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要找個善良的人,可問題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

2020-12-19 李彎灣

作者|李彎灣

在找結婚對象這件事情上,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

男人主要看兩點,第一,顏值;第二,人品。

如果一個男的在找對象的時候說不看顏值,只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對方顏值是過關的,第二,他在撒謊。

看重顏值不代表對方長得一定要多麼好看,各花入各眼,他自己覺得看著最起碼不膈應就行。

再說說人品,啥叫人品,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但在談到「人品」的時候,大多數人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能說出,但又不好說得很具體,只能泛泛而談,說「要善良」。

具體什麼是善良,他說不清楚。

再來看女孩找結婚對象的要求——女孩找結婚對象,主要看兩點,第一,條件;第二,人品。

不是說女孩找對象不看顏值,只是在當今社會,女人對男人的審美跟她們美顏相機裡的照片一樣飄忽不定,同樣是兩個長得差不多的男人,更有錢的那個,她們怎麼看都要覺得更帥一點。或者同樣一個人,沒錢的時候就覺得難看,有錢了以後突然覺得「我就喜歡這種長相獨特的」。

女人對男人顏值的審美,更重要的不是身材長相,而是「氣質」和「魅力」,只要男的長得不是太難看,越有錢、越有能力,似乎就越有魅力。

當然,條件也不是唯一的,多少還是要看點人品。

人品是什麼呢?女人跟男人一樣,都說「要善良」——具體什麼是善良,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男人和女人找對象的側重點之所以會不同,本質原因,還是大家的需求不一樣。

男人找對象,是「找個人來讓我愛」,找個值得我愛的人來讓我愛她、寵她;而女人找對象,是想找個人來愛我、找個配得上我的人來愛我、寵我。

從這個角度講,男人要稍微單純一些,所以他們一輩子都只喜歡20出頭的小姑娘,因為他只圖顏值和人品,其他的他都不在乎。但女人一輩子,20歲、30歲、40歲喜歡的男人都不同,因為她們各個時間段對男人的需求不同,需求不同是因為需求太多了,每個年齡段的側重點不同——20歲的時候,男的長得帥、有特長,那就是白馬王子;30歲的時候長得帥沒錢沒能力,只能是個花瓶草包,誰愛要誰拿去,反正老娘現在不好這一口了;40歲的時候希望有個人能懂她、理解她,有沒有錢也不那麼重要了……

嗯,上面這些,其實都是些閒話,我借著寫文章的勁兒,跟大家聊聊天而已,還不算文章的主題。

文章的主題是,大家都知道找結婚對象一定要找個善良的人。

可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呢?

我20來歲的時候,讀大學,有個女朋友,別人問我喜歡她什麼,我說我喜歡她善良。

那時候我對善良的理解,就是她經常餵樓下的流浪貓,我跟她結緣,就是因為她收養的流浪貓跑到我的宿舍來,我養了一個暑假,後來還貓的時候在一起了。

跟她談戀愛,做得最多的事除了愛,還有就是奉獻愛——每天買火腿腸去餵流浪貓。

我以為,喜歡小動物就是善良。

但後來我才知道,她只是喜歡貓,她只是對貓好——這只能說明她喜歡貓,不能說明她善良。

我23歲大學畢業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女孩,除了喜歡她像豌豆莢那麼飽滿的身材之外,還喜歡她善良。

因為她那時候還在讀大學,去我老家的山區,支教了一年。

我以為去山區支教、去給山裡的孩子們奉獻自己的青春,那就是善良。

可是後來我才知道,她去支教,其實只是為了保研——這大概也算不上善良。

我25歲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姑娘,那時候她剛分手不久,我們在聊起過往的時候,她說她談過7個男朋友,但她都跟前男友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她也沒有對前任們有任何詆毀的話。

我覺得不詆毀前任的女生其實是很少的,分手了還能這麼大度,說明是個善良的人。

可是後來她把我綠了,無縫連接找了新男友,她也在網上說我的各種好。

我才發現,那不是善良,那是沒有邊界感和原則。

我27歲的時候,又談了一個,女孩經常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也去敬老院看望老奶奶,還吃在念佛,家裡有很多經書。

我以為這就是善良,可是越相處我越覺得——其實很多人吃在念佛不是因為善良,反而是因為不善良。就像那些為情所困的人,才會說「看破紅塵」,一個正常人,紅塵俗世不是挺好的嘛,幹嘛要看破呢?

