題。據導演組介紹:「節目組安排五個家庭全部學做陝北當地的麵食,但每家做的都不太一樣,爸爸們也都不太會做。除了餄餎之外,還安排他們學習了蒸饅頭、捏花饃等麵食。」當然,在開做之前,萌娃們還需要完成尋找食材的任務,他們找到的都是陝北特有的玉米、土豆、麵粉等為主的食材,而星爸就要根據萌娃找來的相應食材做飯。

編輯:蔡勳

相關焦點

  • 陝北特產,好吃的羊血餄餎,你吃過幾次?
    陝北特產,好吃的羊血餄餎,你吃過幾次?我們都知道陝北特出羊肉,所有關於羊的東西都特別的好吃。而它的羊肉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的腥味,羊肉在冬日裡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配菜,甚至是主食。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陝北好吃的東西羊血餄餎。這兩個字讀音真的是很難念,這也是陝北的一大特點,陝北的餄餎大都是用蕎麥麵和的面,但是其實大家都很奇怪,為什麼餄餎有黑色的和黃色的?這就是因為其中的蕎麥的成分多少的問。要做蕎麥餄餎面的話,用的工具是一種叫餄餎床子的工具。
  • "星爸"任重王陽遇萌娃 《全程愛戀》全愛跨年
    恰逢寓意為201314「愛你一生一世」的世紀跨年 ,該劇曝光一組親子版「星爸萌娃」海報。男主演任重、王陽與劇中「寶貝」許爍甜蜜互動,國民男友即將榮升國民暖爸!恰逢寓意為201314「愛你一生一世」的世紀跨年 ,該劇曝光一組親子版「星爸萌娃」海報。男主演任重、王陽與劇中「寶貝」許爍甜蜜互動,國民男友即將榮升國民暖爸!霧霾嚴寒統統散去 親子互動才是王道這個冬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霧霾籠罩,與此同時,一波 「星爸萌娃」引領的親子熱潮席捲華夏,驅散心頭黯然,讓今冬暖意十足!
  • 陝北方言之餄餎(hé le )
    餄餎(hé le ),一種麵食,用餄餎床子(做餄餎的工具)把和好的餄烙面(現在多用小麥麵也有蕎麥麵和高粱面)壓成細而長的圓狀條面,下鍋煮熟撈入碗中,澆上提前做好的臊子,就是一碗碗可口美味的餄餎。圖片來源於網絡餄餎,古稱「河漏」,又稱「活絡」,傳說
  • 子洲味道——餄餎
    餄餎(hé le),在陝北都大家都習慣叫「河撈」『(he lao),錯誤的發音重複千百萬遍也就成了正確的了,所以,在陝北想吃餄餎,只要說「河撈」就明了。餄餎的做法主要是和面、調湯,再就是有一口大鍋、一個壓面的餄餎床。 先來看看餄餎床的原理吧。
  • 造「天下第一餄餎床」擺千人饕餮餄餎宴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李世旭)「郟縣茨芭鎮山頭趙村將舉行千人餄餎宴,還準備申報金氏世界紀錄……」幾天來,「郟縣之窗」上的一條消息,在眾多網友的朋友圈裡引發了一場狂歡。大家紛紛留言:「到山頭趙村吃餄餎去。」
  • 《爸哪兒3》萌娃神仙合作!諾一霓娜獻聲超驚豔,大竣夏天變化大
    作為國內首開先河的親子類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每一季開播都會迎來火爆收視率,與此同時,參加節目的各位星二代萌娃們也都成了受人矚目的小童星。6月1日,劉燁的妻子安娜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一則視頻,為了慶祝國際兒童節的到來,安娜專程組織各國孩子們一起拍攝了13種語言合唱的全球金曲MV《We Are The World》。雖然參與錄製的嘉賓不少,但視頻中最為引人關注的,還是《爸爸去哪兒3》中各位萌娃的神仙合作。
  • 陝北餄餎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陝北蕎面餄餎已有600多年歷史。主要原料為新鮮蕎麥,其特點是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冬可熱吃,夏可涼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製作歷史悠久,素負盛名。公園南路附近的這家疙梁梁餄餎館是一家老店了,店主是陝北清澗人。
  • 一碗可遇難尋的陝北蕎面餄餎湯
    連很多當地人都弄不明白,為什麼「過事情(農村的紅白事)」的餄餎出奇的香,大飯店怎麼都做不出那味道,自己家怎麼做也難做的那麼有滋有味。這話幾乎沒爭議。別不信,這是真的。一次在火車上,遇見一位在北京專門做陝北餄餎生意的廚子。這個土生土長的陝北後生一再為調不出陝北地道的餄餎湯苦惱,說自己下過很大的功夫跟人學過,怎麼都弄不出那味道。
  • 舌尖上的延安之——餄餎面!
