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炎熱酷暑的「折磨」,人體內的蛋白質、微量元素、脂肪等營養物質損耗了不少。隨著秋風送爽、天氣日漸寒冷,人們的胃腸道迎來了修復期,胃口也變得越來越好。雖說冬季是補身體的最佳時間,但如果方法不對補過了頭,也會適得其反。
人體能量的變化與季節、氣候等環境因素密不可分。入秋後,人們的食慾普遍比夏天有所增加,加之氣溫變化、活動少,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大大降低,這時身體就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來適應這種變化,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貼秋膘」。但專家提醒道,很多人在「貼秋膘」時,還普遍存在不少誤區。
誤區1.肉吃太多。肉類雖然美味可口,但不易消化,如果吃得太多,對胃腸功能不好或逐漸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是不堪重負,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病症。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脂類、糖類等物質又是心腦血管病等常見病多發的誘因。
誤區2.以補品代替食補。不少人都有「多吃補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想法,特別是老年人,對松茸類的補品偏愛有加。其實,一般人從一日三餐的飲食中,就能攝入足夠的營養,如果吃太多補品,不但起不到進補的作用,而且還會產生腹脹、食慾下降等副作用。
誤區3.不能因人而異。專家提醒,「秋補」要因人而異,體質偏熱的人就不要吃太多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否則會加重秋燥。但陽虛體質者如果一味清熱,而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
因此,在秋冬季節補身體,首先要注意均衡,肉類、蔬菜、水果都要吃,以到達平衡營養。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症狀,建議可以吃一些消食養胃的食物,比如杏仁、薏米等,尤其是杏仁,效果甚佳。中藥典籍《本草綱目》中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即潤肺,清積食,散滯。清積食是說杏仁可以幫助消化、緩解便秘症狀,在《現代實用中藥》中,對杏仁的功效也有這樣的描述:「杏仁內服具有輕瀉作用,並有滋補之效。」對於年老體弱的慢性便秘者來說,吃杏仁效果更佳。另外,杏仁中含有優質的植物蛋白,還含有鐵、鋅、鈣、錳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含量在堅果類食物中名列前茅,而且富含核黃素和大量的膳食纖維,每天吃一些不但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其中的活性物質還有潤肺、降血糖、抗炎鎮痛等功效。在冬天,建議大家不妨多喝杏仁露,研究顯示,一瓶250毫升的杏仁露相當於50顆杏仁的營養含量,尤其適合中老年人。如果出現積食、便秘等病症,也可以請杏仁露來幫忙。杏仁露作為植物蛋白飲料,能緩衝肉類等酸性食物對身體產生的不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