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豬的價格有所下降,很多養殖戶都想開始養雞業,養雞也不容易。 要養雞,首先要掌握養雞技術,其次要了解養雞。下面就來了解下養雞的事項。
一、首先是建棚要減少開支,農家養雞要因陋就簡,不必大興土木,建造鋼筋混凝土雞舍,可以採用投資少的塑料大棚。 水、電、藥物使用合理,各種所需設備要注意維護,縮小浪費,想盡辦法降低養雞的成本,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
二、選擇優良品種在養雞生產中,良種化是提高商品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 大家應根據當地市場的供求情況和自己的條件,決定是飼養肉雞還是飼養蛋雞,選擇哪個品種,並充分理解所選飼養品種的飼養技術和生產性能,避免盲目引種。
三、選擇苗雞,苗雞品質是能否取得較好養雞效果的基本因素。 養雞戶選擇信譽高、有一定生產規模、技術水平高的種雞場提供的苗雞,在第1周齡以0.01%濃度的鹽酸恩諾沙星飲水,以消除沙門氏桿菌、黴漿體等病原微生物,同時進行消毒、隔離、防疫。
四、飼養管理
定期消毒雞舍和環境,維持雞舍乾燥和衛生。 定期驅蟲,撒養雞每周驅蟲一次,選用廣譜、高效、低毒驅蟲藥。 在育雛階段,雄雛需要比雌雛多25%左右的費用,如果不立即淘汰,不僅費用大,飼養面積佔用多,還會影響雌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最好在雛剛出生時淘汰。注意觀察雞群,及時淘汰病弱或低產雞。 蛋雞合適的日照時間為16小時。 散養蛋雞,從18周齡起每周增加半小時直至16小時光照。燈泡的功率為每平方米2.7~3瓦(實用上,通常燈高2米,燈距3米左右)。 請按時點亮和熄滅,注意點亮時間數和亮度保持一定。
五、疾病預防
有條件的養雞戶應進行抗體檢測,保證及時接種,確保免疫質量。 向質量可靠的疫苗生產、供應機構購買疫苗。 嚴防疫苗雜亂, 否則會造成抗體不穩,而須反覆免疫。嚴格遵循免疫接種程序, 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嚴密的科學免疫接種計劃。在日食中加入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等,對腹瀉性疾病(痢疾等)的預防效果良好,但注意用量和攪拌均勻,飼養時間過長是不好的。加強飼料保存,防止飼料黴菌引起的疾病。
六、改善飼養設備,減少飼料消費
養殖戶可按照飼養標準,因地制宜地配製滿足雞隻不同生理階段需要的 全價配合飼料或根據技術人員提供的配方自行配製,這樣一般會使每百千克飼料成本降低10~20元。適當添加高質量酵母飼料,減少進口魚粉在飼料中的添加量。 一般來說,每公斤活性發酵粉的營養價值在進口魚粉1公斤以上,每公斤便宜1.6元左右。
改進食槽的設計,食槽的應用根據雞的年齡大小,選擇大小合適的有簷槽,將高度放置在槽上邊緣比雞背高2釐米。把平養改為籠養,平養方式佔用房屋多,飼料浪費嚴重。 籠養雞生活在籠內,活動量少,耗料減少。雞舍的溫度必須適度,冬天保溫,夏天防暑,特別是冬天雞舍的溫度不能低於10。 如果環境溫度過低,雞體必須發熱維持體溫,因此耗料多,飼料報酬低。
七、分群飼養
分群飼養是養雞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 適宜的群體作為一個飼養管理單位,必須適應自己的設施、飼料、技術措施。 肉仔雞群不可過大,一般以400隻左右為一群,強弱大小的群常常進行分群。 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10~15隻為宜。 公母雞群飼養有利於母雞的生長發育,不僅能提高整齊度和商品率,還能很好地適應市場,公雞群長得快,體重大,能早出欄7-10天,母雞可晚出欄可作為整雞烹飪食用雞出售,可明顯地提高經濟效益。
八、把握好適時出欄
肉雞出欄時的市場價格對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有很大影響,飼養者必須經常了解市場信息,根據當地的雞苗飼養量、雞的需求量決定進雞的時間和數量。 一哄而上時,少養或不養,大家停養的時自己要多養。這樣才能大獲效益。但要注意也不能一味盲目等待價格上揚而延長雞群周齡。所以,要根據當地市場行情和自己本身情況,要把握好適時出欄。
總的來說,這就是對養雞的基本介紹了。你記住了嗎?上述觀點純粹是個人胡說,不做任何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