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翅竟成了"廢物利用" 如此專家純屬自說自話

2020-12-09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導讀] 「拒食魚翅」這一公益倡導,在我國還是通過「3年內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魚翅」深入人心的。這倒不是民眾對公益活動響應的遲緩,而是魚翅這種昂貴的食品,根本不是尋常百姓有能力享用的。記得有次參加婚宴,鄰桌的一位下崗工人喝了一盅魚翅,意味深長地說,這粉絲味道太好了,就是有點腥味。所以,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則公益廣告中,推開擺在面前的一碗魚翅,表示拒吃的是明星姚明,而不是網絡紅人「犀利哥」。

  然而,吃魚翅,還是不吃魚翅,卻在業界和環保組織之間引發了很大的爭論。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的觀點,讓人為之一驚。

  [新聞解讀]

  爭議魚翅:「正義」太多,「真相」太少

  中國水產協會駁主流觀點 稱拒食魚翅是極大浪費

  7月20日,「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在北京舉行,主辦方是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行業代表、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了這次會議。

  一些與會專家和業界代表表示,目前中國沿海的鯊魚捕撈都是兼捕所得,不存在專門把鯊魚作為主捕魚的捕撈作業,鯊魚作為兼捕魚類,基本保持了種群數量的平衡。從美食文化的角度看,魚翅消費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非但不是對瀕危物種的消費,反而是對廢棄資源的有效利用,是中國節儉美德的體現。

  「拒食魚翅是浪費」純屬自說自話

  有關「拒吃魚翅」爭議,近年來是個熱點話題。任何公共話題當然都可以辯論,作為水產界的專家和業者,出於維護本行業的利益,反對「拒吃魚翅」,倒也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反對應當建立在具體的事實基礎和理性的說服上,而不能迴避對己方不利的事實,甚至混淆黑白。

  說出「拒吃魚翅是一種浪費行為」雷人之語的專家和業者,這個觀點實在不值一駁。

  人類為自己的口腹之慾,無度地向自然索取資源,最終必然付出慘重的代價。「拒吃魚翅」運動的發起,是一種人類自身責任的反省,有關行業協會不能為了狹隘的商業利益,對這場運動給予否定。

  行業協會固然有為本行業利益說話的權利,但作為公共機構,更需要捍衛人類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和人類行為的底線,順應文明的潮流,以專業的知識和社會責任感,與公眾進行理性的溝通,這樣的行業協會才會獲得社會的尊敬。

  網友:魚翅之爭是環保與利益的衝突

  這種看似不合時宜的聲音,恰恰反映在該不該「禁食魚翅」方面,目前社會並未達成統一意見,仍處於環境保護與商業利益的爭議階段。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魚翅吃還是不吃,在業界和環保組織間一直存在爭論。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主辦方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認為,若拒食魚翅將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據8月16日《廣州日報》)

  在「保護鯊魚、禁食魚翅」的環保理念已成為主流聲音的當下,宣稱「拒食魚翅是浪費行為」的觀點顯得很突兀,水產協會難道要逆天嗎?其實,這種看似不合時宜的聲音,恰恰反映在該不該「禁食魚翅」方面,目前社會並未達成統一意見,仍處於環境保護與商業利益的爭議階段。

  禁食派打出的是環保理念大旗,認為魚翅消費導致過度捕殺行為,致使鯊魚種群陷入瀕危狀態,需要採取法律手段禁止殺戮和貿易。而主吃派扛起的則是傳統文化大旗,認為禁吃魚翅是對美食文化的破壞,吃魚翅不僅不會危害鯊魚的生存,相反是對資源的節約利用。類似這樣的觀念衝突並不罕見,在熊膽、燕窩、蟲草、貓狗等方面,都能聽到截然相反的聲音,可見這種情況具有共性。

  當然,在針對一個問題發表意見時,有不同的觀點理念是好事情,最怕就是一言堂,依賴行政權力、道德壓力、輿論大棒將異見壓制住,致使一個聲音獨大。表面上看這是觀點的統一,實則是一種霸權思維,容不得有反對聲音的存在。在該不該「禁食魚翅」這個爭議話題上,如果能夠讓雙方站在公平的位置上,展開公開平等的觀點辯論,拿出支持各自論點的證據,採取以理服人的態度,或者是最好的選擇。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民眾並不怕觀點對立,卻怕只有一個聲音。在魚翅之爭上,禁食派和主吃派各據一詞,以環保對抗文化,語境不一樣,顯然就是雞對鴨講,根本不可能說服對方。但如果按照公平辯論的規則來辦,雙方採取同一語境,對環保、文化等方面的分歧逐一發表看法,列舉事實和數據,就能看出究竟哪種觀點更能爭取到民眾的支持。這樣,就可以使一個狹小的公共話題爭議,擴大成全體民意的表決,進而達成社會公共議案。

