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為何有黃疸?新手爸媽該如何面對?!

2020-12-26 寶寶知道

對於新手媽媽,在孩子生下不久後,高興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復,就可能遇上一個難題:新生兒黃疸!是的這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媽遭遇的第一個難題,幾天不退的新生兒黃疸讓許多家長心裡非常關鍵,甚至成了心病。

那麼,要如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呢?通過曬太陽的方法能消除黃疸嗎?今天時光婦兒的楊瑞青大夫就和各位新手爸媽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答疑一:新生兒為什麼會黃疸呢?

新生兒發生黃疸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身體的調節系統還不完善,過高的血色素會在出生後短短幾天迅速下降,引起肝臟的負擔增大而來不及處理,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出現以全身皮膚甚至眼白髮黃。

答疑二:新生兒黃疸需要治療嗎?

有些家長可能能新生兒黃疸了解不多,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治療自己會慢慢退去;但楊瑞青大夫要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因為新生兒體內的血膽紅素超過一定的數值,可以進入腦子,損傷大腦神經細胞,特別是與視、聽有關的神經細胞,引起聽力喪失、眼球運動障礙,更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留下後遺症。所以在新生兒訪視時,醫生都會特別注意寶寶黃疸的情況並給出治療意見,所以家長們也要留心寶寶的黃疸情況,並及時和醫生溝通。

答疑三:何種情況下的新生兒黃量要治療?

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才需要幹預的。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留意,並及時和醫生溝通進行治療:

1、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生理性黃疸通常在生後2-4天出現,過早出現黃疸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應該由醫生進一步檢查。當然,醫院分娩的孩子這時候還在住院期間,產科的醫生和護士也會留意這個問題,因此不用太過擔心。

2、 生後5-7天的黃疸。這個時候的黃疸最容易被忽視,由於新生兒早期黃疸在這個時期會達到高峰,而家長們又往往缺乏經驗,不能及時觀察到黃疸的加重,因此建議大家在這幾天就近帶孩子做膽紅素篩查,這個篩查一般的社區醫院都可以做,如果篩查的結果比較高,就需要進一步到兒科就診。

3、出生2周後黃疸仍未消退。足月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通常會在2周左右消退,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有黃疸,需要讓醫生檢查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4、黃疸曾經消退後來又加重,或者黃疸長時間不退伴有吃奶不好、體重不增、大便色白等症狀。這些表現都提示孩子有可能患有其他導致黃疸的疾病,需要醫生檢查來確認。

5、孩子出現了拒奶、反應差、嗜睡、尖叫、抽搐、發熱等情況。這些症狀往往是膽紅素腦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的表現,需要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答疑三: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

目前,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輸白蛋白、換血療法等。目前比較常見也比較有效的療法就是光照療法,方法是用特殊的光線來降低存留在嬰兒皮膚裡的膽紅素,使其更容易地排出體外。將嬰兒放在光療箱的藍光下,只穿尿片就可以了,蒙上眼睛以免眼睛受損。將嬰兒放在燈光下持續一至兩天,需要哺餵時將嬰兒抱出。一旦嬰兒的膽紅素水平下降,就不必再使用光照療法了。

提醒:治療新生兒黃疸,這些誤區不要進!

1、曬太陽:「多曬太陽來退黃」這可能是黃疸治療方面流傳最廣的誤區了,甚至有不少醫生也會這樣建議。曬太陽之所以容易被推薦,一方面是因為簡單易操作零成本,另一方面是由於曬太陽本身的確有一定的退黃的作用。那麼為什麼現在不再建議大家自己給孩子曬太陽來退黃呢?

因為陽光中除了包含有藍光(對降黃疸有一定作用,但是藍光的含量微乎其微),還有紫外線,過量紫外線照射可以造成一些皮膚問題,例如曬傷、皮膚光老化及皮膚癌等。由於寶寶的皮膚比成人的皮膚更薄更敏感,更容易被日光曬傷。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避免被陽光直射。有研究表明,長期反覆的無保護性日曬,會增加日後發生皮膚癌的概率,尤其童年發生的曬傷,可能會顯著增加他們將來發生皮膚癌的風險。所以通過曬太陽來退黃疸,有幫助但不推薦。

2、喝葡萄糖水:「喝糖水退黃」是另一個廣泛流傳的誤區。事實上,葡萄糖水對黃疸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佔據新生兒本來就不大的胃容量,從而造成吃奶減少、排便減少。由於膽紅素最終是要進入腸道隨大便排出的,所以排便少了,膽紅素排出自然也就減少。膽紅素長時間停留在腸道,會增加腸道重吸收的機會,反而不利於退黃。

