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前,海南第三屆南洋文化節在文昌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鄉親參加文化節。
海南與廣東、福建一道,是我國的三大僑鄉。海南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出洋的?歷來在正式出版的書籍中沒有記載,好在還有家族譜牒資料,彌補了這一遺憾。
文昌是海南著名的僑鄉,僑居海外的鄉親有120多萬人,是文昌市常住人口的2倍多;而鋪前鎮,則是文昌主要的僑鄉;而中臺村,又是鋪前最早有人移民海外的村莊。因此,中臺村對於尋蹤海南人在海外的足跡,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標本。
文昌鋪前中臺村吳群先生收藏著一部祖上傳下來的、纂修於清代光緒庚子年(1900年)「三在堂」《吳氏家譜》,橙紅色的封面封底,看起來還很光鮮,似乎在114年的漫長歲月中,並未褪色多少。
更為難得的是,家譜的內頁也全部完好無損,使得內文字字可辨,讀起來文辭通暢,足見主人對其呵護有加。通過這部《吳氏家譜》,我們得以一窺吳姓族人自古移居南洋的記載,了解這個僑村的遷移歷史。
客死異國
就像無法在清明節忘記已故的親人一樣,每個人都無法迴避死亡,因此,從一條與死亡有關的信息,開始追述海南人出洋的故事,應該也沒有什麼值得忌諱的。
「世澤,生:同治壬戌年(1862年)十二月二十日子時;卒:暹羅寒瑤港,於光緒癸巳(1893年)十月初八亥刻,葬:揀葬東邊,坐西……」中臺村《吳氏家譜》中,記載客死南洋各國的宗親比比皆是,僅清代中後期被收錄譜中、有名可考的死者,就不下30人。
他們前往的國家,以「安南」(今越南)居多,其次是「暹羅」(今泰國),也有少量到「檳叻」(今馬來西亞)的。
這位吳世澤,是海南吳氏遷瓊始祖吳賢秀的40世孫,從其22世祖遷居文昌鋪前,到他這一代已有18世之久。吳世澤是什麼時候去泰國的?在那裡做過什麼?為何31歲就死了?在120年後的今天,連其後人都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想見,遠赴南洋討生活,是艱辛與兇險並存的事情,吳世澤或許是一個碼頭搬運工,在某一天被重物砸中或是落水身亡了,而在海南老家,妻子陳氏和8歲的兒子吳乾元,恐怕要在幾個月甚至是一年之後,才能從別人寄回鋪前的家書,或從還鄉過年的宗親那裡,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人們大多聚焦於那些在事業上成功而衣錦還鄉的華僑,又有誰知道多數人在海外終日為了生存而忙碌,甚或因為意外而命赴黃泉,留下孤兒寡母呢?
類似的故事在萬寧市萬城鎮周家莊的夏氏宗親也曾發生,該村的《夏氏族譜》裡,就有諸如此類的記載。「達鴻,三子,生宣統己酉年九月二十申時,僑居南洋,卒南洋……」「傳明,士貴公次子,僑居南洋,不知所終。」
番邦娶妻
多數出洋尤其是下南洋的瓊僑,由於再未回鄉,或是不便帶上妻兒一起出去,很多都在外國娶當地或華人女子為妻。
在中臺村《吳氏家譜》中,還有這個家族多人迎娶過越南女子的記錄。由於文字不多,所述不詳,因此也留給後人較大的猜想空間,譬如:
「盛義,功名:恩賜登仕郎,生:乾隆辛亥(1791年)正月初十辰時,卒:鹹豐乙卯(1855年)五月初九子刻,葬:南邊坡,坐東,有碑;妣韓氏,青龍村,生:乾隆壬子(1792年)四月廿二亥時,終:同治丁卯(1867年)四月十九酉刻,葬:多吉村東,坐西,有碑;妾李氏,安南富安村,生:嘉慶癸亥(1803年)十月十四戌時,終:鹹豐辛酉(1861年)十月初一巳刻,葬:安南交東港,今揀葬邁綠園,坐東,有碑;派男善、蓋、道,俱李生。」
吳盛義已經在科舉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功名——「恩賜登仕郎」,一個九品的閒職,可惜髮妻韓氏沒有給他生兒子。他可能去過越南謀生,或託人從那裡討了一個妾——李氏,李氏給他生了3個兒子——世善、世蓋和世道,此後58歲時死在越南老家,葬在越南交東港,後來才遷葬文昌。
李氏在吳盛義死後6年離世,她是否一度回越南居住,或在回家省親時病故,此後才被兒子們「揀葬邁綠園」?族譜中沒有吳盛義和李氏所生的3個兒子出洋,或在國外居住的任何記錄,因此,李氏死的時候,兒子們可能不在身邊。
嬌娘赴番
在僑鄉,新婚剛過,丈夫就出洋的家庭舉不勝舉,於是,很多「留守新娘」由於丈夫再也沒有還家,孤獨一生,最終成了「留守阿婆」。瓊劇《下南洋》中那位敢於隻身到國外尋找丈夫的女子「瓊娘」,畢竟只是舞臺形象,現實中並沒有這樣的故事。
不過,現實總比戲劇精彩。歷史上,海南女子確有下南洋的真事,正因為是史實,海南的女性書寫了海南海外移民史最驚心動魄的一頁。
就國家律法的層面而言,清政府是禁止婦女去南洋的,這一禁令直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才解除。而海外的海南人,歷來也極力反對別人帶家眷到東南亞,主要是擔心婦女出國後,會幹不正當職業,敗壞瓊人名聲。
因此,林明仁的《文昌華僑文化》一書稱,據說第一批跟隨丈夫出去的海南女子,必須先到香港,把自己裝扮成廣州人,以免被人察覺,否則,一旦被海南籍青年發現,就會遭到毆打,不得不原船返回。
於是,最早出洋的海南女性也就顯得遮遮掩掩,難以知道她們的真實身份。那麼,誰是第一個有名有姓的、赴番的海南女性呢?
按文昌《黃氏族譜》記載,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下南洋的海南女性,是文昌錦山羅民村的韓金蘭。她生於1883年,1902年嫁給錦山橋頭村的黃運得,婚後幾個月丈夫便到泰國謀生。民國二年,即1913年,30歲的韓金蘭隨夫到曼谷定居。 (陳耿、吳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