  關於魚翅之爭,或許永遠都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但並不妨礙政府出臺法規予以限制或禁止。隨著社會發展,民眾對各種議題產生爭議,並在求同存異中不斷進步,沒有一個議題能夠獲得全民支持,但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下,卻能使議題轉為公共議案,由法律的形式予以確定。可以說,最終「禁食魚翅」能否寫入法律之中,或許是一場持久戰,但並不是看誰的權勢大,而是看誰的觀點理論說服力更強,更符合社會能夠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

  吃不吃魚翅需跳出利益關聯謹慎求證

  馬龍生

  許多人並不懷疑「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公益訴求。然而,橫空殺出的「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又給人帶來了困惑。吃魚翅,到底是促使鯊魚滅絕的「被動作惡」?還是一種節約社會資源的善舉?理性分析,環保組織提出的一些觀點,可能會有誇大的成分;但是為吃魚翅的人「平反」者來自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其反對的理由更令人生疑。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說法,有兩點是最令人難以認同的。

  第一點,「鯊魚是一種兼捕魚類」。所謂兼捕,就是不存在專門把鯊魚作為主捕魚,而只是在捕撈其他魚類時「順帶」捕獲的。而從邏輯上來說,是否兼捕,並不取決於捕撈習慣,而是取決於鯊魚的利用價值。如果吃魚翅被炒作成一種強勢存在的「貴族時尚」,魚翅的需求日益提升,所謂兼捕,事實上很難守住了。水產協會的說法,客觀上是在推動從「兼捕」走向「專捕」。

  第二點,「從美食文化的角度看,魚翅消費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浩如煙海,由水產協會拿出魚翅消費來說事,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其一,據專家介紹,魚翅本身只是一種軟骨組織,根本就沒有神乎其神的特殊營養價值。那麼加工再繁、講究再多,其「文化」的含金量又有多少?其二,在當下的中國,魚翅的消費者不僅極其小眾,而且又以炫耀性的消費比重較大。水產協會在這樣的背景下鼓吹魚翅消費,有蠶食公共利益以肥行業利益之嫌。

  吃不吃魚翅,需跳出利益關聯謹慎求證。公益組織的數據,也許有一定的傾向性,但起碼沒有自身的利益訴求,就算有一點矯枉過正,亦不會損害公共利益。因此對其「傾向性」的負面影響,我們寧信其小,不信其大;而水產協會的觀點,維護行業利益的特徵十分明顯,對其「利益訴求」的傾向,我們寧信其大,不信其小。

  吃不吃魚翅,原本是一個與普通百姓關係不大的冷門話題。現在既然引出了爭論,我覺得還是應該有公信力相對較強的組織出面,比如有一定專業能力的志願者組織,由他們來調查澄清,給社會一個交待。

