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陰

2020-12-22 武義新聞網
 

     □  葉一葦

中國著名文藝家葉一葦先生風採  吳維康  攝

        「無心插柳柳成陰」,這個詩句用來形容呂祖謙在明招山講學的成功,頗為合適。因為他到明招山本是為了守墓、盡孝道,是不容許辦學的。出於學生們的要求,被動地講學,實是一種「無心插柳」。但如果說「柳」的「成陰」在於「無心」,那又是不科學的。柳依然要靠適宜的土壤、養分和氣候,還須插者的精心愛護,才能成長、成陰。因此,我們不能不了解他的特殊的講學形式。

        呂祖謙到明招山守墓,突然發生「四方之士爭趨之①」而湧來問學,對他來說是無思想準備的,以300人之多,依照現代學校的編制也須編成6個班,明招寺空間狹小,如何容納?如何安排?採取如何形式?這是一個大難題。況且這些學生是應科舉去考「進士」為目的的,他們的特殊性是:

        1、學養程度懸殊,年齡差距頗大;

        2、問學要求不一:有的是想全面得到 「課試」的指導;有的只想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有的除得到名師的教益外,也想乘此機緣得到同學切磋。

        3、問學的時間要求不同:有的要住寺學習;有的只要約時前來聽講,解決疑難等等。

        由於以上的特殊性,可以想像,當然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採取最靈活的講學形式,實施分散與集中結合的辦法,如:(1)少數人住寺,大多數人借住鄰近村莊或在家自學;(2)定期舉行各種講學活動。這種想像雖是從實際出發,我們還可根據呂祖謙的主觀條件加以論證。
   
        呂祖謙是南宋一位新起的理學家,他有「中原文獻」家學淵源,深研歷史,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積有經驗;既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又有一套治學和教學的理論修養和教學方法的設想,是一位新型的教育家。他對培養的目標和具體的要求是「三實」,主張:「講實理,育實材而求實用」。反對理學家那種「空談性命」的說教。他要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向學生提示一些箴規,如:

        (一)他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則,說:

        「竊謂學者氣質有利鈍,工夫各有淺深,要是不可限以一律,政(正)須隨根性、識時節箴之,中其病發之,當其乃可善。」①他強調教學要因人而異,還對改變氣質提出自覺要求,談了自己親身的體會:少年時,他的性格比較急躁,有一天談到孔子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就立下決心改變,後來那種容易忿滿責人的性子就改掉了。這連朱熹都受到感動,說:「學如伯恭(呂祖謙)方是能變化氣質」 ②。這就是言教身教。

       (二)他提出:讀書要「悠久膠固」:

        「大抵立天下之功,必悠久膠固,然後能成。若振動躁擾,暫作易輟,安能成功③」?「膠固」是一種形象的語言,就是說:讀書要像膠一樣粘住不放。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執著」。他提示學生,讀書不是專為「課試」考「進士」,「金榜題名」,而更重要地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做學問去「立天下之功」。

        (三)讀書要「知其所以然」。他說:

       「學者不畏有病,畏無病。如作文,作出後方見工拙;如作官,做出後方見是非。有工拙,有是非,固是不及渾然無失之人,比之袖手不作,不向前做者則勝矣。蓋出來做後便見得病,方有下手可整理處。若不出做,則雖有病,無下手處,豈不費力?故病浮見於外者,病根就淺;病伏於內而外不見者,病根最深。」④

        他用「病根」作比喻,說明為學必須「知其所以然」,「所以然」是最「深」處,只有在實踐後才能檢驗出「所以然」。

        (四)讀書要「勇於存疑」,他說:

        「學者……欲進之則不可有成心。有成心則不可進乎道矣。故成心存則自以不疑;成心亡,然後知所疑。小疑必小進,大疑必大進。」⑤
讀書要存疑,就是要能提出「為什麼」?疑是進步的推動力。呂祖謙作為老師,他不是來叫學生記住知識,而是啟發學生去活用知識,去發展知識。例如孔子說「道不同不相謀」,而呂祖謙認為「借人之失」可以「攻我之失」(《與周丞相》)這也是一種「勇於存疑。他還無微不至地教學生:

        「凡有所疑,專置冊記錄,同誌異時相會,各出所習及所疑,互相商。」⑥

        (五)學習不要「諱過自足」,他打比方說:

