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泰安府及泰山老照片,一睹百年前泰山風採

2021-01-16 前朝那些事

五嶽為群山之尊,泰山為五嶽之長。泰山因其氣勢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一百多年前的泰山又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走進愛德華·沙畹 1907年拍攝的一組照片,來一睹百年前泰山的風採。

愛德華·沙畹 ,是學術界公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國學大師,公認的「歐洲漢學泰鬥」。1907年他第二次來華,歷時十個月在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冀、魯、豫、陝、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蹟,並拍攝了大批照片。以下照片為當時在泰山和泰安府所拍攝。

泰陰碑

泰安府,岱廟閣老池。岱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泰安府,岱廟天貺殿前盛水的鐵器。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 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

泰安府岱廟遙參亭前的雙龍池。遙參亭座落在岱廟正陽門外,是岱廟的前庭。亭南的「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建,方石壘砌,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注入池中。

岱廟東嶽坊,為一垮道石舫,登泰山由此開始。

泰安府,漢代古柏。岱廟漢柏院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如今扭結上聳,蒼勁蔥鬱若虯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泰安八景之一。

泰安府,岱宗坊。岱宗坊是一座流傳有許多美麗的神話的四柱三間式古代牌樓。它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泰山,盤山道。

泰山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是共有石階1827級,是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

泰安府,登山盤路上的快活三裡

泰山山路臺階頗多,唯此處平坦,可以快活行走,故稱「快活三裡」。

泰山頂上俯瞰孔子廟。孔子廟位於岱頂望吳峰海拔1472米處,是全國名山中唯一的一座儒家廟宇。

泰山碧霞祠 碧霞祠位於泰山極頂南側,泰山天街東邊,距岱宗坊約6.5公裡,初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碧霞祠是一組宏偉亮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

泰山頂玉皇閣前的漢代無字碑 。無字碑高6米,寬1.2米,厚0.9米。碑頂上有石覆蓋,石色黃白,形制古樸渾厚。奇怪的是,碑上沒有一個字,因而被人稱為「泰山無字碑」。正因為它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立,便成為一個疑問。

泰山極頂玉皇頂 玉皇廟建於泰山的極頂,為泰山地勢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門、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東西禪房組成。主殿供奉玉皇上帝神像,廟院中央有塊極頂石,極頂石上有通石碑,上刻著「泰山極頂」和「1545米」兩行字。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譽。