同時,葡萄糖是單糖,在腸道中吸收很快,能夠直接進入血液,給新生兒喝糖水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幹擾糖代謝,還會影響孩子的味覺,讓孩子「習慣」吃甜,為將來的肥胖等問題埋下隱患。

3、中成藥:新生兒黃疸是中成藥應用的重災區,市面上不少宣稱有退黃作用的中成藥,其中大都含有致瀉的成分,通過腹瀉來加速膽紅素的排出,這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但另一方面,新生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成熟,這樣人為造成的腹瀉一旦開始就不容易緩解,我在兒科見到過不少這樣的病例,吃完中成藥黃疸是退了,但是腹瀉卻越來越重,反覆腹瀉造成體重不增和嚴重尿布皮炎,大人孩子都煎熬。何況,中成藥成分複雜,大多未經過安全性的驗證,不良反應不明確,為了一個小小的黃疸,給肝腎發育都不成熟的新生兒吃這些可能有害的東西實在是不值得。

4、益生菌:「益生菌退黃」是一個很「中國式」的想法。吃益生菌可以幫助退黃的觀點,其核心思想是認為益生菌有「調理腸道」的作用,既然膽紅素要通過大便排出,那吃點益生菌,讓大便更好一點,那不就可以退黃了嗎?這個推測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期望,因此也大受歡迎。但是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口服益生菌對新生兒黃疸有用,這個方法真的只是一個美好的臆想。

對新生兒黃疸的總結:

1、生理性黃疸即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才需要幹預的。

2、早期增加母乳餵養次數,有利於膽紅素的及時排洩。

3、母乳性黃疸不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或治療,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4、對於沒有脫水存在的母乳餵養患兒無需額外補充水分和葡萄糖。

