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尤恩《水泥花園》,四個孩子的可怕故事

2020-12-21 孤讀者筆記
《水泥花園》中譯本

《水泥花園》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伊恩·麥克尤恩在他的處女作《最初的愛,最後的儀式》出版三年後(一九七八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或者說小長篇(順便提一下,中譯本附在書後的《譯後記》說發表於一九七五年,似乎有點問題)。

故事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自述者也即主人公,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情節來說並不複雜,但內容卻是駭人的,充斥著性與不倫——其實也是這位作家作品的常見主題了,所以他得了一個「恐怖伊恩」的外號。

也許不得不說,幸好麥克尤恩是生活在這個時代,文學的禁忌已經越來越少,是否合乎道德也不是特別重要了。倘若倒退回到福樓拜、王爾德那個年代,無疑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即便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如喬伊斯的《尤利西斯》、D. H. 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等,依然引發過巨大爭議。

另一個角度來說,文學發展到今天,大部分題材都被前人使用過了,當代作家只能另闢蹊徑,開拓其他的領域,這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們也能看到,眾多作家也喜歡在技巧上煞費苦心。

《水泥花園》分為兩個部分,講述的是一個家庭四個孩子(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的可怕故事,主要描寫了他們在父母先後離世後的居家日常生活,在注重細節的寫實中又帶有荒誕的色彩。特別是他們利用水泥,把母親的遺體封存在柜子裡。年齡最大的兩姐弟在多次中斷後終於結合,警車卻隨之而來。

在二〇〇二年接受美國《巴黎評論》雜誌的訪談中,被問及「《水泥花園》的想法是從哪兒來的」,麥克尤恩回答說那是一九七六年後,當時他就「琢磨著寫寫孩子們在沒有大人的情況下努力生存下去」。當然,他知道「這是許多兒童故事的慣常設置」,「也是《蠅王》的本質所在」。而他別具匠心的地方,則是把故事處理為城市版的。(參見《巴黎評論·作家訪談2》)

眾所周知,戈爾丁的《蠅王》講述了一群孩子在孤島上如何自相殘殺,表達了人性本惡的主題。與之相比,《水泥花園》倒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惡(事實上也說不上有什麼惡,更多的是倫理上的罪吧)。