相關焦點

  • 1907年山東泰安府及泰山老照片 泰山百年前影像
    1907年第二次來華,歷時十個月在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冀、魯、豫、陝、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蹟,並收購了大批圖書,拍攝大批照片。 以下照片為當時在泰山和泰安府所拍攝。 岱宗坊位於岱廟北,為一跨道石坊,登泰山由此開始。
  • 清末老照片:百年前人們遊覽泰山也愛拍照
    泰山作為自然和文化的雙重遺產,歷來都是人們嚮往的勝地。不論是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還是平頭百姓,都希望到此一遊。今天,我們通過一組拍攝於1903年的老照片,來看看清朝末年人們是怎麼攀登泰山的,同時也領略一下100多年前的泰山風光。
  • 濟南南跨泰山,擁抱泰安,泰山依舊在,泰安能否叫泰安?
    未來濟南要想確立山東省中心城市位置,不是北展,也不是東拓,而是南跨泰山,擁抱泰安,泰安77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還有泰安560萬人口,這樣濟南才具有了廣闊無限發展的空間,未來會嗎?我想無論如何怎麼樣,泰山還是應該叫泰山,泰山雄偉壯觀,泰安國泰民安!
  • 「泰山安則四海皆安」的泰安
    泰山的所在地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城市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有國泰民安之意。六千至四千年前,位河兩岸的氏族部落創造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泰安市的市花為紫薇,亦稱百日紅,在羅漢崖庭院中有一株紫薇樹齡近百年,樹幹虯然如龍蟠,古趣盎然。每年自夏至秋,開時燦爛如火,微風吹拂,嬌嬌顫動,美不勝收。
  • 1907年山東泰山自然景觀舊影,泰山玉皇頂、玉皇廟與南天門十八盤
    圖案設計採用對稱手法,構圖和雕刻技術高超,為泰山最瑰麗的石雕建築,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圖為岱廟東嶽坊。岱宗坊位於岱廟北(岱宗大街北側的紅門路南首),為一跨道石坊,登泰山由此開始,明嘉靖年間建。岱宗坊建於臺基上,四柱三門式石坊,造型粗獷、簡潔,額題篆書「岱宗坊」三個金色大字,有標誌導向作用。清雍八年(1730年)間重修。坊前有雍正九年《重修泰山上諭碑》和《泰山記碑》東西相峙。
  • 泰安,泰山,詩詞
    考研二戰之後就很少回泰安了,即使是回,也是路過,匆匆忙忙,火車站到汽車站,兩點一線。這兩天因為一些事情,在泰安小住兩日,而且還住到了科大對面,不禁感慨今昔啊!岱廟北廣場已經建好,一條擂鼓石大姐將科大校園拆得七零八落。
  • 泰山豆腐宴是泰安人的驕傲
    豆腐受到外國人親睞多年來世界各國人在品嘗中國美食時,除了烤鴨,興趣最濃的就是豆腐,英國前外交大臣麥克唐納,在出席1961年的和平解決寮國問題的擴大日內瓦會議時,兩次受到陳毅外長的招待宴請。泰安三美中的神豆腐「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愛國將領馮玉祥在山東泰安居住時,他不但自己愛吃泰安三美豆腐,而且他也喜歡用豆腐待人,當時一些國民黨要員去拜訪他的時候,每宴必須有一款豆腐來招待他們!泰安的豆腐主要來源於泮汶河兩岸的村莊。
  • 「中華泰山 天下泰安」十一黃金周自駕遊新幹線
    (一)泰安自駕全景泰安六日遊1、主要景點:泰山、岱廟、泰山花樣年華、泰山啤酒生肖園、泰山方特歡樂世界、泰山溫泉城、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樂城水世界、寧陽神童山森林公園、劉臺桃花源旅遊風景區、東平湖風景名勝區、新泰蓮花山2、主要活動:中華泰山·封禪大典3、參考行程:
  • 泰安不僅有一個泰山,泰安四日遊攻略
    泰安以中華第一聖山而聞名天下,當然泰安山水非常秀麗,除了泰山之外,還有很多優美的景色。因此泰山雖然對於泰安非常重要,但是也並非能夠掩蓋其他美景的魅力,因此泰安給予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神奇的泰山,還有眾多的美景,可以供應我們欣賞與遊玩。
  • 提升泰安、泰山旅遊服務品質,泰山「主大門」前紅門廣場大變樣
    作為泰山「主大門」,紅門周邊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新的紅門遊客中心啟用,旅遊產品特色餐飲琳琅滿目,地下規劃新建停車場,將為遊客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旅遊服務。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紅門作為泰山景區的主入口,位置非常重要。
  • 泰山名小吃-泰山煎餅
    提到泰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泰山,泰山作為中華精神的象徵,聞名於國內外,每年來泰安爬泰山的遊客達到八千萬人次,是優秀的旅遊城市。每年這麼多人,除了爬泰山,接下來當然就是體驗當地的特產了。而泰山煎餅就是泰安的特產之一。
