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飲料的下半場利器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圖/紅牛飲料官網

隨著夏季的到來,功能飲料在各種賽事的營銷變得愈加頻繁,而藍莓君注意到,今年功能飲料的競爭格外激烈。

於飲料企業來說,一年消費高峰期就快到來,各大品牌們卯足了勁兒,向市場推出一些新品,搶佔市場。

那麼,目前中國特殊用途飲料真正市場有多大?有哪些巨頭加入了戰場?新晉品牌又是否還有機會?

市場大、新品多、變局叢生

功能性飲料飲用場景基本是在我們運動結束後飲用,而運動的人群這幾年有多大,直接決定了新進的品牌有多瘋狂。

一方面:雖然這幾年運動潮的興起,這種特殊的功能性飲料的市場在劇增。據統計:在2014年,全國就有超過4.1億城鄉居民參加過體育鍛鍊,這些人都是功能飲料的目標群體。

另一方面:權威數據表示,全球的功能性食品和飲料市場將會在2020年前達到1920億美元。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時間裡,行業平均增長率達到28.9%。預計到2019年行業將達到254.57億升的規模,銷售額達692.24億人民幣。

藍莓君梳理下發現,目前市場上的能量飲料品牌眾多:常見的就有紅牛、樂虎、東鵬、魔爪、卡拉寶、中沃、黑卡等品牌。

還有一些新冒出的功能飲料品牌也源源不斷,而且背景還不是初創公司。在近日,雀巢針對中國市場研發推出了「補水+」,以此向功能性飲料市場進軍

同樣,作為乳品巨頭伊利頻繁在市場上「吹風」,要推出新品「喚醒源」進擊能量飲料市場。在此之前,除了華潤怡寶、可口可樂等飲料企業重兵布陣外,直銷巨頭安利也不想錯過該盛宴。對外稱已經擁有自己的功能飲料灌裝廠。


其實,在國內功能飲料市場,紅牛佔比59%,處於絕對的老大地位,可以說紅牛是能量飲料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但近兩年隨著一系列續約風波導致紅牛的壟斷地位不斷受到挑戰;

自從2016年,泰國紅牛和中國紅牛發生商標糾紛,中國紅牛的銷量一路下跌。數據顯示,2015-2017年,紅牛中國的銷售額分別為230億元、210億元和196億元,市場份額也從2016年的63%降至2017年的58%。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日前泰國天絲醫藥集團的紅牛安奈吉功能飲料正式在中國上架,紅牛的市場份額很可能繼續出現不斷的萎縮。

而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進入功能飲料行業,功能飲料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已經在悄然的發生著改變。

曾經,紅牛作為行業的開創者,具有不可撼動的市場份額,但是現在來看,作為緊縮其後的樂虎和東鵬特飲,市場佔比也達到了20%,沒有什麼是不可撼動的。

不過,現在的功能飲料市場前三強的紅牛、樂虎和東鵬特飲加起來佔據了接近80%的份額。但隨著後進來的新品牌,也很可能正在以同樣的方式瓦解著三強的份額。

根據尼爾森的最新數據,前三強超過了90%的市場份額,但是自2018年起都處於下滑到80%不到,可見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變局叢生。

同質化加劇,名又大於實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健康和健身效益的日益增長的意識,能量飲料市場將持續變大是個大趨勢,但是大多數人對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認識,但不是很清楚。反而是很多人對功能性飲料的認識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很大。

在功能飲料細分行業,大家都在做跟隨,要麼包裝像、要麼口感像,這其實是快消品的行業誤區。

藍莓君隨機搜索一些電商平臺,在售的功能飲料中不難發現,產品同質化的現象亦很突出,如在成分上,普遍集中在牛磺酸、咖啡因、維生素、胺基酸這四大類。在功能上,又不少主打提神效果。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分得清這些產品之間的區別。

對於快消品行業,其銷售、廣告、通路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這是一個潛力巨大、同質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市場。尤其是對於特殊的功能用途飲料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潛力且新興的市場,用戶需要培養,品牌需要建立,而營銷就成為了各