5、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換血療法、輸白蛋白等。

6、不推薦通過口服中成藥、曬太陽等方式來退黃疸,更反對使用中成藥注射液治療黃疸。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寶寶常見問題:黃疸,脹氣,腸絞痛,新手媽媽都該如何應對
    朋友露露家生了個大胖小子,我去醫院探望她時,她卻愁容滿面地樣子,說,正好你來了,快說說你家jason當年有沒有照藍光啊。我問她,你是指新生兒黃疸吧?我家當時醫生也是說略高,我當時也是特別糾結,不知道該不該照,不過自己查找了一些資料後,覺得不照也成,但是那個月確實也是提心弔膽的,擔心黃疸會一直不退呢,直到一個月後家庭醫生上門來看寶寶,我問了問她,孩子黃疸是不是很嚴重?她笑著說:這不都退了嗎?我是不會看,畢竟不是專業醫生。
  •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草莓媽媽學院告訴你!
    但是沒過幾天,發現寶寶的小臉到身上在慢慢變黃,不少新手爸媽們看著十分擔憂,不知所措。想要送醫院治療,但婆婆、嬸嬸等長輩又說回家好好照顧、曬曬太陽就好了,那麼到底該聽誰的呢?12月19日(周六)上午10點,草莓媽媽學院特邀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廖積仁,為疑惑滿滿的準爸準媽們講解《新生兒黃疸預防與護理》。
  • 寶寶有黃疸,新手媽媽該如何應對,曬太陽去黃疸真的有效嗎?
    孕媽在十月懷胎的辛苦後,終於迎來了寶寶的出生,新手媽媽們更是24小時關注著新生兒的狀態,生怕自己養育有不妥的地方,給寶寶帶來傷害。一些新手媽媽們,會對於寶寶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而擔心,比如寶寶出現黃疸,就會讓寶媽們在這第一次的照顧中,顯得手足無措。
  • 新生兒若出現黃疸,或因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準媽媽該引起重視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寶貝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應該是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時候,但是許多寶寶出生以後通常會伴有黃疸,這讓許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非常的擔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實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通常表現為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面部以及身體上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有時會伴有大便顏色不正常,通常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會很好。大多時候新手父母面對孩子的黃疸並不必擔憂,因為黃疸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的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兒的黃疸比較嚴重,而且會反覆出現,這時一些新手父母會更加著急。
  •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
    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新生兒出生後,在3—5天開始,寶寶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而且感覺越來越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
  • 新生兒黃疸是「曬太陽」還是「照藍光」,媽媽該如何選擇
    據統計80%的正常新生兒在生後早期都會出現皮膚黃染。讓人「談黃色變」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可能會留有耳聾、腦癱、智能落後等後遺症。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怎麼退?這些誤區要避開,別讓孩子白遭罪
    文|淘媽 記得淘媽產後和一位剖腹產的媽媽在同一個病房,這位媽媽的孩子黃疸比較嚴重。剛開始醫生只是讓喝糖水,後來檢查說需要照藍光,母嬰要分離。媽媽不想要和孩子分開,問醫生還有其他的方法沒有,家人也找關係希望能有其他的方法治療。
  • 新生兒這十一個「異常」情況屬於正常,新手爸媽心裡有數更輕鬆
    新生兒指的是出生28天的寶寶,說到新生兒身上的「異常」現象還是挺多的,尤其是新手父母,提前了解這些「異常」現象,讓自己做到心裡有數。 新生兒常見的「異常」現象 黃疸越來越嚴重 新生兒出生一周會孩子的臉會越來越黃,和剛出生相比,這屬於正常現象,新生兒黃疸會在出生兩周後逐漸減少,入股孩子過了半個月之後黃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加重了,就要去醫院,確定孩子是否是由生理性黃疸轉為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曬曬太陽就能好?
    聽到周圍很多媽媽說,寶寶出現輕微的黃疸,雖然身邊的朋友或者家裡的長輩說,黃疸不礙事,多喝水多曬太陽,過斷時間就退了。別人可以雲淡風輕,可孩子是自己的,總免不了要擔心。那對於新生兒黃疸,家長應該如何正確面對呢?據《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介紹,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 關於新生兒黃疸,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兒黃疸。相信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啊?這可怎麼辦呀?怎麼幫寶寶退黃疸?我家寶寶黃疸怎麼還不退呀!這是什麼情況呀?嚴不嚴重啊?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3歲的孩子,這3年,開心果媽媽覺得自己在育兒上所學的知識,要遠超工作、日常所學的內容。而育兒、教育、護理等,是新手父母們要持續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不學得好,直接關乎孩子的成長。
  • 如何區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五個不正常現象需就醫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什麼是黃疸,以及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什麼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後一種普遍現象,主要是因為寶寶體內膽紅素(血紅素代謝過程的產物)濃度上升,又缺乏肝代謝酶,而血裡的間接膽紅素需要經過肝臟裡的酶代謝,才能排出體外,使得寶寶皮膚發黃。一般在寶寶出生後1到2周就會慢慢消退了。
  • 孕媽吃什麼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
    孕婦吃什麼能預防胎兒黃疸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2、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3、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 新生兒的黃疸究竟是怎麼來的?
    嬰兒黃疸,幾乎每一位新生兒都會經歷的症狀,Tina老師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一下,映入眼帘的字眼觸目驚心。在現代醫學已經發達的時代,面對黃疸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種悲劇不應該在上演。敲黑板劃重點聊黃疸先聊膽紅素黃疸顧名思義就是新生兒寶寶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表現,這個黃色主要是由體內的膽紅素引起的。所以接下來我們主要說說膽紅素。
  • 曬太陽和喝葡萄糖水可以治療新生兒黃疸嗎?真相是這樣的!
    新生兒黃疸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媽遭遇的第一個難題,對於自家寶寶,黃疸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很多家長一定會為此十分焦慮,小孚醫生這就來給家長解釋一下。
  • [健康知識科普]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遭遇「黃疸」,渾身「黃得可怕」,有的人說黃疸不用管,自己可以好,可還有的人卻說黃疸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今天,邀請到了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新生兒科主任彭星,講解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黃疸是什麼?
  • 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給新手寶媽的建議,5個新生兒常有的症狀,護理方法學起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由於經驗有限,所以對於新生兒的一些現象會非常緊張,總擔心是不是生病了。
  • 新生兒黃疸 喝玉米須水能治嗎?
    而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便是新生兒黃疸了,那麼該如何防治呢?專家為準媽媽介紹一下如果預防及治療新生兒黃疸吧。臨產的日子越來越近,對於即將到來的小寶寶也越來越期待,家裡的長輩告訴準媽媽,說喝玉米須煲水和吃鵝蛋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什麼是新生兒黃疸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睡反覺怎麼辦?5個妙招「倒時差」拯救新手爸媽
    看了朋友圈寶媽的吐槽,想必很多新手爸媽感同身受。其實,最近也有很多新手爸媽在育兒圈求助:寶寶都是白天睡覺,晚上不睡,還特別精神,怎麼辦啊?育兒專家指出,大部分新生兒也是需要「倒時差」的。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不會區分白天黑夜的。
  • 新生兒黃疸患病率雖高,但若孕期能做好這3點,就能有效避免黃疸
    很多新生兒出生之後,皮膚甚至眼白都會發黃,很多新手媽媽在看到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心情都會十分的焦急,其實這就是我們大家口中所說的黃疸問題。雖然新生兒黃疸或病的機率比較大,但也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情況,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且症狀比較輕微,過一周左右孩子就會慢慢調理過來。可是如果黃疸情況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