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往往需要打好學習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就會有許多家長選擇課後親自輔導作業。
可輔導作業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經常是孩子還沒學會,家長卻被氣得夠嗆。
青蛙有幾條腿?女孩寫兩條被扣12分,委屈哭訴:它是站著的呀!
這不,有一位寶媽就分享自己女兒考試的趣事。在數學考試中,小女孩除了一道題目之外,其他的都做對了。而且這道寫作的題目,也不是不會寫,而是對於題目的理解出了問題。只見這道題目,被老師打了好幾個紅叉,而媽媽則吐槽女兒:"你沒見過青蛙嗎?不知道它有四條腿啊!"
分析:
雖然試卷上青蛙是「站立」的,但不代表青蛙真的只有兩條腿,孩子是受了思維定勢的影響,看到什麼就寫什麼。
其實,這種「擬人化」的動物角色,在孩子們愛看的動畫片、漫畫書裡比比皆是,一方面是孩子的認知能力比較差,另一方面是思維不懂得變通。邏輯思維能力對於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邏輯思維能力好的孩子往往會更聰明和優秀。
而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孩子,往往會面臨以下幾個困境:
接受能力差,反映不及時孩子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或者大腦在接受新的信息的時候,缺乏邏輯思維會使TA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消化和接受新事物及信息。
想像力欠缺想像力是一個不管孩子今後學習理科知識還是文科知識都十分重要的能力。好的想像力能夠幫助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個角度、方法去尋求解決方案。如果缺乏想像力,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死胡同」。
思路條理性弱,學習更吃力現在的學習越來越注重系統化,缺乏思維邏輯能力的孩子很難在學習的眾多知識中梳理出自己的思路和頭緒,很容易越學越亂,在學習上很難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久而久之,孩子反而會出現厭學情緒。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3-4歲是兒童發展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
01玩思維遊戲
人們普遍認為數學和理科學得好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更強,其實無論文科還是理科、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不過,數學和理科這樣嚴謹的學科,對邏輯性的要求更強。
要增強孩子思考問題的邏輯性,父母平時可以陪孩子玩一些思維遊戲。比如我們常見的疊疊樂、搭積木、拼圖等遊戲;等到孩子年齡大一些,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棋類遊戲、數獨遊戲等。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推理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02看繪本、講故事
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是息息相關的,有時候我們只要通過一個人的發言,就能知道他說話是否有邏輯和條理。而小孩子說話通常沒有邏輯,顛三倒四、亂說一通,不太能清楚、完整地表達一件事情。
想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看繪本、講故事是最有效的方式。父母可以利用睡前的時間給孩子讀一讀繪本。每讀完一個故事向孩子提問題,或者讓孩子總結故事含義;還可以讓孩子根據畫面來編故事,既培養了想像力,也鍛鍊了語言表達和邏輯能力。
說給父母聽: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集觀察、分析、判斷等多種能力的整合,這需要家長、老師們在孩子的學習、玩耍的多個場景和瞬間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