品牌彰顯神通廣大之時了。

作為功能飲料民族品牌最早的開創者,曾風靡一時的健力寶,就連續贊助了1984年-1996年的中國奧運代表團,同時贊助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1987年-1997年的三屆全運會,在國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體育印象。

而紅牛也是如此,長期堅持體育營銷,不僅贊助F1、籃球、足球等運動,更是翼裝飛行等極限運動的長期贊助商,每年都要在全球投入巨資用於廣告宣傳、市場教育和消費者培養等。

市面上常見的特殊用途飲料都或多或少和體育掛鈎,它們的產品定價和品牌傳播也都相近。

2005年,美國品牌佳得樂進入中國試銷並聘請姚明出任形象代言人。

2008年北京奧運會引發國人運動熱潮,特殊用途飲料市場也迎來了回暖,紅牛、脈動都藉此快速發展,尖叫等品牌也出現反彈,農夫山泉推出水溶C100,健力寶獲得廣州2010年亞運會指定運動飲料權益,一線市場再度喧囂起來。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供選擇的餘地更大,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尤其是高額的營銷費用投放,一個全新的品牌要進入消費者的選擇並不容易,但同於同質化嚴重的功能飲料來說,想脫穎而出也非常困難。

下半場的利器:垂直細分

在功能飲料行業,前有霸主擠壓,後有巨頭進入,對於新進入者不管是在品牌建設還是銷售渠道把控都有很大的壓力。但是又基於品牌力和高毛利帶來的強定價權,以至於新進入者源源不斷。

其實,功能飲料市場看上去很大很美,但實際也暗藏很大的「坑」。可口可樂耕耘了這麼多年,去年的銷售額仍不到三億元;卡拉寶這麼大的投入,最後也是折戟而返。

可見,在市場競爭激烈下,一個全新的品牌,要佔據消費者心智,並不容易。而其中功能飲料分為運動飲料、營養素飲料、能量飲料、電解質飲料等。而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想要進入就必須細分。

細分用戶:隨著運動人口的專業化程度提高,對飲料的專業要求也會更高,一些強調專業性的飲料或迎來機會,如來自加拿大的百淬,其用戶畫像非常清晰,直指專業運動人群。通過對用戶的細分,切入具有特定目的性的、特定功效的功能飲料。

功能飲料市場人群相對比較聚焦,喝功能飲料就喝功能飲料,不會在某個場景選擇某個特定品牌,一般人只會喝兩種品牌,要麼就喝性價比高的,要麼就喝高大上的。那麼營銷也一樣需要細分。

細分營銷:從品牌營銷的視角來看,任何一款產品,其成功必定意味著這款產品成功佔領了人們的心智,使得人們在某一特定場景下,必然想起這款產品,從而成為它的忠實用戶。

而細分的營銷主要是體現在場景方面,不是簡單的賽事冠名,更應該是深入參與到賽事的具體環節,通過高結合,高漏出,高互動的植入方式,和用戶形成有效的心與心的互動。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大數據的興起,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扁平化,企業也能夠更加精準地去定義人群和場景,新品牌的入局,定位尤為重要。

總之:功能性飲料市場也已經不斷從「一家獨大」的市場份額分化開來,這對中國市場來說是不錯的信號。

新進者想要分一杯羹,那麼在未來市場就必須更加細分產品,再通過有效的場景式營銷互動,換來一些忠誠的消費者,才是未來下半場競爭的秘鑰。

(來源:藍莓財經)