        「譬諸人之成室(造房子),方其作也,一柱之不良,一梁之不正,斤(斧頭)削斫刻之成失其道,唯恐旁觀者之不言。隨言隨改,隨改隨正,略無所憚(怕),其心以謂吾知良吾室而已。凡所以就其良而去其不良者無所不至,此善學而遜志之說也。若夫聚不良之木,用不良之匠為不良之室,專心致志自以為是,惟恐人言其非,如此則必至於頹敗而後覺悟,豈不哀哉!」⑦

        這裡他用兩個工匠為例,一個「不諱過」,一個「諱過」的成效作為對比,來說明在學習上不可諱過自足的道理。

        (六)治學的態度要「求同存異」。他說:

        「人之相與,雖道合志同之至,亦不能無異同。且如一自早(早晨)間思量事,及少間(過了一些時間)思之,便覺有未盡矣。蓋無緣會無異同。」⑧

        呂祖謙教育學生,要對各種不同學術觀點都泛觀廣接,求同存異,才能取長補短,不斷進步。認為學業不進,往往是「多喜與同臭味者處」的病因,他自己就是南宋學術界稱譽的能「求同存異」的模範。

        呂祖謙把這些讀書方法和治學態度教育學生,目的是通過「講實理」來達到培養「實材」而求「實用」。他對「實用」的要求標準是非常高的,他提出:

       「觀書不可徒觀文採,要當如藥方、酒法,求其君臣佐使,互相克制。」⑨

       他用中醫的藥方和做酒配料為比喻,一張藥方有許多藥材配在一起,哪些藥是主要的(君)?哪此藥是輔助的(臣)?要達到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的作用。做酒也是如此。這就是要有辨證的觀點。做一件比較大的事情,情況就很複雜,要分析各種正與反的因素,主與次的關係,把各種矛盾(對立)統一起來,事情才能辦成。即使寫一篇文章也是如此,我國漢語的詞非常豐富,這個詞和那個詞配合起來,它的語氣程度、意義深淺千變萬化,表達效果大有研究。所以呂祖謙對學生從高從嚴出發,不特只是從「課試」目的出發,而是希望能夠成為「實材」,為國家做大事。

        綜觀呂祖謙在明招山講學的特殊形式是由他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的,並不是一種權宜形式。沒有正確理論的形式,這個形式是放任自流、空架的形式;沒有靈活而適應的形式,也不能收到教育的預期效果,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除了這些教學的形式外,呂祖謙作為教師,他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休息時「岸巾曳屨,相追於松陰」 ⑨跟學生一起遊戲,活躍了整個講學的氣氛,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新鮮事」,由於這樣寬鬆而靈活的講學,所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名聞遐邇,稱譽東南。但也招致一些社會輿論。南宋末年,文林郎戴表元在《題鞏仲至「耳目志」》中說:呂祖謙的講學,當初「不為時論所容」,「顛頓百折」。結果「常所受業者皆去(離開),為名大夫。四方萬裡,雖婦人、孺子聞而慕為正人,不疑。」這個「時論不容」是出自以朱熹為首和他的學生為附以及社會的習慣勢力。但結果是由「不容」到「不疑」,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轉變!呂祖謙在明招山的講學,原是一種偶然性,可是有它的必然性,這是值得教育領域深研的。

        明招山的教學模式,今天看來已感不新鮮。但在800多年前卻是絕無僅有。呂祖謙堅持六年的講學,可說是我國一次新教育的實驗。我們不能以「不新鮮」而忽視,舉如「因材施教」、「勇於存疑」、「知其所以然」、「求同存異」等的觀點,仍然是今天值得研究的課題。如何不使學生只記誦知識,而是給予學生一把開啟知識金庫的鑰匙?如何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個性?如何使學生輕鬆學習而成為「實材」等等問題是一個永恆的課題。

        本文的開頭,曾說「無心插柳柳成陰」。到此,我們可以說:「柳」的「成陰」靠著明招山的優越環境和特殊的講學形式,這是適宜的「土壤」和「氣侯」;呂祖謙的教育理想和教材《東萊博議》是「養分」;精心養護的人是呂祖謙!