    正因為它順應了各類人群的口味,因而,餄餎也就成為陝北人普遍喜好的一種麵食了。 上溯到那些久遠的清貧年代,惡劣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極大地限制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靠天吃飯的農耕方式下生存的陝北人,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日子過得很是清貧。所以,那時候想要吃一頓「餄餎」,那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了。
  • 餄餎面中的「餄餎」是指的什麼?
    餄餎(heLe)是中國西北和華北地區傳統特色麵食之一,製作者用餄餎床子(做餄餎面的工具,有漏孔)把和好的蕎麥麵、高粱面(現多用小麥麵摻蕎麥麵)放在餄餎床子裡,並坐在槓桿上直接把面擠軋成長條(麵條狀)放在鍋裡煮熟,然後撈入大碗內並澆入美味的肉滷澆頭,不愛吃肉的人可以拌入香噴噴的炸醬,
  • 手壓一床紅薯餄餎」
    我推著她,道旁電三輪上,有個老頭吆喝著「紅薯餄餎」,母親盯著那個瘦削的老人看了一會,說,你爸爸要是還在,一定會趁著這樣的晴天壓一床子紅薯餄餎,把你們兄妹叫到一起,熱熱鬧鬧吃頓飯。他不在後,你們許久都沒一起吃飯,連餄餎床子也不知道放哪去了。以前春日這樣的晴好天氣,父親早早清洗好餄餎床子,給它刷上一層菜籽油,放在陽光下晾曬一會。
  • 劉燁大鬧《熊貓叫》 《爸爸》五萌娃大唱呱呱歌雷死人
    原標題:劉燁大鬧《熊貓叫》 《爸爸》五萌娃大唱呱呱歌雷死人   河北新聞網訊(丹雅)網絡神曲一茬又一茬還有年年翻新,最近微博爆出一首聽完讓人變「蛇精病」呱呱歌視頻,神曲《熊貓叫》、《狐狸叫》都瞬間弱爆了。萌娃們輪番上場的一段「神曲」視頻中沒有別的,只有各種呱呱叫的「神」表情,可愛至極。
  • 陝北麵食-抿節
    開上我的愛車高爾夫嘉旅,和好友們一起去嘗嘗陝北麵食。說起陝北麵食,抿節可謂是陝北麵食中的佼佼者。抿節在陝北方言中讀"抿節兒",節音兒化,所以也寫作"抿尖"。 所用雜麵系由豌豆和麥子磨合而成,調水和成軟麵團,製作抿尖時必須用到一種特製的工具,那就是"抿尖床"(或叫"抿節床"),功能類似於做餄餎時用到的餄餎床,將和好的麵團置放在密布篩孔的抿節床上,用手掌抿壓而下,通過床上的篩孔,篩作成一寸來長的扭曲狀小節,也有將面和成軟糊狀的,以便通過抿尖床直接下鍋。形似餄餎,但短,只有寸長,呈無數散節狀。
  • 雍州府的羊血餄餎,好吃的秘訣全在料汁裡
    在西安可能沒吃過但一定聽過一種美食餄餎。餄餎是什麼呢?看起來跟麵條差不多,為什麼又有新名字。那是因為除了小麥可以拉成條狀,其他則雜糧不能,所以用木漏子壓出長條,就是餄餎了。餄餎(hé le),也叫河漏,是將豌豆面、莜麥麵、蕎麥麵或其他雜豆面和軟,用餄餎床子(一種木製或鐵製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把面通過圓眼壓出來,形成小圓條。比一般麵條要粗些,但比麵條勁道、質軟,烹飪方式和麵條差不多。
  • 舌尖上的陝北:蕎面餄餎羊腥湯,沒看完就餓了,延安人的浪漫小吃
