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媽媽,在孩子生下不久後,高興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復,就可能遇上一個難題:新生兒黃疸!是的這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媽遭遇的第一個難題,幾天不退的新生兒黃疸讓許多家長心裡非常關鍵,甚至成了心病。
那麼,要如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呢?通過曬太陽的方法能消除黃疸嗎?今天時光婦兒的楊瑞青大夫就和各位新手爸媽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答疑一:新生兒為什麼會黃疸呢?
新生兒發生黃疸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身體的調節系統還不完善,過高的血色素會在出生後短短幾天迅速下降,引起肝臟的負擔增大而來不及處理,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出現以全身皮膚甚至眼白髮黃。
答疑二:新生兒黃疸需要治療嗎?
有些家長可能能新生兒黃疸了解不多,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治療自己會慢慢退去;但楊瑞青大夫要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因為新生兒體內的血膽紅素超過一定的數值,可以進入腦子,損傷大腦神經細胞,特別是與視、聽有關的神經細胞,引起聽力喪失、眼球運動障礙,更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留下後遺症。所以在新生兒訪視時,醫生都會特別注意寶寶黃疸的情況並給出治療意見,所以家長們也要留心寶寶的黃疸情況,並及時和醫生溝通。
答疑三:何種情況下的新生兒黃量要治療?
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才需要幹預的。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留意,並及時和醫生溝通進行治療:
1、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生理性黃疸通常在生後2-4天出現,過早出現黃疸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應該由醫生進一步檢查。當然,醫院分娩的孩子這時候還在住院期間,產科的醫生和護士也會留意這個問題,因此不用太過擔心。
2、 生後5-7天的黃疸。這個時候的黃疸最容易被忽視,由於新生兒早期黃疸在這個時期會達到高峰,而家長們又往往缺乏經驗,不能及時觀察到黃疸的加重,因此建議大家在這幾天就近帶孩子做膽紅素篩查,這個篩查一般的社區醫院都可以做,如果篩查的結果比較高,就需要進一步到兒科就診。
3、出生2周後黃疸仍未消退。足月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通常會在2周左右消退,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有黃疸,需要讓醫生檢查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4、黃疸曾經消退後來又加重,或者黃疸長時間不退伴有吃奶不好、體重不增、大便色白等症狀。這些表現都提示孩子有可能患有其他導致黃疸的疾病,需要醫生檢查來確認。
5、孩子出現了拒奶、反應差、嗜睡、尖叫、抽搐、發熱等情況。這些症狀往往是膽紅素腦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的表現,需要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答疑三: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
目前,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輸白蛋白、換血療法等。目前比較常見也比較有效的療法就是光照療法,方法是用特殊的光線來降低存留在嬰兒皮膚裡的膽紅素,使其更容易地排出體外。將嬰兒放在光療箱的藍光下,只穿尿片就可以了,蒙上眼睛以免眼睛受損。將嬰兒放在燈光下持續一至兩天,需要哺餵時將嬰兒抱出。一旦嬰兒的膽紅素水平下降,就不必再使用光照療法了。
提醒:治療新生兒黃疸,這些誤區不要進!
1、曬太陽:「多曬太陽來退黃」這可能是黃疸治療方面流傳最廣的誤區了,甚至有不少醫生也會這樣建議。曬太陽之所以容易被推薦,一方面是因為簡單易操作零成本,另一方面是由於曬太陽本身的確有一定的退黃的作用。那麼為什麼現在不再建議大家自己給孩子曬太陽來退黃呢?
因為陽光中除了包含有藍光(對降黃疸有一定作用,但是藍光的含量微乎其微),還有紫外線,過量紫外線照射可以造成一些皮膚問題,例如曬傷、皮膚光老化及皮膚癌等。由於寶寶的皮膚比成人的皮膚更薄更敏感,更容易被日光曬傷。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避免被陽光直射。有研究表明,長期反覆的無保護性日曬,會增加日後發生皮膚癌的概率,尤其童年發生的曬傷,可能會顯著增加他們將來發生皮膚癌的風險。所以通過曬太陽來退黃疸,有幫助但不推薦。
2、喝葡萄糖水:「喝糖水退黃」是另一個廣泛流傳的誤區。事實上,葡萄糖水對黃疸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佔據新生兒本來就不大的胃容量,從而造成吃奶減少、排便減少。由於膽紅素最終是要進入腸道隨大便排出的,所以排便少了,膽紅素排出自然也就減少。膽紅素長時間停留在腸道,會增加腸道重吸收的機會,反而不利於退黃。
同時,葡萄糖是單糖,在腸道中吸收很快,能夠直接進入血液,給新生兒喝糖水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幹擾糖代謝,還會影響孩子的味覺,讓孩子「習慣」吃甜,為將來的肥胖等問題埋下隱患。
3、中成藥:新生兒黃疸是中成藥應用的重災區,市面上不少宣稱有退黃作用的中成藥,其中大都含有致瀉的成分,通過腹瀉來加速膽紅素的排出,這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但另一方面,新生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成熟,這樣人為造成的腹瀉一旦開始就不容易緩解,我在兒科見到過不少這樣的病例,吃完中成藥黃疸是退了,但是腹瀉卻越來越重,反覆腹瀉造成體重不增和嚴重尿布皮炎,大人孩子都煎熬。何況,中成藥成分複雜,大多未經過安全性的驗證,不良反應不明確,為了一個小小的黃疸,給肝腎發育都不成熟的新生兒吃這些可能有害的東西實在是不值得。
4、益生菌:「益生菌退黃」是一個很「中國式」的想法。吃益生菌可以幫助退黃的觀點,其核心思想是認為益生菌有「調理腸道」的作用,既然膽紅素要通過大便排出,那吃點益生菌,讓大便更好一點,那不就可以退黃了嗎?這個推測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期望,因此也大受歡迎。但是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口服益生菌對新生兒黃疸有用,這個方法真的只是一個美好的臆想。
對新生兒黃疸的總結:
1、生理性黃疸即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治療,而病理性黃疸才需要幹預的。
2、早期增加母乳餵養次數,有利於膽紅素的及時排洩。
3、母乳性黃疸不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或治療,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4、對於沒有脫水存在的母乳餵養患兒無需額外補充水分和葡萄糖。
5、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換血療法、輸白蛋白等。
6、不推薦通過口服中成藥、曬太陽等方式來退黃疸,更反對使用中成藥注射液治療黃疸。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