當然了,不是說我的這些前任們不善良,我只是說,這些行為不能作為善良的代表。

你要是經常看短視頻,你會發現網上有一大堆聖母,別說殺只雞了,就是砍棵樹,都會招來他們善良的忠告。

諸如投餵流浪貓、不吃狗肉、喜歡給乞丐錢、去寺廟買魚來放生,這些都不能說明她是個善良的人,至少不能說明他在親密關係裡是善良的人。

善良與否,是需要放到具體的情境中去理解,不能因為某些行為,就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善良的人。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任何二元對立的關係裡,善良是強者才有的心理和行為,弱者是沒有善良的。

強者,不是客觀上的強者,而是主觀上的強者。

什麼意思呢?

比如,一個乞丐,他是一個客觀上的弱者,但當她得知有個小女孩上不起學的時候,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一共300塊錢給了小女孩,這就是善良,這就是強者的行為——在他想要捐款和做出捐款行為的時候,他自認為自己是強者。

強者才有善良。

但是,一個富翁,他是一個客觀上的強者,可是當他得知有個小女孩上不起學的時候,他的反應是,「我同情他,誰來同情我,我不要生活的嗎?我把錢給了她,誰來養活我?」——這個時候,他自認為自己是弱者,所以也就不存在善良了。

聽懂了這個對比,就不難理解親密關係裡的善良了。

親密關係裡,善良,就是強者對弱者的接納、包容、理解,也可以說這就是真正的愛。愛就是強者對弱者的輸出——我有一杯水,你沒有,那我分你半杯。

很多人講愛,老在強調自己捨不得對方、離不開對方、害怕對方離開,這不是愛,這只能說明你很需要對方。

大部分人的婚姻關係之所以糟糕,是因為人們老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那一個、弱小的那一個,需要對方來理解自己、原諒自己、哄自己——這種關係能好,太陽都會從天上掉下來。

我對善良的理解,來自我爸爸。

我爸媽結婚30多年,我爸爸是上門女婿,我媽媽一字不識,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有時候生氣了罵人罵得很難聽,但是我爸爸從來沒有跟她吵過一次。我其實也挺不理解的,因為假如我女朋友像我媽罵我爸那樣,我跟她分手可能只需要一秒鐘。

但我爸爸說,「爸爸是個上門女婿,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但是,你媽媽永遠都要比我還可憐,我怎麼能去欺負一個比我更可憐的人呢?」——這就是善良,人只有自認為自己是更強大的那一個,才會有的修養和品質。

這麼多年,漢語世界裡,生產了估計幾千萬甚至上億篇講夫妻關係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在講,夫妻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但有多少人學會了呢?很少很少。

人們學不會理解和包容,本質上還是沒有「我是強者」的概念。

任何人想要獲得幸福、處理好關係,前提條件,都一定是以強者心態為基礎的。

而人在婚姻裡痛苦或者離婚後感到痛苦,本質原因,還是因為把自己放進了弱者、無辜者、受害者的角色裡走不出來。

所以,趁你還沒結婚,多想一想,如果你不自認為自己是強者,那最好不要進入一段關係,因為——你會傷害關係,關係也會傷害你,那還不如單著呢。

你找到了一個可以結婚的人,你應該感激上蒼給你機會,讓你有機會去分享你的愛,而不是感謝終於有人來解救一塌糊塗的你。如果你想著靠別人、靠婚姻來解救你、供養你,你還是先拉倒吧。

只有主觀上的強者才有善良,才有愛。善良和愛的核心,是「給予」——我怕我做得不夠好,會讓你覺得愛情不過如此;而主觀上的弱者沒有善良,沒有愛,因為他們需要別人來伺候、包容他,所有的行為都表現為「提要求」——我怕你做得不夠好,讓我覺得愛情不過如此。