相關焦點

  • 陝西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調查:固體廢物成了「寶」
    自滻灞生態區管委會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以來,將家中的垃圾分類投放,已經成為姚德強的生活習慣。姚德強貼上的二維碼,就是這些垃圾的「身份證」。經過掃碼、稱重之後,姚德強將獲得相應的積分。在登錄滻灞綠色積分商城後,可在線置換相應的生活物品,比如環保垃圾袋、洗衣液、洗髮露等。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 地下魚翅加工點 竟成大酒店供貨商
    【來源:浙江工人日報】  地下魚翅加工點 竟成大酒店供貨商  本報訊 記者潘仙德 溫州經濟科教頻道記者嶽乃軍報導 魚翅現被人們看作是餐桌上的高檔食品,可誰知道在大酒店吃到的所謂正宗魚翅,竟然也是一家地下魚翅加工點加工出來的。
  • 網絡搬家 換個安靜的角落自說自話
    而「網絡搬家」的原因,只是為了找一個地方自說自話。說起網上的「家」,很多人會回憶起當年風靡一時的博客、人人網和QQ空間。已在國企工作8年的於佳回憶,當年的自己習慣於在人人網上po新鮮事發牢騷,在博客上一點一滴記錄下中二年代的中二事跡,在QQ空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自榨花生油純正還便宜,為啥有人說不能吃?農村大叔科普駁專家
    老闆聞言呵呵笑道:「話雖如此,但你們要花生渣做什麼?做肥料吧,數量太少,作飼料吧,如今農村又沒有牛羊可以喂,雖然剛壓榨出來的花生渣很香,可以直接吃,但嘗嘗還行,不進行加工,還是不行的,所以,交給我,我來賣給專業收購的人,這才是廢物最大化利用,對你我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 非人哉:楊戩自說自話慘兮兮,哮天被猴子魅惑?
    非人哉:楊戩自說自話慘兮兮,哮天被猴子魅惑?非人哉是個四格喜劇動漫,講的是傳統文化山海經裡面妖怪的一些日常瑣事。女主九月就是個宅女,隨便截個圖都能看到身邊死宅的模樣。孫悟空聽完一臉黑線,然後開始怒斥楊戩:「我說你什麼意思,你狗子不見關我什麼事!要不是我看到你自說自話一副慘兮兮的樣子,我才懶得變成哮天的樣子跟你聊天呢!哼!」說完之後,便抓著楊戩的肩膀,想要把他給掰開!誰曉得楊戩根本不相信孫悟空的話,還說他欺騙自己,自己是不會這麼輕易上當的!
  • 專家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專家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看到這個問題後,我覺得有些啞然。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代起,就吃自己壓榨的食用油了。雖然在那個時候,食用油的壓榨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先進,是用土法進行壓榨的,但是來說其加工出來的花生油是純正的,並芳香四鄰。而那時候的人在吃了自己榨的油後,不也很健康嗎!
  • 政府樓變身「鮮奶店」屬廢物利用?
    負責辦公樓使用的機關事務管理局王局長解釋說,這個房子只是辦公樓前沿,因為長時期廢棄,使得裡面髒亂不堪,鮮奶店進駐之後,進行了整修,「也算是廢物再利用」。  政府樓集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功能於一身,自然就具有其威嚴性,對於政府樓應該進行嚴肅地看待,容不得任何形式地褻瀆,同時我國也規定了政府樓不允許出租和變賣,但是現在卻出現了「政府樓」變成「鮮奶店」的現象,這難道不是一種自扇耳光的行為。
  • 中國魚翅消費量降7成 全球捕鯊量一點沒少
    5月5日,在上海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一場名為「依法保護瀕危物種,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的鯊魚保護與可持續利的展示活動上,首次發布的兩份行業報告《我國鯊魚資源利用及監管機制現狀》和《中國鯊魚產業報告》透露了上述魚翅的市場數據。  「並沒有直觀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魚翅消費下降後,鯊魚的捕撈量就下降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 廢物利用:天太熱,用紙箱給寶貝做一個解暑扇子
    簡單的廢物利用那就是家裡吃方便麵或者是快遞箱子的盒子這些都可以廢物利用來做成小扇子。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款我做的小扇子。請看如圖下想必大家看到我寶寶手中的扇子應該差不多都會做了吧。但是呢,我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製作的過程吧。
  • 追問魚翅市場亂象 「三無魚翅」如何爬上餐桌
    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9日電(記者屈凌燕)貼著尊貴、奢華標籤的魚翅,近些天來卻成了人人喊打的街頭老鼠。  一則由浙江省消保委公布的調查結果讓市場與消費者震驚:對10家酒店魚翅產品的隨機抽查顯示,DNA中竟無一含有鯊魚成分,也就是說這些價格不菲的所謂「魚翅」都是假貨。
  • 新京報:拒吃魚翅怎麼成了一種"浪費"?