        註:
        ①《與朱侍講》
        ②《宋史·呂祖謙》
        ③《易說·恆》
        ④《文集·孟子說》
        ⑤《文集·答潘督度》
        ⑥《文集·學規》
        ⑦《文集·雜說》
        ⑧《文集·雜說》
        ⑨《文集·雜說》
        ⑩《洪無競取字序》

 

相關焦點

  • 無心插柳柳成蔭:特別容易歪打正著的星座!
    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在12星座中,總有幾個星座呈現出這個特點,換言之,就是歪打正著。鄭博士根據命理學、位理學和星座學的特徵,仔細研究,得出:最近幾個月特別容易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星座如下,大家看看有沒有你哦:第1名:雙魚座雙魚座朋友為人誠懇、做事認真。大凡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都會兢兢業業去完成。
  • 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這人有個愛好,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隨手拍一拍,然後把照片存到手機裡,手機相冊裡存了我五六年的照片,雖然照的不是很好但絕對算是原創了。文章百分之九十的照片都是從相冊裡挑選出來的,這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存的時候真的沒有什麼目地,只是想記錄下生活,把自已照的照片精挑細選後保存下來的,沒曾想就用上了。我建議你們也是,日後再出去都隨手拍拍,拍自已喜歡的、感興趣的、覺得有意義的,多拍一些優中選優,我這歲數都敢拍,比我還年輕很多的就更沒問題了。習慣成自然無論日後走到哪裡都拍拍,就會生成個人相冊的。
  • 如果「無心插柳柳成蔭」也算是一種幸運
    無心插柳柳成蔭,很多時候是用來形容個人的命運和刻意謀劃的事情並無關聯的無奈,所以大家都認為它是貶大於褒的,但是也有很多人通過這些無意之舉,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所以我對於它的理解一直都是多元化的,其實,我自己的故事也是這樣開始的......
  • 未來一周,無心插柳,愛情卻主動前來的三大星座!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麼盲目,自己沒有任何的感覺,就有愛情偏偏來到身邊,未來的一周裡,有三個星座的人,他們無心插柳柳成蔭,愛情主動前來,滿滿的愛情捧在自己的面前,他們很希望自己的感情可以多一些機會,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在意而錯失,或許這是他們愛情到來的時機,這次無心插柳,卻促成了自己的美好良緣
  • 官場小說——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古訓出自《增廣賢文》,它的大意是: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就是不開花;而隨意折下來的一枝柳條隨意插在地裡,從來沒有照料它,幾年過去,卻成了鬱鬱蔥蔥的柳樹。
  • 2月,無心插柳柳成蔭,喜獲真命,順理成章,走到一起的星座
    2月,無心插柳柳成蔭,喜獲真命,順理成章,走到一起的星座雙子座其實雙子座在感情當中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很多人都覺得雙子座花心,只有雙子座才知道誰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人,其實雙子座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雙子座對於擇偶要求和標準來說
  • 《增廣賢文》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此句出自《增廣賢文》,大意是:人們刻意用心的去栽培花朵不一定能成活,而無心間插在土裡的柳樹苗卻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一片綠蔭。無心拆柳柳成蔭,那也是你的無心之舉,符合了柳樹所需要生長的環境,滿足了它生長的自然規律,所以他便成長了。這裡所說的「規律」二字,既是人們所說的「天意」,所以說世間萬物都應遵循這自然界不變的法則,做到萬事隨緣即可。
  • 人生有時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活在這世上,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活得好,想把事情做對做成了,可是往往越在意的事情卻越達不到理想,反而是把那些本心無意的事情給做成了,宛如俗話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雖然結果超出沈騰的意料之外,可這卻洽洽又驗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道理,有時幸運的事情就這樣子發生了。03曾經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我要去辦理港澳通行證,一大早去到公安局時,門口已經排滿了很多人,我心想這次肯定要排很久隊,於是便趕緊跑進去填表先了。
  • 「無心插柳柳成蔭」