相關焦點

  • 蛋白飲料:上半場跑贏別人,下半場超越自我
    加之蛋白飲料的行業組織——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於2018年正式成立的蛋白飲料分會,迅速進入角色,著手通過標準制修訂和消費者科普宣傳來更好地規範市場,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這些都讓蛋白飲料對下半場充滿信心。
  • 「無糖風」飲料爆發背後:中國代糖工業的下半場
    但無糖飲料確實正在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元氣森林似乎只是乘著勢頭賺波「短錢」,其背後有著更大確定性的邏輯,即代糖市場的崛起。「減糖」、亦或「無糖」,都不是新概念。玩得最早、也是玩得最好的,當屬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巨頭們。可惜的是,無論是早期的「零度」還是後來的「纖維+」系列,在國內市場並沒有賣出量來,正因為此,資本對於無糖飲料的前景難以保持一致。
  • 均瑤6種堅果,致勝植物蛋白飲品下半場
    均瑤6種堅果應運而生,通過混合原料應用成功致勝植物蛋白飲品下半場。  均瑤6種堅果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混合原料將是植物蛋白飲品下半場的新風口,抓住不同原料不同的功能特點,才能匹配不同人群的需求,讓產品變得更營養健康,具有功能性。
  • 功能飲料市場又生變局
    伊利低調進軍功能飲料市場    伊利公眾號上的刊文稱,該款能量飲料主打緩解疲勞、補充能量、口味爽的特點,其目標人群主要面向18- 35歲的主流年輕消費群體,因此該新品外包裝時尚、有品質,以滿足年輕消費者對產品顏值的追求。記者從新品圖片宣傳冊看到,該新品的配方是牛磺酸及維生素B,且是強化型,直接對標紅牛。
  • 乳酸菌飲料成了傷人利器
    「炸了」成為傷人利器!,於是唐先生急忙前去查看,不料在查時,鼓包的乳酸菌飲料竟然發生了「爆炸」。過了兩天,葛先生的妻子拿起來準備喝,一瞬間,乳酸菌飲料「砰」的爆炸了!夫妻倆瞬間被嚇懵,飛濺的飲料剎那間炸得滿屋都是。
  • 乳酸菌品類競爭下半場,暢意100%新品搶「纖」上市!
    乳酸菌競爭下半場,「升級」成關鍵詞 尼爾森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常溫乳酸菌飲料在國內呈現井噴式發展,年增長率一度高達50%。雖然近兩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從渠道表現及市場數據來看,常溫乳酸菌仍然是炙手可熱的飲料品類。
  • 在功能飲料界,你屬於哪一種飲料呢?
    不論是早晨的咖啡,下午的濃茶,又或者是其他的流行飲品如椰子水或康普茶,功能飲料似乎已經成為當前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些產品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健康和營養益處,同時具有良好的風味。所以,現在市場上的功能飲料層出不窮。
  • 「中國功能飲料博物館」在京落成
    該博物館介紹了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從萌芽、發展到繁榮30餘年的歷史,也展出了中國紅牛上個世紀90年代從籤署50年協議、獲得市場準入以及進行消費者培育等珍貴的歷史資料。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功能飲料成潛力股!2018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規模將超450億(圖)
    碳酸飲料遭到消費者冷落,相反功能性飲料受到熱捧。功能飲料主要分為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營養素飲料,能適應運動員或參加體育鍛鍊人群的運動生理特點、特殊營養需要的運動類飲料,以及添加益生菌、提高免疫力成分和適合肥胖人群的低能量飲料等特殊用途飲料。
  • 經常喝功能飲料會猝死?
    近年來,各式功能性飲料紛紛闖入人們的視野,為保持體力、精力,不少人將其作為提神醒腦的「神器」,但有媒體報導,許多功能飲料在國外已經開始被禁止,且多人因它猝死。功能飲料真的如此可怕嗎?生活中,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功能飲料?
  • 功能飲料哪個牌子好?戰馬飲料解鎖年輕正能量!