學著做個強者吧,這是你能找到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前提。

——完——

相關焦點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的善良
    不想,離休假日還有兩天,領導忽然找小魚,說你們部門的小宋也要休年假,倆人一起休工作沒法安排,你調整到下個月吧。小魚當即傻眼說,「我們全家都準備好了啊,我加班加點把假期工作都做好了啊,而且我一個月前就跟您說了啊,您也同意了啊。」
  • 人為什麼要善良,我們首先應該知道善良的本質是什麼
    對於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很大程度上即為我們所有人)而言,善良體現為兩面:利人——善良必有正的外部性,不損己——這才能排除偽善。而利人不損己的善良才能靜水流深,反之靜水流深的善良才能利人不損己。好了,略微跑題(也許沒跑?)後回到問題——善良的本質是什麼。柴靜說:「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
  • 同事找我幫忙,領導說我「太善良」什麼意思?網友:善良要有個度
    有個女孩小秋從實習就跟著我,畢業後留在我的團隊了,一直在我手下幹了三年,期間我調換過3個項目,她是唯一一個全程跟著的,很大程度上也說明她是確實個很感性的人。我跟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做事情不要太感性,做人不要太善良,要學會客觀看待人和事。
  •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快來看看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快來看看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人們在一出生的時候內心都是純潔的,善良都是與生俱來的,但是為什麼這個社會是複雜多變的呢?我們人都喜歡跟心地善良的人在一起共事,這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這是一種力量,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周圍的人們,跟別人相處非常和睦,心胸寬廣,但為什麼有的人越是善良,反而越在這個社會混的不如意呢?有的甚至成為了人們欺負的對象,毫無忌憚的進行調侃,不僅得不到尊重反而受盡了侮辱。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要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美德,對人要和睦,處事要豁達。可是有些時候,越是善良,越是會變成被欺壓的對象。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你若好到毫無保留,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心腸太軟,容易被當軟柿子捏;心眼太好,容易被當缺心眼看,最初的善意幫助,會變成最後的惡意後果。也許你行善布施,廣集善德,舉手之勞的小事並不會導致什麼大的損失。然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一個原本善良的人突然變得不善良了,這是學聰明了,還是變壞了?
    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愛心泛濫,不懂識人之術,或者說是,懶得去琢磨人!我的口頭語就是,大家都挺好的,何必計較呢?活到四十多,才發現,真正好的,不過那幾個!如果一個人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痛,他會慢慢變得。不一定他會變得很壞。但是他的心會變得很多。看淡了一切。也收穫了一切。但是本質上他還是善良的。人的性格是很難變得。但是,痛心。正在改變中。
  • 心太軟的人,活得太累,你的善良要給正確的人
    不分對錯的心軟,不是善良,而是一種對他人的縱容,對自己的不負責。所以,你的心軟,要給正確的人。心太軟的人,活的太累。你是不是那個總是心太軟的人?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麼東西,一要你就給。」所以,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的退讓,而是要有底線!特別喜歡李嘉誠教育他孩子的一句話,做人,你可以溫良,但不要溫順;你可以隨和,但不要隨便。你的善良,要有點刺。
  • 《裝臺》張嘉譯:善良的人總會得到善良的回報
    在最近播放的《裝臺》中張嘉譯扮演的順子,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裝臺工人,但是他卻詮釋著善良的真諦。他不僅對自己手下的人真心相待,而且對身邊的人也是付諸真心。圖片來自網絡對於這些這位老師都看在眼裡,他知道張嘉譯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所以他打心底裡感謝這個善良的學生。在自己生病好起來以後,他知道是該為自己的後事做打算了。
  • 讀弗蘭納裡·奧康納《善良的鄉下人》,鄉下人就一定是善良的嗎?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看弗蘭納裡.奧康納的小說,就好像看昆汀的電影一樣,將人心這種東西撕碎了直接扔到你面前,讓你自己體會箇中滋味。最具典型的作品莫過於《善良的鄉下人》這本書,故事中的善良的鄉下人遠沒有他口中所說的那麼善良。