  • 泰安名吃驢油火燒、泰山三美榜上有名
    「咱泰安也有自己的風味特色宴、風味特色菜了」。5日,為期一個月的泰安市首屆泰山風味名吃、名店評選認定活動落幕,共評出6家泰山風味名店、120道風味名吃。驢油火燒、泰山三美等傳統特色菜均榜上有名。  5日,記者從評選活動現場獲悉,本屆評選活動是泰城首屆風味名店、名吃評選活動。
  • 泰安得名於-泰山安則四海皆安,而到了泰山一定要品泰安三美
    泰安,山東省地級市,北依省會濟南,南臨曲阜。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泰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旅遊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的中點。
  • 尋味泰安:帶你探尋泰山腳下的美味佳餚!
    說到泰安,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一覽眾山小」的五嶽之一的泰山了。但是,今天,阿莫要介紹的可不是泰山,而是泰安的美食們!因為泰山的緣故,可能除了本地人,外人很少有知道泰安的名吃都有什麼?其實泰安的十大名吃分別是:火燒、泰安三美、豆腐宴、拔絲山藥、煎餅、甜山楂、野菜宴、炒雞、幹炸赤鱗魚、豆腐面。泰安名吃無數,各有各的特點,風味獨特,讓人不能忘懷,然而,最有名氣的卻是泰安的豆腐,水和白菜,這三樣東西平淡無奇,卻是泰安眾多美食中的靈魂。泰安的特產是白菜、豆腐、水,白菜是冬天的產物,但是豆腐一年四季都有。
  • 1903年的泰山老照片,英國欽差慕名登拜
    前言1898年7月1日,英國逼迫清政府籤訂《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在威海衛設立行政長官專署,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英國人任命駱克哈特(中文名駱任廷)為首任威海衛行政長官,1903年,他受山東巡撫周馥邀請回訪山東,到泰安時,由清朝官員陪同登泰山,隨行攝影師拍攝了以下張照片。
  • 五嶽之尊-泰山(泰安攻略)
    寺內有唐植銀杏四株、大雄寶殿、一畝松、東西佛腳印、北魏石刻佛像等景點。有金代大學仕党懷英撰寫並篆額的《谷山寺記》碑等碑碣,詳細地記載了玉泉寺悠久的歷史沿革。寺前谷山之巔有一古松,人稱定南針,與玉泉寺山門、大雄寶殿,岱廟正陽門、後載門,岱宗坊、南天門成南北一線。谷山西北半山懸崖上,有二洞,常年泉湧不息,《岱史》稱「金絲洞」,傳為全真教主丘處機煉丹處。
  • 泰山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大家」談活動在泰山學院舉辦
    當今世界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必須自覺認識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文化力。吳教授說:「泰山文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正處在新的復興階段,泰山文化所蘊含的『國泰民安』『多元文化包容共存互鑑』『和平發展』理念,有助於我們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為促進人類文明共同進步作出我們的歷史貢獻。」
  • 泰安人民口中的老味道——「泰山驢油火燒」!
    本期非遺傳承匠人:李鵬,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李鵬,1974年3月出生,研究生學歷,中共優秀黨員,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形象大使,泰安市奉高慈善服務中心形象大使,泰安市傳統食品協會會長,泰山學院客座教授,高級國學培訓師,高級健康管理師,高級營養師。
  • 這裡是泰山西湖,湖光山色驚豔了泰安人!
    對,這是泰山西湖。初夏,遇見你五月的詩詞—溫和而不疏淡,熱烈但不拘束,天空沉靜,草木欣然。用來形容現下的泰山西湖,最合適不過。1993年橫跨水庫之上建設了當時命名的」岱湖」大橋,後改為天平湖大橋,同時天平湖大橋成為了西部一道靚麗風景。噹噹當~~一個華麗轉身,成為泰安的新地標泰 山 西 湖 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
  • 夏照軍:推廣泰山故事 傳承泰山文化
    「泰安人說泰安話,張嘴就啦實在呱」,在泰安說起泰山傳說故事,大家一定會想到「老夏」——夏照軍。作為泰安市網際網路協會副會長、泰安市自媒體聯盟秘書長、泰山區新階聯紅媒體聯盟會長,「老夏」是一位泰山傳說故事的發燒友,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對泰山文化的熱愛,利用微博、喜馬拉雅、抖音等平臺,對外宣傳泰山,講述泰山好故事,推廣泰山民俗文化及美食文化,成為泰安本地有代表性的網絡大V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