    近年來,功能飲料在市場上越來越火,喝功能功飲料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尤其是運動族、加班族對功能飲料青睞有加。市場需求多變,功能飲料品牌和品類也是層出不窮,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面對琳琅滿目的飲料品牌,消費者會選誰?功能飲料哪個牌子好?
  • 功能飲料,不光只有奇怪的名字
    貨架上,各種功能飲料琳琅滿目:匯源的「她加他」、娃哈哈的「激活」、樂百氏的「脈動」、康師傅的「勁跑X」、養生堂的「尖叫」……張女士從貨架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再走回來:「今年的飲料品種太多了,實在挑花了眼,只能隨便挑一瓶算了。」    前幾年,碳酸飲料、水飲料、茶飲料和果汁飲料在市場上戰火紛飛,而今夏,飲料市場的主宰者卻是各種品牌的「功能飲料」。
  • 功能飲料喝多了也發胖?
    本次檢測結果顯示,10款功能飲料均未檢出11種那非類物質。 ●會胖嗎?看看含糖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應控制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約25克以下。 本次檢測結果顯示,10款樣品中,9款含糖量超10g/100ml,平均含糖量為11.7g/100ml。
  • 運動飲料的功能都有什麼?
    運動飲料的功能都有什麼? 作者: 來源:網際網路 時間:2020-12-07 10:00:37 閱讀量:   運動飲料一般指通過調整飲料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含量比例,使身體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調整的功能性飲料。
  • 女孩喝功能飲料死亡引恐慌 咖啡因飲料兒童不宜
    最近,功能飲料愛好者們有可能因為一條新聞放下了手中的功能飲料。有新聞稱,一名14歲的美國女孩24小時內飲用兩罐容量大約為680毫升名為「怪獸」的功能飲料而出現心臟驟停狀況,6天後不治身亡。新聞令人震驚,但這並不是功能飲料首次奪人性命。
  • 魔爪推中國本土化飲料,能否攪動功能飲料市場?
    在東鵬特飲發布招股書,IPO更進一步之後不久,功能飲料品牌魔爪推出一款檸檬風味的「龍茶」。作為首款中國「本土化」的產品,這也被視為魔爪攪局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一步棋。業內認為,東鵬特飲IPO後,中國功能飲料行業或將進入新的競爭階段,這一階段更強調產品差異化,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在此發力。競爭或加速公開信息顯示,「龍茶」主打「精氣神」「茶能量」等中國傳統文化概念,檸檬茶的口味,在功能飲料中也頗有新鮮感。
  • 功能飲料市場競爭加劇 戰馬和魔爪哪個飲料好喝?
    捱過了疫情之下的消費「寒冬」,飲料市場呈現回暖趨勢。在消費回補的同時,各大飲料品牌的競爭也逐漸加劇。尤其是在功能飲料市場,不僅有戰馬、紅牛、魔爪、卡拉寶、啟力等品牌廝殺混戰,更有部分企業跨界涉足功能性飲料市場。可見,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是一塊人人垂涎的「大蛋糕」。對消費者來說,有了更豐富的選擇。那麼哪種飲料比較好,戰馬和魔爪哪個飲料好喝?
  • 西瓜、啤酒、冷飲,都是解暑利器?如何正確解暑,收好這份小貼士
    西瓜、啤酒、冷飲,都是解暑利器? 西瓜幾乎是人人都喜歡的水果,特別在夏天,冰鎮西瓜更被稱為「解暑利器
  • 孩子喝功能飲料危害有多大
    但由於國內和國外的消費習慣不同,飲料品種也不同,甚至同一品牌、同類產品的配方也有不同,所以其中提到的某些飲料對兒童有害的問題在國內並不存在。  飲料宣稱有功能 常是噱頭  消費者在市場上可以見到瓶裝、盒裝、軟包裝等各種類型的飲料,裡面裝的液體有充氣或不充氣的,果汁或調成果汁味的,還有茶或咖啡等。
  • 「鹽典」飲料被稱為第五代功能飲料的代表_「鹽典」飲料市場調研...
    在今年春季糖酒會上,擁有15年運動飲料領域經驗的康之味,攜手亞洲舞王羅志祥,推出差異化新品——BV桑葚味飲料,開創健康新理念。 據介紹,康之味BV桑葚味飲料科學添加桑葚、決明子、枸杞子,富含鈣鐵鋅碘硒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保留果香味且低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