-THE END-

相關焦點

  • 麥克尤恩:聽說有人說我邪惡,我很想見見他
    從《贖罪》《水泥花園》《在切瑟爾海灘上》《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到近年來的《追日》《堅果殼》......創作力依然旺盛的伊恩·麥克尤恩,某種層面上幾乎定義了讀者們對英國當代文學的全新認識。麥克尤恩談在自己的工作狀態是每天九點就坐在桌前,需要喝咖啡,然後非常努力的先不看報紙,「但是一般都會失敗」。
  • 專訪|麥克尤恩:作家跟生物學家相似,但他們研究人性和社會
    「我不是第一個嘗試重述《哈姆雷特》的作家,但我想從一個未出世的孩子的角度來講述他的叔叔是如何謀殺他父親的故事,能夠賦予它新意,」麥克尤恩說,「《哈姆雷特》的主角是一個缺乏行動力的人,他的思慮總是會阻礙他的行動;而《堅果殼》中故事的敘述者也是一樣,因為他尚未出生,所以也不能行動。面對這起可怕的暴行,他也同樣感到無力。這正是這部小說的語言,它擷取了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一些韻律,讓它迴蕩其中。
  • 非典型間諜戲 麥克尤恩最新小說《甜牙》出版
    《甜牙》,這是麥克尤恩繼《贖罪》之後,首度以女性為主人公創作的長篇大作,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一位英國情報部門的漂亮女性滲透目標作家的間諜故事,以其大師的筆觸糅合了陰謀與背叛,愛情與謊言的元素。本書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三本麥克尤恩的作品,譯者由著名青年翻譯家、作家黃昱寧女士擔綱,5月23日將在北京三聯書店舉辦新書發布會,屆時譯者黃昱寧將和文學評論家陸建德、作家徐則臣、阿乙一起剖析麥克尤恩的敘事秘密。像麥克尤恩近年來的其他小說一樣,《甜牙》也是那種情節與其所處的時代咬合得格外緊密的作品。
  • 煙臺:福惠花園小區樓梯水泥大塊往下掉 住戶心慌慌
    )接到市民呂先生的求助電話,稱自家居住的煙臺福山區福惠花園79號樓一單元樓內的樓梯,臺階上的水泥一塊塊往下掉。從三樓到四樓的16級臺階,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尤其是第11級臺階,左側臺階的邊角整個「失蹤」了。來到四樓,記者看見這裡的臺階幾乎失去了原貌。一共16級臺階,僅有兩級輕微破損的臺階看上去能走人,其餘14級臺階外層幾乎沒有水泥包裹,只有裸露在外的鋼筋和泥沙,沒有方形的稜角,原本稜角處幾乎呈弧形,最寬的臺階不足20公分,最窄的臺階僅15公分,恰好能容納成年人的一隻腳。
  • 孩子最害怕的四個冷暴力,比打罵還可怕,家長要注意
    孩子最害怕的四個冷暴力,比打罵還可怕,家長要注意現在這個時代,雖然有一些家長還是奉行「棍棒教育」,但是有很多的家長變得「聰明」了,開始使用一種叫做冷暴力的教育方式,但是家長並不知道,冷暴力其實比對孩子一頓打罵更加的讓孩子難受。
  •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家長該打就得打
    什麼是「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美國的教育專家約翰·羅斯蒙德曾經說過:孩子兩歲是第一個叛逆期,但是「可怕的兩歲」只是一個概括,準確來說是1歲6月到3歲期間,反抗能力是四五歲的一倍。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1、孩子突然愛打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有時候你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出現亂發脾氣、打人的情況,一次兩次還好,但孩子總這樣難免會讓家長感到生氣。
  • 西安高冠瀑布,曾是多個朝代的皇家花園,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
    我們經常在清宮戲中看到皇帝在後花園下棋,所以這個後花園成了皇室休閒生活的地方。西安,中國歷史上13萬億古都,中國最多的朝代建首都的地方,但今天我們在西安看到的大部分是宮殿、城牆、帝陵、寺廟等。這麼多王朝的帝王,他們的後花園在哪裡?今天我要帶大家去看他們的後花園。高官瀑布,說到這個地方,對西安這個旅遊景點了解的人不會太多。
  • 花園寶寶:解密《花園寶寶》中的十個為什麼?
    >花園寶寶:解密《花園寶寶》中的十個為什麼?開播不到一個月,就在全國各地掀起「花園寶寶」熱潮,大家在網上網下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提出很多新鮮有趣的話題,我們歸納總結出十大焦點話題,在這裡為大家逐一解密……  話題1:《花園寶寶》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 水泥仿木護欄、仿木柵欄對花園景區花草的保護
    如圖: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金灣區鬥門區三灶區橫琴開發區某池塘水泥仿木欄杆的安裝效果圖有花草的地方就有仿木護欄/柵欄,仿木護欄/柵欄可以很好的保護花草,仿木圍欄因其美觀大方、自然風而備受人們喜愛,是使用廣泛的護欄,景區、花園、道路、河道等等都隨處可見。
  • 四個經典的幽默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以下四個不得不看的經典幽默故事,讓你百看不厭,回味無窮!(一)一位年輕人拜訪德國著名的畫家阿道夫·門採爾,向他訴苦說:「我真想不明白,為什麼我畫一幅畫只用一會兒工夫,可是賣掉它卻需要用一整年的時間?」「請倒過來試試吧,我的孩子。」
  • 常青花園四小區居民 樂植「成長林」
    為孩子塑造美麗家園常青花園四小區居民樂植「成長林」本報訊(記者楊菁 通訊員唐聞)昨日,正是植樹好天氣,長江日報、市綠委辦聯合舉辦的「添綠武漢」公益活動走進常青花園四小區。
  • 《櫻桃日記》:讀懂這四個故事,破解孩子成長中的三個重要命題
    這套叢書共有5冊,分別是《石壁上的動物園》、《埃克託爾的書》、《第五件珍寶》、《無面女神》《英仙座流星雨》,目前前四冊都已經引進到國內。整套書以溫馨的故事,唯美的畫面,用日記+漫畫的形式,用孩子的口吻敘述解密過程,讓孩子和家長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啟迪和成長。
  • 《格林童話》溫馨外皮下,掩藏的可怕故事
    然而等到成年以後,偶然翻閱到一本原版童話,細細品讀之下看見很多曾經沒有發現的細節,才發現我們曾經以為的「溫馨」童話故事是多麼殘忍。據了解,童話在一開始不是作為床頭讀物存在的,而是大人用來嚇小孩子的一套玩意兒。雖然不可怕,細讀下來,總會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不舒服感。這裡就來給大家列舉其中的幾個故事。
  • 花園裡的童話
    大樹爺爺伸著懶腰,舞動手臂,繪聲繪色地給小草們講故事呢。小草們聽得津津有味,一會兒笑得彎下了腰,一會兒緊張得屏氣凝神。看見大樹爺爺口乾舌燥了,小草們趕緊端來了一杯水。大樹爺爺喝完了水,清了清嗓子,便又眯起了它那雙慈祥的眼睛,講起了故事。這時,「大嗓門」牽牛花阿姨舉起喇叭叫了起來:「大家快來關心關心呀,蒲公英阿姨要生寶寶啦!」
  • 《兒童法案》:自《在切瑟爾海灘上》後,麥克尤恩最好的小說
    【作者/譯者簡介】伊恩•麥克尤恩(1948—),本科畢業於布萊頓的蘇塞克斯大學,於東英吉利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從一九七四年開始,麥克尤恩在倫敦定居,次年發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學獎。此後他的創作生涯便與各類獎項的入圍名單互相交織,其中《阿姆斯特丹》獲布克獎,《時間中的孩子》獲惠特布萊德獎,《贖罪》獲全美書評人協會獎。
  • 好書:《秘密花園》作者介紹+故事梗概+好詞/句/段匯總
    父親早逝,家境貧寒,從18歲開始在雜誌上發表故事,貼補家用。她的第一本暢銷書是28歲時出版的《勞瑞家的閨女》,取材於幼年她在英國煤礦的生活。可是讓她聞名於世的,是她的兒童文學作品。02內容簡介故事講述了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瑪麗倫羅克斯的父母雙亡後,生活在姨父神秘陰沉的大房子裡,一次神奇的經歷,使瑪麗闖入久已禁閉且荒蕪的花園。
  • 揭秘華新水泥核心業務上雲的背後故事
    峰會期間,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舉行戰略合作發布。華新水泥CDO湯峻表示:華新在數位化的過程中和華為雲有著深度的合作,現在已經和華為雲在雲服務、智能工廠、智能管理、聯合創新等方面都展開合作,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績。
  • 從天而降重達十多斤水泥塊 逛街女子胳膊被砸斷
    【事件】 水泥塊從天而降 砸傷逛街女子  前天上午10時30分許,鄭州的牛女士帶著女兒到交通路與永安街交叉口附近,準備為孩子買衣服。當牛女士右手牽著孩子剛邁上一家童裝店門口的臺階時,突然感覺左臂被重物猛擊了一下,巨大的衝力讓牛女士當即倒地。她一看,一大塊水泥塊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