  • 幫扶人與貧困戶、米麵油同框是真正的善良嗎?
    去貧困戶家慰問,有些領導為什麼要拍照片,並且找平臺發出去呢?無非是宣傳自己慷慨、大方,做了一件善事。不過,看到這樣的照片,我總覺得不對味。林語堂先生曾有社會十大俗氣之說,其中之一便是「施人一小惠便廣布於眾」。
  • 真正的善良,上天都會敬畏三分!
    有錢了,要幫助更多的人,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勿以小善而不為,好人有好報。不要以為善良雖小,就可以不在意。心地善良的人,再小的惡不會去做,再小的善樂意去做。即使沒有能力幫助別人,心意到了,那麼就是最好的幫助。
  • 《天道》:最好的善良,應該點到為止,善良,是人生的終極信仰
    善良,其實是人生的終極信仰,一個人不管是出身平民,還是達官顯貴,都希望自己遇見一個善良的人,也希望讓自己成為善良的人。因為善良是解決一切人生苦難的起源,也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必要法則,即便在這個世界有很多人不承認善良的意義,但是善良仍然支配著很多看不見的規則。
  • UCLA善良研究所發現:善良讓人長壽
    戳藍字關注我們,風裡雨裡,伴你成長~善良讓人長壽所有文化都有「善良」這個詞語,即使語言不相同,一個微笑、一個善意的小舉動就足以傳達善意,化解敵意。這正如《三字經》開篇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
  •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你可以選擇善良,但不要懦弱
    比如遇到家人或朋友開口借錢,你雖囊中羞澀,卻找不到理由拒絕,你狠下心借了以後,對方卻長時間不還,然後你就變成了對方眼中的「黃世仁」,打電話要錢還顯得你不是人。書中提到的小莉,就是一個敢於說「不」的女性,臨近婚禮時才得知男友的父親生意失敗,負債纍纍,而她希望由男友和她一起承擔供房的問題,對方並沒有給她一個肯定的回覆。她一開始很迷茫到底要不要結婚?是順從的過下去還是一拍兩散?後來她聽從了作者的建議,與男友立下了書面協議,力求兩人婚後的經濟不受影響。
  • 有一種人,獨來獨往,卻很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弄丟了善良,就是弄丟了當初的自己,即便賺了很多的錢,買了很大的房子,依舊不是成功的人。真正成功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人。上個月,在我所在的社區,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讀書,社區設立了一個捐助箱。
  • 我是一個善良的單親媽媽,為什麼別人總是想找我做情人
    自認為是一個善良,誠實富有愛心的傳統女性,和其她女孩一樣,在花季的時候做過夢,希望找一個真正愛我,疼我的人。擁有一個平淡而溫馨的家。可現實中,我在愛情的道路上卻傷痕累累!在很多人眼裡不算什麼的願望,在我這裡比登天還難!很多人認為我不錯,就是運氣不好。
  • 稻盛和夫:你以為你的行為就是善良?善良的3個層次,你需要了解
    我們曾堅信「心存善念的人,天必佑之。」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一直信奉著存善心、行善舉的理念,但事實上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呢?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去思考過。其實真正的善良分成3個層次。一年又一年,野鵝越來越多,南下避寒不再時尚,聰明的野鵝,都來老人這裡,靠老人的善良存活。可忽然有一年,老人死了。結果這一年,數百隻前來乞食的野鵝,都活生生的餓死了。
  • 《紅樓夢》劉姥姥:不僅僅是情商高,是真正的善良
    對於劉姥姥而言,讓一家人渡過難關,活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從劉姥姥身上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眾生皆苦,誰沒有遇到過挫折和奚落呢。領導的苛責、同事的擠兌、客戶的刁難,趕標書奮戰的通宵、為了業績寒風中也要多發幾份傳宣單,工作遇到瓶頸的時候,多少個無眠的夜晚。即使深陷泥濘,也要記得仰望星空。
  • 「夜讀」真正的善良,是給人留點體面
    此時,周圍的小朋友有的對他投來了善意的微笑,有的仿佛什麼都沒發生繼續津津有味地吃飯。原來,善良的同學們發現了小男孩空飯盒的秘密。趁男孩去衛生間的空檔,他們商量好各自從自己的便當中拿出一部分,放到了他的空飯盒中。有人貢獻了三明治,有人貢獻了水果,有人貢獻了胡蘿蔔……空空的飯盒被塞得滿滿當當。等男孩回來後,他們又特別默契地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 「善良」的男人招人厭,自以為是的善良下面是偽善
    很多女人的男人在出軌的時候,如果這個男人之前真的對自己很好,就是那麼的鬼使神差,陰差陽錯的出軌了,作為女人的她們還會找理由維護男人,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明明被背叛的人是這個女人,卻由這個女人出面來找這些託詞,說到底只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自我安慰不要緊,但是千萬不要當真,一旦當真的話,就不是吃虧不吃虧這麼簡單的事了,只是會影響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