    導語:舌尖上的陝北:蕎面餄餎羊腥湯,沒看完就餓了,延安人的浪漫小吃有兩句信天遊唱道:蕎面餄餎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陝北民歌多情歌。這裡用一種陝北茶飯比喻忠貞不渝的愛情,別具一格。所以今天帶大家來了解這道延安的情話小吃:羊肉餄餎。羊腥湯呢就是使用羊肉、羊雜和佐料熬製成的湯,做法非常簡單。將羊肉湯說作「羊腥湯」,也是陝北方言。這裡的「腥」,本指生肉,現指肉類魚類等食物,如葷腥。實際上,羊肉的氣味應該叫做「羶」,這「羶」,與魚蝦之「腥」一樣,都是有人喜愛有人愁的味道。辭書說「難聞」,並非每個人的共同感覺。
  • 陝西特色小吃之陝西餄餎
    餄餎(讀音hé le),也叫河漏、和樂,陝西叫huóluǒ,是將豌豆面莜麥麵、蕎麥麵或其他雜豆面和軟,用餄餎床子(一種木製或鐵製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把面通過圓眼壓出來,形成小圓條。比一般麵條要粗些,但比麵條堅、軟,食用方式和麵條差不多。
  • 陝北窯洞人家的老古董,插隊知青都用過,認出4種的人絕對不簡單
    知道的人不是老知青就是70後…答案在最後一張圖片揭曉這個是「抿節床」,陝北農村專門製作抿節用的,抿節是用:豆面、白面,有的家裡和面時還加點玉米面匯合後用抿節床製作成的,陝北農村裡面通常都是用素臊子燴,也屬於陝北窯洞人家的地域性美食左手邊的是:米饃饃襖,在陝北冬天專門攤黃米饃饃用的; 右手邊的是:馬燈,陝北村裡人晚上出行的照明燈,後來有了,馬燈就消失在人民的視線了
  • 「陝北特色小吃」吳起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是一種以黃土高原所產糧食作物蕎麥麵為原料,經特殊工具餄餎床子壓制而成的麵食,因此,久而久之,蕎面餄餎成為了一種固定的名稱。吳起蕎面餄餎製作簡單、技藝獨特,麵條形狀及粗細依據餄餎床子所裝的漏孔大小而定,經煮熟後,與羊腥湯配和食用,味道鮮美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在吳起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俗語:「蕎面餄餎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作為一種地方麵食,蕎面餄餎佔據著重要地位。吳起蕎面餄餎講究現磨現做,即選用新鮮的蕎麥磨成麵粉,再經過和面、壓面、煮麵等工序製作而成。
  • 被譽為「北方麵食三絕」之一的蕎面餄餎,做法獨特,看著就有食慾
    這各色不同樣式的麵食中,蕎面餄餎(hé le)算是一絕。蕎面餄餎原產於陝西省的陝北地區,在當地民間,就有一曲信天遊唱道「蕎面餄餎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陝北地區的延安市吳旗縣和志丹縣盛產蕎麥,因而這蕎面餄餎也以這兩地最為地道與正宗。餄餎,古稱「河漏」,多用蕎面製作,製作時需用到專用的「餄餎床子」。而蕎麥,在所有的穀類作物中又被稱為最有營養的食物。於是當這兩者結合起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獨特的化學反應。
  • 南七餄餎(家鄉美食#渭上聽風)
    南七餄餎 南七餄餎 ,也稱下邽南七餄餎 ,也有叫渭南南七餄餎 ,因為它的發源地在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南七鄉,是渭南的特色小吃,並且在陝西省內和西北地區都是小有名氣的。南七餄餎有名,一是名在它的做法上,二是名在它的吃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