    近日,「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在北京舉行,主辦方是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一些與會專家和業界代表表示,我國傳統的魚翅消費文化受到了國際社會不公正的評價,「一群吃鯊魚肉的人帶頭譴責一群吃鯊魚鰭的人」;我國沿海的鯊魚捕撈都是兼捕所得,被撈獲的鯊魚基本上無法再存活,不利用它反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不吃是不對的。
  • 為什麼有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網友:魚翅就是個騙局
    想著嘗嘗鮮也不錯,再加上導遊也誇讚日本的魚翅跟鯊魚肉很美味,本著出來玩就要體驗一下的思想,所以我們就「入坑」了……朋友們,所謂的魚翅,倒不是說假不假的問題,而是魚翅本身就是個騙局,要說營養,我即便啃完2000多塊錢的魚翅,還不如每天吃兩個雞蛋實在,如果遇到黑心商家,沒準買到的還是人工魚翅,裡面充斥著各種工業原料,這吃下去可就變成「毒藥」了。
  • 拒食魚翅是種浪費
    廣告中,姚明推開擺在他面前的一碗魚翅,拒吃。然而,吃魚翅,還是不吃魚翅,卻在業界和環保組織之間引發了很大的爭論。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個「鯊魚可持續利用會議」上,「拒食魚翅是一種資源的極大浪費」的觀點,讓人為之一驚。白皮書:飲食文化被誤讀,食魚翅其實是有效利用廢棄資源有關方面將為此專門出臺《中國鯊魚產業白皮書》,力圖反駁「拒食魚翅」的立論。
  • 青島市面上魚翅九成是人造 專家稱營養不如粉條
    青島市面上魚翅九成是人造 專家稱營養不如粉條  澱粉絲、魚皮、明膠,餐桌上的魚翅造假幾可亂真,使用致癌雙氧水漂出毒魚翅的新聞,刺痛了人們的眼球;同時,以姚明拒食魚翅公益廣告為代表的民間環保行動連日來,記者對島城魚翅市場探訪調查發現,目前島城市面上的魚翅九成是人工合成的翅絲,僅有一成是真正的鯊魚魚翅。由於目前的海洋生態環境問題,鯊魚的體內往往會積累大量汙染毒素,真魚翅也成為這些毒素的聚集地。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魚翅生意越來越難做,島城魚翅銷量已大幅縮減,眾多魚翅專營店紛紛打算改行。
  • 金錢豹捲入售假魚翅事件 專家:吃魚翅治癌毫無根據
    而浙江省消保委歷時半年,對全省上百家魚翅經銷商、賓館飯店和加工點進行跟蹤走訪調查,並隨機抽檢全省各地十餘家酒店各品種的魚翅羹,均未檢出含有鯊魚成分。   金錢豹撤下所有魚翅菜品   記者昨天致電金錢豹世貿天階店詢問,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餐廳已經不再銷售魚翅羹。而對於不再銷售的原因,工作人員稱是「斷貨」了。
  • 專家闢謠:純屬搞笑
    肚中廢物不可能再被吸收   專家提醒:不準時吃早餐會導致血糖不足和胃病   最近一條微博稱:「人如果在早上九點前還不吃早飯,腸道就會自動吸收糞便,也就是說不吃早飯的話,你的身體就會自動吃屎。」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醫學依據?
  • 問題魚翅浮出水面深度引發國人"餐桌上的思考"
    有一些標識為食用明膠、海藻酸鈉的「人工合成魚翅」在市場也十分普遍。「普通百姓基本不會採購這些食材。」浙江省消保委副秘書長葉元春說,她懷疑這些人工合成魚翅可能流向了餐飲行業。  魚翅,是由鯊魚鰭加工而成的淡乾食品。據餐飲業人士介紹,中國的魚翅捕撈量一直很少,主要從日本、東南亞等地進口。
  • 假魚翅橫行海貨市場 竟用魚骨摻明膠製成(圖)
    但不同酒店的魚翅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大多數市民在吃的時候心裡都免不了會犯嘀咕:吃到的真的就是魚翅嗎?記者就此對青島的魚翅市場進行了探訪調查,竟發現用明膠合成粉絲「化裝」魚翅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批發「魚翅粉絲」的商戶透露,就連一些高檔的星級大酒店也是拿這種合成粉絲當魚翅賣。  ■市民疑惑  魚翅咋賣得這麼便宜?
  • 大叔竟帶「棺材」鑑寶,專家表明其來歷後,大叔驚的說不出話!
    大叔竟帶「棺材」鑑寶,專家表明其來歷後,大叔驚的說不出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得到富足之後,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於是古玩收藏成為了很多人的新愛好。現在鑑寶的節目有很多,節目上經常出現很多民間的藏品,各種造型,來歷也都各種各樣,不僅讓觀眾們大開眼界,觀眾們還能在節目中了解到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鑑賞知識,因此這樣的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在一檔鑑寶節目中,一位大叔帶著一個「棺材」來到現場,為什麼說是棺材呢,原來大叔拿的是一個棺材枕頭,因為形狀很像棺材而得名。
  • 「平成廢物」也許會成為我們的下一代
    (昭和時期和平成時期的募兵海報) 「平成廢物」和「昭和男兒」一詞都出自日本,「平成」和「昭和」取自於日本年號,雖然兩個年號是上下任關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味