    「無心插柳柳成蔭」作者:劉洪智人生誰都要做夢,尤其愛做黃粱美夢。唐.沉既濟《枕中記》:「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失望之餘也有自慰之處,文憑潛在的利益與我無緣,好在我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起碼我通過函授大學這種形式,粗略的瀏覽了中華燦爛文化的部分精華,增長了知識,滋潤了心靈,開闊了視野,面對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深知自己的孤陋寡聞和淺薄無知,更進一步激發了求知慾,這正是我大學夢想要的真諦之一。
  • 無心插柳終成角 「打工妹」楊春榮喜獲梅花獎
    楊春榮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即興表演 柯小軍 攝  中新網廣州3月29日電 題:無心插柳終成角「打工妹」喜獲梅花獎  中新網記者 李凌  「我太狂妄了 楊春榮憑藉《綠色陽臺》中穀子一角獲得梅花獎 受訪者提供 攝  陪人面試 無心插柳考入上戲  1967年出生於西安的楊春榮,家境非常優越,高考之前從未想過要做演員,但或許是冥冥之中註定她要吃這碗飯,「我們家住在文藝路,附近是陝西省歌舞劇院、秦腔文工團、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等,上學放學都會看到各種演員
  • 為什麼「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人們把這種經驗概括為:「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兩句話既道出了人們對未達到原預期目標的遺憾、迷惘,又反映出對意外收穫的喜悅和不解。那麼,生活裡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有心栽花花不發」的原因。
  • 9月底無心插柳柳成蔭,姻緣指定,喜遇真愛的四大星座
    其實兩個人的緣分早就是上天註定了的,在9月底無心插柳柳成蔭,姻緣指定,喜遇真愛,獅子座一定會被桃花包圍,姻緣指定,這個人就是你命中注定的真愛,愛情運勢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好,愛情之路也會順順利利,當兩個人再次靠近,一定會更加的恩愛,再也不用擔心分開。
  • 把時間當作朋友:「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是好運氣麼?
    「無心插柳柳成蔭」表面上的意思是:隨手插的柳枝,沒太在意,這柳枝反而長得旺盛。這句話強調的說好運氣麼?《把時間當作朋友》中的兩個案例會告訴我們答案。同理,關於「無心插柳柳成蔭」,人們看到的是「柳成蔭」,強調的是「無心」,可這句話的核心明明是「插柳」啊親!
  • 中年女人的無心插柳柳成蔭
    老俞曾在他的「閒話」文裡寫: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的機會和命運大致如此。譬如我的回家,當初想得不多,只是覺得一天到晚忙著賺錢,虧欠倆孩子太多,自己因為難以平衡好不多的時間,很容易就陷入焦慮裡。既然眼下的經濟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乾脆試著歇歇。
  • 無心插柳:4款因意外而產生的美食
    Didn't Exist 摘要: 本文帶大家了解在美食歷史上,有哪些食物是無心插柳而得到的意外之喜
  • 小學生玩中學之無心插柳柳成蔭
    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栽花花不開。有時我們想去做成一件事情,可能並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有時我們無心去做的一件事情,反而開花結果了。去順從自己的心,明確自己的定位,很多時候就會無心插柳柳成蔭,就像教育裡經常說的一句話,播下種子,靜待花開。前兩天的一句收穫:書不是用來讀完的書,是用來學以致用的。厚厚的一本書,你把它讀完了又怎樣,是一種虛無的成就感,那你學到了什麼?你能學以致用嗎?如果不能,那就是假看書、假學習。
  • 養殖多肉:無心插柳,它們卻長得遍地都是!
    導語: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或者一件事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花友有過這樣的經歷,付出大量心血養的花草長勢一般,而隨手扔在角落或者院落中的多肉卻長勢旺盛,長得遍地都是!這令人不得不感嘆多肉生命力旺盛。
  • 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陳旭因此一炮而紅
    而《哥只是個傳說》也只是陳旭的無心之作,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陳旭因此一炮而紅。
  • 安意如:賞析古詩詞屬無心插柳 不知會紅
    [摘要]或許為公眾所不知,安意如並非抱著對古典詩詞的喜好去進行研究,關於古典詩詞的賞析之作實屬無心插柳的功夫。「我自己不知道寫什麼會讓大家喜歡,否則我就會去做出版商。」 她表示,自己的寫作中有古典詩詞屬於「無心插柳」的功夫,「我並不知道寫哪些東西會『紅』,會討大家會喜歡,否則我會轉行做出版商。」安意如同時稱,這是本寫給知己的書,要給價值觀趨同的人來看。不擔心新書觀點有爭議:寫書不是為讓大家認同生於1984年的安意如原名張莉,2005年9月,出版傳記文學《看張·愛玲畫語》。
  • 衡水彩民「無心插柳」,收穫2注雙色球二等獎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11月15日,衡水彩民任先生(化姓)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個無心之舉,竟換來了2注雙色球二等獎,獎金合計34萬多元。據了解,任先生日子略顯拮据,習慣了精打細算的他平時也不常買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